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裸女

2023年10月07日

  1/2  下一頁 txt下載

《裸女》第一部分
对动物学家来说,人类是没有尾巴的猿,脑容量还大得不行,他们最突出的特征在于他们所取得的成功,那堪称进化论上的奇迹。当其他猿类还畏缩地躲藏在丛林中,忍受着自然母亲的拨弄时,数以亿计的人类已经蔓延到地球的各个角落,他们扩散的速度是如此之快,扩散的范围是如此之远,就像一场浩浩荡荡的蝗灾,大地的景色都为之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
前言第一章 进化
第二章 头发1
第二章 头发2第三章 眉毛1
第三章 眉毛2
第四章 耳朵第五章 眼睛
第六章 鼻子
《裸女》第二部分自古以来,柔软、平滑的女性面颊就被认为是人类美丽、清白而又谦逊的焦点,这大概是因为她们圆润的面颊非常接近于孩子,往往会让人直接联想到婴儿们胖胖的小脸,从而陡然之间萌生出父母对子女般的爱怜。在平滑的面颊与强烈的爱怜之间似乎早就形成了密切的联系,这样的联系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依然适用。
第七章 面颊
第八章 嘴唇第九章 嘴
第十章 脖子
第十一章 肩膀第十二章 手臂
第十三章 手
第十四章 胸部1第十四章 胸部2
《裸女》第三部分
区分男人和女人的一个关键的外形因素,在于女性拥有沙漏般的身材,这都要归因于女性纤细的腰肢。这种纤细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相邻部位的反衬,女性的腰部以上是丰满的胸部,而腰部以下则是宽阔的、适于生养儿女的臀部,但即便没有这二者的反衬,我们还是得承认,女性的腰部确实是较细的,比男性的腰部要苗条多了。
第十五章 腰1
第十五章 腰2
第十六章 臀第十七章 腹部
第十八章 背部1
第十八章 背部2第十九章 阴部毛发
第二十章 生殖器1
第二十章 生殖器2未完待续,谢谢关注!!!
这本书带给读者的是一段发现之旅,它引导人了解女性的身体,解释其多种多样的特性。不要把它看成是医学报告,或是心理学家的实验分析,事实上它是一份由动物学家描绘出的“肖像”,是对女性在真实世界中的美好存在所做的喝彩。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女性的身体结构经历了近乎戏剧性的改变,比男性的改变多得多,她去除了其他灵长类雌性的许多娇柔的特质,现在,在每一具现代女性的外形之内,包裹着的是那样一种非凡的、独特的生命。
每个女人都有一副美丽的躯体——说它美丽,因为它是数百万年的进化所达成的完美结晶,是这个星球上最值得关注的生命体,处处流露出精美和雅致。尽管如此,在某些时候,在某些地方,人类社会往往还是会千方百计地打扮女性的身体,其中有些方法是令人愉悦的,而有些方法却是极其痛苦,但所有这些手段都有同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女性的身体看起来比它实际的形态更加漂亮。不同环境、不同历史文化的人们,在审美观上通常会有明显的差异,甚至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对美丽的诉求也不尽相同。有喜欢苗条纤细的,也有喜欢肥硕敦实的;有以平胸为美的,也有追求丰满乳房的;有喜欢明眸皓齿的,却也有非得把好端端一口牙挫得“犬牙交错”的;有蓄起飘逸长发的,可也有崇尚剃光头的……即使是在现代的文明社会,美丽与时尚的潮流也总是让人难以把握,时尚流行变化无常,今天的流行趋势与明天的流行趋势没准儿会自相矛盾。
正因如此,本书在从头到脚详细绍介女人身体的同时,不仅关注女性身体天然已有的生物特征,同时也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审美情趣所促成的对女性身体的人为改变。本书的作者、杰出的动物学家戴斯蒙 莫里斯曾经周游世界,但他说自己每多走一个地方,心里的愤懑就增加几分,因为在很多国家、很多地区,女人还是处在男性的奴役之下,被看成是男性的财产和附庸,遭受身心的摧残,而所有这些摧残居然往往还打着美丽的名义。
从进化学的角度来看,男性与女性的差异是被数百万年的劳动分工一点点放大的。在原始社会的部落中,男性的职责是猎取食物,女性则位居部落生活的核心,采摘果实、养育孩子、打理部落的各项日常事务。社会分工的不同使得男性更适合专注于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有时危险而又重大),女性则能够同时把几件事情办得妥妥帖帖,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这样的特征仍然广泛存在。从根本上讲,没有哪个性别优于另一个性别那回事,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延续,两种性别必须紧密团结,维持社会关系的平衡,性别差异确实存在,但两性应该是平等的。然而两性的平衡关系随着人口的膨胀、城市的兴起等等因素而遭到破坏,从宗教的变迁就能看出这种转变。那些古老久远的宗教当中,掌管最高权力的大神起初都是母性,可是后来,连她也抵挡不了社会的变迁,被迫让位于男性。
对动物学家来说,人类是没有尾巴的猿,脑容量还大得不行,他们最突出的特征在于他们所取得的成功,那堪称进化论上的奇迹。当其他猿类还畏缩地躲藏在丛林中,忍受着自然母亲的拨弄时,数以亿计的人类已经蔓延到地球的各个角落,他们扩散的速度是如此之快,扩散的范围是如此之远,就像一场浩浩荡荡的蝗灾,大地的景色都为之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
人类成功的秘诀,是他们那种能够在越来越庞大的群体、甚至是非常高的人口密度当中维持生存的能力,他们可以应付生活本身带来的重压,并有能力在其他任何猿类都无法容忍的环境条件下繁衍后代。这种超强的相互包容的能力,再加上永不满足的好奇心,使得人类总是在迎接——甚至是主动地寻求新的挑战。
友善与好奇心的奇妙组合,是在一种奇妙力量的驱使下达成的,这种力量在进化过程当中被定义为“幼态持续”,它使得人类在进入成年阶段之后仍保有青少年时期的某些特征。其他动物在青少年时期都很顽皮,但在成熟之后,活泼、爱玩的天性就全然消逝,人类则终其一生都保有着贪玩的特性,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是彼德 潘,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小飞侠”。当然了,人类在步入成年期之后,他们玩的很多东西都有着堂皇的名目,游戏的过程也不再是用简单的一个“玩”字来概括,他们更愿意称它为“艺术”、“研究”、“运动”、“哲学”、“音乐”、“诗歌”、“旅游”、“娱乐”……像小孩子做游戏一样,所有这些活动都在启发和塑造创造力、冒险精神、探查能力以及思辨能力,正是这些活动把我们提升成为真正的人类。在进化的趋势方面,男人和女人走的路径不尽相同,虽然他们在成年之后都保持着某些孩子般的特性,但这种特性却是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相比之下,男子在行为方面更像是孩子,女子则是在解剖学方面,也就是说是在身体机能方面更接近青少年。
例如:同样是在30岁,男子出意外的概率是女子的15倍,这是因为男子更多地保持了儿童时期在游戏过程中的冒险天性,残留在他们身上的追求刺激的欲望比女性强烈得多。虽然这一特性往往让男子陷入麻烦,但它在原始社会阶段却是男子身上最可贵的财富,因为在狩猎时如果想要取得成功,男子就必须学习冒险并且善于冒险。原始社会中,女性的社会价值太高,不可以去冒险狩猎,部落当中的男子则处于可以做出牺牲的地位,日积月累的结果是,男子都被培养成了“冒险专家”——至少是朝着那个方面在努力,即便有少数男子在狩猎过程中牺牲了,那也不会影响一个部落、哪怕是很小规模的部落的生育率,部落还保留着繁衍发展的可能性,但倘若死去了几名育龄女性,那么整个部落的生育率会遭到直接的打击,部落的生存和发展将受到威胁,要知道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在这颗星球上的数量还极其稀少,生育率对他们而言至关重要。
男性的发明家也比女发明家多得多,那是因为冒险不仅仅是件体力活,更多的时候还需要运用脑力。发明的过程其实就是冒险的过程,发明家尝试的是某些未知的事情,而不是那些早已经过验证的、切实可用的东西。女性必须要比男性更警觉,在原始社会中,女性居于部落生活的最核心,她们的社会角色是负担起除了狩猎之外的几乎所有事情,她们不能承受任何严重的损失。在进化的过程中,女性越来越擅长同时兼顾多件事情;她们的语言交流能力越来越强;她们的嗅觉、听觉、触觉、对颜色的判别力都明显优于男人;她们变成了出色的营养师;她们是父母当中更敏感的那一方;她们的抗病能力也更强——作为母亲,她们的身体健康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命运。各种因素联合发生作用的结果,造成了男子与女子在思维习惯方面的不同,成年男子比成年女子更“孩子气”,而成年女子在身体机能方面的提高要比男子小得多。男子的想象力更丰富,预见能力也高于女性,相比之下女性更敏感,更会照顾人……这些差异与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正相吻合,两性之间互为补充,这成为人类社会迈向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身体素质方面,男女两性的差别非常明显,这也是基于双方社会分工的不同。要适应狩猎工作以及其他的重体力劳动,男子必须更强壮、身手更矫健,平均每个成年男子的肌肉总量在28公斤左右,而女子只有大概15公斤;男子的健壮程度通常比女子高出30%,体重比女子高出10%,身高比女子高7%。由于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女性的身体比男性更能承受饥饿,他们身体的大约25%是脂肪,这使得女性的身体曲线玲珑,男性体内的脂肪往往只占总体重的八分之一。
体内包含着如此大量的脂肪,这正是成年女性在身体方面与青少年非常近似的特征之一,除此之外女性还保留了其他很多青少年时期的体征,这些对她们非常有益。在进化的过程中,成年男性拥有了越来越强烈的保护自己子女的意识,由于人类的孩子生长缓慢,要保持血脉延续,孩子们必须得到父母双亲的强有力的辅助。一看到孩子们稚嫩的小身体,父亲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对之百般呵护的天性,而这一点恰好被成年女性们利用了——女性的身体越是像孩子一般娇弱,就越能从他们的伴侣那里得到更多的呵护及照顾。不仅是身体特征与青少年近似,女性的声音特征也接近青少年。成年男性的声音频率基本在130到145赫兹之间,成年女性的声音频率则是230到255赫兹之间,换句话说,女性的声音几乎就是童声。女性的面部特征也更像是孩子,她们体表毛发的分布也与孩提时期差别不大,当成年男子眉毛日益粗重、下巴日益结实,当成年男子的胡须、鬓发越来越粗壮,并长出胸毛时,众多成年女性却依旧保持着光滑的皮肤、匀称的骨骼以及吹弹得破的娃娃脸。 [快抓在线书1.0.2]
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随着人类在进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男性和女性在“幼态持续”方面的不同发展趋势使得他们之间的差异在日益显著,男子的行为方式更孩子气,但他们身体方面的进化已经变得缓慢;女性的身体越来越向孩子们靠拢,然而在思维方式上,她们比男性更加成熟。
我们几乎看不到当今的女性有哪位会任由自己的头发自然生长而不加修饰,如果有人当真采取了这种做法,她的下场肯定是得到一条长及膝部的毛毡子,或者是一个覆盖了她整个头颅的巨大的“毛刷子”。我们现在很难想象,那些远古时代的先祖们是如何应付他们的头发的,要知道他们那时候可找不到刀子、剪子、梳子以及其他的修饰头发的工具。有趣的是,动物学家以及人类学家们从来不曾探讨这一话题,这也许是因为他们知道找不出答案。通常情况下,当我们在书中看到对史前人类的描绘时,我们看到的其实是插图画家的主观想象,因为在他们的笔下,史前的女性显然是先去了某个神秘的地方修剪了头发,然后才来到画家的面前摆起了架势。她们的头发总是被描绘得太短了,这让我们怀疑,莫非理发师才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职业?插图画家当然是犯了想当然的错误,而他们的错误刚好掩盖了人类女性进化史上一个最为神秘的现象——那就是为什么人类女性会长出那么荒唐的长头发?在原始的部族社会,那么一脑袋夸张的、跑起来几乎要嗖嗖响的头发绝对是个大累赘,近似于孔雀的长尾巴,那么它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究竟有什么被保留下来的价值呢?
更让人奇怪的是,除了在头上、腋下以及外生殖器处有毛发覆盖之外,普通人类女性的身体基本上是没有毛发的。当然了,借助于放大镜,我们还是能够从女性的体表看到细小的、生长迟缓的绒毛,那覆盖着她的整个身体,但只要隔开一段距离,那些绒毛根本就是看不到的,女性的皮肤几乎是完全裸露的。这一情形让她们好几尺长的头发显得越发怪异。
要追寻人类头发形态的起源并不困难。当黑猩猩的胎儿长到26周大的时候,它头发的分布状态就已经与成年黑猩猩非常接近。事实上就人类而言,成年人在其头发的分布方面再次体现了幼态持续的特征,我们的一生当中,毛发的分布状态都与胎儿时期保持一致,而不是像其他猿类那样,在出生之前就长出了一整件“毛外套”。在毛发方面男人没有女性那么发达,他们的身躯多毛,会长出蓬乱的胡子和长长的鬓角,但总体而言,男性和女性的绝大部分体表都是裸露的。就算是体毛最浓重的男子,他的胸毛在寒冷的夜里也起不到丝毫的保暖作用,同样也无法在炽烈的日光下让自己的身体免遭被灼伤的命运。如此看来,自然母亲在头发的样态方面给了我们独特的待遇,让我们与其他的物种有那样大的差别。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成年人的头发分布形态是来源于胎儿时期的,是又一种幼态持续,然而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在长久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始终保持着这一特征。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权威的解答,于是,种种推想就应运而生了。
有一种理论认为人类是由水生生物进化而来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人类失去体表毛发的原因,是为了适应水中生活,为了更便于游泳,头上的毛发之所以被保留下来,主要是为了避免我们的头顶被阳光晒伤;他们同时还认为,女性那长达数尺的头发非常有用,它便于让婴儿们抓住或者攀爬,使得他们能够与母亲一道游泳。对“水生进化理论”持否定态度的人则认为,上述的说法过于牵强,因为如果母亲们潜入水中搜寻食物,她们基本上不可能把婴儿们也带在身边。同时,如果我们的祖先是在非洲的炎热气候下进化而来,那么他们的头发就不大可能是长长的直发,而应该是蓬松的卷发,就像现代非洲人流行的“爆炸头”那样。
至于保留头发是为了起到防护作用的观点,确实还是有几分可信的。如果早期的人类是在非洲热带大草原上进行狩猎或者采集食物,他们当然需要一个防护物,去抵挡太阳的剧烈烘烤。浓密的头发可以起到防晒作用,而体表其他部分的裸露则能够通过大量出汗起到极其有效的冷却作用。在出汗相同的情况下,裸露的体表的冷却效率比毛发密集的体表的冷却效率要高出五倍。其他的非洲动物大都保留着体表的毛发,那恐怕是因为它们主要在黎明或者黄昏进行活动,太阳的威力已经打了折扣,而早期的人类却是典型的日间活动的生物,像其他的猿类以及猴子们那样。这或许是为非洲人的典型发式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有那样厚厚的一层卷曲头发覆盖在脑袋上,可以有效地阻止大脑受到高温的伤害,但这并不能澄清,为什么在北方较冷的区域内,人类会有着长长的、飘动的头发。有些人类学家猜测说,很长的头发也许能够让北方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季暖和一些,毕竟有那么一块天然的遮盖物覆盖在肩膀和后背上,在寒冷的冬夜,大片的头发或许多少能起到点儿毯子的作用。也许正是受到头发的启发,人类才想到了好点子,用动物的皮毛给自己做了第一件衣裳,以温暖自己的身体,然而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生活在寒冷地域的人们没再重新长出厚厚的体毛去保护自己呢?像以往的其他理论派别一样,这一假说同样有着严重的瑕疵。
看起来最近乎合理的解释是,人类独特的毛发分布起到的是类似于旗帜的作用,它用来把人类这一特别的物种与包括我们的近亲在内的所有物种区分开来。如果我们试图为一小群远古祖先们描绘一幅生活图景,其具体年月是在人类发明衣物,或其他的遮羞庇体的物件之前很久很久,很显然,他们的样子与这个星球上所有的动物都有着巨大的不同。他们的身体是裸露的,头上、肩背上散落着大片如同刷子一般纠结的毛发,只需要看上一眼,就能辨识出这是那个刚刚学会用后腿行走的崭新物种。这或许是标明一个物种的奇怪的方式,但值得说明的是,在猿类和猴子当中,每当一个新的种属出现,它最为独特的地方往往就是毛发的分布以及形态,便于把它们与其他的种属区分开来。举凡头顶的毛发、鬃毛、鬓角、胡须、触须、身体某个部位毛发呈现出的明亮色块……毛发的很多方面都可以作为新物种彰显其特别之处的招牌。灵长类动物是主要依靠视觉的生物,正因如此,显著的视觉信号就成为了区别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最快速、最高效的方式。
在原始状态下,我们人类的远祖以其裸露的身体和长长的头发为标志,即使隔着很远的距离也能够被轻易地辨别出来,不会与他们毛发遍体的远亲们相混淆。倘若离得稍微近上一些,就能够很容易地区分他们的性别了,男性的脸上毛发较多,女性的脸上就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了。当然了,人类毛发的形态和分布并不仅仅是为了便于区分种属和性别,随着人类逐步由他们的非洲故乡蔓延开去,他们被迫适应并融入不同的环境,这些新的人类开始产生越来越多的差异,把他们最初的“模型”日益抛在后面。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走上了不同的进化道路,区分出了不同的人种。由于要在酷热、干燥的沙漠,或者温暖适度的环境,或者冰封雪冻的北方努力求生存,人类的身体必须要进行必要的调整,而一旦某些适合于外界气候条件的调整终于形成,那么继续保有这一特征就变得非常重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同种族的人群之间必须尽可能地保持距离,而要尽量避免混血繁衍,不同种族之间就需要在进化的过程中努力形成外在的显著差异。最简便快速的区别方式就是人类头发形态的改变,细软如同羊毛一般的头发,略为卷曲的头发,波浪式的头发,直发,金发……各种不同色泽、不同样式的头发很快就成为了区分的标志,界定着一个人类族群与其他人类族群之间的不同。 [快抓在线书1.0.2]
这个过程显然从一开始就进行得非常快,伴随着人类在地球上散布的范围越来越广,人类的族群也越分越多,人类很快就成为一个包含着很多族群的物种大家庭——热带人类,沙漠人类,温带人类,极地人类,以及其他更细小的划分。人类的不同头发样式只是分化过程的第一步,它标志着分化过程的开始,但在分化还没有走得更远之际,人类的故事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随着智力的拓展,人类的迁徙能力强大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人们发明了船只,驯服了野马并开始骑乘它们,人们发明了轮式交通工具,造出了马车,人们制造了火车和汽车,修建了铁路和高速公路,后来又发明了飞机,人类族群的藩篱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早已被打破,这使得人种之间的差异在进化的最初级阶段就已经接近停滞。事实上在分化的道路上,总共只有两方面的改变得以形成,一方面的改变纯粹是为了适应温度和湿度的差异,这包括不同人种之间皮肤色素沉着的不同,单位面积的皮肤上汗腺的分布密度,以及类似的其他一些特征;另一方面的改变就是不同人种之间最显著的外在标志——他们头发的分布和样态。
现代的人类已经用不着通过身体的进化来适应环境气候了,人体的进化机能实际上已再无用武之地。我们早已学会了通过各种方式征服环境,用衣物,用篝火,用集中供暖,用制冷剂,用空调……人种之间的残存的差异早就变得不再重要,以往作为人种界定机制的头发方面的差别,曾经为更好地区分不同的人类族群做出过巨大贡献,如今却成为过时的废物,因为人类需要的不是保持人种之间的隔离,而是全世界人类的大融合。随着人类的不断融合,早晚会有那么一天,过去那些用来区分不同人类族群的标志将被彻底湮灭,尽管我们需要记取它们存在的价值,理解它们存在的意义。如果我们仍然固执地认为,头发上的差别就是为了把各个人类族群隔开,那就大错特错了,它们虽然表面看来非常显著,但实际上它们只是一些琐碎的、无足轻重的外在特征,它们的本质就是如此。让我们回归主题,继续探讨女性的头发。很显然,她们长长的头发和光洁的脸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如果说,像我们刚才探讨过的,人类女性的头上生长着那么长的头发,最初就是为了提供视觉方面的辨识之利,那么我们也就不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在过去的悠远岁月中,女性的头发会引起那么多的关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女性的纤纤发丝,时而被炫耀,时而被隐藏,时而被剪短,时而被修整,烫弯、拉直、盘上去、放下来、染色、焗黑……人类修饰头发的方法恨不得有上千种,而头发对于女性也着实是意味良多,它可以是女性最荣耀的拥有,也可能触犯最严厉的宗教禁忌,女性身体的其他任何部位都不会像头发这样,因文化差异的存在而闪现出千姿百态的风貌。
在仔细解释这些具体的差异之前,有必要先来对头发本身多一些了解。每个人类的脑瓜上大约生长着十万根头发,金发人种的头发较细,作为补偿,他们的头发数量相应地就会略高于平均数,大约为十四万根,深色皮肤的人种大约有十万八千根头发,红头发的人发质最粗糙,数量也仅在九万根左右。
一般来说,每根头发的生长期为六年,随后它就进入了三个月的休眠阶段,之后就会脱落。在任何时候,人类总有90%左右的头发处在生长状态,另外10%处于休眠阶段。在人类的一生当中,平均每个发根会陆续长出十二根头发。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人类没有季节性的换毛,我们头发的厚度一年四季都是相同的。
偶尔也会有例外的情形出现,少数人的头发在六年的生长期之后没有休眠和脱落,而是继续地长下去,它们就那样长啊长的,有些能长到一人高。更有甚者,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有的女子的头发长得更长,能够被它的主人踩在脚底下。曾经有个美国的年轻女子,拥有长度超过四米的秀发,但与来自中国的世界纪录保持者相比,这位美国妞的成绩就算不得什么了,中国的那位姑娘头发长度接近五米。看起来在人类的遗传基因中,似乎还是注入了某种让头发持续生长的动力,在个别情况下这种动力甚至会失控,从而导致一些人拥有了非常非常长的头发。
虽然不是每个人的头发都能长到那么长,但有一件事情还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既然拥有数量那么庞大的头发,惯于搞发明创造的人类当然不会坐视,他们很快就尝试着在头发的形状和样式上玩开了花样。通过发掘出土的一些非常古老的女性雕像,我们能够确信,关于修饰头发的种种尝试至少在两万年前就已经开始。有不少来自石器时代的雕像,能够被清楚地区分出发型,而且很显然,他们的发型是有意设计的,比如说,有些人物的雕像,他们的头发是集中扎在脑后垂落下来的,而有的人物雕像还额外编了一条小辫子,俏皮地垂落在右边的肩膀上。
如果去向那些古老的岁月中探寻,我们就会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占据主流地位的发型是怎样缓慢地发生改变的,而每一种发型又都明显地带有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随着职业美容沙龙的大量涌现,再加上全球通讯系统在推波助澜,发型的更改速度被显著地提升了。如今到了二十一世纪,几乎到处都充满了强有力的流行因素,单一主题一统天下的情况已经荡然无存。张扬个性成了社会的主流,成为每个人的努力目标,展示在人们面前的各种发型比以往多出了太多。当然还是会有人努力模仿明星的发型,但那仅能产生为时较短、范围也较小的流行趋势,因为有那么多的名人发型可以仿效,没有哪一种敢于自封为“二十一世纪初期唯一的主导发型”。女政治家们偏爱精干的短发,流行歌手们喜欢飘逸的长发,好莱坞的女影星们会蓄起看似蓬乱、实则经过了细心设计的发型,叛逆青年们更醉心于狂野的朋克头,所有这些,以及更多的其他发型,每天都可能会同时出现在我们吃早餐时阅读的报纸上。不要徒劳地企图对这些发型做大致的定义和区分,所有这类努力都将是不合时宜的无用功,因为每一种发型都有着无穷无尽的变种,各种细微的变化简直难以用语言来描摹。
在这里我们可不想仔细罗列各种各样的发型,尽管它们充分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性,我们需要记取的是,在过去的很多个世纪中,女性的“发型策略”其实总共只有那么有限的几大类,那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所有这些发型绝不是源于时尚人物的突发奇想,而是源于女性所拥有的几种简便的、基本的拾掇头发的方式。有些“发型策略”早已被湮没在历史当中,如果拿到现在,它们看起来肯定是极其古怪的,而另外一些“发型策略”时至今日仍然与我们同在。
收拾头发的最简单不过的办法,是让它保持自然的状态。也就是说,女性的头发始终是随意垂落的,松散自然的,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个人的领地,无论是在特别的社交场合,还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采取这种策略的女子当然会洗头发,梳理头发,但不会刻意去妆扮它们。这是所有女性发型策略中最基本的一种,不过现在已经不大多见了,在那些依然保持着天真质朴本色的社会文化当中,在那些以简单朴素为美的地域当中,我们或许还能够找到它的影子。这种策略也许植根于贫穷,但也不尽然,因为就算是在根本没有钱去购买护发产品或对头发做专业护理的地方,女人们依然会热衷于妆扮她们的头发,盘头发、编鞭子、使用发卷卷曲头发,这些方法花销不大或者根本不用花钱,而且还能帮助女人们打发时光。对于那些从事艰辛的体力劳动的女人,比如说是在田间劳作,或者在工厂做工的女人,有另外一种非常实用的发型策略适合她们。为了方便,她们的头发被绑在脑后,以免挡住眼睛,或者与生产工具纠缠在一起。等她们干完了每天的活计,她们会把头发散开来,就让头发自然地垂下。这是以往乡下女人最常用的发型,直到现在仍被很多女人沿用,虽然现如今的女人们很少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但还是有很多人记得它的好处,毕竟把头发梳到脑后绑成马尾巴,是保持头发整洁的最有效方式,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岗位上。
而对绝大多数的女人,特别是那些生活在现代都会的女人们,天然的、实用的发型解决方案就显得不那么够用了。千百年来她们已经历经种种“考验”,习惯了赶时髦,认为头发就应该以某些方式加以处理,例如夹起来、做各种造型、染色、烫成大波浪,或是把头发拉直、分层、挑染甚至是其他的装饰,举凡这些手段,都是很常见的做法,特别是在那些到处都开设着美发沙龙的国家或者地区,但在某些国家,这些做法都是被严格禁止的,因为那里有严格的宗教禁忌,以任何手段展示女性的美丽都万万不可以。
扮美头发的两大主要方法是把发型做大或者收小。做大发型的好处是可以强化视觉效果,让头发所接受的修饰看起来更显眼,同时它也能让人看起来显得更高一些,在人群当中也更醒目一些。要实现这种方法,一个常用的手段就是选择戴上某种款式的假发套。戴假发的风俗至少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在古代埃及,高贵的女士们总是把她们的头发彻底剃光,并在公共场合戴上华丽的假发,这已经成为了当时的风俗。罗马帝国的妇女们不会把头发全剃掉,但她们也钟情于戴假发,以此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这种自我炫耀的方式后来导致了令人恐怖的趋势,贵妇人们不仅要戴假发,所戴假发的选材还必须有特别的来源,一定要用被罗马帝国军队征服的异国人民的头发编织而成——以致于每当罗马军队征服一个地方,“收割”当地人的头发也成为士兵的必修功课之一。 [快抓在线书1.0.2]
中世纪时,戴假发的习俗曾经在教会的干预下被禁止,但到了伊丽莎白时代,假发的使用又开始死灰复燃。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所使用的粗糙的化妆品极大地损害了人们的头发和皮肤,不得不找个什么东西做做遮盖。到了十八世纪,假发迎来了兴盛发达的巅峰时期,那时的社会时尚是夸张再夸张,在这股风潮的带动下,时尚女性们花在头上的心思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真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有些人的假发,高度超过了七十五厘米,并且做了极其精巧的装饰,为了让戴有这种假发的女士顺利通过,门口必须被加高才行,而马车上的座位也要因此降到特别低的程度。特制的床上支撑物也应运而生,以便女士在不摘下假发套的情况下也能适当地坐卧休息。在巴黎的剧院里,只有订了包厢的女士才能戴假发,因为倘若让她们待在别处,后面的人就甭想看见舞台了。除此之外,再没有哪种发型策略会对社会生活产生那么巨大的影响了,它是典型的特种消费,由于生产和维护这种假发的代价非常高昂,倘若没有一个相当有钱又非常大方,肯于花费大价钱去追赶时尚潮流的老公,恐怕没几个女人能负担得起假发给她们带来的巨额账单。也正因为如此,女人们对假发的展示完全可以作为一项硬性指标,用来衡量她们的老公究竟有多么富庶。
为这种极端“狂傲无礼”的时尚潮流画上休止符的是“吉约坦夫人”,别误会,那不是一位女士,而是“断头台”的文雅说法,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它斩下了无数剥削阶级、王公贵族的头颅。在法国大革命结束之后,戴假发的风气再也无力回到它的全盛时期,只能偶尔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短暂复兴,比如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一度流行带有娱乐性质的假发,它们是用合成材料制成的,往往被染成鲜亮的、人为制造出来的颜色。假发的好日子终究是越走越远了,近些年来虽然人们也会使用假发,但它们通常都被做得非常接近于真实的头发,让旁观者几乎无法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有些女性(特别是那些随着年龄增长而头发稀疏的女性)如果不戴上一副足以乱真的假发是绝对不会出门的,相当一部分社会名人也采取了同样的做法,倒不是因为他们的头发有问题,而纯粹是为了使用方便。即便他们自己的头发保持着很好的状况,戴上一副假发仍然是让自己的发型既时髦又整洁的最快速简便的方式,比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去打理头发强得多。假发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当它们接受日常护理,以便长期保持整洁、典雅的外观时,它们的使用者无须在场。
让我们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继续谈论把发型做大的话题。最近一次流行超大发型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流行时尚不是戴上体积超大的假发套,而是把真实的头发做成爆炸式,让发型显得尽可能的大。实现这种发型的工作流程是,把头发弄湿之后头朝下进行吹干,然后再做相应的梳理,接着使用摩斯定型,最后再用大量的发胶喷雾加以固定。这种蓄意挑战地心引力的做法遭到了不少冷嘲热讽,有批评家言辞尖刻地表示,这种发型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建筑奇迹”。美国著名乡村歌手多莉 帕顿是最早使用这种发型的名人,该发型因此常常被称为“多莉 帕顿发型”,这种柔软而蓬松的发式在美国的中小城镇以及南方各州特别流行,留这种发型的人经常会把一句格言挂在嘴边,那就是“头发越高,离上帝越近”。“多莉 帕顿发型”风靡一时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头发被做得那么蓬松巨大,就能让姑娘们的大脸盘看起来小一些,因而也就更迷人一些。同时这种发型也是个性张扬和充满自信的,留这种发型的人看起来会更加信心十足。但持反对意见的人则认为,这种发型是傲慢和粗俗的,完全是因为缺乏自信而刻意做出的“心理补偿”。而且这种发型还有一个重要的缺陷,虽然它是女性体现自我意识的响亮证明,但偏偏却是反性感的,因为男人无法把手伸进这种发型里面,去温柔地抚摩姑娘的头发。
再往后来,一种更加巧妙的做大发型的方式开始受到青睐,那就是接发,其目标是把女性的头发接得更长。无论是厌倦了自己的短发,想要暂时换换心情,还是为头发始终长不到理想的长度而苦恼,姑娘们都能通过接发实现自己的目标。现代的头发美容技术已经高度进步,旁人几乎不可能发现接发的痕迹,不过还是有人会选择故意让接发的部分很明显,她们的用意正在于让人看出头发是接过的,在某种意义上,她们的接过的头发起到的是假发的作用。第二种拾掇头发的重要策略是把发型做得很小,方法可能是将女士的头发去掉一些,也可能只是通过某些手段,努力把头发扎紧就行了。最通俗的一种发型版本是把头发扎得特别紧,紧贴着头皮,这在隆重、严肃的特别场合经常被用到,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以及私人生活中,女性往往会选择将头发放开,让自己感觉轻松随意。近几十年来,很多女性都希望在生活当中保持自然轻松的心态,同时也让自己的外表看起来自然随意,但在一些重要的社交场合,比如葬礼、婚礼或盛大的庆祝仪式上,当然是不可能那么做的。为了让自己的外表更符合仪式气氛,很多女性选择了把头发梳理起来,扎成某种紧密的发式,这种做法是在向旁观者传达明确的信息,“我很重要,我很严肃,不许小看我。”
有些女士的做法更为激烈,她们从来不会在公开场合把头发放开,她们始终把头发裹紧在脑袋上,让它看起来像个小圆面包或其他类似的形状,这种紧张的发型一直要等到她们回到私密的家居空间时才会解除。我们习惯于把这种对付头发的方式称作“女强人策略”。对那些需要表现得精明干练的女性来说,把头发尽可能地夹紧在颅骨上能够让她们显得更有控制力,更有权威性,因为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女性的柔美特征,让她们的外表更有魄力。她们的头发会梳理得非常整洁,让男人不敢动起抚摩它的念头,况且她们的头发又被扎得极其之紧,让旁人丝毫没有把玩的可能。“女强人策略”往往是非常有效的,通过应用这种策略,女性的身边如同筑起了一道坚强壁垒,能够把不相干的人拒于“千里之外”。
有的女人选择了把头发剪得特别短,想对这么短的头发做造型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长度不够,要把它们绑扎成任何发式都是不可能的,幸好因为不怎么长,即便让它们自然地待着,也不至于在从事体力劳动的时候阻挡视线。这种超短发的缺点是不能根据不同社交场合的需求去变化出适宜的发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种发型一度被时髦女性所追捧,随后该发型又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短暂复兴。很显然,超短发型存在的目的就是要传达一种信息——留这种发型的女人是活力四射和轻松自在的。她们把自己的头发高度简化,舍弃了体现女性美的其他很多选择,变化出了一副淘气男孩儿般的发型。不过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两次流行期间,它暴露出了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难于护理,姑娘们在美发沙龙里精心打造出的漂亮外观,出了门口让风一吹,就满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眉毛所在的前额区域在人体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位十八世纪的面部表情研究专家曾说过,“前额在面部的所有区域当中是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有特性的”。对当今的一部分人来说,这个陈述也许会让他们感到奇怪,因为人们往往会更注意眼霜和唇膏,看来眼睛和嘴唇才是女性脸上最重要的部位,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区域。话虽如此,前额的重要性还是不能抹杀,设想一下,有谁能够在与别人做面对面的交谈时,完全不会下意识地通过眼眉的运动和前额皮肤的舒张,做出不同的表情呢?这些动作在传递情绪的变化时是非常重要的。
在检视这些前额运动,以及女性的眉毛与男性的眉毛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前,我们需要先来搞清一个问题,人类的前额区域究竟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如果你近距离地审视黑猩猩的脸,并把它与人脸并排做比较,就会发现前额部分的差别非常显著。在猿类的脸上,基本上不存在眉毛的区域;而在人类的脸上,眉毛位于眼睛的正上方,那里有一大片裸露的皮肤,整个区域最显著的装饰就是两条相对而言占地很小的眉毛。与人类全然不同的是,黑猩猩的发际线很靠前,一直压到了眉毛上,而眉毛所在的部位倒几乎是不怎么长毛的,事实上,猿类的前额部分与人类的前额部分完全是反着来的。
当我们仔细端详黑猩猩的脸,或是其他猿类的脸,最突出的发现就是,他们拥有巨大的、突出的眉弓,这个突出的骨骼部分能够防止眼睛受到伤害,人类的眉弓早已在进化的过程中消失不见了。不过这种“消失”仅限于外观上,如果你用自己的指尖去摸索自己眼窝正上方的骨骼部分,还是能够感觉到那一带的头骨是加厚的,能够对眼睛起到保护的作用。之所以人类的眉弓变得不那么显眼,不是因为它自己在渐渐地“消失”,而是因为眉弓以上的前额部分剧烈地膨胀了,以适应人类越来越大的脑容量,人类的眉弓不是消失了,而是被它周围区域的剧烈变化给吞没了。黑猩猩的脑容量大概只有400立方厘米,人类的脑容量则在1350立方厘米左右,是黑猩猩的三倍多。正是由于人类的大脑容量有了巨大的扩展,特别是在前面这一侧有了巨大的拓展,才让我们拥有了一张“眼睛以上的脸”。由于拥有了一个专属于人类的特征,在眼睛上方产生了一大片全新的皮肤区域,我们远古的祖先们因此得到了一个额外的区域,可以用来发出视觉信号。尽管前额的皮肤是紧紧包裹在头骨前部的,但它们不是完全固定在那里的,这使得视觉信号的发布成为可能。前额的皮肤能够做小范围的运动,虽然轻微,但却显而易见,而之所以前额的微小动作都能被看到,完全是因为当皮肤移位时,会在脸上产生出有皱折的区域。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人类的前额部位除了大片光滑裸露的皮肤之外,还留着那两小块毛发。对这两小块毛发,专业的叫法是“眉毛上方的毛发残留”,普通的叫法是眉毛,它们实际上起到了标记的作用,能够让前额皮肤的运动越发地清晰可见,让别人隔着一段距离也能看到。
一度人们曾经以为,眉毛的主要职责是为了阻止汗水和雨水滴落到眼睛里。虽然它们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这种作用,如同在前额的下方为汗水和雨水开辟了两条偏离眼睛的“水槽”,但它们的首要作用无疑还是信号装置,用来把它们主人每时每刻的情绪变化转化为视觉信号,传递给主人的同伴们。
通过对各种情绪状态下女性面部表情的大量研究,我们确信女性的眉毛有六种明确的动作,每一种都与某种特别的情绪状态相关联,具体情况分别是:眉毛低垂
这个皱眉动作,并不是完全向下的,在眉毛向下运动的同时,它们也会略微地向内运动,彼此更加靠近。这个动作的效果是,把眉毛之间的皮肤压缩在一起,使得皮肤之间形成短短的、纵向的皱纹。皱纹的数量因人而异,每个成年人在做这个动作时,纵向的皱纹可能有一条、两条,甚至三条、四条。而这些皱纹往往是不对称的,它们在长度、形状方面总是不尽相同的。
当我们做眉毛低垂的动作时,前额部分原有的水平皱纹会相应地变得平滑,但并不会彻底消失。人类老化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当他们用面部表情表达情绪时,脸上随机出现的皱纹越来越多。对于那些年轻人,皮肤上的褶痕会随着面部表情的变化而出现或消失,但随着年华老去,那些褶痕渐渐地明显,以致于永久地蚀刻在皮肤上。当一个人并未做出皱眉的动作时,他或者她的印堂部位依然可能会有纵向的皱纹,那是他们以往做出皱眉动作时所留下的印记。眉毛低垂的动作通常会在两种情境下发生,而这两种情境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我们把它们粗略地划分为进攻性的和防卫性的。在进攻性的情境下,这一动作所代表的情绪可能有很多种,情绪的强度也各不相同,从简单地表达异议,到有些厌烦,到极度的愤怒;而在防卫性的情境下,这一动作意味着有某种危机近在眼前。
在人类意识到危险的时候,不仅会有皱眉的动作,同时还会伴有颧骨部位的皮肤向上抬升的动作。这两个动作同时作用的结果,可能是在眼睛睁开并保持活动的状态下,最大限度地提供了对眼睛的保护。这个复合动作是人类在预见到身体冲撞时最典型的面部动作,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退缩和抗拒,同时它也可能出现在当人们猛然受到强光照射的时候,作为保护眼睛的一种自然反应。 [快抓在线书1.0.2]
这种防卫性质的复合动作在人们微笑、哭泣或者感到强烈的厌恶时也会经常出现,也就是说,这几类情形在某种程度上,同样可以被纳入“眼睛过度暴露”的范畴。在防卫性的情境下,眉毛低垂是出于保护眼睛的唯一选择,而在进攻性的情境下,这一动作就是第二位的了,尽管它同样是起到了对眼睛的保护作用,让眼睛尽量避免遭受在进攻性情境下可能被激起的报复性攻击。我们习惯于把“横眉立目”的脸看成是凶猛的面相,因此,看到这样的面孔,没有人会认为它是出于自我保护的需求,如果谁那么认为了,那必定是犯了一个最基本的错误。这种面相其实并不是真正勇猛到了无所畏惧的面相,因为它仍然知道要对至关重要的身体器官——眼睛做必要的防护。真正无所畏惧的、充满攻击性的脸不是横眉立目的,与之正相反,是眼睛大睁、眉毛停留在原位的,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几率并不高,因为总的来说,暴力行为往往会受到某种程度的报复,卷入冲突的人很少是安全的、不受攻击的。
眉毛抬高
与上一个动作一样,扬眉毛的动作也不是完全发生在垂直方向的。当眉毛扬起的时候,同时会伴有向外侧的移动。这个动作起到的效果是拉伸了眉毛之间的皮肤,同时也让眉心的纵向皱纹舒展开。在这个动作的过程中,整个前额的皮肤都会向上挤压,从而形成了一系列长长的、水平方向的皱纹,它们大致上会保持互相平行,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水平方向的皱纹会有四到五条。有时水平方向的皱纹会少到仅有三条,而有些人的这类皱纹却多达十条,关于水平皱纹数量的统计往往难以做到精确,因为最上方和最下方的几条皱纹往往是断断续续的,只有中间的几条皱纹才会横穿整个前额。我们对这种皱纹的习惯性说法是“抬头纹”,抬头纹多的人往往会被看成是喜欢“忧心忡忡”的人。但实际上当抬头纹出现时,它们所代表的情绪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历史上已经有太多的作家对它们做出过描绘,把它们看成是以下各种情绪的外在信号:惊讶,震惊,意外,快乐,怀疑,拒绝,困惑,傲慢,早有预料,质询,不理解,焦虑,恐惧……一位音乐评论家曾对某位歌剧明星做出过一段经典的评论,将后者描写成“在眉毛上方也写上了乐谱的歌手”。除了以上的种种阐释之外,要了解扬眉毛这一动作的重要性,唯一的途径就是追本溯源,向它的历史根源要说法。
扬眉毛的动作是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都会做的动作,这个动作的最初目的应该是增强眼力。抬高前额的皮肤并把眉毛扬起来,能对增强眼力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套用一句我们常用的成语,那就叫做“大开眼界”,是的,这个动作确实能让视觉神经接收到更多的外部信息。
对猴群来说,扬眉毛的动作是它们在紧急状况下的应急反应,通常发生在与某些它们所惧怕的东西遭遇,急于尽快逃离的时候。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动作是在猴群想要逃离,却被其他一些状况所阻止时才会发生,这里所说的其他状况,可能会是一系列的事情,也许是又想进攻、又想逃走的矛盾心理,也许是极其强烈的想要留下来,以便对这样一个那么可怕的东西多看上几眼的旺盛的好奇心,也许是其他某种让它们想要留下来的强烈倾向,遏止了它们遇到危险时的逃跑天性。猴子是在应该逃跑却不想逃跑的情况下出现扬眉毛的动作的,这个情境同样适用在人类的身上。人类在很多情况下的行为方式是和猴子基本相同的,一个脸上堆满了抬头纹的忧心忡忡的人,肯定是面临某种困境,想要逃脱却因种种考虑而无法逃脱的人;边笑边扬起眉毛的人其实也是遇到了某种状况的,这个动作本身包含了故意搬弄是非的嫌疑,笑的人也许是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但遭到他们嘲笑的人却一定是非常苦恼的,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很多的幽默故事首先会制造紧张气氛,将我们带到恐惧的边缘,之所以它能让我们发笑,是因为它最终没有把我们推进恐惧的深渊;傲慢的人习惯于把眉毛高高扬起,那是因为他们渴望从周围粗俗的环境中摆脱出去,对于这类人,美国的口语当中有一个专门词语给出了最贴切的描绘——“高眉毛”,其具体含义是自炫博学的、不切实际的人。
当我们把扬眉毛的动作与眉毛低垂的动作相比较,问题就出现了。假定我们发现在自己眼前出现了某种紧张状况,那么我们既可能皱起眉毛,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眼睛,也可能会扬起眉毛,让我们能对现场获得更好的观察。两种方式都是有用的,但我们必须选择其一。大脑必须做出判断,哪种需求更最重要的需求,并通知脸部做出相应的动作。通过对猴子的观察我们发现,当猴子面临严重的、被进攻的危险时,它们的眉毛是皱起来的;当猴子们遇到可怕的事情时,它们的眉毛是扬起来的;当战败表示归顺时,它们的眉毛就又皱起来了。人类在面临同样状况时的反应也大体相当。
当人类处于非常好斗的情绪,可能会立刻招致对手的报复时,或是他们已经被打败,担心随时受到攻击时,他们的选择是皱起眉毛保护眼睛,而不是扬起眉毛提升眼力;当人类具备较弱的攻击性但同时又感到非常害怕时,或者是他们处在某种斗争当中,但不会马上面临遭受身体攻击的危险时,他们舍弃了对眼睛的保护,选择了扬起眉毛增强眼力,加强对周遭的观察,以便能把周围的情况看得更清楚。眉毛的这两种动作都有着各自的首要任务,但在事态较为温和的情形下,它们可以被作为人类情绪的指示器,传达人们的某种情绪。即使没有遇上任何烦心事,根本就不曾感到忧虑,人们也可能会故意扬起眉毛,只是为了向某人证明,“瞧瞧我有多么担心你”。由于在通常情况下眉毛的这两种动作都脱离了它们的首要任务,因此,要细致区分它们出现时会代表怎样的情绪和状态是完全不可能的。
与眉心的纵向皱纹一样,那些伴随着扬眉毛的动作而出现的抬头纹也会随着人类的日渐苍老而越来越深。我们在年复一年地扭曲面部肌肉,做出各种表情,前额的皮肤当然会为此留下深刻的印记。如果我们总是紧张或者忧虑,不断地扬起眉毛,我们的前额肯定会布满细细的、挥之不去的抬头纹,等我们上了年纪,皮肤的弹性变差,这时我们的前额将再也无法回到最初平滑、润泽的状态,即使有足够的时间去休整和保持平静的情绪,也不能找回年轻时的光滑额头,就像一张被折叠过的纸,怎么可能不留下折痕呢? [快抓在线书1.0.2]
如果女性的前额留下皱纹,那就是一个确凿的信号,说明她已经不再年轻。它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外在因素,用来考量一个女性是否有过于紧张的个性缺陷。对于一位很在意形象的女性,她肯定不愿意让自己看起来“又老又神经紧张”,所以她会想方设法去修复前额皮肤的损伤,至少也会想尽办法去掩饰它。浓厚的妆容可以帮助掩盖皱纹,但它的作用仅此而已;浓密的刘海儿是非常有效的遮盖物,但在狂风掠过时皱纹就将无从遁形。对于那些靠漂亮脸蛋吃饭的女性,她们必须采取更强有力的手段。已经有不少年头了,爱美的女性纷纷求助于“拉皮手术”,这种外科手段非常奏效,它让脸部的皮肤更紧地绷在头骨上,什么皱纹也留不下。
去除皱纹的更现代的手段是接受BOTOX注射,这种治疗手段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出现的,其作用机制是麻痹前额肌肉,从而使得那里无法做出任何动作,无论它的主人处于怎样激烈的情绪状态之下。BOTOX实际上是一种毒药,是由梭菌属肉毒杆菌生成的蛋白质毒素,它被直接注射到产生了皱纹的肌肉组织,使它们在三到五个月之内失去活性。在这种美容手术当中,毒素注射的剂量是非常小的,因此可以说风险很低,甚至没有风险的,但它在具体使用中仍需谨遵医嘱,其安全与否必须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定。尽管如此,BOTOX注射法仍然广为流行,在目前各种类型的美容手术当中,它的流行程度高居第二位。
眉毛斜飞
这是前两种眉毛动作的混合体,在一边的眉毛向下垂落的同时,另一边的眉毛却向上扬起。这不是一个特别流行的表情动作,很多人都发现要做这样一个表情是非常困难的。
就如同这个动作本身一样,通过这个动作所传达的信息也是拥有两面性的。半边脸看上去很有攻击性,而另外半边则是一副害怕的神情。出于某种原因,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情在成年男子的脸上相对多见,却绝少出现在成年女性的脸上。眉毛斜飞所表达的情绪通常是怀疑,向上扬起的眉毛与瞪大的眼睛,它们的位置关系就如同写在人们脸上的一个大大的问号。挤眉毛
两条眉毛在扬起的同时也相互贴近。与上一个动作一样,这个动作也是一个复合动作,包含着两个要素。眉毛向内移动的过程其实是通过眉毛低垂来实现的,它使得眉毛之间的距离变得狭窄,并在印堂处产生纵向的皱纹;眉毛向上移动的过程当然是通过扬眉毛来实现的,整个前额因此出现了长长的抬头纹。也就是说,挤眉毛这个动作会导致两种不同类型的皱纹同时出现。
挤眉毛的动作是极度焦虑或者极度忧伤的外在表现,它同时也能够在慢性病患者的脸上被观察到,记住,急性病患者的情形就全然不同了。突如其来的剧烈疼痛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导致脸部的收缩,导致患者眉毛压低并且紧紧皱在一起,而那些令人郁闷的慢性疼痛则更容易造成挤眉毛的动作。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在去除头疼的药物所做的广告当中,挤眉毛的动作完全是头疼患者的标志性动作。就这个动作的最初起源,专家估计是眉毛接到了大脑的双重指令,要求它们对疼痛做出自然反应。其中一条指令的内容是“扬起眉毛”,而另一条指令的内容则是“压低眉毛”。于是不同的肌肉组织就开始照着指令行事,朝着完全南辕北辙的方向使上了劲,由于相互之间造成了牵制作用,第一组指令的效果只是让眉毛略微抬高了一些,而接到第二组指令的肌肉尽管努力想把眉毛压低并且合拢,最终却只能让它们彼此靠近了一点点。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不是说在所有的情况下都会如此——眉毛的内侧会比外侧抬升得更高一些,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痛苦的八字眉”。这种夸张的表情常常挂在那些过于忧虑的人们脸上,似乎他们在经历眼前的痛苦的时候,还联想到了更多的苦难。如果一位没有经历过太多悲惨事件的女性异想天开,想要让自己摆出“痛苦的八字眉”,她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算她感觉到自己的面部肌肉已经在照着正确的流程展开运动,但还是无法完成既定的任务。所以,理论上讲,要判断一个女人在过去的岁月中有多么不幸,只要看看她是否能摆出“痛苦的八字眉”,以及她完成这个造型时的难易程度了,越是苦大仇深的女性,做这个动作就越容易。
眉毛挑动眉毛在很短的时间内先是扬起,然后又回落到平常的位置。这个短促的挑动眉毛的动作是人类表示欢迎的一种非常重要又很通用的动作。不仅欧洲人喜欢做这个动作,远在巴里、新几内亚、亚马逊河流域的人们,以及很多距离欧洲非常遥远、完全不受欧洲文化影响的地区的人们同样喜欢做这个动作。所有人在做这个动作时的含义都是相同的,它是当其他人出现时,用来表示认出了对方的一个友好的信号。
眉毛挑动通常发生在两个人相遇的开始阶段,发生在离对方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在它之后,才会发生诸如握手、亲吻、拥抱等等近距离表示友好的举动。它很可能伴随着点头、微笑等等动作,当然也有可能是独立发生的。
很显然,最初这个动作应该是一个历时短暂的、表示惊讶的扬眉毛的动作,如果伴以微笑,那就说明遇到的是一次令人愉快的意外。这个动作往往非常短暂,通常都不超过半秒,也就是说意外的情绪很快就被压倒了,接下来占据了整个场景的是友好的微笑。像我们以前早就提到过的,扬眉毛的动作包含着害怕的因素,所以说,这样一个动作居然会在朋友之间的友好相聚时发生作用,确实会显得有些古怪。但每一次相遇,无论气氛多么友善,总会牵扯到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我们无法确知其他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也不知道自从上次相见之后,他们有了怎样的改变,这就不可避免地为这次相遇增添了一些小小的、潜在的恐惧因素。
除了作为一个表示欢迎的信号,眉毛的挑动还经常在人们的谈话过程中出现,目的是在适当时刻起到强调的作用。每次当一个词重读,眉毛可能就会挑动一次,绝大多数人都是偶然使用这一动作,但对于某些人,这个动作的使用可能会变得极其频繁和过于夸张。在日常的交谈当中几乎可以说,挑动眉毛就等于告诉对方,“我现在所说的,都是重点所在”。
眉毛耸动眉毛扬起来之后,有一个短暂的停顿,随后才又回到正常的位置上。正是那个短暂的、在高处的停顿,让眉毛耸动这个动作与眉毛挑动区别开来。
眉毛耸动往往只是一个复杂动作当中的一部分,在它发生时,往往也伴随着嘴、头、肩膀、胳膊或者手的特殊动作。这个复杂“演出”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可以是独立出现的,也可能是两、三种因素合并发生。眉毛耸动的动作通常是与撇嘴的动作(嘴角快速地、短暂地向下咧)结伴出现的,它们合并发生的可能性最大,而其他部位的特殊动作相比而言就不是特别常见,不过,眉毛耸动也可能不会伴有撇嘴的动作,而是独立发生的。 [快抓在线书1.0.2]
与眉毛挑动不同,最典型的眉毛耸动的动作是与一个“哀伤的嘴”联系起来的,而不是一个快乐的嘴。这个动作因而被赋予了特别的意味,标志着一次令人不怎么愉快的意外,这也是该动作最常见的使用方式。例如,当两个人坐在一起时,出现了一个第三者在附近搞出了某些令人不舒服的动静,这两个人当中的一个很可能就会向同伴做出眉毛耸动的动作,以表达对这次意外的厌恶情绪。对有些人来说,耸动眉毛的动作也往往会在他们发表讲话的过程中出现。几乎我们每一个人,在发表生动活泼的讲话时都会伴有小的身体动作,来强调我们所说的内容。在每一个我们认为是重点的地方,我们都会做出一个相应的强调动作,大多数人会选择用手部或者用头部的运动了来标记自己讲话的重点,但也有一部分人喜欢用眉毛。在他们讲话的时候,每逢讲到重点,他们的眉毛就会耸动。采取这种方式的人,往往是生活中的“抱怨者”,他们总是会埋怨命运对他们是如此苛求,永远让自己生不逢时,当然了,并非所有在讲话时偏爱耸动眉毛的人都拥有这样的性格特征。
现在让我们结束对眉毛动作的讨论,转而从解剖学的立场继续对眉毛的研究。人类的眉毛有着一个重要的性别差异:女性的眉毛比男性的眉毛要细,同时也不会像男性那样浓密。这个差异导致了很多形式的“改进”,许多女性的眉毛被人为地变得更细,好让它们的主人拥有更强的女性特征。
这样的事情已经进行了很多个世纪了,人们使用的手段多种多样,比如用刀剃眉毛、用蜡封住毛根甚至直接拔掉眉毛。女人们在修饰眉毛的时候总会找出各种借口,最初人们说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抵御魔鬼的诱惑;后来她们声称修眉可以祛灾防病,特别是可以减少失明的可能;再后来她们才承认,修眉是为了强调女性的美丽。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女子修眉的潜在动力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让她们的眉毛看上去更加女性化。进入二十世纪之后,拔眉毛的巅峰时期出现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也就是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间歇期,那时的盛况据说是女人们“在每一个空的袋子里都会装着眉笔,有五种可爱的形状可以选择”。在用镊子把眉毛拔得很细之后,眉笔就会派上用场,女人们会用它涂抹剩下的那一道细细的眉毛,直到把它勾勒成美丽的弧线。
对一部分喜欢修眉的人而言,使用镊子被看作过于粗暴的方式。因为在拔眉毛的过程中,镊子的金属尖端很容易就会碰断眉毛,那就意味着眉毛很快就能重新长出来。一个更受欢迎的方式是用线来去除多余的眉毛,眉毛会被一根细线绑住,然后被拔出来。这确保了眉毛的发根也被拔掉了,在亚洲以及中东地区,这个方法特别盛行。
如果哪位女性觉得自己的眉毛在前额上生长的位置不合适,她当然可能会彻底把眉毛拔光,然后在她认为适合自己品位的地方画上两道“人造”的弧线。一旦采取了这样的步骤,新生成的眉毛就会总是出现在适当的地方,从而让她的脸上减少了瑕疵。十八世纪后期曾有这样的说法,“美妙弯曲的眉毛正体现着年轻处女的谦逊”,此话说得不错,因为人为画出的、弯弯的眉毛会让女性看起来更加天真、稚嫩,并且会让女性的眼睛看起来更精神。如果哪位女性的眉毛生得又低又平,她的面相会因此变得有几分险恶,难怪民间会把这样的女子形容为生就了两条“巫婆的眉毛”。至于女性们会把自己的眉毛修剪成什么形状,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修剪眉毛的最理想的方式应该是这样的,它既要合乎这个时代的流行趋势,同时又要与脸部的其他部分搭配得当。一位眉毛鉴赏家坚持认为,理想的眉毛形状应该是由三分之二的向上弯曲的弧线加上三分之一向下弯曲的弧线,当然这也需要配合具体每个人的不同脸型。这就是眉毛审美哲学的精要之处。
关于假眉毛的最奇怪的例子,恐怕就得谈到十八世纪初期的英格兰了。那时的时尚风气当然也是剃掉真眉毛,然后拿其他的东西做替代,问题是用做替代品的东西实在是太古怪了。当时的英格兰淑女们居然选择了用老鼠皮制作的假眉毛,更奇怪的是,当时的舆论居然以迎合的姿态记录了这种奇特的时尚风气:“她的眉毛是以老鼠的皮毛制作的,被很艺术地放置在脸上。”
由于人们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对付眉毛,以体现女性的柔美,导致如果哪些女性让她们的眉毛自由生长而不加修饰,肯定会被看成是公然发出了“反性感”的宣言。对于那些在最好不要体现性别差异的工作岗位上工作的女性,她们往往需要保持眉毛的天然状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伦敦的一家医院曾经发生过一起强烈的争论,起因是一位护士长坚持己见,驳回了手下的一名护士所提出的修剪眉毛的请求。护士长随即被扣上了侵犯个人自由的罪名,但她的做法得到了伦敦市议会的支持,也幸亏如此,这家医院的病人们得以免除苦恼,设想一下,如果天天看着一群眉毛修剪得出神入化的女护士在边上晃悠,躺在病床上的那些患者们,能好受得了吗?(先知穆罕默德肯定会对这次争端的结果感到满意,要知道在他的语录当中曾经有过这么一句话,“愿上帝诅咒那些拔掉眉毛的女人。”)最后,我们必须要谈谈“一字眉”。所谓的一字眉就是两条眉毛连到了一起,结成了一道长长的眉毛,有些女人就不幸生有一字眉。一字眉的出现概率很低,而在那些生就了一字眉的女人当中,不对眉毛做修饰的人所占的比率更低。基本上每一个生就一字眉的女人,都会去忍受巨大的痛苦,把印堂部位的眉毛通通拔掉。这么做的原因有好几个,首先,眉间的这些多余的眉毛是过于男性化的;其次,在应该没有毛发的地方生有毛发,总会被认为是“返祖现象”;第三,如果不去掉印堂的眉毛,看上去就如同是永远在皱着眉头,让人很不舒服;第四,有一种迷信的说法已经在民间流传了数百年——任何生有一字眉的女人,都一定是吸血鬼。 [快抓在线书1.0.2]
以上这几种原因联合作用的结果,是让所有的时尚女性都和镊子结成了“联盟”。只有极个别的“超脱于时尚之外”的女性,才会乐于继续保留着她那极其险恶的一字眉。二十世纪确实有一位女性是这么做的,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墨西哥双性恋画家弗里达,对她来说,印堂部位额外生出的那些眉毛变成了她个人的独特标记,她在自己所有的自画像当中都真实地再现了这一特征。弗里达的一字眉被崇拜她的人比做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并被形容为“如同一只飞鸟,盘旋在她犀利的深色眼睛之上”。但也有批评家这样写道,“弗里达或许算得上一位很有趣、同时也很有创造力的女人,但她只有一条眉毛,它就像中国的长城一样,从弗里达脸庞的这一边一直伸展到了另一边,而且,与长城一样,弗里达的这条眉毛估计从月亮上也能看得见。”
有趣的是,这些激烈的批评都只是因为在弗里达的鼻子上方多生出了那些眉毛,就是那么一小块眉毛居然招致了外界如此强烈的反应。对于眉毛,我们平时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它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所以,直到有某些看起来很奇怪的事情发生,我们才会坐下来,并认真地注意它。
女性的耳朵从来就没有得到应有的良好对待。它们不是被忽略了,就是被过度地损伤了。当女士们钟情于往脸上扑各种粉、这里那里地涂涂抹抹时,耳朵总是被淡忘了的。小心翼翼地装扮自己的面庞,这对于女人们是最最要紧的事情,但由于头发经常会被掩盖在头发下面,导致它们没有受到应得的重视。而一旦耳朵从隐藏状态中“浮现”出来时,它们总是会遭受被钻孔、打眼儿的折磨,因为太多的人认为,耳朵的首要作用就是拿来陈设各种饰品的。只有在极其偶然的情形下,耳朵才会成为整容手术的对象,但手术的目的却是为了让它们变得更加不引人注目——略微招风的耳朵会被整得贴紧头皮,毕竟让姑娘生就一双招风耳总显得有那么点不体面。在详细陈述长久以来耳朵所经受的各种虐待之前,让我们先转换角度,从生物学和解剖学的立场对女性的耳朵做一番探察。
人类耳朵的可见部分(外在部分)平凡无奇,在进化的道路上,它们失去了长长的的耳朵尖,也丧失了灵活转动的能力,原本拥有的反应敏锐的耳朵边缘也消失不见,代之以一个稍微卷起的边缘,但千万别就此小看了它们,以为它们是毫无用处的进化“遗迹”。
人类外耳的首要功能仍然是声音的收集器——等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专门服务于耳朵的喇叭。我们虽然不能像其他动物那样把耳朵竖起来,也不能把它们任意弯曲、转向,像动物们突然听到某种声音时所做的那样,但我们还是有能力准确地判断出声音的来源,并把它确定在不超过三度的范围内。人类耳朵的灵活转动能力确实丧失了,但人类通过头部的灵活转动能力做出了补偿,当一只鹿或者羚羊听到某些令它们担忧的声音时,它们会抬起头来,把耳朵朝着不同的方向转来转去,而当我们人类听到这类声音时,我们会转动头部侦测声音来源,这种做法的效用同样非常之高。虽然看起来我们的耳朵是硬硬地待在头部的两侧,但实际上它们还是保留了些许曾经拥有的移动能力。如果我们在照镜子时努力拉紧耳朵附近的肌肉,我们能够发现耳朵会朝着更贴近头部的方向略微转动,这正是人类的耳朵所遗留下来的一点点自我保护的能力。那些耳朵又大又灵活的动物,它们在打仗时会把耳朵紧紧地抿起来,以尽量避免耳朵遭到伤害,人类也会自然地产生这一动作,一旦遇到恐慌事件,他们的头皮会下意识地拉紧,从而导致耳朵越发贴近头皮,虽然我们人类的耳朵在正常的情况下已经很贴近头皮了。
我们外耳的造型很重要,它可以确保把不失真的声音传到我们的耳鼓。如果有人不幸失去了外耳,他会发现自己的听觉会比正常人差出很多。结构特别的耳孔和耳鼓组成了一个共鸣系统,可以将某些声音放大,同时也过滤掉其他的某些声音。我们耳朵的形状看似偶然生成的,实际上却通过耳朵内的褶皱以及“地形起伏”,形成了一个特别的系统,能够有效地避免声音的各种失真。
我们的耳朵还有着控制温度的小功能。当大象感到过热时,它们会扇动自己巨大的耳朵,这能帮助它们降降体温。动物的耳朵皮肤表面往往有着大量的血管,它们通过这种方式散热,这对于很多物种是极其重要的。对人类来说,耳朵在散热方面的功用并不大,但它会起到特别的标记作用。如果一位女性在情感发生波动的时候头脑发热,她的耳朵可能会变成明亮的红色。自古以来,这种耳朵发红的情形一直被人们看在眼里,并有过种种的分析和揣测,生活在距今将近两千年前的罗马学者普罗尼就曾写道:“如果我们的耳朵发红或者发麻,一定是有人背地里在念叨我们。”而莎士比亚也让他笔下的比阿特丽斯问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的耳朵里有火焰在燃烧”——当时正有人在私下谈论着她。此外,我们的耳朵还获得了一个独特的与性相关的功能,这仰赖于人类在进化的历程中发展出来的、肉肉的耳垂。在我们最近的亲戚们(类人猿)的身上,我们是看不到这种肉乎乎的耳垂的,它显然是人类的特有标记,是随着人类不断增加的性行为而演进出来的。早期的解剖学家认为耳垂完全是没有任何功用的,“是一个新出现的、显然没有任何正当用途的人体部分,除非把它们穿了孔,佩带上各种饰物”,但新近对人类性行为的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在性爱过程中,耳垂会随着情欲的提升而觉醒,它们会变得充血、肿胀,这使得它们对任何触碰都极其敏感。在两情相悦时,对耳垂的爱抚、吮吸和亲吻都是强烈的性刺激,绝大多数女性都是如此。根据印第安纳性行为研究学会的肯西和他的同事们所做的分析研究,有些女性甚至在耳垂被连续刺激的情况下就能达到性高潮。
外耳的中央,是“阴凉”的耳洞,它连接着一条大约一英寸(折合2.54厘米)的狭窄隧道。隧道里有轻微的弯曲,这一设计是为了帮助耳朵保持内部的温暖。足够的温暖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隧道末端的耳鼓(鼓膜)发挥正常的作用。耳鼓本身是一个相当精巧的器官,耳洞所连接的隧道不仅能让耳鼓保持适宜的温度,同时也能避免它们遭受物理损害。这种保护是需要我们付出代价的,因为耳鼓隐藏的部位太深了,人类已经无法用自己的手指对其进行清洁。我们能够相当容易地清洁人体的各个部位,并避免微小的寄生虫的伤害,对于另一个与耳洞近似的、开放的人体器官——鼻腔,我们也能够通过适当的方法加以清理,然而耳道的情况就不同了,如果有侵略者进入了我们的耳道,我们的麻烦就大了。尝试着用一根细棍了结入侵者很可能会损伤我们的耳鼓,很显然,我们需要未雨绸缪,以适当的方式免遭这类侵略。长久的进化已经给出了解答,头发的存在能够帮助我们抵御体型较大的昆虫,而体型很小的动物则会成为耳垢的手下败将。橙色的耳垢味道是苦的,能起到驱虫的作用,这种分泌物是由大约四千个微小的分泌腺产生的,后者与分布在腋窝、阴部的能制造强烈气味汗水的分泌腺同属同源,只是为了切合新的职能而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在这里我们不打算全面地介绍耳朵的内部结构,简单一句话,耳鼓感受到的所有的声音震动都被转化为神经脉冲,以便传递给大脑。人类的耳鼓超乎想象的敏感,能够侦测到极其微弱的声音震动,哪怕它只能让鼓面产生十亿分之一厘米的震颤。声音震动随即被分布在中耳的三块形状奇特的骨头(一块像锤子、一块像砧子、一块像马蹄)所放大,它们的放大效果可达二十二倍。放大后的信号被传递到内耳,那里的一个蜗牛形状、充满液体的器官因此被激活,在这些液体里,声音震动开始撞击外观酷似头发的神经细胞,数以千计的神经细胞各具功效,每一个都对应着不同频率的声音震动,它们收集到的信息会经过听觉神经的传递,为大脑所知晓。在耳朵内部还存在着让人体保持平衡的至关重要的器官,它们是三个半圆形的导管,其中一个负责上下运动,一个负责向前的运动,另一个则负责让身体在转动中保持平衡。当我们的祖先第一次尝试着用后腿站立,并开始直立行走时,这三个很小的平衡器官发挥了难以想象的重大作用。四足站立的动物当然是很稳定的,但直立生活就意味着对身体平衡的精细调整几乎是不间断的。我们通常总是对平衡器官的作用不以为意,但实际上,它们对我们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意义远远超过了其他那些负责侦测声音的耳朵结构,一个耳聋的人仍然能够较容易地生存下去,而一个全然失去了平衡能力的人,他的生存状况就很成问题了。 [快抓在线书1.0.2]
关于听觉的一个很不幸的因素在于,从我们降生的那一刻起,它就处于不断衰退的状态。人类婴儿能够侦测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十六赫兹到三万赫兹,到了青春期,能够侦测到的声音频率的上限就已经降到了两万赫兹,等到了六十岁,这一上限已经低至一万两千赫兹,而随着人类的日渐苍老,他们的听觉范围还会持续不断地缩小。对于那些很是上了年纪的人,在人声嘈杂的环境里与人对话就成了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尽管他们在安静的房间里还能够愉快地应付与单个声音的交流。这是因为随着听觉范围的极大缩小,当几种声音同时响起,上了年纪的人将难以对不同的声音进行有效的区分。
现代的高保真音响能够逼真地重现频率高达两万赫兹的声音,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倘若一位中年妇女花费了一大笔钱购置了高保真音响,那么实际上在她的家里,只有年纪幼小的孩子能够欣赏到这套音响所发出的全部声音,如果这位女士认识到了这种情形,她会不会气得晕头转向呢?是的,除非非常走运,否则她将无法侦测到任何频率在一万五千赫兹以上的声音。我们的耳朵有一个严重的弱点,这与声音的大小有关。和其他的物种一样,我们人类所习惯的,是一个比较安静的世界,以往人类所能听到的最大的声音,无非是尖叫或者咆哮。通常情况下没有特别响亮的声音足以损害我们敏锐的耳鼓,所以我们人类并没有进化出特别的手段,去防止极大的声响可能对我们的听觉造成的伤害。如今情况已彻底改变,由于人类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拥有了轰鸣的机器、巨大的爆炸以及众多能够轻易损坏人类听觉的超大声音。很显然,我们的耳朵在时刻提醒我们,如今人类生活的世界,与人类置身其中并完成进化的世界,是多么的不同。
继续来说外耳的话题。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一种争论,是关于能否通过耳朵的形状鉴别每一个不同的个人。上个世纪曾经有一派意见,认为完全可以通过耳朵的特征来抓捕罪犯,但与之抗衡的另一种方法——指纹辨识法占据了上风,耳朵辨识法就此被人遗忘。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得承认,耳朵辨识法确实是可行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找出两个耳朵细节完全相同的人。耳朵可以划分成十三个区域,其中有两个区域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第一个要注意的是丰满的耳垂。除了拥有多种多样的不同尺寸,耳垂还拥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可以被用做分类标准。我们每个人都有耳垂,它要么是“自由式”的,要么是“贴紧式”的。自由式的耳垂指的是耳垂部分相对肥大,耳垂的下沿已经略微低于耳根,反之则属于贴紧式的耳垂。一位医生曾经费力检查过4171名欧洲人的耳朵,其中64%的人拥有自由式的耳垂,拥有贴紧式耳垂的人占了36%。第二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耳朵边缘上的一个小的翻转区域,它的学名叫做“达尔文尖端”。绝大多数人的耳朵上都存在这个区域,不过它确实很细小,往往难以被注意到。如果你用手指尖顺着耳朵的外沿由上而下地摸索,就会在大约为耳朵高度的三分之一处找到达尔文尖端,它摸起来就像一个轻微的肿块,比肿胀的丘疹大不了多少,但达尔文确信这就是遗留在人类身上的一个重要残余,它标志着人类在最初的原始生活中还是拥有一双能够自由移动的、大大的尖耳朵的,以便通过它们分别出任何微小的声音。用达尔文自己的话说,达尔文尖端是“直立的、敏感的耳朵曾经存在于人类身上的证明”。审慎的调查研究已经证明,在大约26%的欧洲人的耳朵上,达尔文尖端是显著存在的。
正是这些细节的种种变化,使得耳朵能够成为合适的鉴别对象,用于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但由于指纹鉴别法如今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是否有必要根据耳朵的不同特征来鉴别罪犯真的是要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不幸的是,现如今仍然在对耳朵进行细致研究的人只剩下相面的了,他们通过顾客面部的各种比例关系来就后者的性格和个人特征发出各种浪漫的猜测。这些奇特的对面部特征的注释,在二十世纪初期的时候已经变得完全不可信,奇怪的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面相的研究重新开始流行,在这个时候相面的人常常通过对耳朵的分析“断定”一个人的特性,比如大耳朵的人就是实证主义者,耳朵较小、外观漂亮的必定是遵纪守法的老实人,耳朵突出的人则是当然的机会主义者。上述这些以及其他更多的对耳朵的“解读”,往往会非常的精细,甚至到了细致入微的程度,它们的存在是对人类智力的一种污辱,如此情形居然会在二十世纪末期堂而皇之地出现,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从事面部细节研究的刑事学专家们早已得出结论,人类耳朵的外观是根本不可能依据面部的特征推断出来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你看到一张圆圆的脸,以及一张四方大脸,你是不可能判断出谁将拥有更圆的耳朵或者更有棱角的耳朵的。体型分类专家对此不是特别赞同,他们指出矿物质体型者(人们当中较为矮胖的)以及外胚层体型者(瘦削、骨感的人)确实会拥有不同样式的耳朵。矿物质体型者的耳朵较为扁平,耳垂和耳廓的发达程度差不多,外胚层体型者的耳朵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他们的耳廓比耳垂的发达程度要高得多。之所以刑事学专家们会与体型分类专家们意见相左,或许是因为前者只考虑了人类头部是否与耳朵存在对应关系,而后者却是从整个身体的形态进行了考量。依据象征学理论,耳朵有着多重的象征意义。由于它是一片包裹在耳孔周围的皮肤,耳朵不可避免地被看成了女性生殖器官的一种象征。譬如说,在南斯拉夫,对阴户的粗俗的说法是“两腿之间的耳朵”,而在某些人类文明当中,女性的耳朵会遭到刻意的损毁,以此作为对女性进行的“割礼”。在亚洲的部分地区,处于青春期的少女必须参加某种仪式,仪式的过程中女孩们的耳朵上会被钻洞;在古代埃及,奸情败露的女子将被利刀割掉耳朵,这也是耳朵作为生殖器替代物的又一例证。
由于不同地区的很多人类文明都把耳朵看成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难怪会有许多传说中的厉害角色是干脆从耳朵里生出来的。卡尔纳,印度教太阳神苏尔亚的儿子,据说就是从他母亲昆蒂的耳朵里生出来的,从技术上说,这意味着昆蒂虽然生了孩子,但却依然保持着童贞。民间的很多神话传说也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认为佛祖最初也是由他母亲的耳朵里降临人世的。 [快抓在线书1.0.2]
在1653年出版的法国讽刺作家拉拍雷的讽刺作品集中,巨人加甘图阿也是以这种特别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的,当他的母亲加格梅尔即将临盆,“这个胎儿高高跳起,跃入了血管的空洞当中,他攀爬上了母亲的横膈膜,并一路登上了母亲的头部,在那里血管分成了两路,胎儿选择了左边那条路,于是就从母亲的左耳朵中生了出来”。连作者自己都承认,这段描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他同时为自己辩护说,他遍查《圣经》,没有发现任何内容是与这种分娩方式相抵触的,因此他相信,如果万能的上帝心念一转,“也许今后所有的女人们都是用耳朵来生孩子了”。耳朵的另一种象征意义则全然不同——它被作为智慧的象征。这是因为当上帝发布福音时,人们是用耳朵来收听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孩子们淘气时,长辈们会理直气壮地去揪他们的耳朵,因为人们相信刺激耳朵多半能够叫醒沉睡在耳朵里的智慧,一旦智慧“醒”了,淘气劲儿当然就得让位了。
对耳朵怀有的种种迷信,直接导致了在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了在耳朵上打洞并以耳饰加以点缀的习俗。这种对耳朵的、粗糙的毁损居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直到如今的现代社会,仍然到处都能看到耳朵上打了眼的男男女女。现今的绝大多数女性纯粹是出于装饰的目的在耳朵上穿洞,她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曾经意味着什么。在久远的古代,对耳朵穿洞的理由有如下几个:
因为恶魔和其他丑恶的精灵总在尝试着进入人类的身体并接管它,所以有必要对人类体表的所有出入口加以警戒,以免恶魔进入。在耳朵上佩带吉利的符咒被认为是保护耳朵、阻挡恶魔的最有效的方式;因为耳朵是智慧的渊薮,所以越智慧的人就得有越大的耳朵——特别是越大的耳垂才行。在耳朵上挂上重重的耳饰就会把耳垂拉得更长,也就等于是增加了人的智慧和才华。对印度教、佛教以及中国古代雕刻的专门研究表明,在古代人的印象当中,但凡重要的、高贵的人物,他们的耳垂都是特别大的。
还有其他的一些古老说法,譬如说,有人认为戴耳饰能够提高视力,也有人认为戴耳饰能够防止溺水身亡……
估计是年深日久的缘故,这些为“装饰”耳朵提供了理由的古老说法都已经被人们遗忘。现代社会中,无论是部落里的女性,还是大都会中的女性,她们佩带耳饰都是纯粹为了装饰,其目的也许是为了漂亮,也许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在部落文明当中,长长的耳垂被认为是非常时髦的,因此,对耳朵的人为损毁甚至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年纪还很小的儿童,耳垂上就已经被打了洞,年复一年,这些小洞变得越来越大,耳垂也随之变得越来越下垂。到了青春期,只有耳朵最长的姑娘们才被认为是最美丽的,其中的有些佼佼者,她们的耳垂几乎已经垂落到了胸部。在营造大耳朵的过程中,如果耳垂禁不起常年的拉扯,或者是在沉重的耳饰的拖拽下不幸断开,一位姑娘的美丽顿时就被彻底毁掉了,在某些文明当中,她会因此被判断为最丑的女人,恐怕再也嫁不出去了。
很多个世纪以来,女性的眼睛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史料记载,眼部化妆品的发明,距今已有六千多年。在古代埃及,就已经有了黑色的化妆品用于涂抹在眼睑上,罗马的讽刺作家马提雅尔在公元一世纪就曾经写下了尖刻的评语,“黑色的眼皮下,你还在向男人暗送秋波,你的黑眼皮应该是早上才从抽屉里‘拿’出来的吧”。眼睑、眼睫毛以及眼睛周围的皮肤,都是女人们重点装扮的目标,在人类社会的每一段文明史上,都有无数的招数去装扮眼睛,所有这些招数在颜色、形状和细节变化上都充分体现出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眼影、眼线、睫毛刷、假睫毛以及各种颜色的隐形眼镜花样翻新,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强化女性的眼睛区域,但在详细介绍这些修饰眼睛的人为手段之前,我们还是先来看看眼睛本身该是个什么样子吧。
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据估计人体对外部世界的信息获取至少有百分之八十是通过眼睛来实现的,眼睛的意义当真非凡。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说了很多,也听了很多,然而我们在本质上仍然是视觉动物,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与我们的近亲——猿类和猴子们——并没有太大的分别。所有灵长类动物都是以视觉为主的动物,它们的两只眼睛都安家在了头部的正前方,以便更好地通过视觉感知外部世界。
人类眼睛的直径大约仅为2.5厘米,但与之相比,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电视摄像机简直就是来自石器时代的破烂玩意儿。位于眼睛后方的感光视网膜包含着一亿三千七百万个细胞,这些感光单元把外界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告诉后者在我们的眼前究竟有些什么。所有这些感光细胞当中,有一亿三千万个细胞是杆状的,用于描述黑白影像,剩余的七百万个则是锥型的,能够辨别彩色影像。在任何时刻,这些感光细胞都能够应付一百五十万条同时存在的信息。由于眼睛太复杂了,以致于它们在人类的生存期内是生长变化最小的身体器官,在初生婴儿与成年人之间的对比上,连脑组织的生长程度都要比眼睛的生长来得大。在眼睛的中央是黑色的瞳孔,它起到的是光圈的作用,让外部的光线能够经由它,投射到视网膜上。当光线微弱时,瞳孔会适当放大,而在遭遇强光时,它会相应缩小,以控制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光线的总量。从这个角度上看,眼睛的工作原理就像照相机一样,用一个控制装置来适配不同的环境,但它同时还拥有一个不可控机制:当人类看到非常喜欢的东西时,瞳孔的放大程度会高于正常情况,而当呈现在眼前的东西令人厌恶时,瞳孔很可能会缩得很小。就这两种变化情况,后一种相对容易理解,因为瞳孔过度收缩之后,就能减少投射在视网膜上的光线的总量,从而让眼前令人生厌的东西变得影像模糊。然而当我们看到某些喜欢的东西时,瞳孔异常放大的情形就不那么容易解释了,因为随着瞳孔的过度放大,会有太多的光线投射到视网膜上,从而影像到视觉的精确性,其结果必然是造成影像含混,无法提供清晰的视觉效果。对于恋爱中的青年男女,这倒不失为一件好事情,当他们用放大的瞳孔深情地凝望对方时,看到的不再是清晰的影像,而是自己心仪的对象笼罩在一层模糊而又美丽的光晕里。
中世纪的意大利妓女曾经巧妙地利用过瞳孔的特性,在接待到访的客人之前,她们会向自己的眼睛里滴几滴颠茄汁,这种液体能够让她们的瞳孔明显放大,从而不仅让她们(即便已经是饱经蹂躏、年老色衰)看起来更加动人,还创造出了她们喜欢看到这位客人的假象。
在瞳孔的周围是强健的、有颜色的虹膜,这个缩小的圆盘状结构负责调节瞳孔的大小。这项工作是由不随意肌肉控制的,因此我们不能够蓄意、或者说是有意控制瞳孔的尺寸。虹膜能够根据我们看到视觉影像时的情绪,准确地对瞳孔做出放大或者缩小的动作,它是最可信赖的,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瞳孔不会说谎。人们之间虹膜颜色的差异非常之大,但这并不是说色素会有很多种变化。蓝眼睛的人们其实并不具备蓝色的眼睛色素,他们只是拥有的色素别其他人少一些,结果就留下了颜色偏蓝的外在印象。如果你的瞳孔周围是一圈深褐色的虹膜,那就意味着在你的虹膜的最外面一层,拥有大量的黑色素;如果这一层的黑色素较少,色素更多地分布在虹膜的深层,那么你的眼睛可能是灰色的,也可能随着色素数量的减少,依次向浅褐色、绿色、灰白色、蓝色转变。紫色的眼睛则是因为虹膜中黑色素的量很少,以致于无法掩盖血液的颜色。
所以说,人类眼睛的各种明亮的颜色从本质上看都是某种光学假象,它们所反映的正是黑色素在某种程度上的缺失。从阳光强烈的赤道,到日光照射较少的极地,随着纬度的提升,散布在各地的人类其体内的黑色素也在由多变少,越是接近极地,人类的身体就会变得越“苍白”,虹膜里的黑色素也是依照同样的规律在发生变化。如果我们把白种人的婴儿与深色人种的婴儿做比较,就会深切地认识到这种变化:刚出生的白种人的婴儿几乎全都是蓝色眼睛的,而深色皮肤人种的婴儿,他们的眼睛都是黑色的;但此后,随着年龄慢慢变大,在大多数白人子女的虹膜当中,黑色素明显增加,使得他们的眼睛颜色越来越深,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人没能体现这一规律,继续保留着“婴儿般”的蓝色眼睛。
覆盖着瞳孔和虹膜的,是一层通明的“窗户”——角膜,在角膜的周围,是我们习惯于称做“白眼球”的区域,它的专有名称叫做巩膜。巩膜是人类的眼睛当中没有光学作用的部分,同时也是人类的眼睛最独特的一个特征。我们一部分白眼球是旁观者能够看到的,这很不寻常,大多数动物都拥有着像“按钮”一般的、圆圆的眼睛,低等的灵长类动物的眼睛也是如此这般的,但对于大多数种类的猴子情况就不同了,它们的眼睛在左、右两边都有了“眼角”,因而看起来较为细长,不过从形状上看,猴子们的眼睛还是更接近圆形,而不是椭圆,相比之下猿类就又前进了一大步,它们的眼睛是椭圆形的,与人类的眼睛外形接近。猿类的白眼球依然是不可见的,它们两侧眼角暴露出的虹膜部分呈现出深深的褐色,人类眼睛的相同部分则是白色的,这成为一个非常易于辨认的显著特征,科学家相信这种小小的进化是为了让人类在最初的“社交”生活中,更明确地标注出自己视线的改变,让别人在即使相隔较远的地方也能看得到。在眼睛的可见部分周围,是能够分泌油脂的、边缘闪亮的眼睑,眼睑的外沿上分布着弯弯的睫毛。油脂是由一排排非常细小的腺体分泌出来的,它们就隐藏在睫毛的根部后面,是用肉眼能够看到的非常细微的小孔。伴随着平时的眨眼动作,这些油脂能够对角膜起到润滑和清洁的作用,这个过程同时还得到了泪腺的协助,后者位于眼睑上层的下面,能够分泌出泪水,帮助完成对角膜的润滑和清洗。泪水是经由两个很小的排泪管流出来的,它们也是肉眼能够观察到的小孔,分布在眼睑的边缘,比分泌油脂的腺体要稍大一些。排泪管是位于眼睑靠近鼻子的一侧,一个在上眼睑、另一个在下眼睑。当两个排泪管连接起来,就成为一个完整的通道,可以把“用过的”眼泪导入鼻腔,并把它们运出去。一旦眼睛受到外部刺激,或者是我们的情绪出现波动,让泪腺短时间内产生了太多的泪水,不能够被排泪管及时排出,此时我们就只好泪珠滚滚,过剩的泪水将沿着颧骨流下来。这是人类的眼睛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第二个独特之处:我们是陆生生物当中唯一会经常因为情绪问题而哭泣的。 [快抓在线书1.0.2]
在两个排泪管之间,在靠近鼻子一侧的眼角处,有一个粉红色的小块。这是人类第三个眼睑的残余部分,现在看来它已经彻底失去了功用。对于其他的很多物种,第三眼睑依然是有些用处的,有些动物把它当作“风挡玻璃擦洗器”,通过它的眨动清洁眼睛;有些动物则拥有彩色的第三眼睑,只在必要的时候才眨动起来,起到发某种信号的作用;还有一些动物的第三眼睑完全演化成了透明的,可以当作纯天然的太阳眼镜来使用。会潜水的鸭子更特别,它们的第三眼睑不仅透明,而且厚实,这样一来当它们在水下游泳时,可以把它们敏感的角膜覆盖住,提供最完善的保护。试想一下,如果当初在我们的老祖宗们身上,多保留一点水生动物的习性,我们的第三眼睑可能仍会继续起作用,人类对水的亲近感恐怕也会得到显著的加强了。
我们的眼睫毛是用来保护眼睛的,它们也具备一个奇异的特征,不会像头发或者身体其他部位的毛发那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成白色。每只眼睛大概有两百根睫毛,分布在上眼皮的比分布在下眼皮的要稍多一些,每根睫毛的生长周期约为三到五个月,然后它就会脱落,并被新生的睫毛替换掉。睫毛的生长期限与眉毛的生长期限大体相当。另外一种形式的对眼睛的保护发生在东方人身上,亚洲人拥有眼角内部上眼睑的内向皱襞,它的存在让亚洲人的眼睛在外观上有了不同与其他人种的、略微的倾斜。所有人种在胎儿时期其实都拥有这种内向皱襞,但到了成年阶段,就只有东方人继续保持着这种特征了。现在仍然有少数西方婴儿在降生时存留着这种特征,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鼻梁越来越高,东方人的眼睛特征也就随之消失了。之所以亚洲人的眼睛会保留着上眼睑的内向皱襞,看来是为了适应亚洲大陆的寒冷气候。亚洲人大都属于蒙古人种,后者起源于寒冷的蒙古大陆,他们的五官较为扁平,面部也较为宽阔,有较多脂肪,可以更好地对付寒冷的环境,上眼睑内向皱襞的存在等于是在眼睛的上方又布置了一个屏障,便于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更好地保护人体的这部分精密设备。
毋庸置疑的是,东方人的眼睛布局其实比西方人更有吸引力,可惜还是有很多亚洲妇女不这么认为,如今在东方的很多整形医院里,到处都能看到眼睛上打着绷带的年轻女子,她们把自己送到了医生的手术刀下,希望把上眼睑的内向皱襞去掉,这样她们的相貌看起来就更接近西方人了。
两性差异在眼睛方面也有所体现,女性的眼睛比男性的眼睛略微小了那么一点点,而且白眼球所占的比例也要稍大一些。在不同的人类文明当中,感情丰富的女性比之于感情丰富的男性,其泪腺总是要更发达一些,这究竟是因为社会文明要求男性不要(至少在表面上不要)过分情绪化,还是因为从生理方面两性就存在着这样的差异,那就很难分辨了,我们不能把它简单地归纳为社会训练的结果,这样处理未免过于草率。顺便说说眼泪:它们不仅能对眼睛暴露在外面的部分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杀菌的作用。在眼泪当中包含着一种酶,学名叫做溶解酵素,它能够杀死细菌,让眼睛远离细菌感染的危险。
我们远古的祖先们当中,肯定也会有不少人遭遇视力不佳的严重困扰。视力下降导致的问题是多重的,不仅让人无法准确地获取视觉信息,更会让人因为长久地受制于被歪曲的视觉信息,而导致严重的头痛、偏头痛。在人类文明的早期,视力问题就已经存在,而随着文字的发明,随着书写和阅读的增加,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了,很多上了岁数的学者不得不雇佣年轻人,帮助他们完成阅读。
生活在公元前后的罗马修辞学研究家塞内卡也许是第一个试图解决视力问题的人,据史料记载,虽然自己的视力很差,塞内卡还是能够在罗马图书馆里辨明自己要去的路线,因为他使用了一个“水球”,效果接近于一个放大的眼镜。这个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本来可以为眼镜的发展提供灵感,但当时没有人认识到这一点。到了十三世纪,英国的哲学家罗杰 培根在他的观察报告中做出了如下记载:“如果有人透过水晶或者玻璃的中部去观察字母或其他细小的目标……如果水晶或者玻璃的形状如同小半个球体,并且把凸出的一面对着眼睛这一边,那么他就能够把字母或者其他细小的目标看到很清楚,一切都如同被放大了的。”培根接着表示,依照这个设想制作出来的玻璃应该对那些视力较弱的人有很大的帮助,可是这一次,培根的话也被人们当成了耳边风。直到十三世纪末期,真正能够帮助阅读的眼镜终于在意大利出现了,不过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出现是否受到了培根的启发。1306年,一名佛罗伦萨僧侣在布道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制作眼镜的工艺发明至今还不足二十年,它堪称地球上最有用的发明之一,这项发明……”差不多与此同时,马可 波罗也在他的东方游记当中记录了中国老年人用透镜辅助阅读的事例,因此我们可以确信,眼镜的广泛使用在十四世纪已经蔚然成风。到了十五世纪,专门制作、用于修正近视的镜片出现了;等到十八世纪,本杰明 富兰克林发明了双焦透镜;第一副可靠的隐形眼镜也在1887年新鲜出炉,它的发明地点是瑞士。对眼镜历史的简单介绍并不是出于医学方面的兴趣,而是因为眼镜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眼睛的外观。眼镜的形状也成为了佩戴者面部特征的一部分,镜框上沿非常粗重的眼镜,总会给人留下佩戴者紧皱双眉的假象,从而让后者显得更加严厉和粗暴;一副宽大的圆框眼镜则会让人觉得佩戴者是在时刻睁圆了眼睛仔细观察,眼镜的弧线形轮廓俨然“变成”了弯弯的眉毛。眼镜的装饰作用非常突出,完全可以被视为精妙的化妆手段之一,尽管它并不是人类面部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它所勾勒出的线条却不可能被人忽略掉,一个人只要戴上眼镜,就能让自己整个的面部表情发生改变。
墨镜对人类面部表情的影响更加显著,像我们前文所提到的,由于白眼球的可见部分的存在,眼部的运动变得更加容易辨识,它也因此成为社交活动当中向周围的人提供及时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但只要墨镜一戴,这个信息来源就被彻底抹杀了。无论是坚定的目光,还是游移的目光,冷漠的眼神,或者过分关注的眼神,放大的瞳孔、亦或收缩的瞳孔,所有这一切都被隐藏在了黑色的镜片之下,旁人只能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去凭空猜测,在镜片的后面究竟发生着怎样的情况。
鼻子在解剖学上只是女性身体的极小的一部分,但千万不要小看它,它的重要意义绝不能单靠其所占有的身体比例来衡量。鼻子是女性的脸上最不擅长表达情绪变化的部分,它唯一能做的就是微微皱起来,表达对某事的厌恶。不过鼻子往往还是受到了非同一般的关注,它的外形是评价一位女性是否美丽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才会有那么多的女性求助于整容专家,希望把自己的鼻子雕琢得更加美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形出现呢?这个从女性解剖学上看来非常小的器官怎么会如此特别呢?为什么英国诗人丁尼生会在他的抒情诗中满含深情地写道“她细细的鼻子,微微翘起,像花瓣一样”呢?
很显然,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有很多特征是专为强调女性的特点而演变来的,比如宽宽的、利于分娩的臀部、健康而充满活力的皮肤以及丰满的胸脯,然而女性的鼻子发展演化成今天的样子,究竟有着怎样的进化优势呢?要理解这些,首先我们需要检视一下鼻子的基本生理结构。
如果我们把人类的鼻子与我们的动物亲戚们相比较,马上我们就会发现,有着显著的鼻梁、拉长的尖端以及向下的鼻孔的人类的鼻子,是那样的独特。猴子和猿类都完全没有这样的特征,某些其他动物也会有与人类接近的较长的鼻子,但与之相“配套”的,肯定会是一张大长脸。我们人类是在扁平的脸上搭配了一个突出的鼻子,这样奇特的情况需要一个特别的解答。有些解剖学家提出了一种不大让人信服的观点,他们认为人类的脸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扁平,但鼻子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停留在原来的位置,结果就像退潮后的海边岩石一样,被逐步暴露了出来。这种观点着实难以服众,因为人们觉得更为合理的是,一定有某种非常积极的因素,让鼻子从它周围的面部组织中如此醒目地独立出来。对于人类,鼻子一定在生理学上具备某种特别的优势,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专家们提供了多种假想。
第一种假想是,人类的长鼻子是为了加强共鸣。随着语言交流的日益重要,人类发声器官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鼻子的演变正是为了顺应这种趋势。也就是说,人类声音的发展、语言的发展促成了鼻子的发展进化。要说明这一点,你只需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然后再试着说话,你的声音就将产生极大的变化。这也就是歌剧演员们极端畏惧感冒着凉的缘故。然而这种假想还是有着严重的缺陷,因为要让人类发出清晰的声音,只需进化出更大的鼻窦——隐藏在鼻子里的空洞——就能产生足够的共鸣了,何必一定要把鼻子进化得那样高高耸立呢?看来人们还需要对这个问题寻找更好的答案。
第二种假想认为人类的鼻子是一个防护物,一个用来保护眼睛的、里面净是骨头的“盔甲”。如果你把拇指放在自己的颧骨上,食指放在眉毛上,中指放在鼻梁上,你就会发现颧骨、眉骨和鼻梁形成了对眼睛的“三角防护”,这个由骨头组成的防护能够妥善地保护眼睛,使柔软而又易受攻击的眼球尽可能地免遭正面打击。第三种假想更为古怪,有人认为鼻子是人类为了对抗水而进化出的防护物。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我们的老祖先在数百万年前曾经有过一段水栖生活,在那段需要每天浸泡在水中的岁月里,人类祖先的身体产生了多种与现实相适应的变化。当人类需要潜水的时候,高高的鼻梁和长长的鼻子就成为了一个避免让水涌入鼻腔的有效的防护物,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跳入水里的时候,需要用手捏住鼻子,以免被水呛到,而当我们头朝下跃入水中时,就完全不需要手部的配合,因为鼻子本身的结构就已经起到了防水的作用。这种观点有几分道理,但却未必接近于事实真相,如果人类的祖先确实经历过一段漫长的水栖生活,更可靠、更高效的进化目标应该是像海豹那样,产生出一个鼻腔阀门,要进化出那样一个能够在水下紧密关闭的鼻子只是进化道路上的一小步。如果真的只是为了防水,人类就无须进化出长长的鼻尖和向下的鼻孔——对一个水陆两栖的古猿来说,发展出带有阀门的鼻孔就已经足够应付现实需要了。
但也许,人类鼻子的形状真的是起到了某种防护作用,它防护的对象可能是灰尘以及被风卷起的污垢。在离开了宁静的树林,进入广阔的平原,或者其他更为严酷的生存环境之后,我们远古的祖先们一定遭遇到了严苛的、多风的气候条件,于是,更为朝下的鼻孔就应运而生,并很好地提供了对尘土、污垢的防护。这种观点把人类的鼻子看成了空气调节装置,并认为它是在我们的祖先不断散布到更冷、更干燥的地区时,迫于现实的压力而做出的自我调整,要理解这种观点,我们必须先来更好地了解一下鼻子的内在结构。
当外部的空气被我们吸入鼻孔时,它们的状态都没有好到可以直接进入我们的肺叶,我们的肺部对它所得到的空气有着苛刻的要求,后者的温度最好是三十五摄氏度,相对湿度百分之九十五,并且最好是无尘的。换句话说,进入肺叶的空气最好是温暖、湿润而且洁净的,以免肺叶精细的内部表层被烘干,或是遭到损害。鼻子以一种非凡的方式胜任了这项工作,通常情况下,它每天能够把十四立方米的空气送入肺里,并且所有这些空气都是符合要求的。如果医院里的患者因为某种原因,失去了鼻子的正常功能,那么他们的肺部很可能在一天之内就遇到重大的麻烦。尝试着为这类患者制作人造鼻子的努力屡屡受挫,这从反面证明了,人类鼻子的工程效率是多么的惊人。
人类鼻腔的整个内表面,都被一层黏膜所覆盖。在这个结构复杂的“洞穴”中,表面的黏膜每天都会分泌出大约一升水,与此同时,这层潮湿的表面还不是静态的,它基本上时刻都在运动。因为在表面黏膜的下面,是数以百万计的细小毛发,医学上把它们叫做纤毛,这些纤毛以每分钟二百五十次的速率弹动,使得覆盖其上的这张“黏膜毯子”每分钟发生大约半英寸的位移。在重力的帮助下,这些黏膜朝着喉咙做出运动,并最终消失在喉咙的后方。当这一切正常运行时,经过鼻腔的空气就会变得越来越温暖,越来越潮湿,而空气中携带的灰尘和污垢则被鼻腔黏膜捕获和清除,让肺叶能够更好地展开工作。 [快抓在线书1.0.2]
我们远古的祖先们最初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热带环境,随后他们逐步散居到世界各地,迁移到草原上开始了狩猎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鼻腔的工作压力是逐步加大的,举个例子,在湿热的环境下,相对湿度百分之七十六的潮湿空气从外面进来,我们的鼻子最多只需要为其补充百分之二十四的水份,但如果是在干燥炎热的气候下,空气的相对湿度只有百分之二十七,那么鼻腔的内表面就需要为其补充百分之七十三的水份。这就是说,要确保起到应有的功效,热带大草原或者沙漠地带的居住者就必须拥有更好的“空气调节系统”,与居住在热带雨林的人类相比,他们的鼻子肯定会更高,更显著。如今,现代人类的祖先们早已在长期的进化之后获得了适应其居住地的、理想的鼻子,如果去细致地绘制一张地图,完全可以依照鼻子的形状对不同地区的人们进行分类,并能够据此看出,在温度和湿度相近的地区,当地居住者的鼻子形状往往也是相近的。这种分类与人种的划分不同,它经常会突破人种的界限,譬如说,同样是黑色皮肤,居住在高温、潮湿地区(比如西非)的人们,与居住在东部非洲较为干燥的大草原上的人们相比,前者的鼻子肯定要更宽、更扁——鼻子的形状可以作为一个指示器,它能够标明每一个人的祖先,曾经长时间地呼吸过怎样的空气。
综合以上的多种观点,我们知道人类的鼻子是一个共鸣器,同时也是一个骨头的防护盾,它是在远古人类离开他们炎热、湿润的热带伊甸园,逐步散居到世界各地的过程中,逐步地变高、变长的,其目的是为了顺应气候的改变,发挥必要的作用。但鼻子能干的当然不仅仅是这些,它还是我们人类最主要的嗅觉和味觉器官。人类的嗅觉信息是由位于鼻腔高处的两小块气味辨别单元来提供的,它们只有小号硬币大小,是由很多嗅觉细胞组成。统计数据显示,这两块气味辨别单元是由大约五百万个呈淡黄色的细胞所构成,它们能够敏锐地辨别很多种气味,其工作效率比普通人所能设想到的要高出许多。我们的鼻子能够识别出仅占空气的几十亿分之一的某些气味,科学实验已经证明,人类的鼻子足够敏感,能够在干净的吸墨水纸上追踪到其他人留下的新鲜足迹。
女性的鼻子对男性的身体气味极其敏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研究结果证明,在汗水、唾液、皮肤分泌的油脂等等人类的体液当中,包含着超过两百种不同的化学混合物。令人惊异的是,实验结果已经表明,对于那些享受着规律的、经常的性生活的女性,由于男子的体味经常地进入她们的鼻腔,使得她们的生理周期非常平稳,她们的月经非常规律,并且在生育方面也绝少遇到问题——这就是鼻子的力量。母亲们也能够单纯通过身体气味辨认出自己的孩子,如果做一次简单的试验,让一组母亲们并排站成一行,并蒙上她们的眼睛,然后把她们的婴儿挨个抱过来,结果是每位母亲都能够仅仅通过辨别气味就找出自己的孩子。年轻的母亲们往往会很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会有这样的本领,这个实验验证了人类的嗅觉是非常灵敏的,但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真的拥有这样的能力。必须承认,人类鼻子的能力再一次被低估了。此外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同样的试验如果由父亲们来完成,最终成功辨别出自己子女的父亲仅占百分之五十。
之所以我们对自己鼻子的极高的工作效率缺乏认识,原因在于我们越来越多地忽略甚至干涉它们的正常运行。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城镇以及大城市里,那里的天然气息早已不复存在,我们所穿的衣服上会带有我们的身体所发出的酸酸的气味,同时我们还在周围的世界里不断地喷洒香水,以及除臭剂。有时我们甚至会以为,嗅觉总是带着点原始和粗糙的色彩,这种来自远古的技能最好能够被忘记,被抛弃。只有在某些特别的领域,例如品酒师,或者香水设计师,或者其他需要发挥人类嗅觉的职业,人们才会尝试着进一步开发鼻子的功能,发挥出它那巨大的潜力。
我们的鼻子不仅是嗅觉器官,同时也是首要的味觉器官,对此我们恐怕需要多做一些解释工作。普通人往往会认为,舌头才是真正的味觉器官,但事实上,舌头的能力非常有限。舌头能够区分的气味总共只有四种:甜的,酸的,苦的,咸的。我们在品尝食品的过程中所能感受到的其他各种味道其实并非来自舌头,它在我们咀嚼以及吞咽食物时正淌满了口水,使劲地帮忙,此时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其他各种味道,还是依靠位于鼻腔高处的两个小小的气味辨别单元的分析处理,各种带有气味的粒子或者是在我们把食物送进嘴巴时直接飘进了鼻腔,或者是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间接地进入了鼻腔,所以,严格地说,如果我们要夸奖哪位大厨手艺了得,不应该只是说“尝起来很好”,还得加上一句“闻起来真棒”。以上就是对鼻子生理结构的基本介绍,但了解了这些,如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女性的鼻子形状与女性美之间的强烈关联呢?首先我们可以从人类独特的、高高的鼻梁骨找到答案。高高的鼻子在人类的脸上非常突出,如果没有它,人类脸部的基本轮廓将是扁平的,像我们前文所讨论过的,这一生理结构能够保护眼睛免受正面的暴力打击,照此推想,以狩猎为主要职责的男性,理应比主要工作是采集食物的女性受到更多的保护。在原始部落当中,让成年女性去打猎是得不偿失的,相比之下成年男性的牺牲还能够容忍,但即便如此,既然他们需要面对打猎的严峻风险,他们就需要获得所有他们能够得到的保护。因此,男性的颅骨发展得更为厚重,眉骨更加坚固,颧骨更加强韧,鼻梁也更大,所有这一切给他们的眼睛提供了更周到的保护,而更大的鼻梁就意味着,男性的鼻子会比女性的鼻子尺寸更大。
此外,男性追逐的猎物是长着脚、到处飞奔的,要追赶它们,男性的活动量也大大增加,这意味着作为空气调节装置的鼻子,其地位变得更加重要。因此,来自进化方面的压力也要求男性的鼻子比女性的鼻子更大。
上述的性别差异产生了这样一个等式:小鼻子=女性的鼻子。接下来的结论自然就是,如果一位女性生就了一个小巧的鼻子,就会被看成极具女性魅力的,而所有那些长着异乎寻常的大鼻子的女性,肯定会打心眼儿里感到不痛快。事情还不仅如此。在日常的工作当中,鼻子小巧的女性也会受到偏爱。每个人在婴儿时期都拥有着小小的、按钮般精巧的鼻子,随着我们慢慢长大,这些“小物件”也在配合着脸部的比例逐步成长,并在成年之后达到它们的最大体形。所以,我们往往下意识地把小巧的鼻子看成是年轻的鼻子,这种潜意识再加上对年轻人的羡慕心理,就导出了下面的逻辑:你的鼻子越小巧,你的外表就会越年轻可爱。
为此,对年轻姑娘而言,拥有一个小巧的鼻子就是非常重要的了。对大多数女性这不成问题,大自然已经为她们做好了适当的安排。然而,总有一些人,她们在遗传学上不够走运,被错误地安置了一个大大的、颇具男性气概的鼻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种,第一是她们确实运气较差,在人类的繁衍当中,每个个体都会有一些变异,而她们的变异刚好是不讨人喜欢的,还有一种可能性则是,她们的祖上来自一个流行大鼻子的地方,那里的气候条件较为极端,导致人们的鼻子做出了适应性的进化。那些生活在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例如中东或者北非的人们,往往有着比寻常人更高的鼻子,那些来自炎热、潮湿地区的人们,比如非洲靠近赤道的地区,他们的鼻子就会比普通人更宽阔。如果这些地区的人们要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讨生活,尤其是在那些气候条件适中的地区,这些人中的一部分肯定会发现自己的鼻子太大、太缺乏女人味了,于是想要它们变得稍小一些。直到上个世纪末,想要把鼻子弄小的女性们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处于求救无门的境地,但在那之后,随着更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到了整容外科手术当中,缩鼻术成为现实,长着大鼻子的女性们终于有救了。 [快抓在线书1.0.2]
整容手术的出现其实很有一些年头了,在二十世纪的世界大战中,它就被用来为那些脸部遭到严重损毁的战士们重建面容。后来这种新型的外科手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人们由此意识到,同样的手术过程完全可以应用于纯粹的美容目的,服务于那些对于自己天生的面庞心怀不满的人。到目前为止,为女性缩小鼻子是各类美容手术当中最受欢迎的。与鼻子有关的外科手术在医学上都被定名为“鼻整形术”,这是一个希腊语复合词,其字面含义是“鼻子浇铸术”,这或许是对此类手术的更生动的概括。鼻整形术是在鼻腔内部进行的,以便外面不留疤痕,最典型的手术方法是去掉鼻子的一小块骨头,让鼻子的外观不再那么突出,同时还能起到修正鹰钩鼻的作用。此外还有很多不太常用的整形方法,例如修整酒糟鼻、整理鼻孔以及将过于下垂的鼻头略微上提等等。
正如每一种新的技术进步刚刚被引进整容业一样,对于“鼻整形术”,敢于率先尝试的都是演艺行业的大明星。1923年,当时名声大躁的美国戏剧演员芬妮 布鲁斯在她的豪华公寓里接受了鼻整形术,这次手术成功地将她的大鼻子修改得尺寸适度,但她的雇主为这事儿担心得要死,他们在手术之前不断地规劝芬妮不要冒险,因为她拥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鼻子”,而桃乐茜 帕克,当时的一位以尖刻地批评各位名人而走红的评论家也对芬妮冷嘲热讽,她指责芬妮“切断自己的鼻子,困扰了自己的族人”(芬妮是犹太人)。芬妮自己则旗帜鲜明地捍卫了自己的行动。后来,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芭芭拉 史翠珊在电影《好笑的女孩》当中扮演女主人公芬妮 布鲁斯,但她拒绝对自己的大鼻子做任何修整,于是,这部自传体的电影只好砍掉了剧本当中关于芬妮接受鼻整形术的那部分内容。
史翠珊强有力的个性使她在压力之下仍然能做出拒绝手术的决定,但她只是时尚风潮之中的一个极特殊的反例。二十世纪的后五十年间,鼻整形术在西方国家大受欢迎,女演员、模特乃至其他任何职业、任何年龄阶段的女性都趋之若鹜,要求把自己的大鼻子、甚至是本来大小适中的鼻子修改得更加小巧细致。到了二十一世纪,接受过鼻整形术的女性已经是数以万计。即使是在那些原本就适宜大鼻子的地区,鼻整形术也在大为流行。以以色列为例,那里的外科手术专家每日里忙得手脚不停,疲于应付日益增长的、要求将鼻子修改得更小的手术需求;除了应付本地女性的要求以外,还有很多埃及、约旦、沙特以及其他海湾国家的女性慕名而来,希望在技术高超的以色列诊所,完成自己缩小鼻子的心愿。
甚至在那些人们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鼻整形术也开始了无孔不入的渗透。在戒律森严的伊斯兰国家伊朗,女性在公共场合必须蒙起头发,只能露出她们的脸,甚至是一部分脸,所以当人们发现鼻整形术在这里也大为走红,真的是惊讶不已。二十一世纪初,来自伊朗的统计报告表明,聪明的伊朗年轻女性对鼻整形术相当着迷,在每年实施的三万五千多例鼻子手术当中,鼻整形术的数量超过一百例。一位不满二十岁的德黑兰青年宣称,“鼻整形术已经成为了时尚潮流,即便是那些没有去做这种手术的人,也会在脸上裹着绷带,以骗取人们的关注。”至于那些真正去做过这类手术,或者提倡这类手术的人们,她们的理由听起来很唬人,居然是来自伊斯兰教的教义——“上帝(安拉)热爱美丽的人们”,但更深层次的原因,不用详细分说大家也能明了,自然是因为女性的爱美之心,既然伊斯兰教的衣着习俗逼迫妇女们把脸部以外都包裹了起来,鼻子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在非洲的部分热带地区,另一种类型的鼻子手术也在悄然兴起。通过这种手术,当地女性过度扁平、宽阔的鼻子被修整得狭窄了不少,鼻梁也被适度地架高。正如她们把自己卷缩的头发拉直一样,这种鼻子手术是时髦的非洲女性时下非常热衷的,事实上她们正在尝试各种手段,尽可能地把自己装扮得更接近欧洲人。同样的流行趋势也席卷了亚洲,中国、越南等很多国家的女性,都在把自己的鼻子修整得西洋化。女性的鼻子算不上一个适合佩戴珠宝的位置,它毕竟不同于耳朵、脖子、手腕以及手指等等部位,在某些部落当中,女性鼻子的横膈膜会被穿孔,用于佩戴装饰品,但这种装饰手法至今还没有流行起来。在鼻子上穿孔有着相当长的历史,大约四千年前,中东地区就有了这样的做法,时至今日,生活在北非以及中东的游牧民族柏柏尔人、贝多因人还在沿袭这一做法,他们的风俗之一就是在新婚的那一天,丈夫要给自己的新娘送上一只纯金的鼻环。鼻环的大小与这个家族的富裕程度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日后两口子离婚,被遗弃的妻子至少可以利用她鼻子上的金环,暂时度过难关。
在鼻子上穿孔的习俗始于中东,并于十七世纪传入了印度,后者对此略加改变,只在左边的鼻孔上打洞,而放过了右边。选择左边鼻孔的原因,是因为印度当地的迷信说法认为这一侧的鼻孔是与女性的生育和分娩相关联的,当地人认为,如果在左边的鼻孔上穿上一个鼻环(有时,爱美的女性还会在鼻环上加一条金链子,链子的另一头接在左耳朵上),生孩子的时候就能少受点儿罪。
自古以来,柔软、平滑的女性面颊就被认为是人类美丽、清白而又谦逊的焦点,这大概是因为她们圆润的面颊非常接近于孩子,往往会让人直接联想到婴儿们胖胖的小脸,从而陡然之间萌生出父母对子女般的爱怜。在平滑的面颊与强烈的爱怜之间似乎早就形成了密切的联系,这样的联系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依然适用。在我们最温柔的时候,我们会触摸、亲吻或者是轻轻地拍打我们所钟爱的人的面颊,把我们的脉脉温情都倾注其中,这全都是因为这部分身体结构总能唤起人们最纯净的爱,就像父母对子女的感情那样。年轻的母亲们喜欢把她的面颊温柔地紧贴在婴儿的面颊上,同样的,恋爱中的男女也会在跳舞的时候把面颊紧贴在一起,老朋友相见时除了热情亲吻,还要面颊贴面颊地紧紧拥抱。各种情形都表明,面颊是女性的身体结构当中最温柔的一个部分。
面颊同时也是最能暴露女人真实情绪的区域,因为当女性的情绪发生变化时,她们的脸色会发生改变,这在面颊上表现得最为显著。害羞时脸上一抹绯红,正是从面颊的中心开始,并迅速向外扩散的,当整个面颊布满红晕的时候,两侧面颊的中心的颜色会变成深红。如果羞涩的程度非同寻常,不仅脸上的皮肤会变成红色,其他部分的皮肤,比如脖子、鼻子、耳垂甚至胸部以上的部分,都可能变成红色。马克 吐温曾经发表过他的一番高论,认为“男人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或许也是唯一需要脸红的动物……”听起来似乎人类因为害羞而脸红,成了某种很可怕的罪过。但马克 吐温所陈述的情况并不是我们要探讨的主题,根据专家的观察分析,最典型的脸红者是年轻的、自觉的、缺乏社交经验的人,事实上他们除了在个人的阅历方面有所欠缺,以及拥有着与这个油滑、世故的世界格格不入的天真、无知以外,就再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了。
脸红经常会发生在与色情相关联的情形下,这一事实使得脸红简直变成了无知少女们的专利。“红着脸的新娘子”已经成为结婚典礼上必然的风景,在这里,新娘的满脸红晕是因为她的内心不由自主地猜想到,在场的每一位宾客,内心里恐怕都在盘算着“这位年轻女性马上就要失去童贞了”。由于脸红是(至少是曾经是,在以往性教育还不是特别开放和坦白的年代)经常与求爱联系在一起的,当然它也很有可能发生在还很稚嫩的成年人尝试着调情的时刻,所以,脸红显然是与性诉求有着必然的联系。不会脸红的女性,要么是完全忘记了她自己的性特征,要么就是早已见多识广,刀枪不入了;而那些意识到某种性暗示已经发生时会脸色发红的女性,很显然,她们充分意识到了自己的性特征,并且她们还不是那么老于世故。因此有人说,脸红是人类的一个基本指示功能,脸红与否可以作为判断某个人是否保有童贞的重要依据。也正是因为很多人持有这样的观点,所以在古代的奴隶市场上,当女奴隶被拉出来在潜在的客户跟前列队等候挑选时,会脸红的女子最受客户的欢迎,总是能卖出好价钱。女性的面颊还是其他多种情绪的“显示器”,当她们的脸上直接变红,那就说明她们发怒了。这种突然的脸红不同于前面提到的那种娇羞的脸红,它是整个面颊突然同时变红,而不是从面颊的中心一点点扩散开来。突然因愤怒而脸红的女人其实是在虚张声势,她可能会发出种种可怕的威胁,但红色的面颊已经证明,她其实是受到了惊吓的。一位真正想要发动进攻的女性,她的脸色会是非常苍白的,因为血液都被从皮肤表面抽走,以应对随时可能展开的攻击行动,苍白的脸预示着这位女性随时都有可能放手一拼。同样的,如果某位女性遭到严重的惊吓,她的脸色也会发白,因为她同样是在酝酿着某种行动——逃走,或是在必要的情况下奋起反抗。
近些年来,女性中开始流行古铜色的面颊,那是经常晒日光浴的结果,它意味着某位女性有足够的财力和闲暇让自己躺在假日海滩的艳阳之下,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女性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种情况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要知道在以往的千百年中,没有任何一位自诩为“时尚女人”的有身份、有地位的女性,会容忍自己的皮肤被太阳晒黑,深色的皮肤在那个时候只能让人联想到一种人,那就是在田间辛苦劳作、风吹日晒的乡下人。上流社会的女性,都会把过深的肤色看成是与自己的身份、地位极不相称的,她们甚至会采取某些极端的手段,去避免遭受哪怕最微弱的日晒。逛公园的时候,上流社会的淑女们不是戴着遮阳帽,就是手持阳伞,这么做的首要目的倒不是为了故意炫耀,而是为了让皮肤免遭日晒。
在某些特定的历史阶段,这种反对日晒的态度曾经引发了对面颊进行美白的流行风潮,当然这需要得到化妆品的帮助。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些非常极端的例子,有的女性甚至会给自己放血,以便让自己的面颊变得更苍白。以往的所有各种美白尝试都是有风险的,放血的风险自不待言,使用化妆品同样不安全,十六世纪的各种美白化妆品都含有铅的氧化物,长期在面颊上涂抹这种化妆品,必然导致铅毒在人体内的过量堆积,长此以往,会造成肌肉瘫痪,甚至导致死亡。还有的时候,人们普遍认为玫瑰色的面颊最美丽,不仅是身体健康的象征,也代表着自然的活力,于是女性们就纷纷在面颊上涂抹胭脂。胭脂有时候会掉,也有时候会忘记把胭脂盒带在身边,所以,在重要社会活动当中,人们常常会看到年轻女士们躲在角落,用手猛捏自己的脸蛋,以便让更多的血色涌现在面颊上。
使脸色红润的化妆品至今仍然是女性化妆间的常备物资,虽然流行趋势不断变化,让这类化妆品时而走俏,时而遭冷落。流行元素的不断变化是那些时尚设计机构故意造成的,为了商业利润,它们会努力地营造新奇的事物。使脸色红润的化妆品有着双重的意义,既能让使用者看上去健康而又精神,又能让人觉得那片绯红也许是出于年少者的天真无邪,因此,这类化妆品能够历经多年,长盛不衰。
到了二十一世纪,医学的进步证明了过度醉心于日光浴会直接导致皮肤癌,此言一出,追求古铜色面颊的女性顿时失去了兴趣。许多年轻女孩儿拒绝再去烈日炎炎的假日海滩,并且开始使用大量的防晒霜,有些人干脆就不在日光下出没。灰白的面颊再次成为时尚主流,不同的是,这一次它的流行是因为人们对皮肤健康的关心。尽管如此,依然有一些女性不肯放弃日光浴,对她们来说日光浴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每逢假日,她们依然会跑到海滩上尽情地裸露身体,拥抱阳光,这些敢于冒险的古铜色面颊的女性,与那些谨慎小心注意保养的女性,形成了壁垒森严的两个阵营。我们现在还难以料定,究竟哪一方会笑到最后。被太阳晒黑的皮肤只是偶尔会让人遭遇健康难题,与下面将要提到的这种面霜相比,日光浴可能造成的伤害根本不值一提。这种面霜叫做“浅绿色的托法娜”,或者是“圣尼古拉斯酒吧的甘露”,它是十七世纪的意大利产品。制作并销售这种面霜的人,叫做西尼奥里 久利娅 托法娜,她向那些时尚女性们大力推销自己的产品,事实证明,该产品在那些希望除掉自己丈夫的富婆当中非常流行。这种面霜分为膏状和粉末状两种,无论哪种都是烈性的毒药,其中包含着砒霜或者其他的致命成份。西尼奥里 托法娜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职业习惯,每次都是单独去拜访每一位顾客,这样才能更方便地把正确的使用方法传授给后者。她告诫所有的顾客一定不要误服这种“面霜”,并且只能在自己的丈夫想要求欢时再把它涂抹在颧骨上,这确保了那些丈夫们的嘴唇只要一碰上妻子的面颊,就会沾到足够杀死他们的有毒物质,而事后,他们的死因总是被归纳为“性欲无度而亡”。这套鬼把戏成功地运做了很多年。 [快抓在线书1.0.2]
托法娜被证明要对六百多宗死亡案负责,这些案件造就了同样数量的富裕寡妇。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投毒者,托法娜的罪行于1709年败露,同年她遭到逮捕,受到酷刑的折磨,并被掐死在监狱中。
除了颜色以外,面颊的形状也很重要。欧洲人大都喜欢有酒窝的面颊,他们认为那很迷人,正因如此,欧洲才会流行一种说法,相信酒窝是上帝用手指头按出来的。有酒窝的女性如今并不多见,以往恐怕也是很稀少的,所以才会激发了那么多与酒窝有关的民间故事和迷信传说。有很多的俗语、老歌是赞颂酒窝的,比如“一个酒窝在脸上,就能征服很多颗心……”,再比如“如果你脸上有个酒窝,一定会迷死人不偿命”。在早期的希腊文明中,面颊的形状也很重要,并被作为美丽的一种基本标准。为此希腊人专门有一个检验的动作,叫做“抚摸面颊”。动作的标准流程是,把一只手放在面颊上,拇指按住一侧的颧骨,食指按住另一侧的颧骨,然后以此为起点,整只手向下温柔地滑过,最终在下巴处离开面颊。在这整个过程中,拇指和食指逐步收拢,以便更好地感觉面部的轮廓。在古希腊人看来,鸡蛋形的脸是最符合女性美的。现在的很多希腊人仍然是这样认为的。
英语里厚颜无耻(cheeky)这个词,它的词根是对一个动作的描述,意思是“面颊上的舌头”。所谓“面颊上的舌头”,指的是某人用自己的舌头用力顶住一边的面颊,导致这一侧的面颊发生了扭曲。这个动作被用来表示对某事的极大怀疑。究其本源,做这个动作的人一定是有某些批评的话已经到了嘴边,但又实在不愿过于尖刻,所以只好以这个唯一能够制止自己开口的动作,硬生生把眼看就要脱口而出的话咽下去。“面颊上的舌头”是不符合礼仪的,做出这个动作的人往往会被认为是粗俗无礼的,儿童们尤其被禁止做这种动作。
另一种与面颊有关的动作源自意大利,并且似乎也只在意大利流行。它的名称叫做“钻面颊”,具体做法是用食指顶住自己的面颊并开始旋转手指,如同要用食指把某种东西拧到自己的脸上。在意大利,这个动作几乎人人都会,从北部的都灵,到南部的西西里、萨丁岛。“钻面颊”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棒极了”,它的本源是用来夸奖某位厨师的意大利面做得火候极佳,非常适合食用者的牙口,所以后者才会用食指努力戳着自己的腮帮子,他其实是指着自己的牙齿向厨师致意。但随着时光的流转,这个动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可以用来表扬任何美好的事情。如果是被用在谈到一位女性时,它的意思是这位女性“非常有品位”。把双手的手掌合在一起,然后让一边的面颊靠在一只手的手背上,这个动作有着全球通用的明确含义,“我困倦了”,因为它模拟的是把面颊靠在枕头上的动作,那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意味着睡觉时间到了。有趣的是,当人们疲劳了或者厌倦了,但仍然需要坐在某处不能随便离开时,他们就会做出一个简化了的“我困倦了”的动作,他们会把胳膊肘顶在桌子上,然后用手托住一侧的面颊,犹如正托着一个沉重的大脑袋。如果是在课堂上或者讲座当中发生这样的情况,主讲的先生们就需要当心了,因为他们已经陷入了某种不好应付的局面。一个更加意义明确地表达厌倦情绪的动作是撇嘴,某人的一侧嘴角会使劲儿向后撇,使得这一侧的面颊变得“皱皱的”,这个动作的含义不仅仅是厌倦,还包括明显的怀疑,以及尖酸的讽刺。
在地中海沿岸的很多地方,用手捏自己的面颊也是一个夸奖的手势,意思是某样东西非常出色,或者非常美味。所有这些地区的人们,他们做“捏面颊”这个动作时所表达的情绪都是积极、美好的,是一种表达关爱的信号,当然了,捏别人的面颊除外。据说这个动作的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它在古罗马时期就已经非常普遍。通常情况下它被用在成年人与儿童之间,尽管儿童通常是不喜欢做这个动作的,但偶尔,当人们互相开玩笑时,它也会在成年人之间使用。
用手掌轻轻拍击别人的面颊,这经常被使用在朋友之间,因而并不是一个会激怒后者的动作,但如果谁使的劲儿太大了,那就成了对被拍击者的污辱或者骚扰。有些人会假装友好地使用这个动作,但却故意使出比较大的力量,这往往会让受害的一方陷入两难境地——他明知道自己挨了欺负,遭了暗算,但却不能发作,因为这个动作与朋友之间表示亲近的动作太接近了,外人往往分辨不出其中的差距。“打耳光”的历史算得上非常悠久,当某位女性受到了来自异性的过于无礼的窥探时,她的第一反应,也是最典型的反应就是打后者一耳光。打耳光往往会发出很响的声音,但实际造成的身体损伤是微乎其微的,基本上不会激起受害者过于强烈的防卫或者报复,这个动作当即就会吓退“受害者”,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与面颊相关的、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动作包括亲吻面颊、触碰面颊和抚摸面颊。亲吻面颊是一个互惠的动作,只可能发生在有相同身份、地位的两个人之间。它实际上是亲嘴的一个变种,同时亲吻的力量也稍小一些,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它已经成为社交聚会当中相互问候或相互道别时基本的礼仪。由于女人们参与公共活动时大都抹了唇膏,在她们之间,亲吻面颊就变成了互相触碰面颊,与此同时嘴唇发出亲吻的声音,尽管嘴唇与面颊根本没有发生实际的接触。亲吻面颊的发生频率依社会文化程度的不同而有着巨大的变化,在影视圈,或者其他更加华贵的社交圈子里,亲吻面颊的动作可以称得上是被滥用了,几乎时刻都在发生,而在那些低收入阶层里,它就变得不大常见,除非是在非常亲密的家庭成员之间。亲吻面颊这个动作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也呈现出很大的变化,比如说在东欧,人们之间仍然保留着互相亲吻嘴唇的问候方式,他们可没有把亲吻的着落点,由嘴唇转移到面颊上。
由于要留着面颊做出各种各样、非常丰富的表情动作,人们很少把它作为人为修饰的对象,不怎么会在面颊上面搞出钻孔、打眼儿之类的花样。但是在古代,依然有些地方流行着一种特殊风俗,凡是有家人丧亡的女性,她们的脸上必须被抓破几道,让脸上血迹斑斑,这是她们表达哀思的最明显的方式。根据英国医师约翰 布尔沃的记载,正是这种血腥的自虐方式,导致了《保护面容平整法令》的出台:“老派的罗马妇人们,习惯于带着泪水和满脸的抓伤,面对生活中的苦痛……为此,罗马参议院不甘坐视,并制订了禁止这一做法的法令,所有的女性都不得以悲伤或者哀痛为理由,毁伤自己的面容,因为面颊是用来展示人类情感的,是谦逊与羞愧的专有座位。”在原始的部落中,还是存在着各种对面颊的“装修”的,方法包括勾画脸谱、刺青、雕刻以及打洞等等。西方的文明社会在这一方面没有什么创新,我们前面提到,除了用各种粉末和胭脂装饰面庞以外,西方世界基本上没有其他修饰面颊的方法。唯一的例外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伦敦兴起的朋克运动,那时经常有姑娘们把安全别针别在面颊上,通常是别在靠近嘴唇的部位。朋克运动早期的这种野蛮的装饰手法很快就势头减弱,慢慢地,市面上开始销售假的安全别针,姑娘们把它戴在脸上之后,外表看来别针似乎是串进了面颊里面,但其实并没有真正伤及皮肉。 [快抓在线书1.0.2]
除此之外,只有一种修饰面颊的方法值得提及,那就是“美人痣”,是存在于十七、十八世纪的一种时尚做法。开始的时候,女性们的目的其实只是想要设法掩盖面颊上的小块瑕疵,但不久,这种遮羞的手法本身反倒成为了流行的主体。甚至有人散布消息说,罗马神话中美丽的女神维纳斯在出生时,面颊上就有一块天生的美人痣,所以,任何一位起来仿效维纳斯的时尚女性,都会重新获得美丽。这就为无数的女性们提供了理想的借口,便于她们用一小块圆形的黑色“补丁”遮盖面颊上的胎记、面疣以及麻子,当然也会有人巧妙地使用黑色的化妆笔,把胎记、面疣以及麻子伪装成“美人痣”。
这种装饰面颊的方法曾经风靡一时,以致于很多面颊平滑的女性也加入进来,把“美人痣”作为一种纯粹的化妆手段。后来“美人痣”的普及程度几乎可以算是无以复加,完全成为了日常生活的基本成分,有那么一个阶段,民间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所有的时尚女性都得有颗美人痣,随时都得有,除非她们正在服丧。”十七世纪末,一位说话尖刻的法国人造访伦敦,结果就形成了以下的言论,“在英格兰,无论年轻、年长,丑陋与否,每位女性的脸上都戴着补丁,除非她们躺到了床上。我经常劈头撞见满脸皱纹、鸡皮鹤发的老巫婆,一张老脸上,打的补丁总在十五个以上。”到了十八世纪早期,这种时尚风气又发生了让人难以理解的变化,它不仅仅是代表着美丽的小圆点,更兼具了某种政治意味,成为持不同政见者的分类标记。右翼的辉格党女性只在她们的右边面颊上佩戴美人痣,左翼的保皇党女性只在她们的左边面颊上佩戴美人痣。美人痣本身的形状也发生了改变,它不再局限为圆形,而是被发扬光大成了星形、月牙形、皇冠形、菱形以及心形。过度的繁荣之后,美人痣终于走向衰落,人们只是偶尔会看到个别女性在脸上戴有一个相对朴素的“美人痣”,那只是繁华过后极少数的孑余罢了。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美人痣的生存空间几乎已经不复存在,倘若需要遮盖面颊上的瑕疵,如今的女性们会选择其他的多种方式。由于平滑的、没有瑕疵的面颊被公认为年轻而又健康的,因此,对于一位很有吸引力的年轻女性,设法去除脸上的各种缺点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无论它是粉刺留下的疤痕、大的斑点、粗糙的皮肤、皱纹还是其他任何类型的皮肤损伤。如果普通的化妆手法不能提供有效的遮盖,就只有采取某些更激烈的手段了,为了顺应这样的社会需求,有多种全新的方法被引进到了美容手术之中。
需要介绍的第一种方法是磨皮法,这是外行的俗称,专业的说法叫做“微量磨除皮肤疤痕手术”。手术的过程其实是用磨沙把面部皮肤磨得更平整的过程,适量的、外观如同沙子的结晶状铝氧化物被喷洒到脸上,用以除去皮肤的最表层。治疗结束之后,如果手术进行得足够成功,面颊的皮肤确实会相当光滑。另一种方法是“化学皮肤剥落法”。一层特制的、可以去除死皮的凝胶被涂抹在面颊上,经过大约五分钟,这层面膜会被很小心地揭起来。凝胶本身是酸性的,能够把受损的皮肤表层揭掉。
第三种方法结合了多种高科技手段,包括超频率声波、微量电流、皮肤真空吸取以及激光治疗。
关于人类的嘴唇,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特征。人类的嘴唇是外翻的,这与动物王国里的其他物种完全不同。很多人完全意识不到这个特征有多么不同寻常,因为他们认为人类的嘴唇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甚至懒得把人类的嘴唇与猴子、猿类等等我们的灵长类“亲戚”相比较,但如果我们近距离地仔细观察黑猩猩或者大猩猩的嘴,我们就会清楚地发现,它们闭上嘴巴的时候,嘴唇的表面是看不见的,柔软、丰满并且有光泽的嘴唇只会出现在人类的脸上。
为什么人类会拥有这样的向外翻转的嘴唇?答案再一次与我们的进化之路有关,它是“幼态持续”的又一个典型范例。成年人在解剖学以及行为模式上会越来越婴儿化,他们身上保有的、贴近婴儿的特征越来越多,外翻的、丰满的嘴唇就是其中之一。在嘴唇的进化方面,人类的女性比男性更为进步,换句话说,也就是更为幼稚。从外观上分析,平均下来女性的嘴唇比男性的嘴唇更显著,更为隆起,其必然的结果是,女性的嘴唇总会吸引到非常多的关注。
但首先,我们的这种在动物界里堪称“超级”的嘴唇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从哪里能够追踪到它的起源呢?答案既不是人类的婴儿,也不是黑猩猩的婴儿,而是一个非常细小的黑猩猩的胚胎。当这种猿类的胎儿只有十六周大时,它的嘴唇具备着典型的人类嘴唇的特征,又大又丰满,两个月过后,等到胎儿长到二十六周大,这个特征已经消失不见,原本外翻的、丰满的嘴唇自行缩了回去,当嘴巴闭上时,嘴唇完全是看不到的,像极了它们的父母亲,而且在它们的余生里,嘴唇一直都会保持这个样子。因此,准确地说,人类的嘴唇不仅仅是幼稚,而是非常、特别以及极其地幼稚。与黑猩猩的婴儿不同,人类的婴儿依然保持着胎儿时期的嘴唇设计,降生之后他们很快就会用到那肥嘟嘟的嘴唇,正是靠这双嘴唇,他们满含快乐地叼住母亲短短的乳头,轻松而又称心快意地从母亲鼓胀的乳房吸吮营养;小黑猩猩就不一样了,它们得用自己薄薄的、肌肉强健的嘴唇夹紧母亲长长的乳头,它们吃奶的方式就像农夫挤牛奶一样。
所以说,人类独特的外翻嘴唇非常适合他们降生之后的第一项工作,这对外翻的嘴唇就是一具专门的取奶装备,用于从同样独特的人类女性的胸脯上吸取维持生命的养分。当碰到圆圆的乳房时,这对嘴唇就形成了一个无懈可击的密封结构。但故事并非到此为止,如果只是为了满足吃奶的特殊需要,那么一旦断了奶,开始吃固体食物,这些婴儿的嘴唇就应该服从于普通灵长类的规律,慢慢地向内收拢,也许还等不到长大成人,它们的嘴唇就最终发展成为典型的薄嘴唇。人类的成年男性实际上就面临着嘴唇越来越紧、越来越薄的情形,远古时代的人类成年男性,他们的嘴唇后来就是完全被遮盖在面部的胡须之下了。
女性的嘴总是在超时工作。其他动物的嘴同样负担着大量工作,包括咬、舔、吮吸、品尝、咀嚼、咳嗽、打哈欠、吼叫、尖叫、打呼噜等等,但人类女性的嘴在此基础上还要完成更多的事情。她要讲话、微笑、大笑、亲吻、吹口哨、抽烟……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会把嘴形容成“脸上的战场”了。
在嘴唇的里面,是嘴的最基本的部分——舌头。要是没有了舌头,女人就无法说话,也就因此被剥夺了她最重要的一项特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类的女性是世界上最善于做口头交流的,不仅优于所有其他动物,甚至比人类的男性也要强出许多。大脑扫描的研究结果已经证实了很多人的猜想:女人是更流畅的演说者,她们在这方面天生就比男人高明。这是出于进化的原因,与文化背景没有关系。当面对一项需要做口头表达的工作时,女性大脑的很多部分会被积极地调用起来,用于判断分析、组织问题以及做出解答,她们调用的脑组织比男性所调用的要多得多。在原始社会中,女性是部落生活的组织交流者,而男性则处在外围,他们在主要职责是静悄悄地接近猎物,往往连呼噜都不敢打一个。如今的女性继承了这种品质,这也是她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强项之一。
舌头在说话的过程中所担负的角色有时会被人低估,人们经常会认为喉咙才是讲话这个动作当中最重要的发音器官,但这个错误很容易就会被发现,因为但凡有人试图在舌头静止不动的情况下说话,结果肯定是吐字含糊,无法让旁人听懂。任何一位去看过牙医的人恐怕都会发现这一点。当然了,舌头在进食的过程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需要用来品尝味道、帮助完成咀嚼以及吞咽动作。舌头粗糙的表面覆盖着一层乳突,乳突上带有总计九百万到一千万个味蕾,它们能够辨别四种味道:舌尖部位可以分别甜味和咸味,舌头的两侧可以辨别酸味,舌头的后部则能够辨别苦味。以前人们认为对所有味道的辨别都是由舌头的上表面完成的,但现在人们已经了解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口腔内的其他地方,也散布着能辨别甜味和咸味的味蕾,特别是在咽喉的上方,而对酸味和苦味的辨别则主要通过口腔顶部的味蕾来完成,它们散布在硬腭与软腭的交汇处。
人们相信对这几种味道的辨别之所以能够在人类进化的道路上固定下来,就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对人类的祖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甜味人们可以分析出水果、蔬菜的成熟度,咸味能够让人们知道食物中的盐份是否均衡,更重要的是,人们还可以通过味觉避开那些可能带来危险的食物,后者常常是有着强烈的苦味或者酸味的。我们日常品尝食物时能够感觉到的所有味道,都来自这四种味道的、不同程度的混合,在此过程中鼻子也帮了大忙,它能够帮助辨别出食物带有的其他一些滋味。
除了辨别气味以外,舌头的表面还能够识别食物的质地、温度,并能感觉到疼痛。在咀嚼的过程中,舌头不断地搅拌食物,让它们在口腔里不断翻滚,并分析食物碎块的大小,当舌头感觉到所有坚硬的部分已经被研磨粉碎,或者已经被筛选出去,它就将投入下一步工序,加入到辅助吞咽的过程中。要完成吞咽动作,舌尖需要顶住口腔的上部,舌头的后半部则像驼峰一样隆起,把用唾液浸泡得足够柔软的食物碎块送入喉咙,让它们登上通往胃部的道路。这种极其复杂的肌肉动作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因为它的自动化程度太高了,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这样的动作应该有多么困难。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动作,事实上,如果确有必要的话,连婴儿都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个动作,甚至当他们还待在母亲的子宫里的时候也是如此。当进食过程结束,舌头就又开始忙碌,它会像个特大号的牙刷一样这儿舔舔那儿舔舔,并在牙齿的表面以及牙缝之间使劲儿摩擦,以便把那些沾的牙齿或者牙龈上的食物残渣一一除去。
由于深处口腔内部,得到了周全的保护,一般情况下舌头很少会成为美容手术的“改良”对象,但是在二十世纪的尾声,舌头终于遇到了与它适配的装饰手法,一些年轻女性的舌头上装上了舌钉,这可算是口腔里的一个非常奇特的“闯入者”。虽然有一部分年轻人在征求家长的意见时被断然拒绝,但还是有不少年轻女性选择了承受舌头遭到穿刺的痛苦,给自己装上了金属制的舌钉,尽管这种装饰舌头的手段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发音的准确性,但它还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了流行,甚至连相当一部分流行乐手也接受了这种方式。
舌钉首先是一种对社会表达叛逆心理的标志,除此之外,它所能提供的好处估计只有一个,根据对部分男性的走访所得到的意见,他们非常喜欢与装有舌钉的女性接吻,他们甚至认为如果去吻一个没有装上舌钉的女性,就如同吃牛肉的时候没有芥末酱。2003年的夏天,一个关于舌钉的、无法预见的劣势终于暴露出来,一位英国女士在美丽的希腊岛屿科孚岛上度假时不幸被闪电击中,这道闪电是被她舌头上的金属舌钉吸引过来的,继而穿透了她的整个身体,最终由她的双脚被导入大地。雷击过后这位英国女士几乎丧命,她的舌头表面布满了水泡,她的身体激烈地颤抖了十分钟,她暂时性地失明了,并且三天之内无法讲话。就像事后这位女性自己所言,她到希腊进行这次旅游的目的,是为自己的身体“充电”,以便更好地工作和生活,但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由于舌钉的存在,导致自己的身体真的被充电了。
在嘴唇的后面是两排牙齿,人类对它们的使用目的单一,基本上都是服务于进食。女性在做针线活儿的时候可能偶尔会用牙齿去咬断丝线,但人类的牙齿确实是极少用在进食以外的用途,这与其他的物种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如果给猿类一个奇怪的东西,它会把那个怪东西拿起来看看,然后下一个动作就是把它塞到嘴里,用嘴唇、舌头以及牙齿对它进行检验,随后猿类可能会用灵活的手指去摆弄这个新到手的怪东西,但总的来说,它们对一个物体的认识主要以来于嘴部以及手指与之的接触,而嘴部的接触无疑是起到主要作用的。对人类的婴儿来说,情况也是相同的,做父母亲的一定要在旁边看管好自己的幼小孩子,否则一个不小心,他们就会把危险的东西塞进自己娇嫩的小嘴里。 [快抓在线书1.0.2]
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嘴就逐渐失去了探察的角色,这个任务几乎完全被我们出众的双手所接管,同时被接管的嘴部功能还有打架,愤怒的猿类会抓住对手撕咬它们,而愤怒的人类则会用手攻击敌人的头部,或是拳脚并用与敌人打斗,直到穷途末路的时候他们才会想起来用牙撕咬对手。在人类的捕猎过程中,情况也是大抵如此,人们徒手、或者是手执武器进行猎杀,双手起到的作用就相当于在肉食动物中非常普遍的、致命的撕咬。随着很多职能由嘴部转移到了双手,人类的牙齿也就变得越来越小,与其他物种的牙齿相比,人类的牙齿越来越不值一提。我们的犬牙渐渐失去了长长的尖端,它们只是比其他的牙齿略微长上那么一点点,只有那已经变钝了的牙尖还能够提醒我们,让我们记起祖先们曾经经历过的蛮荒岁月。成年人的牙齿总数应该是三十二颗,其中的二十八颗是在青春期长出来的,它们逐步取代了我们在童年时期所使用的、个头很小的乳牙。剩余的四颗牙齿,是生长于口腔后部的智齿,它们是人们进入成年期之后生长出来的。有些时候,四颗智齿当中的一部分会长不出来,甚至四颗智齿统统长不出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每个成年人的牙齿数量并不确定,可能会在二十八颗到三十二颗之间发生变动。
男性的牙齿与女性的牙齿在形态上略有不同,差别最明显的是他们上排牙齿当中最前面的几颗。总的来说女性的牙齿都比男性的牙齿外观工整,男性的牙齿有着更多的棱角,也更为粗壮,同时,由于女性的下巴比男性的要轻巧,她们的牙齿在个头上当然也会比男性的牙齿稍小一些。
除了撕咬、咀嚼食物这两大最主要的功能以外,牙齿还有着其他的作用,诸如咬紧、夹紧、研磨、在寒风中打颤等等。咬紧牙关往往发生在要求身体各部分更加努力地运做,或者是某人正感受着剧烈疼痛的时候,在那些正在进行格斗的摔跤手脸上,以及那些即将接受针剂注射的孩子们脸上,我们都能观察到这种动作,它是人类对于可能遭受的身体伤害所做出的本能反应。如果一次冲击即将落在脸上,那么正张开着的嘴巴很可能会遭受极大的伤害,牙齿可能会被撞在一起,甚至可能会造成牙齿的脱落,而处于松弛状态的下颚也在劫难逃,搞不好会在外力的冲击下脱臼。关于人类牙齿的其他动作还包括咬牙切齿、磨牙等等,事实上这两个词语形容的动作非常接近,而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生概率则都不怎么高。在正常的睡眠当中,有不少人会磨牙;而当人们遇到让他们极其恼怒的事情时,他们大都会咬牙切齿,尽力抑制自己行将失控的情绪。睡梦中的磨牙是人类在某种类型的“噩梦”中的自然反应,是那些在真实生活中受到挫折的个人在潜意识的驱动下所进行的发泄——他们知道在睡梦中自己是安全的,所以他们敢于向着力量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咬牙切齿、怒目而视。
虽然牙齿表面的珐琅质是整个人体内最坚固的物质,牙齿的腐坏依然成为当今世界最普遍的人类疾患。原因看起来非常简单,一种叫做嗜酸乳酸菌的口腔细菌很喜欢糖份以及碳水化合物,如果在人类进食之后,有部分含糖的粒子或者碳水化合物的微粒被遗留在牙齿以及牙龈上,它们就会快速发酵,在很短时间内转化为乳酸,这种酸性环境越发利于嗜酸乳酸菌的存活,于是它们开始更猛烈地自我复制,这个过程进行得非常之快,最终嘴里的唾液会变得酸性极强。这种强酸能够侵害牙齿的表面,在珐琅质上形成小的空洞。上述的整个过程已经通过多种方式得到了验证,比如说,在战争时期的欧洲成长起来的人,他们的童年时期没有机会吃到太多的精炼食糖或者淀粉类食物,而他们的牙齿空洞也就相对要少;而那些被喂以高糖份食物的动物,如果它们是以正常的方式进食,那么很快它们的牙齿就开始出现腐坏,但倘若是用试管对它们进行喂食,确保食物完全不接触牙齿,那么它们的牙齿就完全不会出现问题。更进一步的证据是,那些生活在密林深处的野生黑猩猩都有着非常健康的牙齿,而那些出没在人类聚居点附近,靠收拾人类的残羹剩饭过日子的黑猩猩,他们的牙齿基本上就没法儿看了。
但围绕着人类的牙齿,还是有一些奇怪的情况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比如说有些人,他们的牙齿似乎是完全免疫的,即便他们吃的食物是危害最大的甜食,依然不会对他们的牙齿造成任何伤害;与之正相反,有些人则特别容易患上牙齿腐坏的毛病,就算他们在食谱方面以及牙齿清洁方面付出最大限度的努力,还是没有明显作用。此外,依照人们的思维逻辑,由于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食物残渣应该更容易堆积在人们的下排牙齿,因此,它们理应成为受酸性物质影响最厉害的,但出乎人们的想象,下排牙齿实际上却是所有牙齿当中腐坏程度最低的。在欧洲国家,接近百分之九十的人有着健康状况良好的下排牙齿,其中前面的牙齿健康状况尤其良好,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有超过百分之六十的人,他们上排牙齿靠右面的臼齿出现了腐坏的状况。尽管牙科技术以及有关牙齿的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依然有一些关于牙齿的神秘现象是我们没能解开的。在大多数人眼中,整齐并发出健康光泽的洁白牙齿是非常漂亮的,但在其他的一些人类文明当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些地方的人们习惯于拔掉中间的门牙,目的是更好地突出他们的犬牙,那将让他们的嘴巴看起来更凶恶,更像野兽,更接近吸血鬼德拉库拉的模样,这样的习俗在非洲、亚洲以及北美洲的部分地区都有流传。
另一种让牙齿看起来更野蛮的方式,是把它们挫成更尖利的形状。这种做法同样存在于世界上的很多地方,在非洲、东南亚以及美洲,都能看到这样的例子。有些时候人们还会往牙齿上镶嵌珍贵的宝石或者贵金属,以增加牙齿的魅力,并显示他们高于常人的社会地位。很多这类的牙齿手术(或者说是毁坏牙齿的方式)是在部落生活当中的特定历史阶段来进行的,特别是在青春期过后庆祝年轻人长大成人的仪式上,或者是在婚礼上。
在其他的一些地方,牙齿的视觉冲击力不是被设法增强,而是被力图减弱。比如说在巴里,年轻人必须经历一次痛苦的过程,把他们犬牙的尖端统统挫平,以便让他们的嘴巴从外观上更加有别于野兽的嘴巴。在东方的某些文化当中,女性们要把牙齿染成黑色或者深红色,这样一来乍看之下她们的牙齿就如同消失了一样,从而营造出一种类似婴儿般的效果,仿佛突然之间她们时光倒转,又回到了还没有长齐牙齿的、满世界淘气的孩提时代。通过这种方式,她们也让自己看起来更谦卑、顺从,更隶属于她们的男性配偶。由于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整齐而又洁白的牙齿被认为是女性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人们对牙齿美白的需求,现代化的漂白技术也被引进到了牙科诊所当中,因此,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认为黑色的牙齿更有吸引力。毕竟白色是健康、年轻的牙齿所具备的天然颜色,那么把牙齿弄黑怎么就会产生更具吸引力的视觉效果呢? [快抓在线书1.0.2]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糖的价格。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只有非常富有的人才能付得起高昂的代价,往他们的嘴里塞进各种糖果,结果是让他们的牙齿加速腐坏,并日益褪色。于是乎,如果你很贫穷,不能通过这样的途径弄坏自己的牙齿,那么你就只能假装自己的牙齿是被糖果给毁掉了。世界就是这么奇怪,当名流巨贾们的牙齿腐坏变黑时,只有同样变黑了的牙齿才能让你看上去更加有身份,似乎那是上流社会的基本标志,要知道连女王本人的牙齿都变黑了,其原因是女王陛下经常过量摄入加入了大量糖份的紫罗兰和肉皮冻。
在早期的日本也曾经一度把黑色的牙齿看成时尚,那些身份地位很高的女性会把染黑牙齿作为化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时候日本的流行说法是,黑色的牙齿能够让女人看上去特别的美丽,染黑牙齿所用的材料是用米酒或者茶水浸泡过的铁屑,它的使用在十八世纪达到了高峰,并且延续进了十九世纪,直到1873年,皇太后在公开露面时被人发现有着洁白的牙齿,染黑牙齿的风气才因此遭受重挫,并迅速地在日本四岛销声匿迹。在亚洲的部分地方,咀嚼萎叶的习惯颇为流行,而这一做法也能带来把牙齿染黑的副作用。萎叶的树叶和花瓣、槟榔树的果实以及用搁浅的海贝壳研磨成的有机石灰粉被混合在一起,比例合适的话就能形成粘稠的膏状产物,其作用类似于以前的口嚼烟草。取少许这种膏状物,把一些槟榔果拌入其中,然后再拿萎叶将其包裹起来,这就是当地人最爱拿来放进嘴里嚼的东西,他们会把这样的小树叶包塞进嘴里反复咀嚼,不仅能起到提神醒脑的效果,还能够红润嘴唇、染黑牙齿。这种习惯在东南亚地区非常普遍,以致于当地的女孩儿都把漆黑的牙齿看成是正常的,洁白的牙齿反倒被她们所鄙弃,她们的态度是“只有狗、幽灵以及欧洲人才有白色的牙齿”。咀嚼萎叶的流行程度在二十世纪大大降低,这种情形起初只发生在大城市,后来就日渐波及到了乡村地区。
通常情况下,咀嚼萎叶只会让牙齿变成很深的褐色,但在以越南为代表的其他一些国家,女性们想要把她们的牙齿染得漆黑,以增强自己的美貌,这就需要采取某些特别手段了。用黑色的漆涂抹牙齿是她们的首要选择,但实施起来有困难,因为口水总是会把刚涂抹到牙齿上的漆洗掉。有鉴于此,对漆的使用就变成了一个复杂而又特别的仪式,包含着多道程序,并且还必须要有一些限制条件,比如说上漆之后一周以内不能吃固体食物,而吃液态食物以及喝水的时候都必须使用吸管。对于那些十几岁的少女,把牙齿漆成乌黑是一个隆重的典礼,因为那意味着她们已经长大成人,并且是足够美丽的,已经可以去嫁人了。如果被问及,白色的牙齿究竟有什么不好,她们的回答通常都是,白色的牙齿应该只属于野兽,或者是那些野蛮人。
在二十世纪临近尾声的当口,西方世界的一些摩登女郎终于开始在她们纯净的、白色的牙齿表面上做起了文章。她们的做法可不是把牙齿染黑,而是一种全新的牙齿装饰手段,也就是“牙钻镶嵌法”。奉行这种时尚做法的那些先锋人物们是很有勇气的,她们在自己光洁的牙齿表面上钻出小洞,以便能容纳得了细小的钻石,如此一来当她们微笑着露出牙齿的时候,她们的笑容真的是“光彩灿烂”。但是这个过程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有些太激进了,因此还只是在较小的范围内流传。然后出现了另一种同样激烈的做法,少数演艺界名人不知道怎么搞的,居然想出了在自己的嘴里镶上一颗大金牙,为了顺应这种潮流,很快市面上就出现了更便于操作的、可以拆装的金牙套。再后来,显然是受到在手指甲上粘贴细小珠宝的新时尚的启发,很多人都在牙齿上粘贴非常细小的宝石,或者其他的牙齿饰品,这种做法突然之间就蔚然成风。就像一则广告上所说的,“不管你把它叫做‘大钢牙’,还是叫做其他的什么,反正这种在牙齿上粘贴宝石的做法如今已经甚为风行”。这种做法的最大吸引力在于简单易行,使用牙科医生专用的胶水,只要三分钟就能搞定,而且以后一旦你对已经贴了一段时间的牙齿饰品感到厌倦,也能够非常容易地把它们去掉。细小的水晶是最受欢迎的牙齿饰品,它们通常被做成心形、圆形、星形以及花朵的形状,大小一般被控制在两毫米到四毫米,人们既可以把它们贴在牙齿上只待上一天,也可以一整年都留着它们;它们的装饰效果既可能是奢华的,也可能是克制低调的,这取决于你把它们贴在哪颗牙齿上。虽然起到了不错的装饰效果,但这种做法所付出的代价是失去了洁白无瑕的笑容,所以它注定只会是万千时尚潮流当中的匆匆过客,这一点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嘴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牙齿和舌头——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保持湿润的,负担这份工作的是三对唾液分泌腺所产生的大量唾液。埋在面颊下面的那对唾液分泌腺叫做腮腺,它们能够产生口腔所需要的全部唾液的四分之一;定位在下巴上、隐蔽在臼齿下面的是下颚腺,它们是唾液的主要生产者,大约百分之七十的唾液都来自它们;在舌头下面埋藏着的是下语言腺,它们负责产生唾液的其余百分之五。估计一个正常人每天的唾液分泌总量在五百毫升到一千五百毫升之间,吃的食物越多,所需要的唾液就越多,害怕或者剧烈的兴奋都让让唾液的分泌量明显减少,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特别高兴的时候,会明显感觉口干舌燥。
当唾液刚刚从唾液腺分泌出来时,是完全没有细菌的,但等到它在口腔里转上几圈,每立方厘米的唾液里就会含有大约一千万个到十亿个细菌。这些细菌是从口腔里遍布的、潮湿而又细小的碎屑中得来的,由于皮肤的表面不断把旧的表层褪去,代以新的皮肤组织,所以导致口腔里面总是弥散着大量的皮肤碎屑,这种情形是难以改变的。
在西方国家,男人们倾向于把女人们脖子的功能简单化,他们似乎认为那只是承载着女性头颅的一个“底盘”。或许他们还能够察觉到,女性脖颈的皮肤对温柔的触摸非常敏感,并且如果轻柔地亲吻女性伴侣的这个部位,就能够在性行为的前戏当中迅速激起后者的性冲动。但除此之外,男性们恐怕就再想不出女性的脖子还有哪些重要性了,反正有一点是确定的,他们并没有把女性的脖子看成一个重要的性感区域。
而在日本,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日本人认为女性袒露出来的后脖颈恐怕是最最值得逗弄的性感区域了,他们看见这个就会方寸大乱,其效果正如西方男人看见女性袒胸露乳。所以在看艺妓表演的时候,日本男人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艺妓袒露出来的后脖子,但一位受人尊敬的日本居家妇女,就一定不会那么做,她肯定会把衣领竖得高高的,也好让脖子暖和一些。

  0/2  下一頁 txt下載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