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用書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快.txt

2023年10月05日

  1/5  下一頁 txt下載

-------------------------------------------------------------
下载银行【www.downbank.cn】 提供免费绿色软件下载
-------------------------------------------------------------
其在某一个职业方面成功的能力素质的总和。就是为有效地进行某类特定活动所必需具备的特殊能力素质,也是指经过适当学习或训练后或被置于一定条件下时,能完成某种职业活动的可能性或潜力。在各类人员选拔考试中,能力测验都被认为是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部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专门用来测量与行政职业上的成功有关的一系列心理能力的考试,由人事部考录司组织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专家研制而成,主要用于国家行政机关招考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测验,也不同于行政职业通用基础知识或具体专业知识技能的测验,其功能是通过测量一系列能力,进而预测考生在行政职业领域内的多种职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作用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拔能胜任机关行政工作的优秀人才。公务员录用考试把对行政职业能力的评价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有利于帮助人事部门了解考生从事行政工作的能力与差异,避免选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性。
(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对是否录用应考人员具有否决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公务员的最低限度要求,所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通常配合其他考试和测评手段一起使用,相互补充。对行政职业能力考试的得分一般规定一个最低限度,高于此限度的,可将得分与其他方面的评价结果综合考虑;低于此限度的则不能被录用。
(2)行政职业能力考试宜作为用人部门的早期筛选测验。行政职业能力考试是一种纸笔施测团体性测验,全部采用客观化试题,可使用机器阅卷。经行政职业能力考试初选以后,不具备基本能力素质的人就可以不进入后面更复杂的评价程序,从而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3)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客观性强,在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发展的现阶段,它有利于打破选人用人中的人情阻力,抵制不正之风。
(4)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由人事部组织有关专家精心研制的,原理科学、材料精致、施测严密、结果客观,因而有利于提高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5)行政职业能力考试不需要考生作专门的复习与准备,给考生应考带来极大方便。
第二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施测方法及应试准备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施测方法
1?施测须知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全部为选择题。测试材料分为两部分:试题本和答题卡。考生阅读试题本上的试题,然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下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不得在试题本上做任何记号。考后,答题卡通过光电阅读机由计算机统一阅卷计分,因此,参加考试时,考生务必准备好两支2B铅笔和一块橡皮。
2?施测方法简述
测验开始后,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监考老师向考生宣布考场要求。
(2)监考人员发给每位考生一页答题卡,给考生约两分钟时间按规定要求在答题卡上填涂自己的姓名和考号。
(3)监考人员发给考生一个试题本。先给考生两分钟时间阅读题本第一页上的内容。第一页上的内容是“考试注意事项”,考生应该仔细阅读每一项要求并遵照去做。读完这一页内容后,考生应等候监考人员的指示,不要向后翻页,否则,会影响成绩。待考试正式开始后,方可看题、做题。
(4)各部分的试题不分别计时,共给考生120分钟的时间,但每一部分都标出了参考时限,以帮助考生分配好答题时间。在试题中可能有一些是很容易的,但任何人都很难答对所有的题目。因此考生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太久,遇到不会作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待做完了那些容易的题目后,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否则,考生可能没有时间去答后面的题目,而这些题目对考生来说可能更容易些。所有试题答错不倒扣分,因此考生可以根据猜测来回答那些没有把握的问题。
(5)监考老师宣布考试结束,考生应立即放下铅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然后离开考场。若发现考生带走了试题本或有抄录试题现象,将取消其考试资格。
3?答题卡填涂方法
由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通过光电阅读机和计算机来阅读评分的,所以要求考生非常仔细地按规定要求在答题卡上填涂好个人信息(姓名、考号及报考部门)和所选答案。其基本要求是:
(1)用钢笔或圆珠笔或签字笔在姓名、报考部门栏填好本人姓名和报考部门,并在准考证号一栏的11个空白方框中,填上本人准考证副证上的准考证号(11位数)。
(2)对应准考证号的每位数,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栏中相应方括号内的数字涂黑,答题时,则用2B铅笔将各题的所选项(其他项不得作任何记号)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不要涂到框外。
(3)不要用钢笔、圆珠笔、签字笔等涂选项。
(4)修改时要用橡皮彻底擦净。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不得做任何其他记号。
(5)不得折叠答题卡。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应试准备
由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一种标准化考试,具有性质、内容、形式、答题方式、施测方法上的特殊性(如题量大,覆盖面广,时间紧等特点),多数应试者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考试,所以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种形式完全适应往往有一定困难。为了克服困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些准备。
1.了解测验的性质和原理
考生应在整体上了解测验的性质,了解测验的测评目标、编制原则。由于测验所测查的是个人由多年生活、学习和实践积累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属于较基本的能力范畴,既不受任何教学大纲的限制,也没有什么教材可以遵循,所以完全不必在考前进行一般意义上的“复习”。试题中虽涉及到多种学科的知识点,但测验要考察的并不是这些知识本身,确切地说,这些知识性的内容只是一种“载体”。例如,测验中涉及一段论述外国文学的文字,学过外国文学的人回答这个问题未必能得高分,而对未学过外国文学的人,只要阅读理解的能力较强,照样可以得高分。再如,测验中数量关系部分的试题有时需一些简单的计算,但这里的知识性内容多数是初中(甚至小学)的算术内容,这些问题多数凭心算或排除错误答案的方法即可解答,如使用笔算或用计算器作答,则多费时间,事倍功半了。
2.了解测验的实施程序,掌握题型特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题目一般比较简单,只要给你充足的时间,得到正确答案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在这种考试中,试题虽易,但做对并不容易,取得满分则几乎不可能。因为这种标准化考试的一大特点就是题量大、覆盖面广、时间紧,没有时间答完所有的试题是正常的。应试时,考生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以提高效率,取得好的成绩。
(1)了解测验的实施方法和程序,如答卷纸的使用方法、分段计时的要求,时间的分配方法等,做到心中有数。
(2)搞清题型特点及答题思路。测验的考题是逐年翻新的,不可能今年出与去年完全相同的题目。但是,把以前出过的题目稍加变化,作为新考题重新出来,却是屡见不鲜的。因此,仔细研究前几年出现过的题型及其特点,无疑会对今后的考试很有帮助。另外,适当选择一些模拟题来做也是十分有用的。模拟题不仅有助于熟悉题型,还可以帮助我们计划正式考试时如何在每个部分、每道题上分配时间。
(3)考试时严格按监考人员的要求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规定的题目,不要越栏作答。
3.掌握正确的应考技能
有些人平时表现十分出色,但在考试时总是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这种情况与缺乏正确的应考技能不无关系。在考试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会有助于自己真实水平的发挥:
(1)调节自己的情绪。
首先,应该树立一个信念,就是要把焦虑变为动力,从思想上让自己得到放松。
其次,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保证有足够的复习时间,使自己不会在考前最后一刻感到懊悔和紧张,更增加了自己的焦虑情绪。
最后,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只是把考试当做显露自己才能的一次机会,就会减轻许多心理负担。此外,考试前准备好必需物品,提前到达考试地点熟悉考试环境等,都有助于稳定我们的情绪,坦然地面对考试。
(2)把握好考试时间。
考卷打开后,不要忙于做答,先把卷子浏览一遍,了解总的题量以及各题的难度情况,粗略分配一下每道题所用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答题过程中灵活掌握。
(3)先做会做的题。
千万不要在难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先保证把会做的题目做完,否则得不偿失。遇到难题时,在上面划一个记号,而后跳过它们,若答完所有题时尚有时间可以再思考这些题目。
(4)克服考试中的“舌尖效应”。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情形,一些很熟悉的事情,就是一时想不起来,有一种话到口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心理学中称为“舌尖效应”。“舌尖效应”在情绪紧张时尤为明显。在考试中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紧张,可以暂时把这个题目放在一边,先做其他的题,过一会再回过头来思考这个问题,也许就会想出答案。
(5)避免犹豫不决,重视直觉思维。
在考试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这种情况:针对一个问题,想到了好几种可能情况,或者觉得几种答案都对又只能选一种时,应试者往往会陷入沉思,犹豫不决,最后瞎猜一个答案。在这种情形下,建议你采纳最先想到的方案,也就是说,要重视直觉思维的结果。直觉思维是以过去的体验和知识水平为基础产生的,故有一定的正确性,它比随意瞎猜更有效一些。
第一部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复习指南第二章言语理解与表达
一、阅读理解的测验内容
与2002年、2003年一样,2004年考试大纲中也只保留了“文章阅读”这一题型,但从2002年和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及各地录用公务员考试命题来看,它们当中仍有大量考题是直接针对字词和语句来命制的。这也就是说,目前的阅读理解这一题型,实际上融合和覆盖了原有的“词语替换和选词填空”、“语句表达”、“长句理解”、“片断阅读”、“文章阅读”等全部题型,且命题角度更加灵活,阅读量更大,难度也有所增加。
从实际命题情况来看,本部分一般不会出现纯文学类文章,大多选用社科类或科普论文,数量为5~6篇左右,每篇字数在500字左右,共25~30个小问题。相对来说,这些问题都不是很难,只要仔细阅读短文,基本都能正确作答,但由于阅读量较大,因此对考生的阅读速度和反应速度有较高要求。
二、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
在解答阅读理解试题时,考生应注意以下一些重要环节。
(1)注重对文章中关键词语的理解
阅读理解的困难之一,主要表现为对文章中一些关键词语的正确理解。它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意义明显的,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解释;另一种情况是意义隐晦的词语,虽然在语言环境中有具体的内容,但作者并没有把它用文字明确地表示出来,需要应试者调动自己以往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归纳和分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针对文章中关键词语出题的基本形式,是词语替换和选词填空,即原有的两种基本题型。另外,还有可能直接让考生判别关键词的准确含义或挑出用得不当的词语。在解答这些题时,考生应把握以下两点:
①首先要准确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一个词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有其确切含义,只有依靠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把词义理解准确、透彻。对字义、词义的理解,其基本原则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②把选项中的词代入到句中,默念一遍,找语感。
(2)注重对文章中的关键语句的理解
关键语句是指在文章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在意义或结构上起衔接、照应的作用。要理解它们的含义,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
在应付针对关键语句命制的试题时,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熟悉基本的语法知识,依靠语法知识对句子进行分析,重点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恰当,次序是否合理,定语修饰的主体是否明确等等。
②要依赖于语感,注重语意表达的准确性。
(3)对片段或文章的概括理解能力
概括文章的内容,是一种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的提炼与升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内容完整而不片面、语言恰当而不偏颇、文字简明而不拖沓。当然,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从书面语言中吸取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分布在文章的各个部分。因此,阅读理解不仅仅是对某一个词语或语句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文章的大量重要信息进行筛选,以便作出正确的理解。
(4)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
这一点至关重要。考生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这个目标:
①首先应对整篇文章有完整、准确的理解,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
②要善于抓住文中关键句子或关键词,它们有时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有时也会出现在文章的结尾或中间;
③要对文章的引申含义进行分析和深加工;
④从选项与原文在意思上是否一致入手。
三、阅读理解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有这样一种假说:冬眠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机能。冬眠的哺乳动物虽然与人类一样都是温血动物,但是它们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例如在体温调节上,就比非冬眠动物要强。
传统认为,哺乳动物冬眠的奥秘在于心脏。无论冬眠动物,还是非冬眠动物,甚至人类,其心脏工作的原理是相同的。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的细胞时,就引起心脏收缩;当钙离子随即排出细胞时,心脏又开始舒张。但是随着温度的降低,非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降低,从而使心脏的舒张越来越困难,最后导致死亡;而此时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则完全与此相反。因此,心脏细胞调节钙离子浓度的机制,是冬眠时心脏正常活动的关键所在。
后来的研究证实,心脏细胞的这种变化还不是冬眠的根本原因,科学家们推测冬眠最终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基因控制的。然而,人们却一直没有发现这种遗传基因。直到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动物的血液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蛋白质HP。HP只能在冬眠动物身上找到,并与冬眠同步出现。这表明,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人类身上也能找到类似冬眠的现象吗?人类也可能冬眠吗?答案是肯定的。人在睡眠时也有体温降低、心跳放慢的现象,这在性质上与冬眠相似。而身体硕大的熊的冬眠,为实现人类的冬眠提供了可能。如果以HP为线索,也许能重新认识熊的冬眠。一旦控制熊冬眠的遗传基因得以破译,人的冬眠就不是不可能了。这样,人类就能把自身的代谢控制到最低极限,从而有利于癌症等疾病的长期治疗、未来的宇宙旅行等。
1?本文的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某些哺乳动物在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从而具备了冬眠的功能
B?比较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变化
C?冬眠的哺乳动物比起人类来具有更强的体温调节机制
D?冬眠的哺乳动物和非冬眠的哺乳动物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体温是否可以调节
2?按照传统的看法,下列对动物冬眠时心脏工作原理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随着温度的降低,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也相应提高
B?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心脏舒张时,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
C?即使在低温条件下,心脏仍能保持在非低温条件下收缩和舒张的原状不变
D?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增强,从而使心脏的收缩也随之增强
3?文中认为“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根据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推测冬眠最终是由冬眠动物体内的遗传基因控制的
B?HP是在冬眠动物的血液中新发现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HP不能在非冬眠动物体内找到,而它的出现周期,又跟冬眠动物的冬眠周期相同
D?在发现HP之前,人们一直没有发现动物体内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冬眠只是冬眠动物的一种机能,但是从人类治疗疾病和宇宙旅行等需要来看,研究人的冬眠还是有重大意义的
B?由于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动物体内找到了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传统解释令人怀疑
C?人在睡眠时体温降低,心跳放慢,对研究人类实现冬眠有重要的启示
D?身体硕大的熊冬眠的遗传基因一旦得以破译,人的冬眠就有可能实现
【答案与解析】
1?B2?A3?D4?B
问题1考查的是考生对关键语句的理解,很显然,“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并非指哺乳动物“发生变化”,故B项符合题意。至于D项,表述是正确的,冬眠动物与非冬眠动物都可以调节体温,只不过非冬眠动物调节体温的能力要强一些。从后文中“人在睡眠时也有体温降低、心跳放慢的现象”这句话,也可确定这句话不存在错误。
解答问题2时,主要是应注意题干中“动物冬眠时心脏工作原理”这一限制条件。
问题3中的A、B、C三项所表述的意思,都能够在文章中找到根据,至于D项,可从逻辑推理上予以否定,即其不能作为“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观点的证据。
问题4着眼于考查考生对作者写作意图与目的把握,显然,B项不是作者写作该文的目的所在。
【例题2】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4题。
人工智能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这项技术是一个有可能导致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它主要研究怎么能使计算机来做原来只有人工才能做的具有智能性质的工作。智能,是指人在脑力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感知观察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有关人工智能研究,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探索途径来实现对人脑智能的模拟:一是通过仿生学手段,从结构上进行模拟,以达到功能模拟。目前科学家正在想方设法“确定人类的思维模式”,即弄清大脑中的1000多亿个神经元是如何工作的。另一个是直接通过启发式程序模拟人脑能力。目前,在制造某些专业化机器时,这一研究已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如能识别邮政编码的机器、能读取支票信息的机器。不久前,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深蓝”击败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说明在这一领域科学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也有科学家在设想把机器人与一部百科全书相连,这样它就“懂得”了许多事情,一个机器人就可完成多项工作。
人工智能仍有它的局限性。首先是在学习方面。对一个人来说,学习和掌握知识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但要让机器也这样做就相当困难了。当一个孩子发现自己的想法不再能够解释周围世界的时候,他就会去学习,改变它,他也因此而成熟起来。这一神秘的变化对于没有创造力的计算机来说,实在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另外还有感觉及观察方面。人可以感觉到空气的不新鲜而主动打开窗户换一下新鲜空气。机器人能否用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识对周围环境做出判断,这是一个难题。不过,有关的程序仍在不断取得进展。在向机器说明人类是如何理解事物这方面,人们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一些革命性的软件不断问世。例如,美国人道格拉斯·莱纳特设计的“EURISKO”软件就是其中之一。这种软件能够按照自然淘汰的法则自己修改所贮存的内容和规则。
1?本文讨论的主要对象是()
A?人脑功能B?人工智能
C?计算机D?程序设计
2?对智能的含义解释恰当而全面的是()
A?记忆能力B?观察能力
C?逻辑思维能力D?人脑的活动能力
3?人工智能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A?程序问题B?存储器问题
C?不能自我学习、提高D?不能进行创造性思维
4?下列判断,与文意最符合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就是要求机器人掌握比较全面的知识
B?人工智能就是对人脑结构的模仿
C?人工智能就是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使计算机做具有智能性质的工作
D?人工智能研究需要解决硬件问题
【答案与解析】
1?B2?D3?C4?C
问题1的解答相对简单,看完全文,可知本文讨论的对象是人工智能,本题正确答案应该是选择B。
问题2所给的选项中,前3个选项包容在第四个选项中,选项D的表达更准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应该是选择D。
这篇文章讲到人工智能的局限性时提到两点:一是在学习和掌握知识方面,二是在感觉观察方面。问题3的选项A、B、D都不符合,只有选项C与局限性第一点相符,本题正确答案应该是选项C。
问题4这道题要求应试者通过阅读全文,对什么是人工智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概括。计算机趋向智能化的两个最重要的标志:一是转向思维机器(能模仿人的思维);二是能模仿人的感觉、观察能力,对环境变化作出灵敏的反应。选项A论述不全面。选项D明显不符合文意。只有选项C符合文意。因此,本题应该选C。
第一部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复习指南第三章数量关系
第一节数量关系概述
一、数量关系的含义
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基本的运算能力,体现了一个人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能力之一。几乎所有的智力问题专家都十分看重数量关系,并把它作为预测人们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标准之一。
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有多种表现形式,因而对其测量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主要从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个角度来测查应试者的数量关系理解能力和反应速度。
数量关系测验含有速度与难度测验的双重性质。在速度方面,要求应试者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在难度方面,其实是很有意思的,该测验涉及的数学知识或原理都不超过初中水平,甚至多数是小学水平的。如果时间充足,获得正确答案是不成问题的。但在一定的时间限制下,要求考生答题既快又准,个体之间的能力差异就显现出来了。可见,该测验难并不难在数字的运算上,而在于对规律的发现和把握,它实际测验的是个体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解答数量关系测验题不仅要求考生具有数字知觉能力,还需要判别、分析、推理、运算等能力的综合运用。
二、数量关系题的解答方法
数量关系测验题的解答,要把握下面5个原则:
(1)运算题尽可能采用心算。该测验共有15道题,其中5题是数字推理题,10题是数学运算题,作答时限为10分钟。也就是说,平均一道题仅有40秒的时间作答,可见对速度的要求之高了。而在数量关系测验中,运算题一般比较简单,采用心算可以节省时间,将十分有限的时间尽量集中用于较难试题的解答上。
(2)遇到一时做不出来的题目,可以先跳过去,待完成其他较容易的试题后,若有时间再回头攻坚。总之,不能在一道题目上停留太久。如果因一题解答受阻,而失去解答更多试题的机会,造成不应有的丢分,那实在太可惜了。
(3)数字推理题应从逻辑关系上把握,不能仅从数字外形上判断。譬如,若题干数列均由奇数组成,就判定正确答案应是奇数,这种判断显然过于简单武断了。
(4)对于数量关系测验来说,速度十分重要,但必须要在准确性的前提下来追求速度。如果做得很快却无一正确,结果毫无意义。为此,每道题最好在心算基础上都验算一次,以保证准确无误。
(5)不少数学运算题可以采用简便的速算方法,而不需要死算。为此,拿到题目后,先花一点时间考察有没有简便算法来解题,这点时间的花费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如果找到简便算法,会大大减少解题所用的时间,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节数字推理题解答技巧与题型介绍
一、数字推理题解答技巧
数字推理题由题干与选项组成。题干是由一组按某种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的(其中缺少一个数字),选项为4个数字,要求应试者分析题干数列的排列规律,根据规律推导出空缺中应填入的数字,然后从选项列出的数字中选出应填的一个,将题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做数字推理题的基本思路是“尝试错误”。很多数字推理题都不能一眼就看出规律,找到答案,而要经过两三次的尝试,逐步排除错误的假设,最后才能找到正确的规律。目前这类题目倾向于越出越难,应试者更需要在心理上做好这种思想准备。当然,考前进行适度的练习,注意总结经验,了解有关的出题形式,会使考试时更为得心应手。
数字推理题难度较大,但并非无规律可循,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解答数字推理问题大有帮助。
(1)在解答数字推理题时,反应要快,一般要先快速扫描已给出的几个数字,仔细观察和分析各数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前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大胆假设出一种符合这个数字关系的规律,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应用到下一个数字之间的关系上,如果得到验证,就说明假设的规律是正确的,问题即迎刃而解;如果假设被否定,马上改变思路,提出另一种数量规律的假设。如此反复,直到找到正确规律为止。当然,有一些题型是需要首先考察前三项(如前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的数字排列规律)甚至是前四项(如双重数列的排列规律)才会发现规律的。另外,有时从后往前推,或者“中间开花”向两边推也是较为有效的。
(2)推导规律时,往往需要简单计算,为节省时间,要尽量多用心算,少用笔算或不用笔算。
(3)空缺项在最后的,从前往后推导规律;空缺项在最前面的,则从后往前寻找规律;空缺项在中间的可以两边同时推导。
(4)若一时难以找出规律,可用常见的规律来“对号入座”,加以验证。常见的排列规律有:
①奇偶数规律:各个数都是奇数(单数)或偶数(双数)。
②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列递增或递减。
③等比:相邻数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
④二级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
⑤二级等比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一个等比数列。
⑥加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和等于第三个数。
⑦减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
⑧乘法(除法)规律:前两个数之乘积(或相除)等于第三个数。
⑨完全平方数:数列中蕴含着一个完全平方数序列,或明显、或隐含。
⑩混合型规律:由以上基本规律组合而成,可以是二级、三级的基本规律,也可能是两个规律的数列交叉组合成一个数列。
需要补充说明一点,近年来数学推理题的趋势是越来越难。因此,当遇到难题时,可以先跳过去做其他较容易的题目,等有时间再返回来答难题。这种处理不但节省了时间,保证了容易题目的得分率,甚至会对难题的解答有所帮助。有时一道题之所以解不出来,是因为我们的思路走进了死胡同,无法变化角度思考问题。此时,与其死“卡”在这里,不如抛开这道题做别的题。在做其他题的过程中也许就会有新的解题思路。
二、数字推理典型例题解析
1.等差数列
例1:1471013()
A?14B?15C?16D?17
解析:答案为C。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排列方式:等差数列,其特征为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从该题中我们很容易发现相邻两个数字的差均为3,所以括号中的数字应为16。等差数列是数字推理测验中排列数字的常见规律之一。它还包括了几种最基本、最常见的数字排列方式:
自然数数列:123456……
偶数数列:24681012……
奇数数列:135791113……
2.等差数列的变式
例1:3469()18
A?11B?12C?13D?14
解析:答案为C。这道题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但稍加改变处理,就成为一道非常容易的题目。顺次将数列的后项与前项相减,得到的差构成等差数列1,2,3,4,5……。显然,括号内的数字应填13。在这种题中,虽然相邻两项之差不是一个常数,但这些数字之间有着很明显的规律性,可以把它们称为等差数列的变式。
3.“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型
例1:343569104()
A?138B?139C?173D?179
解析:答案为C。观察数字的前三项,发现有这样一个规律,第一项与第二项相加等于第三项,34+35=69,这种假想的规律迅速在下一个数字中进行检验,35+69=104,得到了验证,说明假设的规律正确,以此规律得到该题的正确答案为173。在数字推理测验中,前两项或几项的和等于后一项是数字排列的又一重要规律。
例2:1?011?022?033?055?08()13?21
A?8?11B?8?12C?8?13D?8?14
解析:答案为C。前两项的和等于后一项。
4.等比数列
例1:392781()
A?243B?342C?433D?135
解析:答案为A。这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排列方式:等比数列。其特点为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商是一个常数。该题中后项与前项相除得数均为3,故括号内的数字应填243。
5.等比数列的变式
例1:8122460()
A?90B?120C?180D?240
解析:答案为C。该题是1997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大学毕业生考试的原题,难度较大。题目中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后一项除以前一项得到的商并不是一个常数,但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11?522?53,因此括号内的数字应为60×3=180。这种规律对于没有类似实践经验的应试者往往很难想到。
例2:8142650()
A?76B?98C?100D?104
解析:答案为B。这也是一道等比数列的变式,前后两项不是直接的比例关系。而是中间绕一个弯,前一项的2倍减2之后得到后一项。故括号内的数字应为50×2-2=98。
6.平方型及其变式
例1:149()2536
A?10B?14C?20D?16

  0/5  下一頁 txt下載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