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在職法學碩士論文寫作技巧

2023年10月16日

- txt下載

當前我國的在職研究生教育中,法學是最熱門的專業之一,但在職法學碩士論文的質量提升並不明顯,多數還停留在研究實際問題的階段,學術價值不高。這可能是在職研究生本身時間較為緊促,再加上導師對學生選題把關不嚴所致。法學是一個嚴肅的學科,它規範人們的行為,促進社會健康有序發展,對社會穩定繁榮至關重要。而且我國的法制建設起步較晚,有許多有待完善與改進的地方,為廣大畢業生提供很多的素材。希望廣大畢業生重視碩士論文的寫作,把論文寫作過程當做一個課題研究認真對待,不僅具備實踐價值,更要有一定的學術價值。下面我們就來看下法學碩士論文的三種類型與論文寫作技巧。
一、法學碩士論文的三種類型
1.對策法學的研究
在我國的法學研究中,最普遍和流行的研究範式莫過於對策法學的研究。這是一種最基本的研究方式,同時也是一種最低層次的研究方式但這種研究方式對於提升法學研究的學術價值意義並不是很大。在對策法學的研究中,許多學者往往會傾向於認為我國目前出現的某個社會問題就是因為法律沒有規定或者法律規定得不好西方國家有這樣的規定,所以他們都沒有出現類似的問題,因此,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借鑑西方國家的立法或者司法。於是在寫作上就出現了一種範式:中國出現了問題—那是因為我國沒有西方國家類似的規定—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借鑑西方國家的立法—於是就要進行相關的立法或者修改法律。在文章的結論上動不動就提出立法建議或者修改法律,缺少法律解釋學的水平而這樣的研究根本出現不了學術大師。
事實上我國社會正處在轉型期,國家正處於大變動當中,許多問題的出現原因是非常複雜的而法律僅僅是其中一個很小的原因,即使我國真的按照西方國家進行了相關的立法, 這些問題同樣會出現,許多法律制定或者修改之後社會問題仍沒有解決社會仍然按照原有的慣性或者“潛規則”在運作,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紙面上的法律雖然作了“修改”但只要法律背後的政治、經濟、文化沒有變化,人們的思想觀點和文化思維沒有變化,法律是不可能得到真正貫徹實施的,法律是不會自動發生效果的。況且,大多數學者提出的所謂立法建議或者法律修改是難以被政治家和立法者所關注的尤其是一篇碩士學位論文更是難以引起政治家或者立法者的關注,因此這樣的研究結論對法治的貢獻並不是很大。
2.法律解釋學的研究
法學研究的第二層境界是法律解釋學的研究。這種研究範式首先不是批判法律,而是解釋法律,試圖通過解釋現有的法律規定,充分利用現有的制度資源來解決目前我國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這種境界相對而言有所進步,也應該是我們在職法律碩士應該學習和追求的一種研究範式。例如,《刑事訴訟法修正案》剛剛生效實施不到一年就不要動不動批判這種立法不好,需要作進一步的修改等相反,要結合自己的司法實踐經驗充分地展開對《刑事訴訟法修正案》的解釋和研究,即將更多的精力投人到《刑事訴訟法修正案》,通過之後對我們的工作將會產生何種影響,我們在司法適用中應該如何更好地貫徹和落實現有的法律規定,才能保證不折不扣地貫徹實施好《刑事訴訟法修正案》之中。具體而言,在《刑事訴訟法修正案》通過之後在職法律碩士生要將目光放在如何解釋現有的法律規定上,將這些法律規定解釋好,包括這些規定的適用條件、適用風險,要思考怎麼解釋才能更好地體現立法者的本意, 實現法律的價值,警惕日後可能出 現的規避法律實施的司法解釋,警揭日後歪曲、偏離法律精神的做法。因為我國法治建設的首先要求就是司法人員要不折不扣地貫徹實施好法律, 不折不扣地兌現現有法律的規定, 以實現對犯罪的懲罰和人權的保障。
法律是一把“雙刃劍”, 法律不僅是針對公民的行為規範也是針對法官自己的裁判規範。因此在研究中,千萬不要去批判現有的法律規定。要知道法律不是嘲笑的對象法律是正義的文字表達法律人是法律正義的化身是會說話的法律法律人要懷著一顆正義的心,合理、善意地去解釋法律以便更好地實現法律所承載的正義。而不是一味地去批判法律,作為法律正義化身的法律人都動不動就批判現有法律又怎麼能夠引導社會公眾對法律的忠誠和信賴呢?又怎麼能夠從內心產生以法律職業為畢生追求的激情和尊榮感呢?但這樣的研究一定要做到兩個回歸:第一個要回歸法律文本。任何法律解釋或者法學理論的提出都要回歸法律文本,具備法律上的依據否則這樣的研究就會失去依託,導致法律虛無主義第二個要回歸司法實踐。任何一項法學研究都要回到司法實踐,能夠解決現實司法實踐的問題能夠經得起司法實踐的檢驗。這就要求作者具備從司法實踐中提煉問題的能力, 善於利用自身豐富的實務資源, 從工作中發現尚未解決的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研究上升到一般理論、一般命題或者理論模型然後運用這種命題去分析司法實踐中的一些現象。按照陳瑞華推崇的研究方式就是“先歸納再演繹”,通過對問題的研究,提出一般的理論模型然後將這種理論模型解釋現有的司法現象通過這種解釋來檢驗自己提出的命題是否正確, 這樣的研究比簡單地提出立法建議更有價值。
3.多學科交叉研究
法學研究的最高境界,就是倡導多種學科來研究法律問題。因為法律問題同時也是一個社會問題一個法律問題的出現並不是單單因為法律沒有規定或者法律規定得不好,而是社會多種原因綜合導致的結果法律僅僅是其中一個非常小的原因。也許我們立法已經按照學者的建議作出了修改或者進行了立法,但這類法律問題或者社會問題並沒有因此得到解決甚至還會加劇這類問題的出現。因此,在法學研究中我們應當充分利用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政治學、文化學、歷史學等多種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來研究法律問題打通各個學科的界限,實現各個學科的融會貫通儘量採取中立、客觀的立場來描述和解釋這些法律問題形成的內在機理。儘管這種研究沒有提出具體的立法建議, 但能夠充分發現和挖掘法律問題的成因, 能夠為立法或者司法改革找到真正的“ 病因”, 只有找到了這種病因,才能為法治建設開出有效的藥方。而立法或者法律修改更多的是政治家或者立法者的任務, 而不是學者的主要任務。總之,這種境界倡導立足我國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倡導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從多方面、多層次挖掘法律問題出現在哪裡怎麼會出現這些問題。只有這樣的研究,才能為中國法學乃至世界法學做出自己的貢獻只有這樣的研究,才能擴大法學研究成果對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影響力,才能培養出真正的法學大師。
當然在我國這種發展中的法治國家,要進行這樣的研究是非常困難的,首先可能還是要先解決無法可依的問題,這就要求法學家進行各種各樣的對策研究。但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初步形成的情況下,筆者認為法學研究的重點還是要從立法論轉向解釋論尤其是作為掌控法律的司法人員,要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如何理解和適用現有法律的問題上, 而不是研究一些立法對策。司法人員應該更加關注當下急需解決的案件,如果一味地等待立法修改或者立法補充,這個案件可能早就過了辦理期限了,而且,這種立法對策也難以得到政治家或者立法者的關注,研究起來就失去了學術價值。
總之, 論題、論據和論證是學術論文的基本要素這三個要素是缺一不可的。在學術論文的寫作中為了能夠在理論上有所創新一定要有一個論述的主題,一條理論紅線整篇論文一定要圍繞某個主題展開論述。不管是立法論的文章還是解釋論的文章,論文一定要有自己明確的觀點和結論,要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問題,要解決別人還沒有解決的問題,而不能面面俱到,這就是學術見解。否則就會重複已有的法學知識,就會淪為一篇放大的法學教科書,讓人讀完之後沒有獲得新的知識。
二、法學碩士論文寫作技巧
1.寫作語言的運用
法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法學體系中有許多普通人難以看懂的概念名稱和專業用語即“法言法語”。法學教育主要在於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讓每位學生都能像“ 法律人那樣去思考”,而法律思維的運用則需要藉助這些概念名稱和專業用語。這就要求作者在學術研究和論文撰寫中一定要善於使用學術語言和法言法語使用的語言要有靈性、清新和生氣表達要流暢,不要使用那些“ 大而全” 的政治話語,更不要寫成如四平八穩的政府工作報告或者法院工作報告。因此,一篇好的論文文采也很重要,正如梁慧星教授所言學位論文的文字是否準確,行文是否流暢,有沒有文采(即文章寫得好不好),也是評審專家和答辯評委判斷學位論文水準的一項標準。
2.引用的文獻要新穎
在寫作中,作者最好能夠引用最近年的學術文獻, 而且最好能夠直接引用而不要間接引用。其中要求更多地引用一些最新的期刊論文,要能及時將學界研究的成果納入文章中來,少引用一些網絡文章和學術專著。因為網絡文章難以查明出處和作者,而著作出版的周期律較長, 比較難以反映法學研究的最新動態。但期刊文章則不一樣不僅嚴肅且發表周期較短,能夠及時反映法學界最新的研究動態。學生在寫作中應更多地去關注法學期刊上的文章將學界研究的最新成果體現在學術論文的寫作中。在文章的最後,只要作者有閱讀參考過的文章都要
以參考文獻的形式予以列出。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有三:第一,為了能反映出真實的科學依據;第二,為了體現嚴肅的科學態度,分清是自己的觀點或者成果,還是別人的觀點或者成果第三為了對前人的科學成果表示尊重,同時也是為了指明引用資料的出處,便於檢索。
3.論文寫作格式要規範
也許是許多學生沒有經過嚴格的學術訓練,也許是他們平時工作太忙沒有認真閱讀學校頒發的統一格式的要求,對於文章的格式規範了解不多,很多在職研究生再寫論文時總會出現各種格式問題,這主要體現在論文的排版格式和注釋方面。
在文中,哪些該引用,怎麼引用,是直接引用,還是概括引用,學生沒有注意區分。在此筆者建議為了降低電子檢測的重複率,學生在引用的時候,最好採取概括引用的方式,即概括總結作者的觀點,同時在腳註上標註參見,而不是直接引用作者的原文表述。在學生的學位論文中,腳註標註很不規範有些沒有標註出版社或者雜誌,有些則沒有標註出版年份或者期數,只是簡單地寫標註自己所引用文章的作者和題目。這些引用的不規範也會影響文章的最後得分。一篇文章內容的好壞是水平問題水平難以一下提高,內容不好值得寬恕和原諒。但一篇文章的格式規範則是態度問題而態度問題則是可以端正的如果格式不規範,肯定是態度不端正,不值得寬恕和原諒相反,應當對此加以批評。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