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土木工程畢業論文-象山縣水環境保護與建設

2023年10月03日

- txt下載

摘要:象山縣水環境核心是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的有序建設,現狀表現為水資源利用量的供給緊缺、浪費嚴重和水域萎縮;水體污染直接、間接和累積著用水安全與健康。保護與建設過程中要體現功能特性要求,主要包括:生態、空間景觀、心理行為、、文化等特性,真正突現“顯山、露水、映綠”的水生態環境。
關鍵詞:象山縣 水環境保護 水環境建設
眾所周知,水資源是一種動態的、多功能的自然資源,水是人類和生物賴以生存和的最重要的物質基礎,同時又是生態與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水資源和環境不僅是緊密相聯並互為因果,水環境對大自然的健康運行十分關鍵,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良好的水環境就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水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延續和發展的基礎。任何形式的水污染、水系破壞都將導致水環境的惡化,從而使整個生態系統失衡。水環境問題不僅是生態環境的問題,更是直接關係到國家安全的經濟和問題,因此全球範圍的水資源緊缺、洪澇威脅、用水安全成為關注的焦點。
1. 水生態背景概述
象山陸域面積為1175平方千米,以“七山一水二分田”基本格局組成,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森林覆蓋率56%以上,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吸收與散發熱量收支平衡,是人居條件比較優越的地方;但颱風活動頻繁,常伴有狂風暴雨,水系源短流急,獨注入海,工程調蓄性能弱,而且河網密度低,潛伏旱澇災害隱患。全縣多年平均降雨量1463毫米,多年平均水資源徑流總量9.33億立方米,降雨徑流時空分布呈現自西北東南遞減,集中在梅雨、颱風期間,為雙峰型。年際變化極度偏離均衡,變幅最大為2.83,以及工程地質、地形、淹沒移民和經濟條件的限制,導致水資源開發利用困難。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水環境問題更加突出:1、水源緊缺2、水體污染3、旱澇災害。尤其是近年的旱情所造成的損害,表明水環境的承載能力是支撐循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迫使我們重新思索和探究水環境的保護與建設問題。
2.水環境現狀問題
象山縣水環境核心問題是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的有序建設,現狀表現為水資源利用量的供給緊缺、浪費嚴重和水域萎縮;水體污染直接、間接和累積影響著用水安全與健康。
2.1 水源短缺堪憂
象山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為1743立方米,處於全國警戒值水平。但是由於象山的特殊地形條件,可開發或利用的多年平均水資源量僅為4.97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僅為929立方米。象山境內可開發的蓄水工程潛力不大,估計在現有蓄水工程1.31億立方米情況下,尚可開發的水利工程蓄水量僅為0.60億立方米左右,總蓄水容量為1.9億立方米左右, 90%保證率供水量僅為2.8億立方米左右,年人均僅為523立方米,而優質水僅為2.1億立方米,年人均為350立方米,這就是象山水資源的總承載能力,屬資源開發條件較差的缺水地區。
從萬元產值用水量比較,離建設節水型社會差距較大。據調查2000年全縣總用水量為1.33億立方米,用水結構:生活用水0.17億立方米,生產用水1.12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0.97億立方米,用水0.15億立方米),生態環境用水417萬立方米,就生產用水而言,國內生產總值73.86億元,萬元GDP用水量151立方米,是以色列的4.8倍,日本的6.7倍,美國的2.4倍,德國的6倍。其中農業用水量占73%,農業總產值35.5億元,萬元農業產值用水量274立方米,耕地畝均綜合用水量325立方米,相對偏高。說明用水效率低下,並且得不到合理利用,浪費嚴重,節水潛力巨大,有待於挖掘。
蓄水工程建設滯後。近3年內縣城用水量以20%左右速度增加,但主要蓄水工程仍由70年代建設,近10年內僅建成2200萬立方米蓄水庫容(占16%),年人均供水能力僅為374立方米。
用水結構不合理。目前未按照優水優用的原則,劃分用水類別,工業、農業用水占用大量的優質水源,而適合於工業、農業用水的河口水資源缺乏系統規劃利用,分質供水還未得到實施。
2.2 水體污染嚴重
象山縣的主要污染源是生活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其次是工業污染,污染物主要是COD。污染面廣量大,尤其是農業施用有害化肥、農藥,使農作物農藥殘留量超標;污水直接灌排,城鎮、鄉村雨污合流,污染循環累積加劇,從而削弱河網水體自凈和納污能力;污水處理設施嚴重滯後,開發污水資源化回用勢在必行。
依據2003年度《象山縣環境質量報告書》,從地表水的16個監測站位及近海海域4個監測斷面分析:我縣10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庫中,除倉嶴、三家村水庫水質為Ⅱ類,滿足象山縣地面水功能區劃分要求外,其餘均為揮發酚、總氮、總磷超標,10個水庫中其中營養化的為8個(富營養為4個);河道水質與2002年相比有所惡化,其中南大河流域(東大河、西大河、南大河及橫河)水質為超Ⅴ類,淡港流域水質為Ⅳ類,大塘港流域水質為Ⅴ類;象山港、大目洋、三門灣、石浦港近海海域水質均為超Ⅳ類,主要是無機氮、無機磷超標,其它指標尚能滿足Ⅰ類海水水質標準。
2003年全縣污水排放總量為1392.56萬噸,其中生活污水為727萬噸,占總量的52.21%,工業廢水為665.56萬噸,占總量的47.79%;農業廢污物排入水體約1億立方米左右,是氮磷超標,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原因;地下水由於生活污水隨意排放也污染嚴重,大部分水井水不能直接作為飲用水源。
2.3 旱澇災害頻發
河流綜合整治是減免旱澇災害和改善水環境的重要工程措施,利用生態修復技術,對水中污染物進行轉移、轉化及降解,達到凈化水體目的,並且賦與一定的生態所需最少合理流量,以滿足水體的納污能力。根據《象山縣河道整治規劃報告》水系基本格局,河網面積12.7平方千米,占全縣平原谷地面積的2.26%,總長度710千米,密度為平方千米1.26千米,正常調蓄量1870萬立方米。淤積沉澱底質污染嚴重,調節性能比較脆弱,河道遇旱乾涸,遇洪積澇,是我縣河道基本狀況。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土地利用價值的提高,河道、水域被人為侵占或者縮小,甚至因水體污染髮臭,乾脆填埋了事,導致水面急劇減少,天然調蓄功能嚴重萎縮,加重了旱澇發生的機率。保護水面,還河流以空間,是我縣水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按照有關規定要求,綠化用地面積不能低於建設用地面積的30%,水面面積不能小於綠地面積的5%,象山的河網水面率嚴重不足,並且淤積堵縮普遍,難怪旱澇災害交替頻發,為此必須疏浚拓寬,達到水面率最低要求。
3. 水環境防治對策
根據“生態立縣”戰略思想,考慮“安全、資源、環境”要求建設一個與水和諧的良好環境。針對象山縣水環境現狀和需求,要徹底改變水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傳統觀念,充分認識到水資源是有限的,並不會隨發展而增長。自覺推行“政府引導,公眾參與,籌資,共擔風險”的機制,遵循“合理開發、節約使用、有效保護”的原則,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來支持先進生產力的發展、經濟的高效增長和社會的文明進步。確立防治水環境的基本指導思想:開源與節流統籌;供水與用水協調;利用與保護並重;用水與排水配套;集中與分散結合;與實際兼顧。保護與建設過程中要體現功能特性要求,主要包括:生態、空間景觀、心理行為、社會經濟、文化等特性,真正突現“顯山、露水、映綠”的水生態環境。
3.1 城鄉水環境建設
水是生命之源,人們逐水而居,傍水而聚,經過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和刻意建設,逐漸成就了當今城鎮和鄉村。同時,集結在一起的相當人口和經濟實體,徹底改變了所在地區的自然環境,最為明顯的是人類的極端功利化活動,使城鄉水面率降低和河道水體遭受污染,原有起儲水滯洪作用的河流、湖泊、庫塘等水環境載體被填平或埋管填平,城區河流變成開敞式的“下水道”,水環境狀況嚴重惡化。
水環境在營造城鄉環境舒適性中的作用和地位無可替代,清澈、豐富的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城鄉舒適環境全部要素存在基礎,水使人類感到心曠神怡,觸水、親水、提供富有情趣的水環境、水景觀對城鄉生活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優先保護公眾密切關注的水源地,治理生存環境的水體,體現治水生態理念。
象山縣城80年代初期河道水面率為6.28%(不包括水庫),現建成區為3.2%,水面率幾乎減少了50%,而僅有的主要河流水質為Ⅴ類或超Ⅴ類,顯然在城市化建設過程中的水環境保護和建設是遠遠不夠的,現狀的熱島效應和視覺效果難以說是個舒適的城市。為此建議在今後加速發展進程中,決不能再讓以犧牲水面來換取局部經濟利益的事情發生,針對這方面要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確立合理的水面率,在相應規劃中應以明確體現:新城區建設中水面率不能低於6.0%。尤其在大目塗圍墾區域規劃建設中,力求以水環境來營造豐富、優美的新城區,留足必要的水面面積,既可作為縣城的滯洪區,又可作為城市景觀,豐富的海水資源能保證水體循環。
縣城僅存的新華河、南大河、白石涇河的嚴重污染,已對城市環境造成了負面。雖然城市污水廠能截走部分污水,但是由於幾條河流水循環的不足,無法達到自凈效果,據有關資料統計40立方米的清水只能凈化1噸中等污水,城區主要三條河道上斷面集雨面積為25平方千米,年產流量為2000萬立方米,年可容納污水為50萬噸,遠遠少於1000萬噸排污量,因此即使有5%的污水不能截住,也會造成水體污染,由於現建城區為雨污合流制,要做到80%的截污量困難也較大,因此寄託於污水處理廠使城區河道水質變清恐怕只是願望。為此建議營造一個人性化的水環境,把城區幾條污染河道改建成雙層河道,仿效日本的經驗,下層排污水,上層蓄0.8米左右清水,利用現有的城區東谷湖水庫等水量,一個月置換一次清水,年用水量約20萬立方米(按4千米計),並努力創造出具有豐富自然的水邊環境(草坡、綠樹等)。這樣一方面可把城區河道的污水“變成”清水,另一方面在建成區出口截污,可完全截住污水,大大減少在城區中埋管截污投資,如果新城區能雨污分流,縣城就能達到“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感覺。
河道整治是改善水環境的主要手段。河網整治重點是恢復提高其基本功能,通過疏浚和其他必要的工程措施,保持自然生態系統的進化和生物群落的多樣性,改變傳統的水利工程以建設工程措施、改造河道和控制水流為手段,向防洪、水資源利用和河流環境整治的綜合性管理方向轉變,著力於以流域系統的整體生態的恢復,營造生物的多樣性來改善水環境,避免水體脫離生物群落,降低自凈能力。儘可能不要裁彎取直,保持自然河流中河岸線不規則主流、淺灘、急流相間的格局,護岸儘量少用人工材料如混凝土等構造,以保留水土交換空間。鑒於採用砌石護岸渠化式河道整治方式,不宜大範圍推廣,在河道整治中應充分考慮河流固有的適宜生物生育的良好環境,砌石護岸不宜高於常水位,在河岸的高水位淹沒處應增加綠化,保障魚類和動物的生息環境,在確保河道的防洪、水資源利用功能的同時,創造優美的自然環境,並實現與充滿魅力的鄉村景觀和諧共生。
3.2 建設節水型社會
嚴峻的水資源形勢與目前的節水意識、水平的矛盾,要求創新節水工作模式,建設節水防污型社會是循環經濟的必然選擇。對我縣來說,除了強化水危機意識提高全民節水保水積極性及大力推廣節水保水新技術(例如節水型器具使用等)外,關鍵要從以下兩點做文章:一為加強規劃管理,優化配置水資源。組建統一水務管理機構,實行水源規劃建設至供給運行管理和治理保護過程的系統控制。在摸清我縣水資源狀況的基礎上,認真研究制定包括水資源中長期供應、供水水源、節水、污水資源化、水資源保護等內容的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按照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原則,合理確定城市產業規模,優化產業結構。按照優水優用原則,科學劃分用水類別,特別要控制好優質水源的使用,保護優質水優用於城市居民生活。加強城市污水、雨水、微鹹水等非傳統水的開發利用,凡是能夠利用上述非傳統水資源的和城市市政用水,應大力應用非傳統水源,努力節約優質水資源。二為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節水型經濟。各級政府要根據本地區的水資源情況、水環境容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大力壓縮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水污染嚴重的產業,嚴格限制高耗水型工業項目的發展;積極發展節水型的產業和企業,並通過技術革新改造等手段,加大企業節水工作力度,促進各類企業向節水型方向轉變,努力降低萬元產值耗水量。耗水建設項目要做到“三同時,四到位”,即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與節水措施要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取用水戶要做到用水計劃到位、節水目標到位、節水措施到位、節水制度到位。此外要進一步深化供水價格改革。城市用水要按照用水性質,實行分類計價,實行階梯式水價和季節性浮動水價等制度。
3.3 合理開發水資源
象山縣現有各類水利工程總蓄水量為1.31億立方米,90%保證率可供水量為2.0億立方米,相應水資源總量5.1億立方米,水資源開發率已達39.2%,已屬合理開發範圍上限。如果考慮規划水庫後,開發率將達到55%,超過水資源開發率的上限值。過度的開發將對下游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國際公認一條河流的水資源開發率不宜大於40%,而我縣部分河流的開發率已超過此值,當然我縣河流短促且近距離入海,所以相對影響會少些。
對我縣來說合理安排項目儲備是必需的,但項目開發上只能適度超前,特別是規劃2020年90%供水保證率需水量為2.98億立方米,靠我們以大量移民為代價來極度開發水資源,顯然並不可取,正確的做法應是節水和非傳統水資源利用。非傳統水資源主要集中於河口,河口水資源的利用是今後我縣緩解水資源緊缺的重要措施,當然這要有統一規劃,河口水資源利用是入海前的最後利用,最大優點是不影響環境且投資省。我縣主要47條河流總集雨面積(不包括平原面積)746.45平方千米,其中水庫攔蓄面積為300.44平方千米,直接入海6條河流集雨面積為81.68平方千米,由海塘攔蓄的集雨面積為364.33平方千米,因此如何利用好這364平方千米的河口水資源(多年平均徑流量2.88億立方米水量,90%保證率1.6億立方米),應作為我縣開源重要方面來考慮。河口水資源的利用關鍵在於分質供水,如果能利用30%河口水資源,就幾乎能替代我縣規劃建設的水源工程。爵溪工業用水利用南莊平原河道水就是最好示範,西周及我縣北片是我縣臨港工業產業集聚區,具備利用河口水條件,且河口水資源豐富,特別是塗茨、賢庠、黃皮嶴區域水庫蓄水能力較弱,但河口水資源豐富,工業發展應充分考慮利用河口水,這樣才能解決近期發展的用水矛盾。同時,為將來有充足河口水源,水資源的保護必須引起足夠重視,目前除南莊平原外,其它平原水質均在ⅢⅣ類,這是我縣的資源財富,有關部門應落實專門保護措施。
3.4 有效保護水環境
保護最有效的措施是控制污染。針對具體水環境性狀條件,界定水資源的功能區和保護區,確定保護目標和對策,實行警示制度,強化水患意識的宣傳、。重點是控制危害水體的污染源排放,而不是建造處理污染的工程措施,目前存在後者傾向,要制止先污染後治理的掠奪性行為,否則會人為加重甚至破壞水資源和水環境的承載能力,代價肯定非常大的;要切實限制農業方面污染性的農藥、化肥和飼料使用,防止水體富營養化,改變面廣量大的污染現狀。妥善處理好污染源的點、線、面、體的關係,進行組合優化布置污染源的網絡工程措施,儘可能減少工程投資。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