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五大宮頸疾病 沒想像中可怕

2023年07月28日

- txt下載

  在婦科檢查中,宮頸疾病的檢出率較高,如宮頸糜爛、宮頸肥大、宮頸息肉、宮頸囊腫、宮頸炎等。
  宮頸糜爛:沒有症狀,無需治療
  宮頸糜爛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糜爛」,而是子宮頸表面的鱗狀上皮被子宮頸管的柱狀上皮所覆蓋所致。根據「糜爛」面積的大小,分為輕、中、重度。在體檢報告上,常常縮寫為「輕糜、中糜和重糜」。平常所說的宮頸「糜爛」絕大多數是假糜爛,真正的「糜爛」在臨床上是很少見的。原則上,輕、中、重度宮頸糜爛患者若經宮頸刮片檢查排除了宮頸癌和宮頸上皮內瘤變,且無明顯臨床症狀,如陰道分泌物過多、伴明顯異味等,均無需治療。
  宮頸息肉:門診手術摘除
  宮頸息肉是子宮頸部位長出的一個或幾個帶蒂的「小疙瘩」,其根部大多附著在子宮頸外口,少數長在子宮頸管內。多數息肉的形狀好似「水滴」,直徑一般在1厘米以下,蒂細長,顏色鮮紅,軟而脆,接觸後容易出血。宮頸息肉多數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是宮頸黏膜在炎症刺激下增生而形成的。
  體檢發現宮頸息肉以後,患者應去醫院就診。若息肉不大,在門診就能完成治療,摘除的息肉需送病理檢查。由於息肉是慢性宮頸炎的表現,故摘除後可能再次長出。
  宮頸囊腫:無需特殊處理
  宮頸囊腫又稱宮頸納氏囊腫,與宮頸糜爛、宮頸息肉一樣,都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宮頸囊腫是宮頸糜爛癒合過程中,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宮頸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堵塞腺管口,或宮頸腺管周圍的結締組織增生、瘢痕形成壓迫腺管,導致腺體分泌物滯留而形成的囊腫。宮頸囊腫一般不會長得很大,也不會發生癌變,一般無需任何治療。
  宮頸肥大:無需任何治療
  在慢性炎症的長期刺激下,宮頸組織充血、水腫,宮頸腺體及間質增生,腺管受周圍增生組織的擠壓,腺體產生的黏液難以排出,形成瀦留囊腫。較表淺的腺體囊腫向宮頸表面突出,很容易被觀察到。而深部的腺體囊腫則使宮頸呈現不同程度地增粗、變大改變,即宮頸肥大。一般情況下,若無明顯不適症狀,宮頸肥大無需處理。
  宮頸炎:需抗感染治療
  宮頸炎是婦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的女性,主要表現為宮頸充血、水腫,嚴重時可繼發為宮頸糜爛,常伴有陰道分泌物的改變,以及尿急、尿頻、小腹疼痛等不適症狀。通常,宮頸炎患者需要做宮頸口及陰道分泌物的檢查,並根據檢查結果,給予口服或陰道給藥治療。
  宮頸細胞檢查女性應定期做
  任何有3年以上性行為或21歲以上有性行為的女性應定期做宮頸細胞學檢查——宮頸刮片或液基細胞學檢測,以及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查。
  傳統宮頸細胞塗片 刮取宮頸及宮頸管內的上皮細胞,均勻地塗抹在玻片上,固定、染色、鏡檢。檢查結果分I~V級分別指正常細胞、良性細胞、可疑癌細胞、高度可疑癌細胞和癌細胞。由於準確性有限,故現已少用。
  液基細胞學檢查 用小毛刷取宮頸管內脫落細胞,置於保存液中,由病理醫生做最後診斷。按病變程度不同,分正常細胞、不典型鱗狀細胞、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及癌等5種。「細胞學陽性」指後4種情況。目前,該檢查已經成為篩查宮頸癌的常規方法,同時還能檢出微生物感染,如黴菌、滴蟲、衣原體等。
  人乳頭瘤病毒檢查 取宮頸口的分泌物做檢查。人乳頭瘤狀病毒是最常見的性傳播疾病之一,某些類型的HPV可以導致子宮頸癌。據統計,約10%的女性生殖道HPV陽性,其中80%會在12~18個月內自然清除。持續感染者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增加。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