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痙型性截癱--HSP

2023年10月17日

- txt下載

典型表現痙攣與肌無力並存。
           概述遺傳性痙攣性截癱(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是一種神經系統退行性變性疾病,病理改變主要在脊髓中雙側皮質脊髓束的軸索變性和(或)脫髓鞘,以胸段最重。臨床表現為雙下肢肌張力增高,腱反射活躍亢進,病理反射陽性,呈剪刀步態。許多學者認為HSP也屬於遺傳性共濟失調疾病(IAs)的範疇。由 Seeligmuller(1876)首報, strumpell(1880)和Lorrain(1898)將之定為獨立疾病單元,故也稱Striampell-Lorrain病。流行病學調查,發病率為2~10/10萬人口,約占遺傳性共濟失調的25%,是遺傳性共濟失調中較多見的類型。成都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康復科李智
            遺傳學:遺傳性痙攣性截癱是一種比較少見的家族遺傳性變性病,最常見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也有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及x鏈鎖遺傳。以慢性進性無力與慢性痙攣性下肢癱瘓為特徵。發病機制至今仍不清楚。
           臨床表現:HSP的發病年齡多見於兒童期或青春期,但也可見於其他年齡段。男性略多於女性。常有陽性遺傳家族史。臨床表現為緩慢進展的雙下肢痙攣性肌無力,肌張力增高,腱反射活躍亢進,膝、踝陣攣,病理征陽性,呈剪刀樣步態等。可伴有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色素變性、錐體外系症狀、小腦性共濟失調、感覺障礙、痴呆、精神發育遲滯、耳聾、肌萎縮、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還可有弓形足畸形。部分HSP家族有遺傳早現(Anticipation)現象。
           臨床常見類型:
         單純型HSP是臨床最常見的HSP。主要表現為痙攣性截癱,也有遺傳異質性,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或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理改變主要在脊髓錐體束變性,而脊髓小腦束、後索改變不明顯。顯性遺傳的HSP又按年齡分為早髮型和晚髮型。早髮型最多見,常於35歲前發病,這型HSP患者行走較遲,雙下肢僵硬,不靈活,痙攣性癱瘓,腱反射亢進、膝踝陣攣陽性,病理征陽性。雙上肢可有輕微手指活動不靈活,腱反射活躍,深感覺障礙隨病程進展而越來越明顯。括約肌障礙和弓形足也可見。晚髮型患者常於40~65歲出現行走困難,臨床表現類似早髮型,但雙下肢肌無力、深感覺障礙、括約肌障礙更常見。
         輔助檢查
        1.誘發電位 下肢體感誘發電位(SEPs)顯示後索神經纖維傳導速度減慢。皮質運動誘發電位顯示皮質脊髓束傳導速度顯著下降。相比而言,上肢誘發電位卻是正常的,或僅顯示輕度的傳導速度減慢。
 
  2.肌電圖 可發現失神經改變,但周圍神經傳導速度正常。
 
  3.MRI 頭顱MRI一般無異常,但某些病例可表現胼胝體發育不良,大腦、小腦萎縮。頸段或胸段脊髓MRI可顯示脊髓萎縮。
        診斷:
        根據家族史,兒童期(少數20-30歲)發病,緩慢進行性雙下肢痙攣性截癱,剪刀步態,伴視神經萎縮、錐體外系症狀、共濟失調、肌萎縮、痴呆和皮膚病變等進行診斷。
              HSP的診斷主要基於臨床症狀體徵,陽性家族史,並排除其他疾病。因此,HSP的鑑別診斷很重要,特別是對臨床特徵不典型及沒有相同疾病家族史的患者。
   我院針對HSP治療方案:
     1: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後根部分切斷術(FSPR手術)
       2: 肌力肌張力調整術
       3: 術後康復綜合訓練。
 病案1:
        小佳,女,3歲,因「發現行走姿勢異常1+年」入院。入院專科查體見:神智清楚,查體合作,頭顱五官無畸形,雙眼無斜視,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約2.5mm,光反射靈敏,雙側面紋額紋對稱,頸軟,雙上肢活動靈活,雙上肢肌肌張力正常,雙上肢肌肌力5級,雙下肢肌肌張力1+級,雙下肢肌肌3+級,雙下肢無痛溫觸覺減退。。。。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