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明清及其之後普洱茶膏的發展歷史

2023年10月13日

- txt下載

明清茶膏
雖然明朝廢止龍團鳳餅,但處在邊疆地帶的雲南,或許由於遠離京城的原因,藉助茶馬古道的交易繼續著團茶與餅茶的生產。雲南的團茶與餅茶儘管沒有宋代茶品精緻,也可說是唐宋茶品的簡單模仿,但這一保留卻為後來清朝普洱茶的繁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到了清代,伴隨著雲南普洱茶的繁榮,茶膏的製作再次悄然出現。它最初是由雲南土司採取大鍋熬制方法,初創另一種制膏工藝。這種方法顯然是借鑑唐宋製作餅茶工藝,只是將蒸乾脆改成了煮。而且這種用大鍋熬膏的方法很快通過茶馬古道傳播到西藏,並迅速被西藏上層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區的飲茶與漢族不同,他們更喜歡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對大鍋熬膏情有獨鍾。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間,其熬制出的茶膏專供活佛級以上的人飲用。這一方法,實際一直保留到。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這種熬茶間及自製的茶膏,證明大鍋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續。
熬制方法是宋代制膏工藝保密性太強,不被雲南茶人了解?還是大鍋熬制工序簡單,相比宋代制膏工藝來得更快、更直接?這已成為我們始終不解的謎。
清乾隆年間,由於大鍋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質問題,加上皇室從飲用安全性的角度考慮(因那時雲南一直不穩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製作,直接遷入到清朝皇宮內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宮東廡)。並且在製作工藝上做了非常大的改進。
清宮御茶房的制茶工匠們在借鑑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藝基礎上,採取了一套近似低溫提取、低溫乾燥的工藝,使其生產出的普洱茶膏躍上了新的台階,進入第二個發展階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才使得當時的藥學家趙學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中,將普洱茶膏納入其中。這是從官方的文獻中看到的第一個正式稱謂:普洱茶膏。
這裡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宮御茶房製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間大鍋熬制茶膏。因為《本草綱目拾遺》是一部非常嚴謹的著作,它是繼《本草綱目》之後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趙學敏又是一位治學嚴謹的藥物學家,從他對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們不難發現,他對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著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將大鍋熬制的茶膏這麼簡單、且又喪失藥效的物品納入藥學名單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為國家禮品向到訪的英國使團馬嘎爾尼饋贈,並就此流入海外。
1925年,清朝皇室解體,普洱茶膏的製作也隨之終止。
建國後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國家任務,要求勐海、下關等幾個企業趕製一批茶膏,供給援藏幹部,大約三千斤左右,但這幾亇企業僅生產了一千多公斤後,就停產了。原因是這種質量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幹部接受,自然也就沒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為仍然沿用大鍋熬制方法所致。
茶膏自此又一次銷聲匿跡。
據史料記載,御茶房加工普洱茶膏工藝非常複雜。原料選用的是指定的雲南六大茶山大葉種茶,經過186道工序,72天的周期。成品除了口感潤滑厚重,入口即化,沏水後湯色濃艷,呈寶石紅和玫瑰紅色彩外,最重要的是它的特有藥效成分。清朝藥學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一書中曾這樣評價: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綠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脹,受寒,用薑湯發散,出汗即可愈受熱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內,過夜即愈。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普洱茶膏首次作為禮品贈予到訪的英國使團。當時英國人不知此為何物,把它封存起來。據說這批茶膏現仍存放在大英博物館。辛亥革命後,宮廷普洱茶膏的製作隨之終止,製作方法也已失傳。雖然後來民間也曾出現過一些茶膏製品,但基本上都是沿用雲南土司大鍋熬制的方法,與皇宮御茶房的製作有非常大的區別。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