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重生成小土豪.txt

2023年10月17日

上一頁  2/22  下一頁 txt下載

张小宝点点,愉快的接过东西,眼角余光看到李老师桌上的信封,突然有些兴奋,当然不是看到什么秘密兴奋,而是看到了信封上的邮票,那只金光闪闪的小猴子。
“老师,这邮票你还有吗?”
“邮票?”李老师看了眼信封上的猴票,笑了笑,“你喜欢上面这只猴子?”
“是啊,我很喜欢邮票,姐姐每回回来都会给我带一些,但是我从没看到过猴子的,老师,这个还有吗?我想买一些收集。”张小宝老老实实的说道。
这可是猴票啊猴票,虽然未来几年涨不了多少,但是以后会疯长啊!蚊子再小都是肉,有机会当然要收藏。
“哦!你还喜欢集邮?”乡下孩子还懂这个?“猴票整版是八十枚,还算具有收藏价值,如果喜欢的话,我手上也有几枚,等明天拿给你。”李老师笑道,他倒是觉得集邮是一个不错的爱好,并没有制止。
赶紧摇头,“不是,老师,我很喜欢这邮票,所以想多收藏一些,老师您有没有门路帮忙买一点。”
李老师沉吟片刻,“我倒是有个朋友在邮政上班,可以帮你按照面额价拿到,你要多少?”他手上只有三套,如果要多的话,他还真没有。
张小宝瞪大双眼,“真的吗?”面额价也就是一张八分,整版也才六块四,要知道,今年猴票可是涨价了,现在要卖五毛一张,等到年底,直接涨到一块。
“当然。”
“那我回去看看家里有多少存款,我要买整版。”张小宝兴奋的说道。
“去吧。”李老师笑了笑,让张小宝离开。
☆、拜师礼
“老师留你做什么?不会又闯祸了吧?”张小宝才进屋,就听三丫大声问道。
张小宝皱了下眉,大姐中午在厂里吃,二姐到县里上学去了,为了省车费,一个月只回来一次 ,家里就剩三姐和四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三姐这两天见他总是阴阳怪气。
“三丫站在这做什么,还不趁着吃饭前把猪给喂了。”张妈妈一出屋门就听到女儿对小宝阴阳怪气的说话,心里很不舒服,直接打发她去忙。
张小宝有些讶异,记得前世三姐可没有这样子。
随即想到前世二姐在家,所以三姐要做的活一下子少了很多,但是这世二姐去上高中了,家里的活自然大部分压倒三姐身上,而张小宝却和闲人一样,难怪她心里会不舒服。
“小宝快来。”张妈妈直接无视和张小宝一起进门的四丫,从厨房拿出一碗鸡汤,里面有几块瘦肉,明显是昨晚藏下来给张小宝留的。
“赶紧吃了再吃饭。”
无奈的接过鸡汤,看旁边的四丫一点惊讶或是嫉妒的眼神都没,就给她使了个眼色,一起到院子里,将鸡汤递给四丫,让她喝。
“这是妈给你留的。”四丫捂着嘴摇摇头,如果忽略她咽口水的声音的话。
“赶紧的。”塞到四丫手里,让她喝了大半碗,又给了大半的肉,自己才吃将剩下的吃完。
“妈给你留肉,怎么给四丫吃了。”三丫咬着牙生气,但是她也不敢真的做什么,毕竟同样的事在家里是常见的,只是她见他看到小宝给四丫吃,而不给自己,所以才这么生气。
“就给四丫吃了一块肉,三姐要吃吗?”将碗里最后一块给三姐,就见一把拿过去,客气一句都没。
张小宝心里有些无奈,他这个三姐,人很聪明,但是也很自私,要说对他嫉妒,但是大姐二姐她们总没什么好让她嫉妒的,但是她也同样见不得大姐二姐还有四姐好。
前世就是这样,知道大姐家条件不好,就经常在她面前炫耀自己的财富,知道二姐夫对二姐不好,就在她面前炫耀恩爱,总之,张小宝对这么自私的三姐,真的是无爱。
见三姐吃了,知道她是不会去告状了,小宝松口气,拉着四姐进屋喊道:“妈,我拜了李老师当师傅,以后跟着他学写毛笔字和画画。”
“真的,我就说我儿子是有造化的,果然是这样,赶紧吃饭,一会我告诉你奶奶去。”张妈妈也不知道什么毛笔字什么画画,但是能认李老师当师傅,那就是厉害。
人家李老师可是城里来的大学生,就和以前的状元一样,这么多学生,怎么就收了小宝,肯定是小宝聪明,看出他以后也能考状元,张妈妈美滋滋的想着,又给张小宝加了一个蛋,读书可费脑,要多吃个蛋补补才行。
中午张大山扛着锄头回家,听张妈妈说了,比她还要高兴,他书读到初一,家里困难就没去了,所以很喜欢自己的孩子能够读出将来有出息,小宝又是他们家唯一的男丁,看到他有好的未来,他比自己有出息还高兴。
李老师在他们这些乡下人眼里来看,那就是有大文化的人,所以小宝能被他看中收做徒弟,以后一定出息。
“既然拜了李老师当师傅,就要跟着好好学知道吗?”饭后,张大山坐在上首,看着张小宝交待道。
“知道,我一定会努力的。”重生这么些天,他想了很多。
他要慢慢改变家里人对他的想法,最好能把他往天才那方面想,在农村,天才的最好表现就是考试成绩,所以他以后门门考第一,再加上乖巧懂事,言行如一,过上一些时间,他在家中的话语权肯定会加重。
农村消息传得快,加上他奶奶刻意的宣传,吃饭的时间,村子里就都知道张大山的小儿子拜城里来的大学生校长当师傅了。
下午放学回家,一家子又聚在一起,张大伯只拍了拍张小宝的肩膀,张小叔则是揽过他的肩大笑:“好小子,不错啊!”
这次倒是没杀鸡,不过也损失了一只鸡,因为张爷爷说拜师得有拜师礼,他们乡下人没有别的什么,鸡和肉还是有的。
所以晚上,张大山就拎着一篮子的鸡蛋,一只鸡和一条四五斤重的腊肉,和张小宝朝李老师家走去。
开门的是李老师的爱人,长得一般,但是人很温柔贤惠,现在有一个五岁的女儿,但是在后年的时候,她又给李老师生了一个儿子。
这时候乡下比较乱,什么计划生育还没那么严,他记得是89年之后,他们这里有一段时间开始严查计划生育。
只要被人发现是超生,立马到你家里来,不管孕妇怀孕多久,都拉去给打掉,所以李老师虽然是老师,她妻子给他生了两个也没有什么事。
李老师的爱人也是学校的老师之一,她教的四年级和五年级,不过她也认识张小宝,她听丈夫说了很多次张小宝聪明伶俐,将来一定能考上大学,这会见到他们进来,忙迎他们进门。
见张大山手里提着东西,有些生气的说道:“来就来,提着东西做什么?”
李老师听到动静出来,也皱眉生气道:“张同志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拜师礼,从古到今都要收的,乡下人,没什么好东西,老师千万不要嫌弃。”越是乡下人,越是尊敬或是崇拜读书人,张大山在家里虎着脸,但是在李老师面前,却恭恭敬敬的。
“既是拜师礼,我便收下了。”拜师礼确实要收下一些意思意思,这样才代表收下了这名弟子。
当着张大山的面,张小宝给李老师磕了头,成为正式的徒弟,又在李老师家吃过饭,两人才回到家去。
农村起得早,睡得也早,现在才八点钟的样子,已经静寂一片,小宝跟着父亲回到家中,却发现爷爷奶奶竟然还没回去。
“小宝回来了,李老师怎么说?”后面是问张大山的。
说起这个,张大山立马红光满面,“李老师当着我考小宝,小宝全都答出来了,李老师还夸小宝聪明,以后一定能考上大学,还是京城里的大学。”
现在的农村,能考上大学,就是不得了的事,李老师说小宝如果一直保持,可能会考上清大京大之类的张大山不懂,但是他知道京城的大学,就和古代的状元没区别了。
这话叫屋里的人都高兴坏了,也让一旁的张小宝心里暗下决定,他一定要好好读书,上辈子做学渣让家人伤心,这辈子就做个学霸,让家里人骄傲。
理所当然的,爷爷奶奶还叔叔伯伯们又奖励他零花钱,好像在他们的眼里,这就是最大的鼓励,他现在也确实需要这个。
算了算存款,小铁盒中已经有七块钱,这在84年的乡下,绝对算的上是一笔不小的钱了。
七块钱只能买下一版猴票,张小宝怎么可能甘心,想了想,小心的起床跑到父母的屋里。
“小宝这么晚怎么还不睡?”张妈妈披了件衣服给小宝开门,让他进来。
“妈,我看到李老师屋里有很多邮票,我也想买。”先将李老师撤出来,爸妈就会认真很多。
果然,一听李老师屋里有很多,张爸爸就说道:“那就买呗!”邮票他还是知道的,一张也就几分钱。
“我想买一整版的,80枚一版。”张小宝盯着他爸。
张大山从床上坐起来,“多少?”一张是几分钱没错,可一版那可就不是几分钱的事了,八十枚,要六块四呢!他一个月累死累活也才二三十块钱,六块四顶他多少天的工资了,就算溺爱张小宝,在这么大比钱面前,张大山还是有些犹豫。
“爸,你不知道,李老师有门路,一张只要八分就能买到,但是现在在外面,这邮票已经涨到五毛一张了,我们买了后,转手就可以卖四十,净赚三十多呢!”
“真的?”张大山眼睛亮了亮,这几年改革开放,思想也随之开放很多,倒是没有之前那种做生意就是资本主义的念头。
“当然,我听李老师说,年底还会涨,再不买就没了。”爬到床上,拽着他们的衣服,摇晃,“爸,妈,给我买呗,这东西越久越值钱,可以当传家宝,留着给你们以后的孙子。”
“噗呲!这孩子!毛都没长齐呢!就孙子了。”张妈妈被张小宝逗得噗呲一声笑出来,到底偏心儿子,和张爸爸说道:“儿子喜欢就买吧,又不是拿去玩了,还能赚钱。”
“成,给你买一版。”张大山说道。
这些年家里也存了点钱,给小宝上高中和大学的钱肯定不能动,余出来的给小宝买一版邮票还是成的。
小宝眼睛一亮,整个人趴到张大山身上,“要两版。”反正他现在只有九岁,还可以撒娇耍赖。
张大山低头看了眼儿子,想着他这段时间的表现不错,成绩又好,咬咬牙,“行,就给你买两版。”
☆、全都要了
第二天,张小宝一早就去了奶奶家,奶奶是和大伯他们一起住的,进门的时候,大伯母正在做饭,大伯和爷爷都去山上了。
“小宝来了,吃过饭了没?”大伯母信佛,是个很温和的人。
上回就说过,她的儿子不满周岁就去了,张小宝比那个夭折的堂兄小一岁,堂兄弟,长得当然有几分相像,可能有些移情作用,所以大伯母对张小宝很好。
“吃了,我是来找奶奶的。”话虽然这么说,大伯母还是拿了个大大的土豆给张小宝。
在手里来回颠簸几次,总算没那么烫,剥开皮咬了几口,土豆的香气扑鼻而来,“好吃,谢谢大伯母。”
“你这孩子,奶奶就在屋里,你进去吧。”大伯母见张小宝吃的高兴,又拿了个土豆放到他兜里。
他们这里穷,很多人家别说干饭了,就是粥都很难喝上,像他们家的条件还算不错了,不然女孩子别说初中,连书都没得读。
而土豆这种耐放的东西,平时只煮几个尝尝鲜,算是好东西了。
叶青知边吃着土豆,边进门,就见奶奶正坐在那做鞋,瞧着尺码,还是给他做的。
“奶奶,我鞋子够穿呢,你别做了,可别把自己累着了。”对这个老太太,张小宝也不知道怎么形容。
她对家中的媳妇孙女都看不上眼,就心疼儿子和孙子,认为女儿孙女就是赔钱货,所以十分偏心,平常非常的小气,可以说是抠门,但是对于张小宝这唯一的孙子来说,那绝对是恨不得将所有她认为好的东西都给他。
“不累,不累,再有几针就好了。”张奶奶放下鞋子,拉过张小宝摩挲着他的脸,“小宝怎么还不去上学?”熟话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这话是一点都不假,何况张小宝是她唯一的孙子,为了他,老太太还真能豁出命去。
感受着脸上传来温热带点粗糙的摩擦感,眼睛突然有些泛酸,前世他连奶奶最后一面都没见着,也是那时,一下宠爱自己的张大山扇了他一巴掌,听说奶奶离世前念念不忘的就是见上他这个不孝孙子一面。
“邮票?那是啥玩意?”张奶奶边问,边将枕头翻过来,取出一个用青色麻布包着的小包,里面是一块帕子,再里面还有一层红纸,然后才露出里面的钱,最大的是十块,然后是一块,两块还有一毛两毛的。
将钱全都摊到小宝面前,“你看看够不够?不够我找你大伯小叔拿点。”
这老人?张小宝赶紧低头,不让奶奶看到他微红的眼眶,无论这个老人有多少缺点,但是她疼爱他是无条件的。
吸了吸鼻子,将几张大的钱都给拿走了,然后说道:“奶奶,我买这邮票可是能涨钱的,你什么时候要用,就跟我说,我立马还你,还是双倍的。”
这话可没有吹牛,他现在是通过李老师用面额价买的,转手五毛钱有的是人要,等到年底,一块钱也抢着要,到明年就更不要说了,直接涨到五块钱。
只要奶奶需要用钱,那他就卖一版,到时候肯定能双倍还给奶奶。
“是吗?我小孙孙可真厉害,这么小就会赚钱了,奶奶在家吃穿都不愁,哪用得到钱。”将钱包起来放到小宝的兜里,拍了拍,“可别丢了,时候不早了,快去上学去,可别迟到了知道吗?”
回到家,张小宝就开始清点现在的家当,他自己的七块,爸爸昨晚给的十三块,这就二十了。
奶奶这给的最多,打开一看,一块以上的都在他这了,一块钱的十五张,两块钱的六张,五块钱的三张,十块钱的七张,一共是一百一十二块钱。
看到这个,张小宝都有些傻眼了,一百多块钱,这对乡下的老太太来说,那可是一笔巨款,这怕是他爷爷和奶奶的全部家当了吧,他奶奶到底有多溺爱他,才能不问理由的将这些钱都给了他。
深吸一口气,上辈子他不孝,这辈子一定要做个孝顺的孙子,让他们骄傲的孙子。
这些钱加上他自己和爸爸的,一共是132块钱,这么多,可就能买下至少二十套的猴票,他现在要担心的是,老师的那个邮政工作的朋友有没有这么多猴票卖。
晚上放学,张小宝来到办公室,将钱交给李老师,才发现这个担心是多余的。
老师的朋友就在县城的邮政工作,他们县小,平时会寄信的也少,谁没事去买什么邮票,也就像李老师这种在大的城市呆过的人才会听过什么集邮。
当初猴票卖不动,省里下发到市里,市里直接下发到县里,然后还让职工买了不少,如今库房还有不少。
猴票现在虽然涨价了,毕竟是小范围传播,他们县城太小太偏,并没有听到什么这类的新闻,所以还是没什么人买,像张小宝这种一下子买一百多块钱的,绝对是少见的,要知道现在单位上班的人一个月也才三十块钱工资。
对于邮政里的职工来说,绝对是一笔大单,卖了这个,说不定还能得到不少的奖励。
“小宝,你哪来这么多的钱买邮票?”李老师没有立马接过钱,先问道。
“是我以前的压岁钱和零花钱,还有我找我爸、我爷爷、我大伯还有我小叔都要了钱,凑在一起就这么多了。”张小宝满脸老实的回答。
李老师上下看着张小宝,想想张家村里学校这么近,要真是不经大人同意拿了这么大笔钱,大人早跑学校来了。
“行,我这个周末正好要到县里办点事,我帮你带上。”李老师点点头,这张家可太宠儿子了,以后他这个做老师一定要严厉点,不然都宠着可毁了好苗子。
张小宝松口气,随即心中涌上满满的兴奋,马上他就要有二十版的猴票了
周末,李老师下车先去教育局开了会,然后才去了邮政局,他的朋友今天值班,他是知道的。
“老刘,上回和你说的猴票,准备好了没?”李老师熟门熟路的进到办公室。
“早准备上了,看,都在这。”老刘指指桌上的猴票,“一共三十版,全按面额价给你,你能买下多少。”
“三十版?”李老师沉吟了一下,“我全都要了。”说着掏出钱给老刘,让他将猴票给包上。
“成,你买那么多,我再送个装邮票的册子给你。”老刘开心的给包好装上,今天他可完成一笔大单,这个月奖金少不了。
李老师拿了邮票,拒绝吃饭的邀请,“我要赶最后一趟车,改天我请你。”
笑着将李老师送出去,老刘晃悠悠的回到办公室,这时,桌上的电话响了,赶紧接起来。
“刘主任吗?”是一个声音甜美的女声。
老刘:“是,您哪位?”
“我是市邮政局的,请问你那还有猴票吗?”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
嘿!难道上头这就知道他将猴票卖出去,给他奖励?
老刘:“全卖完了。”声音特别牛气。
“什么?全都卖完了?诶呀!这可怎么办?”那头的女人有些气急败坏,“怎么就卖完了呢,现在外面的人都排队买呢!”
刚还有些得意的老刘瞬间坐直身体,“你说什么?排着队买?猴票?”
“可不是,你不知道,今天猴票突然涨价到一块,估计未来肯定还得涨,可不是让人疯抢,好了,我再给别的县邮政打打,看还有没有库存。”
老刘拿着话筒,欲哭无泪,他可是将他自己被迫买的五版也一起卖给刘老师了,这才一转眼,就涨到了六十四块钱一版,五版就是三百多,而且以后可能还会涨。
此刻,老刘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
☆、大丫的婚事
“老师,我给的钱只够买二十版。”张小宝看着眼前三十版的猴票,无论如何都不肯要。
“我见你喜欢就给都买了,就当我这个老师给你的见面礼吧。”李老师说的是实话,本来他还想着给什么见面礼,如今这样正好。
张小宝还是不肯要,最后实在说不通老师,就拿了两版,“老师,两版真的足够了,剩下的八版您给藏着,以后给师妹做嫁妆也可以。”
他重生前曾在新闻里看过,一版已经涨到了一百多万,本来就想让老师也买几版的,但是又不知道用什么理由说通老师,没想到老师自己多买了,这样最好不过。
李老师拿起手边的书敲了敲张小宝的脑袋,“毛都没长齐,知道什么嫁妆。”见他执意不肯,李老师只得留下八版。
抱着二十二版猴票,张小宝心里别提多美了,这可都是钱啊!
回家后,小宝赶紧将猴票放到一直带锁的小木箱藏好,这个小箱子还是他爷爷给他做的。
拜了李老师为师,除了学习毛笔字,学业方面自然也会对小宝有所指导,也是这时候,李老师才摸清张小宝的学习程度。
“你小子,竟然不声不响的就学完小学课程了,好。”自己的学生有出息,他脸上也有光,他之前顶多以为小宝比较聪明,没想到还刻苦。
期末的时候,张小宝不出意料的又考了全班第一,也是年纪第一,反正学校就一个班。
刚好临近年底,家里干脆又杀了只鸡来庆祝,张奶奶将攒了一个多月的鸡蛋都给拿来,大伯和大伯母也没说什么,只是大伯家的二堂姐和小叔家的三堂姐有些微辞。
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话,张小宝又不是真的小孩,听了也只是笑笑,转头和大伯家的小堂妹玩起来。
小堂妹今年才五岁,是他们家目前最小的孩子,虽然是女儿,大伯小叔也很疼她,张小宝前世很喜欢欺负小堂妹,这世自然不会,如无意外,小堂妹以后也会是他们这一辈最小的孩子。
饭后,家里就剩爷爷奶奶还有小宝一家,其他人都先回去了,张爷爷敲了敲烟斗,问道:“小宝,你上回说买什么猴票,买了没?”
一百多块钱,可不是小数目,当时从山上回来听到老伴将那些钱都给孙子的时候,他倒没太心疼,就是担心他拿去乱花了。
其他人都不太清楚,不过见张爷爷这么问,也多少知道小宝从老太太那要钱了。
张大山抬头瞪着张小宝,这小子竟然还私下去找老太太要钱了,不都答应给买了两版?
张小宝卡了一下壳,立马反应过来,“买了,都买回来两三个月了,李老师自己也买了几版。”
“邮票?什么邮票,贵不贵?”三丫一听小宝找大人要钱买东西,立马问道。
“你个小孩家家问什么,还不快过来洗碗。”三丫懂事、能干,成绩也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张妈妈就是觉着她没以往讨喜了。
三丫应了一声,心里有些不甘的离开。
“不是乱花就行。”张爷爷听李老师也有买,就半点问题都没了。
“当然不是乱花,李老师上星期还告诉我,猴票涨到一块五一张呢,一版八十张,就是一百二,估计明年还得涨。”张小宝凑近爷爷和张大山小声说道。
“什么?”张大山大声叫道,张爷爷不知道猴票原来多少钱,但是张大山知道啊,六块多的东西这才多久,成了一百多。
“瞎嚷嚷什么?”张爷爷横了张大山一眼,回头问道:“你当初买来是多少一版?”张爷爷原来也上过几年学,后来拜了师傅学木架,有时还去县城里做工,所以在村里算是有见识的,一问就问道点子上。
见厨房里的三丫竖着耳朵,张小宝撇了下嘴,拉着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到正屋去,才说道:“原来买是六块四一版。”
这下,连张爷爷都不淡定了,这都不知道翻了多少倍了,“那你买了多少?”六块四,老太婆那就给了一百多块钱,少说可以买十几版。
“我自己的零花,爸给了我十三块钱,加上从奶奶那拿的,一共买了二十版,老师送了我两版,就是二十二版。”张小宝没想过要骗爷爷奶奶和爸妈他们,这些都是最疼爱他的人,也是最不会害他的人。
果然,爷爷听了这个,吧嗒吧嗒的抽了几口烟,就吩咐一旁愣神的张大山和张奶奶道:“小宝这猴票的事,你们谁也别说去,就是大海和大有也不行,知道吗?”
如果是一两版当然没事,可是二十多版,这就是两千多块钱,这么大一笔钱,就算大海和大有不起心思,那大儿媳妇和小儿媳妇就一点都不动心,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孩子,虽说是女儿,可亲生的和侄子还是有差别的。
张爷爷将这些告诉张大山和张奶奶,张大山就别说了,那是他自己儿子,难道还见不得他好,张奶奶原先没觉得怎么样,一听张爷爷的解释,立马保证不说出去。
要说张奶奶不是不喜欢大儿子和小儿子,但是她盼了那么多年的大孙子,在她心中占了更重的位置,所以只要是孙子的事,她是说什么听什么。
晚上,张爸爸将这个告诉张妈妈,这可是她自己的老儿子,自然也不会说出去。
猴票的事只家中是个长辈知道,没有掀起任何波澜。
张小宝都放假了,二丫自然也是,她从城里回来,感觉变得更加自信开朗,还拿出一件白色的毛衣,说是见了毛线便宜又好看就给小宝织了一件。
本来还想说二丫乱花钱的张妈妈,一听是给小宝的,立马笑容满面,连夸二丫这个做姐姐的懂事,对弟弟好,让一旁刚得了围巾正高兴的三丫心里不舒服。
刚才还说二丫给她围巾浪费,结果到了小宝那就成了懂事,一件毛衣可以织好几条的围巾呢!转眼瞧见四丫在那摸着围巾高兴,三丫心里更不舒服了,转身就回了屋。
二丫皱了皱眉,到底没说什么,只是让小宝去穿上毛衣试试合不合身。
“二姐,你可真厉害,大小刚刚好。”小宝不像乡下别的小子要去地里干活,吃的也好,所以长得白白净净的,加上最近几月都跟着李老师练习毛笔字,身上不自觉染上几丝书卷气,穿上白色的毛衣,说是城里孩子也不为过。
张妈妈见自己儿子站在那,可把周围几个村的人都比下去了,心里别提都高兴。
过年的时候,一家子都去大伯家吃的年夜饭,张小宝现在懂事听话,考试次次得第一,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压岁钱自然得最多。
“过完年大丫就二十了,你们有什么看法没?”张爷爷坐在上首,问道。
说起来农村早婚,一般十五六岁就给相看人家,十七八岁就结婚,可大丫在厂里上班,一月有十几块的工资,张妈妈想着她一嫁人这钱就不是自己的,就一直拖着。
张大山家孩子多,尤其还有个小孙子,张爷爷见了也没多嘴,只是过了二十,却不能再留了。
大丫在一旁有些脸红,她十七岁处了个对象,就是本村的,因为爸妈不同意,一直等着她,本来以为还要等上一两年,没想到爷爷这会提出来了,大丫心里多少有些期盼,小心的看着她爸妈。
对了,大姐可不是要嫁人了,小宝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竟然将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
大姐夫家就是本村的,家境不算不富裕,不过和张家也算门当户对了,大姐的公婆都是和气人,只是前世因为大姐拖了大姐夫太久,等大姐入门,多少有些微辞,但是大姐夫对大姐真的没话说。
“大丫不着急,等过了年再说。”张妈妈笑了笑,回道。
大丫的低下头,眼底闪过一抹失望,随即抬头扬起笑容,爸妈是个什么意思,她心里又不是不明白,怎么就能期待。
晚上,张小宝又跑到爸妈屋里,果然见他们在商量大姐的事儿,张妈妈一见着他,就猜到他要说什么了。
叹气道:“妈也不是不想着你大姐,只是你上头三个姐姐都在读书,要是没有大丫的工资,关靠你爸妈种地和打零工,哪来的学费。”
张大宝沉默了一下,道:“大姐就算嫁人了也不会不管家里的,再说我还有猴票,咱们有钱呢。”
见他们还是不说话,张小宝又说道:“妈,咱家又不是缺了大姐的工资就过不下去了,我也大了,以后我会赚钱养家,你们就让大姐嫁给姐夫吧。”
大丫是他们第一个孩子,自然比二丫三丫在他们心中有分量,小宝没来前就想着要不要就让她出嫁,这会听了小宝的话,终于下定决心。
“成,等过了年,我们就选日子让你大姐出嫁。”张大山拍板说道。
站在外头大丫,此时泪流满面,可眼底却闪烁着幸福,她没想到爸妈会同意,不过还多亏了小宝,这孩子!
躲在另一边的三丫目光闪了闪,转身回屋,没有惊动床上的二姐。
☆、大姐出嫁
刚出年,张妈妈就让人带了话,大姐夫还有他爸妈都很兴奋,大丫这孩子他们也是看着长大的,从小就懂事能干,不然也不会儿子被拖了这么久他们都没多话,现在张家能点头,那是最好了。
当天就找人算了日子,找了最近的吉日,就在半个月后,急是急了些,但是他们家大生都二十二了,他们也急着抱孙子。
既然已经答应大丫出嫁,张妈妈也热热闹闹的开始操办起来。
这天,张妈妈正在那算着要买几床被子,就见三丫探头探脑的,不悦的问道:“一个女孩子家家,像什么样子,有什么事?”
“妈,你真让大姐嫁人啦?”三丫跑进来,坐到床的另一边,看着那红布问道。
“你大姐到年纪了,不嫁人还能咋地?”张妈妈白了她一眼,继续计算着喜被的事。
“那大姐嫁人,工资不就不给家里了?”三丫似不经心的问道。
说到这个,也是张妈妈最在乎的,本来喜悦的心一下子消散很多,“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大姐嫁给大生,以后就是大生家的人了,工资当然也是。”
“那二姐还在上高中,家里就你和爸两人赚钱,那岂不是太辛苦了。”三丫嘟嘴叹气道。
张妈妈看了三丫一眼,“辛苦就辛苦点,总不能把你大姐留成老姑娘。”
“可是上回大姐还和大生哥说让他再等她,大生哥也说愿意等呢!”三丫翻着红布,道。
闻言,张妈妈手上的东西不知不觉停下来,问道:“大丫真这么说?”
与此同时,张小宝和大丫正站在门外,大丫的眼神明显有些慌乱,大生家可已经选了日子,如果妈反悔了,估计大生家真的会火了,然后不让大生娶她。
小宝拍拍大姐的手,扬声道:“妈,你在屋里干嘛呢!”进门过去拿起红布,“这是给大姐准备的吗?张家那边日子定的近,这时候做衣服怕是来不及了吧?”
“你小孩家家懂什么?结婚穿的衣服早做好了,这是做被面用的。”张妈妈横了儿子一眼,扭头就见到含羞带怯的女儿。
“那就好,到时全村的人看着呢,要是出了问题,我们张家可就成了全村的笑话了,到时候我去学校,还不被同学笑死。”小宝开玩笑似的说道。
可不是,要是现在去大生家毁约,大生爸妈一定不同意,他家老太太是个厉害的,到时在村里一闹,他老张家的人可不就成了别人的笑话,尤其小宝最后那句话,如果闹名声不好,对小宝以后也不好。
张妈妈心思一转,笑道:“放心,妈都给准备了,哪能让别人看笑话,成了,我拿被子找李婶做被套去,中午就不回来吃饭了,午饭大丫你做饭给弟弟妹妹吃。”
等张妈妈一走,大丫走到小宝身边,摸摸的他的头发,“小宝,大姐谢谢你了。”她当然知道刚刚妈肯定被说动心思,要不是小宝,说不定妈就真的会去张家毁约。
对大姐笑了笑,小宝回头看着三姐,“为什么在妈面前搬弄是非?大姐结不了婚,对你有什么好处?”

上一頁  1/22  下一頁 txt下載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