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有餘數除法》優秀10篇

2023年11月12日

- txt下載

有餘數除法 篇一


一、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3——54頁練習十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各個方式的練習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通過各個方式的練習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3、情感與態度:初步培養學生綜合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有餘數除法的計算
2、難點:能運用有關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方法:遊戲、練習
五、教學準備: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課件出示53頁第3題
師:小朋友們,上課前大家來玩一個「猜一猜」的遊戲,請你們猜一猜:用動物卡片蓋住的那個數字最大是幾?
2.課件出示53頁第2題
讓學生根據個人意願選擇一種包裝方法。讓學生用圓片代替麵包,自己動手分一分,然後把結果填在書上,學生獨立完成後,並在小組內交流,然後全班討論。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糾正和總結。
(二)綜合練習:
1.出示54頁第5題
先請學生做做小醫生,看看他們做得對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滲透「商×除數+餘數=被除數」的檢驗方法。
2.出示54頁第6題
教學時可以先引導學生根據畫面提供的信息,說說告訴我們什麼條件?要我們求什麼?
請學生靈活的運用有餘數除法的知識進行解答,
集體訂正。
3.出示54頁第7題
(1)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根據畫面明確題目的意思,
(2)再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完成,
(3)最後全班交流各自的解題方法。
4.出示54頁第8題
(1)問:這是個幾邊形?每邊長多少厘米?
(2)圈一周是多少厘米?
(3)怎樣求彩帶的長?(「3×8+2=?」)
(三)課堂練習:
練習十二第1題,第4題。
請學生獨立完成。
(四)回家作業:隨堂練習
1、把10枝筆平均分給3個同學,每人得幾枝?還剩幾隻?
2、有羽毛球23個,如果每盒裡裝5個,可以裝幾盒,還剩幾盒?
3、有42個蘿蔔,每袋裝8個,可以裝幾袋?還剩幾個?
(五)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有餘數除法 篇二


,並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比較兩組算式,師:象21÷5和25÷3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除法,請同學們自己思考一下,這樣的除法可以怎樣去計算,然後把你的算法在小組內交流。
生獨立思考,研究算法,在小組內交流。
全班交流各種算法,並對各種算法進行評價。
3.師:剛才我們用畫圖、想乘法、想口訣……計算出了21÷5和25÷3,知道這兩個算式計算時都是有多的,我們就把多的這個數叫做餘數,用……來表示。現在誰能看圖,說說這兩個算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義。
生看圖說各部分所表示的意義,進一步理解餘數的意義。
4.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餘數,還能用各種方法計算有餘數的除法,其實除法也能用豎式來進行計算。猜一猜,除法的豎式會是怎麼樣的,與加減法的豎式有什麼不同?
課件出示豎式的寫法,讓學生說說豎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5.試一試:用豎式計算13÷3、47÷6。
思考:縱觀本節課教學,在老師精心創設的運動會的情景中,學生始終興趣濃厚,積極地投入課堂學習中,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們學習效果也較好。但如果深入地去反思本節課,就會發現本節課「生活味」沖淡了「數學味」,對孩子的數學學習產生了一定的負作用,表現在:一方面,孩子過多地關注生活情節,孩子們對生活情景的興趣大於對數學知識本身的興趣;另一方面,由於情景中的生活因素較多,使教學花費時間較多,導致練習的量不夠,使課堂教學沒有達到高效。
是否數學課堂一定要以生活情境為依託呢?能不能在實實在在的數學教學中追求實效呢?基於這樣的思考,我重新設計了《有餘數除法》的新知部分教學,旨在凸顯數學課的「數學味」,在新課標下的數學課堂上做一種新的嘗試。
【案例二】
一、把握起點
1.師:小朋友們,知道這節課我們要一起研究什麼知識嗎?
生:有餘數的除法。
2.師:你認為什麼樣的除法是有餘數的除法?
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藉機了解生的認知基礎。
生1:就是除起來有多的除法。
生2:就是點6點再寫一個數的除法。
……
3.師:看來小朋友們對有餘數的除法已經有了一些了解,誰能來說一個有餘數除法的算式。
生舉例:7÷3 10÷4
二、感知意義
1.觀察生舉的算式,說說與以前學過的除法算式有什麼不同?
生1:這個除法算式算起來還有多1個的。
生2:找不到乘法口訣的。
生3:不能直接算的。

我們去植樹 篇三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

有餘數除法 篇四


課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的意義,掌握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掌握試商的方法,懂得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餘數概念及掌握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的試商。
教具和學具
實物圖及投影片,11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用豎式計算(兩人板演)
8÷4= 36÷9=
訂正時,由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
2.卡片口算(與板演同時進行)
( )里最大能填幾?
3×( )<22 4×( )<37
( )×2<11 ( )×5<38
二、學習新課。
教師談話:大家學會了除法豎式的寫法,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筆算除法。同學們看一看,今天學的筆算除法與以前有什麼不同。
1.教學例1.
(1)出示例1的第一幅圖。
提問:這幅圖是什麼意思?(把6個梨平均放在3個盤裡,每盤放幾個?)
學生動手操作。用6個圓片代替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再把橫式和豎式寫在練習本上,並指名板演。
訂正時,提問:
① 在被除數下面寫6,表示什麼?(表示分掉6個梨)
② 在橫線下面為什麼寫0?(表示分完了,沒有剩餘)
(2)出示第二幅圖。
提問:如果有7個梨,平均放在3個盤裡,怎樣分?分分看。
學生動手操作,用圓片代替梨。(教師行間指導)
提問:
① 出現了什麼情況?(每盤放2個,還剩1個)
② 剩下的1個梨,還能再繼續分嗎?(剩下的1個梨,不能再分)教師說明:7個梨,平均放在3個盤裡,分的結果是「每盤2個,還剩1個」。怎樣列式計算呢?(7÷3= )
怎樣寫豎式呢?被除數是幾,寫在什麼地方?剛才分的結果是每盤放幾個?那麼商是幾?寫在什麼地方?(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
教師著重提問:有3盤,每盤放2個,實際分掉幾個梨?(6個)那麼被除數7下面應該寫幾?(6)7個梨,分掉6個梨,有沒有剩餘?(有剩餘,剩1個梨)
教師說明:7個減去分掉的6個,還剩1個。所以在橫線下面寫「1」。剩下的這1個,我們就叫它「餘數」。(板書餘數)
怎樣在橫式上寫計算結果呢?每盤放2個梨就是商2,先寫2.還餘1個,就是餘數為1.為了分清商和餘數,在商的後面先寫「……」,再寫「1」。即
7÷3=2……1
讀作:「商2餘1」。學生齊讀一遍。
(3)教師引導學生比較例1的兩道題。
提問:這兩道題平均分的結果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相同:每盤都放2個。不同:第1小題正好分完,第2小題還剩1個,不能正好分完)
教師說明:像第2小題這種除法,沒有分完,還有餘數,叫做。(板書課題)
(4)練一練:
每個同學拿出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根,還剩幾根?先擺一擺,再把下面的豎式寫完整。
訂正時,教師著重提問:
(1)商2後,被除數下面要減去幾?
(2)8是怎樣計算出來的?表示什麼?
(3)橫線下面寫什麼?表示什麼?
(4)這題的結果該怎樣說?
2.教學例2
(1)在豎式里,38和5各寫在什麼地方?
(2)怎樣想商幾?在乘法口訣里有沒有一句是五幾三十八?
相鄰兩位同學互相討論怎樣想商幾,再在全班交流。
① 有的同學可能說商6,教師板書:
還剩下8,8里還有一個5呢?說明商6小了。
② 有的同學可能說商8,教師板書:
38減40不夠減,說明 m.1mi.net 商大了。
③ 商6小,商8大,所以商7合適。最後結果是商7餘5.
想:5和幾相乘的積接近38,而且小於38?即5×<38(括號里最大填7)
(3)練一練:
14÷4=□……□
想:4和幾相乘的積接近14,又比14小。
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想商,最後的結果怎樣說。
(4)引導學生觀察:上面三道,把每題的餘數和除數進行比較,你發現了什麼?(餘數都比除數小)
如果餘數比除數大了,說明了什麼?(說明商小了,商再大一些)
什麼情況下,說明商大了?(被除數不夠減去除數和商相乘的積時,說明商大了)
(4)小結:計算,餘數要比除數小。
三、鞏固反饋。
1.基本練習。
(1)口述計算過程。
(2)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27÷5= 38÷6= 47÷9=
全班動筆練習,指名兩學生在投影片上做,便於訂正。訂正時,由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著重檢查餘數的大小和別忘在橫線上寫餘數。
2.發展性練習。
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3.思考性練習。
在方框里填合適的數。

《有餘數除法》 篇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把若干物體平均分的活動中認識餘數,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2、能根據平均分後有剩餘的活動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餘數。
教學重點:
把平均分後有剩餘的情況抽象為有餘數的除法。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準備:
小棒、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複習平均分的含義。
2、出示15÷3=5,並說說所表示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
1、出示10根小棒
(1)如果這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2)學生動手分,並完整的說說10除以2等於5的含義。
(10除以2等於5表示10裡面有5個2.)
2、分組操作,進行記錄。
(1)如果這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怎樣分?
學生動手操作,師指名說自己分小棒的過程、結果。
(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3份,剩餘1根。)
(2)如果每3根一份,最後把10根都分完了嗎?剩下的1根為什麼不繼續分下去呢?
比一比:同樣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2根或3根,分得結果有什麼不同?
(3)如果把這10根小棒,每份4根、5根或6根,可以怎樣分?
3、彙報:
(1)指名彙報,同時將表格填寫完整。
(2)通過自己動手分一分,你覺得根據最後得到的結果不同,可以分成幾種情況?那幾種?
4、交流:
(1)根據分得的結果,可以分為正好分完的和分後有剩餘的兩種情況,像這種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嗎?(生獨立列式,指名回答,並說說算式表示的含義。)
(2)像這幾種分後有剩餘的情況,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給了幾人,還剩幾根?(生答)
問:按要求怎樣列式(板書:10÷3),
為什麼可以用除法計算?10和3分別表示什麼?
最後可以分給幾人?也就說明10裡面最多有幾個3?有沒有全部分完?還剩多少?(板書:……1(根))
說明:沒有分完的,在商的後面寫上6個點,再把剩下的數寫上。這個數叫餘數。它的單位名稱和總數一樣。(板書:10除以3等於3餘1.)  (3)生齊讀算式,指名說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問: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餘數又表示什麼?(餘數表示在平均分時,如果分到一定的程度,剩下的已經不夠再分一份時剩下的。)
5、揭題:像這樣的算式我們叫做有餘數的除法,也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有餘數的除法)
6、小結:在平均分時,如果分到一定的程度,剩下的已經不夠再分一份時,就可以用有餘數的除法來表示。
二、教學列1
1、出示列1(1)
用算式表示,再說說算式的含義。
2、出示列1(2)
用算式表示,說說算式的含義,並說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三、鞏固練習:課本60頁的「做一做」
(1)學生獨立在書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題。
反饋交流:17÷2=8(組)……1(個)
23÷3=7(組)……2(個)
說說這兩道算式商和餘數各是多少,分別表示什麼?
(2)完成第2小題。
先用學具按要求擺一擺,然後根據擺的結果填空。
展示個別學生的填空情況,說說每道題中的商和餘數各表示什麼?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1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這是一道開放題,三種裝法,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結果,根據自己的選擇,圈一圈,然後填空,教師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2題。
出示題目14隻小鴨,每( )只一份,有( )份,還剩只。
14÷□= □(份)…… □(只)
14隻小鴨,平均分成份,每份有隻,還剩只
14÷□= □(只)…… □(只)
學生獨立思考,用小棒代替鴨子分一分,看看每份能分多少,是否有剩餘。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四、全課小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認識有餘數的除法
正好分完的 分後有剩餘的
10÷2=5(份) 10÷3=3(份)……1(根)
6÷2=3(盤) 7÷2=3(盤)……1(個)

《有餘數的除法》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具體事物的平均分、等分的行為的探究,認識有餘數的除法。
2、通過實際操作體會餘數產生的原因及其實際意義,建立餘數的概念。
3、了解餘數的含義,知道除數和餘數的大小關係。
教學重點:認識有餘數的除法。
教學難點:發現除數和餘數的大小關係。
教學準備:雙色片15片、小棒若干、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知
1、小胖的爸爸從瑞士出差回來,帶來了15塊瑞士巧克力,小胖想和夥伴們一起分享。如果想每人分5塊,最多可以請幾人?(教師在黑板上用雙色片擺放,並填寫表格)
2、如果是你來分巧克力,你想每人分幾塊,那麼最多可以請幾人?(學生自己擺雙色片,並填寫表格。
3、觀察表格,把擺法分類。(有剩下沒分完的,全部分完)
4、哪種分發你會用算式來表示?(全部分完的學生會列式)
二、探究新知
1、認識有餘數的除法算式
問:沒有全部分完的可以怎樣來列式?教師演示,板演。
15÷2=7(人)……1(塊)
述:……表示「余」;剩下的塊數叫「餘數」
讀作:15除以2等於7餘1、
師:自己試試寫出練習1上的算式。
2、認識餘數
說說「餘數」的特點:剩下的,不夠再分一份的數量就是餘數。
3、揭示課題:有餘數的除法
4、知道除數和餘數的大小關係
(1)8隻玩具豬,3隻裝一袋,能裝幾袋?還剩幾隻?
算式:_______________
答:能裝□袋,還剩□只。
(2)10隻杯子,3隻裝一盒,能裝幾盒?還剩幾隻?
算式:_______________
答:能裝□盒,還剩□只。
(3)觀察:以上2題的餘數與除數比較,你發現了什麼?(餘數比除數小)為什麼?(不夠再裝1袋;不夠再裝一盒)。回到分巧克力的題目來驗證一下,用一句話來概括:餘數比除數小。
三、填表驗證「餘數比除數小」(實物投影)
1、拿出小棒搭三角形,可以搭成幾個,還余幾根?
小棒的總根數每個三角形的根數可以搭成幾個?剩下的幾根?算式
小結:餘數只有1,2、會不會有3?4?那麼我們就說「餘數比除數小」
2、如果用小棒搭正方形,餘數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結:那麼我們就說「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補充板書。
四、總結:今天有什麼收穫?
布置回家作業,完成練習紙後面的題目。

《有餘數的除法》教案 篇七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紀上冊,P49上的內容。
教學目標:
是學生知道有餘數除法的含義,讓學生體會有餘數出發的實際背景。
教學重點:
知道有餘數的除法的含義,來自生活中。
教學道具:(略)
教學過程:
複習乘法口訣。
一、結合生活情況讓學生體會有餘數除法的實際背景。
1、教學P49的主題圖。
(1)讓學生獨立觀察教材P49上的情境圖。
思考問題:
[1]這幅畫面是什麼地方?
[2]你發現了畫面中有什麼活動內容?(按順序)
(2)在小組中互相說一說自己觀察到了什麼內容。你想到了什麼?
(3)各組代表彙報。
(4)教師板書學生彙報的數據。
[1]這是某個校園裡的活動情景圖。從圖中發現了教學大樓前面的兩樹之間都插著4面不同顏色的旗子,升旗台上也飄著一面國旗。
[2]運動場上每4人一組小朋友在跳繩。
[3]籃球場上每5人一組準備打籃球比賽。
[4]板報下面擺的花是每3盆擺一組,旁邊還有很多盆花。
(5)根據上面的信息(條件),想一想能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嗎?大家在小組議一議。
2、感知生活中處處有除法。
(6)學生彙報。(略)
(7)師:以上這些活動,你們在那裡見過或自己親身參加過呢?
生:(略)
3、體會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師:除了以上這些數學問題,你們誰還能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並且使用除法計算的?
(可根據全班的總人數,每()人一組坐可以坐幾組)
二、練一練,圈一圈。
大家來圈△,一共有15個△。
1、每份3個,共幾份?
2、每份4個,共幾份?還多幾個?
3、每根5個,共幾份?
4、每份6個,共幾份?還多幾個?
三、擺一擺,填一填。
1、∮∮∮∮∮∮
【】【】【】
63=□
2、∮∮∮∮∮∮∮
【】【】【】
73=□
四、彙報自己這節課學會什麼。
五、總結下課。
教學反思:

《有餘數除法》 篇八


教學內容: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二年級(下冊)第3~4頁的例題、「試一試」和「想想做做」。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探索有餘數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試商的方法,懂得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學會用豎式計算除數是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有餘數的除法。2.培養學生觀察、概括能力,使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難點: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1.參觀數學學校,提出分7個桃,每盤放3個,能放幾盤還剩幾個的問題。老師動畫演示分的結果,學生說答案並寫出算式。7/3=2(盤)……1(個)2.提出分17個蘋果的問題,每盤放3個,能放幾盤還剩幾個的問題。老師動畫演示分的結果,學生說答案並寫出算式。17/3=5(盤)……2(個)3.80個梨,每盤放3個,能放幾盤還剩幾個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具體操作過程太煩瑣,產生探索計算方法的需求。老師動畫演示分的過程,分到6盤時,問學生分完了沒有,從而使學生感知到用分的方法計算有餘數除法很麻煩。4.板書課題:有餘數除法的計算。二、以舊促新、探究新知1.教學例題。⑴回到例題:有7個桃,每盤放3個,放了( )盤,還剩( )個?⑵提問:怎樣列算式?⑶學生嘗試用豎式計算有餘數的除法。⑷交流反饋下面的問題:① 怎麼想到商是2?② 豎式里的6、1怎麼得來的?③ 出示學生的錯誤寫法,讓學生改正。④ 為什麼不商1呢?如果商1,還剩幾個?行嗎?⑸小結:今後計算有餘數的除法,可以用豎式計算。在計算時關鍵要看被除數里最多有幾個這樣的除數。2.教學「試一試」。數學學校布置教室:老師有18個氣球,平均分給5個同學,每人分幾個,還剩幾個?讓學生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⑴怎樣列式?⑵用剛學到的試商方法獨立計算。學生嘗試計算。學生做完之後,互相交流。⑶展示學生的豎式,相互評價,並交流如何試商。你是怎麼想到商是5的?3.探索餘數比除數小的規律。⑴比較例題和「試一試」中每道題里餘數和除數的大小,你發現了什麼?先找到每題中的商和餘數,讓學生說一說發現了什麼?把餘數和除數進行比較,你能用一句話說一說你的發現嗎?⑵為什麼餘數要比除數小?如果餘數和除數相等或者餘數比除數大了,說明了什麼?學生小組交流後全班交流。使學生體會到,如果餘數大,就還可以再分。⑶在一道除數算式中,如果除數是4,餘數有可能是幾?如果餘數是4,除數可能是幾?小結:計算有餘數除法,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三、組織練習、實踐應用走進數學學校:完成「想想做做」第2、3題。學生先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每組做兩題。學生做完之後,老師出示答案,學生核對,並說說是怎麼想到商幾?比較上下兩行題目,發現有什麼區別?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列出算式,並用豎式計算。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1、參觀數學學校的過程中,你有什麼收穫?2、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數學學校有位小朋友叫林林,50個果凍平均分給9個好朋友,每個小朋友分6個。夠不夠?為什麼?還差幾個?50個小朋友可以分幾個?還剩幾個?剩下的分給2個小弟弟,每人分幾個/。還剩幾個?學生口答播放阿凡提的故事25張牌,每次最多拿3張,最少拿1張。誰拿到最後一張為輸。讓學生回去思考這是為什麼?

有餘數除法 篇九


一、探索導入
1、組織分鉛筆活動,並填表。
(1)要求:把10枝鉛筆分給幾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樣多,可以怎樣分?
(2)指名說說。
(3)學生操作,完成P、1表格。
每人分幾枝
分給幾人
還剩幾枝
2
3
4
5
6
(4)班內交流,師生共同完成表格。
2、討論:看著表格,誰能把剛才分鉛筆的情況進行分類?
3、討論並講述:把平均分鉛筆的情況分成兩類:一類是沒有剩餘的;一類是有剩餘的。
二、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除法。(板書:有餘數的除法)
三、探索新知
1、寫平均分後沒有剩餘的除法算式。
板書:10÷2=5(人) 10÷5=2(人)
2、指名說說10÷2=5(人)中各部分的名稱,這道算式表示的意思。
3、學寫平均分後有剩餘的除法算式。
學生試著寫,教師指導寫法:
如:根據表格,10枝鉛筆,每人分3枝,可以分給3人(邊說邊寫10÷3=3(人)),還剩1枝,就接著寫6個小圓點,然後再寫1(枝)10÷3=3(人)……1(枝)
4、學習平均分後有剩餘的除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
師:根據1(枝)的意思,誰能給它起個名字?(板書:餘數)
5、學習平均分後有剩餘的除法算式的讀法。
學生試讀,指導讀法:10除以3等於3餘1。
6、學生試著寫出表格中其餘平均分後有剩餘的除法算式。
(1) 寫算式。
(2) 讀算式。
(3) 指名說說各部分的名稱及意義。
四、鞏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獨立讀題,按要求先動手擺擺,再把書中的( )和算式填寫完整。
集體交流,讀出算式,指名說說各部分的名稱及意義。
2、「想想做做」第2題:問:「從圖中你看到了什麼?」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校對,比較兩題的異同。
3、「想想做做」第3題:先把要求讀讀,然後同座位說說,再指名說說。
五、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請大家課後把剛才想知道的與你的好朋友研究研究。

有餘數除法 篇十


《有餘數除法》教學反思
王玲玲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對具體物體的平均分,認識有餘數的除法;了解餘數的含義,知道餘數一定
要比除數小。教學重點和難點是通過實際操作感悟、理解有餘數的除法,通過合作交流探究除數和餘數的大小關係。
教學《有餘數的除法》,學生學習的起點是重新從等分的事實開始來構建有餘數的除法算式,還是可以根據除法的算式老研究計算中出現的新問題,但是經歷了這一次活動,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其實我們的對象已經不是除法的事實,而是除法的本身,研究除法計算中的另一種情況。因為學生在學習有餘數除法以前,已經認識了除法,知道要把一個數等分,可以用除法計算。至於這個數能不能正好分完,對每一個人來說,在沒有計算或進行分的實踐之前,是不會知道能分完或不能分完的。只是在建構了除法後,在進行計算時,需要我們研究會出現的兩種情況。因此,在學習有餘數除法時,正是在學生已經知道除法的含義的基礎上學習的,因此不必再次去研究「14顆草莓平均分給4人,你會分嗎?」而是應該直接出示「14顆草莓平均分給4人,每人分得幾顆?」用什麼方法計算,緊接著讓學生感受到計算中出現的困難。
一、本節課的成功所在:
1.能把《新課程》的新理念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的體現,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係,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例如:在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趣味中學習,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2.課堂上我儘可能的把更多的時間歸還給學生,把我提出的問題作為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索,並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師在教學中是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讓學生自由地說,發現問題時讓其他的同學幫忙,或者是師生一起解決。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學習新知,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二。本節課存在的不足:
我覺得要及時總結經驗;失敗了我們也要認真總結、虛心聽取別人的建議,以便於彌補不足。在理解有餘數的除法時,當學生分析出商乘除數是已經分的,剩下的沒分寫下來叫餘數這一環工節時,教師應該做適當的點撥,讓學生理解到位。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