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三位出家皇帝建寺洱源

2023年08月07日

- txt下載

宋、明兩代,曾有三位出家皇帝在浪穹(今洱源)縣興建寺宇。宋朝時期,大理國九世聖德皇帝段素貞於觀音山麓建龍泉庵,十一世孝德皇帝段思廉「於浪穹觀音山建大蘭若寺於觀音箐」;明朝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因「靖難之役」逃亡,入滇,曾潛隱武定縣獅山、保山市白龍山,後因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有司毀白龍山之庵」,於是「至大理之浪穹(今洱源)……募建庵」,成為後30年重要的潛隱、遊方根據地。這在雲南省範圍內,除大理市外,絕無僅有。
1、龍泉庵 洱源縣城北觀音山麓新登村龍泉庵,為大理國九世聖德皇帝段素貞、崇聖寺大住持、伏龍法師於公元1066年創建。
聖德皇帝段素貞,於「宋仁宗丙寅天聖四年(公元1026年)即位。……仁宗辛巳慶曆元年(公元1042年)禪位為僧。在位十五年」(《南詔野史》)。
聖德皇帝段素貞,禪位「出家崇聖寺,任大住持。……後游天竺(今印度),歸由西域至敦煌,轉長安入五台,苦研佛學。又入南海普陀梵音洞,居一年;轉峨嵋,居三載;歸葉榆(今大理),四十八,居羅荃寺八年。後入浪穹(今洱源縣),建藍若寺於觀音山麓(即今新登村龍泉庵)。坐化時(公元1090年),年七十九。寺後有伏龍法師舍利塔,內置舍利七枚於金盒。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為土人盜墓掘走」(《大理古佚書鈔·三迤隨筆·素貞出家事》)。由此記載知:聖德皇帝段素貞於1066年(段思廉正德五年,宋英宗治平三年)56歲時到洱源縣,建龍泉庵。公元1090年(段正明建安8年,宋哲宗元右五年)七十九歲逝世,在龍泉庵修行24年。
新登村後的山脈,目前,常稱三台山,知其為觀音山的不多了。之所以稱名觀音山,是因為有「石觀音,在治北五里新登村澗中,削立蒼崖,撐開古洞,壁上現石觀音像。北向趺跏坐,瓶缽宛然,有現身渡世意。巧自天成,不假雕鑿」(《浪穹縣誌略》)。
2、大蘭若寺 洱源縣城北觀音山觀音箐大蘭若寺(寺名無考),為大理國十一世孝德皇帝段思廉、廣德和尚、本源大法師於公元1091年創建。
孝德皇帝段思廉,於「宋仁宗甲申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即位。……神宗乙卯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思廉禪位為僧,在位三十一年」(《南詔野史》)。
孝德皇帝段思廉,「四十八……禪位,出家無為寺,建雲棲禪堂於寺西北雪蘭坪。時有中原高僧普明游南中,與思廉識。普明善知識,精佛理。思廉拜明為師,佛號廣德。隨師遍游中原名山古剎。六十四返大理,於浪穹觀音山建大蘭若寺於觀音箐(即新登村澗),以禪養性,以禪修身。有弟子百人,皆以『止觀之道』靜修,建禪台於恭羅崖。崖有仙猿數十,亦學廣德坐禪,與僧善處而不驚。寺僧多舍食喂猿,猿亦常為寺僧採藥、尋薪。廣德每年必返朝,為諸臣講經,國人稱思廉為老活佛」(《大理古佚書鈔·三迤隨筆》之《蒙段諸異僧·廣德高僧》)。
段思廉出家無為寺後,還曾「入白崖水目山(今祥雲縣水目山),建水目山八寺,號本源大法師」(《大理古佚書鈔·三迤隨筆·孝德皇帝段思廉事》)。
廣德和尚、本源大法師,卒於宋徽宗己亥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八十二無疾終。建舍利塔於玉案山」(《大理古佚書鈔·三迤隨筆》之《蒙段諸異僧·廣德高僧》)。
由上述記載可知,觀音山觀音箐大蘭若寺建於公元1091年(段正明天右元年,宋哲宗元右六年),孝德皇帝段思廉在人如自然和諧的觀音山觀音箐大蘭若寺「以禪養性,以禪修身」18年。
3、潛龍庵 位於赤洞壁村東北里許,乃應文高僧(建文皇帝)、應賢、應能「三僧」於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創建。
「建文己卯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棣舉兵反。四年(壬午,公元1402年),燕兵犯京」(《浪穹縣誌略·節錄明建文皇帝遜國記略》),建文皇帝「(朱允炆)投滇之永嘉寺(今武定縣獅山正續寺)」,在「左右不離者三人:比丘楊應能、道人程濟、並公應賢(葉希賢);……往來給運衣食者六人,余俱遙相應援,以濟緩急,從亡者,二十有二人」(《浪穹縣誌略·寓賢》)的保障,及鎮滇(雲南)沐府的暗中保護等條件下,開始了以滇為其潛隱的根據地,又不時出遊湖北、湖南、江蘇、浙江、四川、貴州、廣東、陝西、廣西等地的流亡生涯。
應文高僧(建文皇帝)徒弟應賢,因「九年(辛卯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有司毀庵,從帝去白龍山。至大理之浪穹,與應能募建庵。庵成,程濟筮之,得剝之坤,曰:『剝極而順,吉卦也。』居之」(《浪穹縣誌略·寓賢》)。應賢、應能二徒弟「募建」之庵,即潛龍庵,西有茈碧湖及赤洞壁山;東有彌茨河、廣袤的孟伏營一帶荒草壩,及大營、小營、大佛村前的沼澤地(現均已全部開墾為農田),為天然屏障,確實是當時人跡罕至,易於藏匿與出逃之佳境。《浪穹縣誌略》「藝文」部分,有高□(天字下明字)映的《初建潛龍庵記》:
《明史》書:大內火,帝不知所終,傳疑也。然,野史所載:讓皇披緇行遁,其所棲托之區,歷歷可據,非盡誣也。
蓋自金川不固,紫缽長攜,四十餘載,托君臣於師弟。越辛卯至丁酉,師入滇,或為緇流,或為黃冠,雖南楚北粵,遷處無恆;西蜀東黔,暫亦止息;獨往來滇中,居浪穹者九年。先是楊應能、葉希賢募建一庵,甫落成而二人遂死,葬於庵左。適史仲斌者來,師悲慟,命以饋獻奠之。留月余,始去。
至崇禎間(公元1628年~1644年),太史錢士升為之贊曰:「草莽君臣,間關萬里。朝夕一堂,靡進靡已。生也同袍,歿也同壘。彌茨骨香,千秋不毀。」彌茨,蓋河名,即《致身錄》所謂庵在平洋,浪穹所轄地也。
吾友何觀五出所藏建文年譜,余讀未競,涕淚澆頤。潛德幽光,誠關名教。況遐荒紀績,足為滇乘光者,可泯泯哉?乃相與捐金,建潛龍庵二忠墓。僧且有田,足供焚獻。觀五譴其弟子李懋相索余為記。余曰:
魚服豹隱,太孫之所甘者,其心太祖之心乎?成祖固不必以求仙之詔,入海之師,遠征異域,遍游名山也!當日從亡遁跡之臣,四百六十有三人,使其乘時附會,取胙分茅,何難與靖難諸賢爭稱功烈?而慗慗彝論,獨以為己荷擔。秋霜凜焉,疾風勁焉,矢此丹忱,至死不變,視流俗之膾灸榮名者幾何!則繡斧之衣如何換色?金玉之食如何蔬鮮?草野而潛龍蛇之蹤,君臣而托師弟之義。道義所在,振古如茲。嗚呼,可不傳之於後人!
關於「越辛卯至丁酉」:辛卯為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因「有司毀庵」,葉希賢「從帝去白龍山,至大理之浪穹,與應能募建庵」,開始潛隱浪穹(洱源)。「丁酉」,誤,當為「辛酉」,即英宗正統六年(公元1441年),因「英宗五年(正統五年庚申,公元1440年),應文(建文皇帝)至德勝驛,辭余先祖(李浩),曰:『葉落歸根。此行歲有程濟等相隨,未知吉凶。』」這30年間,建文皇帝先後在浪穹(今洱源)縣九年。而「辛卯至丁酉」,只有七年,顯然有誤。
所謂「成祖固不必以求仙之詔,入海之師,遠征異域,遍游名山」,從一個側面表明,搜尋遁跡的建文皇帝,是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七下西洋的主要目的之一。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