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持之以恆打好垃圾分類「持久戰」

2023年09月09日

- txt下載

  如今,走進平谷區各社區,可以看到改造完成的垃圾桶站乾淨整齊,黨員志願者和垃圾分類指導員每天桶前值守指導居民分類投放。他們堅持不懈的工作得到了居民的積極回應,越來越多的居民從不會分、懶得分,到現在積極主動分裝好垃圾來投放。
  在平谷的農村地區,2800多名農村專職保潔員定時上門收集垃圾,267個村實現「垃圾不落地」全覆蓋。分類垃圾經過專車專運,實現「垃圾不出區」。「生態橋」治理工程轉化有機肥4.5萬噸,其他垃圾焚燒發電年發電量3000萬度。平谷區垃圾分類有了看得見的成果,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2020年,平谷區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為契機,用紅色引領綠色發展,完善「投收運處」全鏈條體系,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確保全區垃圾分類從穩從實,縱深推進。2021年,平谷區將進一步謀劃新方法、新舉措,在思想上、行動上不放鬆、不停步、不減力,持之以恆打好垃圾分類持久戰、長期戰。
  群眾知曉率100% 設施改造完成率100%
  2020年,平谷區緊盯居民習慣養成,結合線上線下全面宣傳,群眾知曉率實現100%。加強垃圾分類日常管理,累計更換「四分類」垃圾桶1.5萬個,發放農村戶桶13萬組,設施改造完成率達100%。平谷區獲得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榮譽稱號。濱河街道金谷園小區等18個小區、村獲得「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榮譽稱號。
  可回收物運輸車
  堅持黨建引領 凝聚工作合力
  2020年4月30日,平谷區生活垃圾分類和物業管理工作推進大會召開,高位動員部署垃圾分類工作。5月1日以來,區四套班子領導逢會必講、到點必查、調研必問,經常通過「四不兩直」方式拉練檢查,層層傳導責任壓力。各鄉鎮街道「一把手」落實「六個一」,拿出足夠精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區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指揮部「一辦八組」,堅持日調度、日檢查、日通報、周總結、月排名,做到閉環管理。先後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垃圾分類桶站規範化建設工作方案》《垃圾分類宣傳動員方案》等政策舉措13項,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明確部門職責,為工作開展提供指引。
  全面宣傳發動 提升分類意識
  利用線上精準宣傳,集中向所有微信用戶宣傳貫徹《條例》原文和分類知識,覆蓋31.6萬用戶。結合線下全面宣傳,利用上門指導、分類達人評選、小手拉大手等形式,累計開展活動4859次、培訓2545場、發放材料65.3萬餘份;簽訂垃圾分類承諾書17.7萬份;區宣講團「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宣講343場。統籌媒體持續宣傳,圍繞問題曝光、典型經驗等內容,在平谷報、平谷電視台、幸福平谷微信公眾號等刊播刊載1165條,群眾知曉率實現100%。
  規範配套設施 提升便民水平
  更新桶站標識,分類分組投放。累計更換「四分類」垃圾桶1.5萬個,發放農村戶桶13萬組,更換容器標識8萬餘張,設置固定投放指引牌6.6萬處。
  規範桶站設施,定時定點收集。廣泛徵求民意,優化站點布局,將原有1570處投放桶站壓減至745處,集中人員力量,提升桶站設施,全面推廣桶蓋拉環、破袋器等便民措施,設施改造完成率達100%。
  配齊轉運設施,專車專人運輸。委託北京環衛集團平谷公司專車專運,增加作業頻次、運輸班次、優化路線,完成58輛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車輛塗裝,便於市民識別和監督。新增廚餘垃圾運輸車4輛,提高清運能力,確保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創建示範片區 帶動全域覆蓋
  穩步推進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示範村創建,廣泛開展宣傳動員,加強垃圾分類指導員隊伍建設,按標準更新容器標識、完善桶站設施,提高各類垃圾分出質量。各鄉鎮街道均已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示範村創建,其中13個鄉鎮街道完成市級驗收,其餘5個鄉鎮按照市級時間安排逐步完成驗收。
  織密檢查網絡 緊盯問題整改
  區級巡查。區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指揮部「一辦八組」每天對各責任主體開展量化檢查,每周排名通報,約談督促整改,做到「當日事當日畢、解決問題不過夜」。
  第三方暗查。對各鄉鎮街道、居住小區開展57輪暗查,發現整改各類問題7008處。
  執法檢查。城管執法部門累計立案1516起、罰款89.5萬元。
  屬地排查。鄉鎮街道每天開展自查自糾,做到查漏補缺、螺旋提升。
  行業自查。各行管部門每周對分管領域開展一輪自查,發現問題立行立改。
  領導幹部下沉抽查。區領導、區職能部門、鄉鎮街道領導幹部帶頭值守,對社區桶站設施和值守情況開展抽查。
  抓好末端處置 促進資源利用
  「生態橋」治理工程年處理農業「九廢」7.7萬噸,轉化有機肥4.5萬噸。其他垃圾焚燒發電,年發電量3000萬度。籌建廚餘垃圾處理設施,試點推行農村地區廚餘垃圾就地處理,實現廚餘垃圾堆肥處理。統籌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建立4條移動處置線,年處置能力達到100萬噸。實現「垃圾不出區」。
  「十抓」不放鬆 促進基層治理現代化
  2021年,平谷區將進一步圍繞「如何更加充分地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更加廣泛地組織發動群眾參與垃圾分類工作」謀劃新方法、新舉措,通過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向縱深開展,促進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
  城管執法部門檢查餐飲單位垃圾分類情況
  抓指標 抓提標
  聚焦家庭廚餘垃圾分出率,持續開展「敲門行動」,上門宣傳指導,推進餐飲企業、單位食堂廚餘垃圾油水分離,鼓勵廚餘垃圾就地處理。
  聚焦生活垃圾減量率,深入推進「光碟行動」,引導包裝減量和重複使用,試點開展有償提供一次性用品,力爭2021年減量率穩定在35%以上。
  聚焦分類設施達標率,做好精細文章,持續推進投放桶站和大件垃圾、裝修垃圾暫存點規範化建設,保持分類設施達標率100%。
  聚焦居民投放準確率,用好「三分法+輪值表」,落實「六查並舉」,確保「重點時段值守不斷檔,其他時段巡查不斷人」。
  抓發動 抓驅動
  由集中攻堅向長效機制邁進,積極推動垃圾分類納入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垃圾分類社區動員納入街道、社區基層績效考評和基層黨建述職,層層壓實責任。
  由桶前宣傳向入戶指導邁進,結合中小學社會實踐活動、物業管理、社區協商、上門回收等工作,加強垃圾分類宣傳,充分發揮「六類人」作用,引導群眾由「桶前分、幫著分」變為「家裡分、自覺分」。
  由黨員值守向家庭輪值邁進,黨員幹部帶頭值守,深化「戶戶分類、家家輪值、人人參與」,提升居民參與度和準確率。
  從簡單回收向循環利用邁進。加快推動焚燒二線、大件垃圾拆解中心、廚餘垃圾處理設施提升改造等硬環境建設,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生活垃圾全流程精細化管理系統等軟環境建設,實現全品類垃圾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置。
  抓示範 抓規範
  發揮好市級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的引領作用,持續「孵化」打造區級示範小區、村,營造「比學趕超」氛圍。以社區村為單位開展「垃圾分類達人」「垃圾分類先進家庭」評選活動,進一步激發居民參與熱情。對標「無廢城市」要求,結合「門前三包」責任制延伸治理,深入挖掘商業街區、農村、電商物流、批發市場等區域、行業特色,提煉平谷模式。堅持「科技+管理」「高科技+笨功夫」,在分投運處等各環節增加物防技防設施,推廣「積分兌換實物、抵扣物業費用、掛鈎村民分紅」等做法,激發城鄉居民積極性。
  抓督查 抓檢查
  堅持「月初建單、每周驗單、月底交單」,每月明確區指揮部「一辦八組」任務清單,每周實行「督點、督賬、督責、督人」,抓實抓細各項工作任務。在市級檢查的基礎上深化區級巡查、第三方暗查、執法檢查、屬地排查、行業自查、黨員幹部下沉抽查「六查並舉」,對重點區域、行業領域、單位機構建立考核約談措施,通過勤檢查、勤監督、勤整改、勤約談,層層傳導壓力,推動螺旋提升。
  抓融合 抓結合
  把垃圾分類與疫情常態化防控、物業管理、文明行為促進、愛國衛生運動、「接訴即辦」等工作統籌起來抓、結合起來抓,在力量調配、機制建設、制度安排、活動開展等方面一體謀劃、一體推進,互相借力、互添活力,推動「圍著垃圾轉」邁向「圍著群眾轉」,通過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向縱深開展,促進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
  創新5大機制 垃圾分類成為「新風尚」
  平谷區在推進垃圾分類落地過程中,各鄉鎮街道、社區因地制宜,根據地區特點探索適宜的垃圾分類模式和方法,穩步推進垃圾分類實現區域全覆蓋,形成常態化。
  垃圾分類指導員對居民進行指導
  機制一
  居住小區全面推行 「三分法+輪值表」
  聚焦居民習慣養成,平谷區在配備700多名專職分類指導員的基礎上,整合「十類力量」,分群體、分站點、分時段參與桶前值守,累計參與18.1萬人次。
  「三分法+輪值表」實現了重點時段值守不斷崗、其他時段巡查不斷人。「三分法」即分群體、分站點、分時段,做到統籌安排。其中,「分群體」即以責任主體、專業力量為骨幹,配齊物業專職垃圾分類指導員;以在職黨員、團員為支撐,發揮帶動引領作用;以社區黨員、居民代表、單元長等志願者為主體,壯大桶前值守參與力量。「分站點」就是按照值守人員居住樓棟與投放站點距離遠近就近安排值守人員,根據垃圾投放量多少配置值守力量。「分時段」即結合居民投放習慣和值守力量作息規律,制定分時段輪值表,實現人員分工各有側重,相互協調形成合力。
  機制二
  農村地區全面推行「垃圾不落地」
  變戶外桶為戶內桶,全區2800多名農村專職保潔員通過點對點、面對面、手把手的方式,定時入戶、上門收集、精準指導。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區267個村「垃圾不落地」全覆蓋。
  各鄉鎮街道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垃圾分類新模式,峪口鎮對各村、各戶全部實施「垃圾分類百分制」,以積分兌換獎品;馬昌營鎮將垃圾分類工作納入黨員包戶、村規民約,與黨員積分、村民年底分紅掛鈎;劉家店鎮推行「文明積分管理」,兌換生活用品、農用物資等,還作為村民入黨、績效分紅等優待評先的重要參考;大華山鎮制定《垃圾分類獎懲辦法》,考核結果與評選先進集體、書記績效管理考核進行掛鈎。
  機制三
  制定典型觀摩機制
  每月組織鄉鎮街道、社區、物業企業到先進小區實地觀摩學習,互學互鑒、取長補短、見賢對齊,小區村積極爭評垃圾分類先進典型,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濃郁氛圍。
  2020年8月,平谷區獲得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榮譽稱號。
  2020年,濱河街道金谷園小區、興谷街道興谷家園小區、大華山鎮瓦官頭村、劉家店鎮江米洞村等18個小區、村全部一次通過審核,獲得「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榮譽稱號。
  機制四
  建立「雙監督雙聯單」模式
  藉助北京環衛集團平谷公司對全區生活垃圾收集、運輸、處理「一體化」服務優勢,充分利用環衛基層作業人員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發現真實問題的工作特點,在收運環節,收運單位對責任主體是否精準投放進行監督,物業公司、村委會等責任主體對收運單位是否混裝混運進行監督,雙方交接簽字,形成「雙聯單」,出現混投混放和混裝混運的,對方不予簽字,通過雙向監督,形成倒逼機制,杜絕「混裝混投混運」行為。累計發現問題點位720個,已全部派發相關責任單位進行整改,整改率為100%。
  機制五
  實行約談曝光機制
  建立「曬丑」機制,在居住小區投放桶站亭設置「紅黑榜」「曝光台」,對小區內個人不分類行為、典型處罰案例進行曝光,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建立末位約談機制,依據每周檢查排名結果,對排名靠後的鄉鎮街道、60分及以下黨政機關、小區村相關負責人進行約談,限期整改問題。
  建立「模擬處罰」機制,聯合區城管執法局、屬地政府對個人、社會單位第一次不分類行為開展「模擬處罰」,對屢教不改的正式立案處罰。將個人處罰情況反饋至所住社區、工作單位,擴大警示作用。
  【來源:北京市平谷區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