靜網PWA視頻評論

驚蟄節氣的傳統美食及養生技巧

2023年10月25日

- txt下載

驚蟄,二十四節氣之一。驚蟄也被稱為二月節,顧名思義就是農曆二月的節日,但也不是絕對的,有時候驚蟄就出現在正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驚蟄節氣的傳統美食及養生技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驚蟄吃什麼傳統美食
1、梨子
驚蟄吃梨是北方的民間習俗。農bai民在驚蟄日要吃梨,意為與害蟲別離。春回du大地,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所以梨特別適合在這個季節食用。
2、菠菜
驚蟄節氣後,陽氣生髮容易導致肝火旺盛,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等功效,對肝氣不舒並發胃病、頭痛目眩和貧血等有較佳的輔助療效。不過,菠菜應先用沸水焯後再烹調。
3、蛋
驚蟄除了吃梨,民間還有驚蟄吃蛋的說法,據說是因為驚蟄這一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張嘴,只有以蛋喂食,飽食後就不會傷人了。而經過演變,當初喂給白虎的雞蛋,如今變成了喂給人們自己吃了。
4、炒豆
在陝西,一些地區過驚蟄要吃炒豆。人們將黃豆用鹽水浸泡後放在鍋中爆炒,發出噼啪之聲,象徵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時的蹦跳之聲。
5、玉米
在少數民族地區,廣西金秀縣的瑤族在驚蟄日家家戶戶要吃「炒蟲」,「蟲」炒熟後,放在廳堂中,全家人圍坐一起大吃,還要邊吃邊喊:「吃炒蟲了,吃炒蟲了!」盡興處還要比賽,誰吃得越快,嚼得越響,大家就來祝賀他為消滅害蟲立了功。其實「蟲」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徵意義。
6、芋頭
贛南閩西一帶的客家人,在驚蟄這天要在熱水中煮帶毛的芋子、炒黃豆(代表消滅多種蟲害)。中醫認為芋頭可補中益氣,因其含有豐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可幫助機體糾正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的生理異常,同時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
7、醪酒
春天到來,人的全身汗毛孔也開了,西北有些地方在驚蟄節要家家戶戶喝醪酒、吃雞蛋煎餅拌芥末汁,驅除身體積存的寒氣。
8、煎餅
在山東的一些地區,農民在驚蟄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爐烙煎餅,意為煙燻火燎整死了害蟲。
驚蟄養生技巧
保護好眼睛
冬季的時候多數人都會窩在家裡面,但是到了驚蟄之後記得要多出門走動,這樣有利於保護眼睛哦!驚蟄之後,萬物慢慢的復甦,到了戶外,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綠色。如果是學生或者是上班族,可以站在窗邊眺望遠處,這樣可以有效緩解視力疲勞。
做拉伸
驚蟄之後是鍛鍊身體的好時機,天氣逐漸暖和了,不像冬季時需要穿那麼多的衣服。經常感覺到腰酸背痛的朋友們,可以在這個時候多做一些拉伸運動,讓自己活動起來。另外還推薦大家經常敲一敲自己的膽經,這樣有利於降火和解壓。
在進行拉伸運動或者其他運動的時候,要注意調節好自己的呼吸,不能出現憋氣的情況,這樣會影響運動的效果,身體無法得到放鬆。運動可以循序漸進的做,不需要強迫自己做一些高難度或者高強度的運動,只要能充分鍛鍊就可以了。
曬後背
經常曬太陽是簡單的從自然中獲得陽氣的方法。曬後背30分鐘。可在中午下午時段,背對太陽曬後背及命門穴,如果衣服較厚可將衣服往上掀起,露出命門,同時做深呼吸,讓陽氣從口鼻和命門進入人體。
驚蟄節氣的特點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艷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農家無閒。可謂左河水「一聲霹靂醒蛇蟲,幾陣瀟瀟染紫紅。九九江南風送暖,融融翠野啟春耕。」之雲。這時,我國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其他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沿江江南地區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春雷驚百蟲」,溫暖的氣候條件利於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田間雜草也相繼萌發,應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開,豬瘟來」,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視了。這時,氣溫回升較快,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常年雨水、驚蟄亦可聞春雷初鳴;而華北西北部除了個別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聲,為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雷暴開始最晚的地區。
每年公曆的3月5日左右為驚蟄。二十四節氣之一。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鑽到泥土裡越冬的小動物被雷震甦醒出來活動。「驚蟄」節氣日,地球已經達到太陽黃經345度,一般在每年3月4日——7日。
驚蟄節氣正處乍寒乍暖之際,根據冷暖預測後期天氣的諺語有:「冷驚蟄,暖春分」等。驚蟄節的風也有用來作預測後期天氣的依據。如「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