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關於歷史文化保護在我國城市規劃建設中面臨的危機與出路

2023年08月26日

- txt下載

論文 摘要:在我國城市 現代 化和鄉村城市化的進程中,每天數幢鋼筋水泥大廈拔地而起,成片平房被推倒,城市的面貌日趨千篇一律,且這種單一面貌的文化還吞噬著以 歷史 城鎮、歷史街區、歷史建築為標誌的城市空間特色和民族特色,導致了城市特色的消失和歷史文脈的斷裂。如何將提高城市功能性,促進城市現代化 發展 和保存城市歷史遺存、傳統文化、城市形象特色有機協調起來,就成了我們規劃城市藍圖時首要考慮的問題。本文通過對歷史文化保護在我國城市規劃建設中面臨危機及成因的探討,肯定了歷史文化遺產是城市的不可再生資源,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保護、更新、傳承歷史文化遺產。我國地理環境千差萬別,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創造出江南「小橋流水人家」或西北黃土高原「古道西風瘦馬」這樣獨特的建築和居住環境。
論文關鍵詞:歷史文化 城市規劃 城市建設 危機 出路探索
城市是一種歷史文化現象,每個時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痕跡,因此,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應是我國城市規劃的重要任務之一。將這些見證了城市過去和現在的歷史痕跡,從城市的版圖中抹掉,我們就只能在發黃的紙片上追憶它們曾經的存在。
1、歷史文化保護在我國城市建設規劃中面臨的危機
1.1毫無特色的「千城一面」的開發模式
眾多外國建築師來 中國 之前都認為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國城市建築肯定充滿了東方美,但經到了許多城市後發現,幾乎所有的建築風貌和風格相當於他們國家30年、50年以前城市化高潮時期的情形,很難找到體現歷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建築。在「建築風格國際化的潮流」下,城市和建築設計相互抄襲、「克隆」,不同地區、不同城市的許多建築在形態、裝飾、色彩等方面驚人的相似,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和光澤。「千城一面」的開發模式以犧牲城市固有的特色為代價,不僅沿海城市,就連內陸地區也是一樣。例如,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以布達拉宮為中心的西藏拉薩,目前的城市風格與多數內地城市無太大區別。眾多的援藏項目,未能保持西藏地方特色,只是簡單地把沿海平原的房子式樣搬到了拉薩。在大多數城市,舊城危舊房改造實際上已經演變成大規模的商業性房地產開發,這些開發主要將大量與舊城 政治 文化中心功能無關的商業 經濟 活動吸引到舊城,例如:北京過高過大的新建築不僅破壞了舊城原有的以故宮一皇城為中心的平緩開闊的城市空間,導致城市空間特徵的喪失,而且還直接促使城市中心區 交通 日益窘迫和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給古都傳統風貌帶來許多不協調因素。
1.2政府規劃朝令夕改,歷史文化專家缺乏社會責任任感
「天行不信,則不能成歲;地行不信,則草木不大」,對於一個單位、一個部門、一級政府來說,誠實守信是其取信於民的最起碼的辦事準則。據正常情況,一項規劃一旦城市政府組織制定、上級權力機關批准實施,就同時具備了一種 法律 效力,任何政府和個人就都無權改動。近日來,關於北京東四八條的拆遷引起人們的關注。其實,鐵鎬在東四八條9號院的屋頂砸下去之前,關於這片街區拆遷問題就早在爭論之中。為堅持拆遷有理,東城區的相關部門曾經出示了一些證據,回應人們對拆遷的質疑。不過,疑問依舊存在。東城區文保所所長李僅錄表示:被拆遷的這條胡同屬於北京舊城歷史文化保護區「建設控制區」,而非「重點保護區」。開發商出示的專家論證意見複印件,其中著名古建築專家王世仁在意見中卻寫道:「東四八條危改項目。不在歷史文化保護區內。」這讓人糊塗了,一個說在歷史文化保護區內,一個說不在,如此明顯相悖卻又是非常重要的意見,怎麼能夠在論證中出現呢?短短半個月時間東四八條的命運就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人們有理由懷疑這些歷史文化專家論證的嚴肅性和準確性,政府規劃的法律效力。
1.3各群體對利益的盲目追求
大規模、推平頭式的舊城改造,把危房和尚可使用的房屋一起列入危房改造,推倒一大片,重建大片,容易快速改變舊貌,也容易出政績和經濟效益。分割了舊城原有的肌理和城市功能,淡化了古城歷史文化內涵的做法使建築師們、政客、地產商們血液澎湃,他們無視這些古建築、古街區的真正的價值,認為這些舊街舊巷、民居民宅不現代,與時代不合拍,影響城市形象,簡單粗暴地改造成商業街、住宅樓,甚至夷為平地,歷史文化就此被生硬地瓦解。居住在這些歷史文化區的居民們,往往是社會地位比較低、經濟實力比較弱、生活水平比較差的弱勢群體。面對拆遷後經濟補償的誘惑,他們盼著舊城改造,早日擺脫窄小的巷道、破舊的房屋和簡陋的基礎設施。政府簡單地把他們的問題歸咎於「歷史文化街區」的存在,以為只要剷平「歷史文化街區」,再建造起鋼筋混凝土的高樓大廈,這些居民就會擺脫窮困…。
2歷史文化保護面臨危機的制約因素分析
2.1財政分權改革、地方政府的「近視」
我國實行財政分稅制,不少地方政府大搞「政績工程」、「臉面工程」。把文化資源淺薄化、庸俗化,一邊真跡被拆的拆、毀的毀,一邊假古董大行其道,瀰漫著人造景觀熱。大興土木,建了博物館、名人故居、明清一條街等大批仿古建築。但普遍問題是「原件」太少,沒有實質內容,建起來的仿古建築缺少歷史記憶,沒有文化內涵。這些為了單純的經濟目的而修建的贗品浪費了大量的社會資源,歷史文化在此名義下被無情地破壞。可以想像,北京大片的四合院和胡同在推土機的轟鳴中變成瓦礫,這座城市將失去原有的韻味。歷史文化的真正載體不是幾棟象徵性的「贗品」文物建築。
2.2漠視城市建設倫理
城市不斷擴大的拆遷規模,實際上是漠視和挑戰城市建設倫理。在我們傳統的城市建設思路里,城市只是我們建設的對象而已,為我所從,為我所用。眾所周知,那些老街區地處市中心,各利益群體都想割一刀,很少把城市裡的歷史文化賦予生命的意義,平等地對待。歷史文化的老街區具有整體性,如果把地處市中心的老街區像賣肉一樣的割,胡同的肌理就要被破壞,歷史文化傳承的基因鏈就要斷裂。
同時城市建設的倫理還包括普通百姓居住在胡同和四合院裡的情感和利益。如今,「危改」成了當代中國的一個流行詞,在電腦里都有詞組的儲存。「危房改造」成了幫助老百姓改善居住環境最動聽的一個詞,但它卻是以把祖輩居住在這裡的人趕出市中心為代價,而將新建起來的偽四合院拱手賣給那些有錢人。它同時也成了城市建設最野蠻的一個詞,因為城市建設似乎只剩下拆遷一種模式,好像拆光了四合院、推平了老胡同,就是對老城市最好也是惟一的保護和建設。城市建設的倫理,就這樣被粗暴地破壞了,劫貧濟富,勢利地偏向房地產商和富人,而我們卻還頑固地以為它是城市建設最好最便捷的方式和行為。
2.5專家和規劃師缺乏從長遠整體利益著眼的人文素質
開發商有開發商的孔方,地方政府有地方政府的權杖,歷史文化區中的居民有居民的企盼,在這切之中,規劃師們、歷史文化專家應該有一桿正義的標尺和最高的立場一一中華民族數千年文明的標尺和立場。朝代積澱,人文印痕,不是什麼別的,而正是歷史文化一個個「點」撐著一個城市厚重的根基,沉澱著各個城市特有彌深的性格。最近幾年,為了給破壞文物的違法行徑披上合理的外衣,有人打著「保護歷史文化街區」的旗號,肆意「修改」定義明確的專業術語,苦心孤詣地曲解國家頒布的法律條文,比如「歷史文化街區」這樣本屬於文物的範疇,被別有用心地曲解為「與文物在本質上不同」的概念;「保護」這樣本來有嚴格定義的動詞,被精心地篡改為「保存一一更新一一延續」的所謂「發展思路」。具有重大歷史價值或者革命紀念意義的「文物」,被「更新一一延續」、實際上是被摧毀、破壞得不見了蹤影,代之以材料是鋼筋混凝土、外觀造型上不倫不類的所謂新式仿古建築,造成歷史文化遺產和信息的破壞與消失。例如:北京劃定的30片文化保護區,只占舊城總面積的21%,這本身就是規劃性破壞。這意味著30塊文化保護區之外可以不顧全城的和諧而大拆大建,最後將這30塊文化保護區孤立起來。不但如此,這些保護區也並沒有實行真正的保護,舊房仍在拆毀,新辟的多條馬路正欲穿行其間。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