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有機農業發展優勢研究

2023年09月27日

- txt下載

1有機農業基本概念
有機農業是一種對生態環境要求最為嚴格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系統,有機農業的概念定義起於20世紀20年代,是由德國和瑞士兩國的科學家率先提出的[1]。依照國際食品法典,「有機農業的首要的目標是實現土壤活性、植物、動物和人這一相互依賴的共同體的健康和生產力的最優化。有機食品生產者、加工者和零售商只有堅持標準,才能保證有機農產品的真實性」。根據這個定義,有機農業是遵照一定的有機農業生產標準,在動植物生產中不採用任何形式的基因工程,嚴格遵守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的原則,並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系統平衡,應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科學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2];它是一個過程導向的、而不是產品導向的生產系統,生產過程中的一些重要限制使生產和銷售成本增加,消費者購買有機產品主要是基於對健康、食品安全和環境利益的認識[3]。
2有機農業發展意義
近年來,伴隨經濟時代的到來,現代農業得到了迅猛發展,農作物單產也大幅度地提高,但長期大量施用化學合成農藥、化肥、添加劑的等化學物質,大大抑制了生物多樣性的發展。據有關數據顯示,近50年來,我國高等植物己滅絕了高達200多種,脊椎動物也滅絕或可能滅絕了10種,目前仍有約4600多種高等植物,400多種脊椎動物面臨滅絕威脅。大量化肥的使用流失彙集到湖泊、水庫、河流,造成水體污染,通過水循環進入土壤,使土壤結構被破壞,肥力降低,形成板結、沙化,引起水土流失[4],受到污染的耕地面積不斷擴大。農產品加工中過度依賴使用添加劑,使農產品受到化學污染,食品安全問題屢見不鮮,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這已經引起國家和地區政府的高度關注。農業環境保護己經成為當今世介面臨的重大課題,為此,積極率先倡導有機農業已成大多數已開發國家農業發展的主流。因為有機農業的發展有利於改善食品質量、保障食品安全、保護生態環境,提高消費者對可持續農業的認識,並可以向社會提供富營養、品質高、口味好、安全的有機食品;有利於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提高農民經濟收入,提高經濟、社會效益;有利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和各區域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江西省發展有機農業的基礎優勢
3.1特色農產品區域優勢
江西南北產業布局逐步形成,產業結構調整初顯成效。全省有6個優勢產業區列入國家《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8-2015),即鄱陽湖平原雙季水稻優勢產區、中部生豬優勢產區、長江中下游出口河蟹優勢產區、贛南湘南桂北柑桔產區、「雙低」油菜長江中下游產區、長江流域棉花優勢區。江西省根據農業部要求和自有的資源優勢確定了加快建設十大優質農產品基地的戰略構思,分別是建設以贛南臍橙(包括南豐蜜桔、贛北早熟梨)為主的果業、以草食動物為主的畜禽、以環鄱陽湖地區蟹蝦為主的水產品、以綠色大米為主的優質稻、以雙低油菜為主的優質油料、以無公害特色蔬菜為主的蔬菜、以有機茶為主的茶葉、以香樟為主的苗木花卉、以杜仲為主的中藥材和以毛竹為主的速生豐產林等十大類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並已初具規模。
3.2農產品市場優勢
全省擁有大小各類農產品市場2200多個,農產品批發市場近200個,年批發交易額50多億元。「十一五」期間新建成一批規模大、交易額億元以上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有19家被列為全國農產品定點批發市場。「綠色江西,生態江西,綠色食品」已美名遠揚,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超市貨架上,齊雲山南酸棗糕、恩泉茶油等贛產綠色(有機)食品銷量在不斷上漲。目前,中國出口歐盟的綠茶,70%為產於婺源的有機綠茶;江西供港葉菜類蔬菜占香港全部需求量1/3;黑芝麻、葛粉、茶樹菇等有機食品又敲開日本市場等等。
3.3企業優勢
據2009年數據顯示,江西省「三品」即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生產企業已達892家,「三品」農產品總數2124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716個,綠色食品658個,有機農產品750個,均在全國名列前茅。有機農產品更是連續7年在全國排名第一。全省擁有全國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39個,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60多萬hm2,列全國第二位。綠色食品合格率達99%,綠色原料基地帶動農戶190.2萬戶,戶均增收500多元。
3.4成本優勢
主要是土地成本、工業成本、水電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低。土地價格僅為上海1/10,工資僅為廣東1/2,運輸成本比西部要低,加之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給食品工業園、開發區在土地、稅收等方面提供了優惠的政策,更可降低入園食品企業的生產成本。
3.5江西食品工業科研技術有一定的優勢
江西省內高校設有食品相關專業30餘個,產學研有機結合,成為食品科研的重要力量。近幾年,江西省大力推廣農產品采後保鮮、貯藏技術,現代生物技術,真空濃縮技術,微膠囊技術,膜分離技術,真空冷凍乾燥技術等現代技術在食品領域的廣泛應用;現代技術與傳統農業有機結合的豬─沼─果、草─兔─稻、魚─果─兔等生態高效農業產業工程模式得到迅速推廣,致使江西食品工業的科技含量不斷提高,競爭力不斷提升。
4江西省發展有機農業的區位優勢
4.1地理位置的優勢
江西省地理位置特殊,雖位於我國中部,但地處沿海腹地,內陸前沿,位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三角區這三個中國最具活力的核心區的輻射交叉點上,東臨浙江、福建,南接廣東,西接湖南,北臨湖北、安徽,與武漢、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港澳等中心城市相鄰近,江西區位優勢明顯,市場廣闊。
4.2交通優勢
處於中部區域與經濟結點上的江西,正在形成以南昌為中心,連通各市縣、全面打通與相鄰省份高速主通道的高速公路網,基本實現省內4小時、省際8小時經濟圈,縣(市)基本半小時進入高速公路網絡,實現縱貫南北、承東啟西、覆蓋全省、通達四鄰的高速公路網。由此可以看出,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優勢為江西承接三個國內經濟最發達地區的輻射,給江西綠色(有機)農業的發展帶來機遇和有利條件。沿海地區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必然向更高層次發展,一些勞動密集、資源型產品逐步向內地轉移,而江西是沿海產業梯度轉移和建立農副產品加工基地的最好位置。
5江西省發展有機農業的生態優勢
自古以來,江西就是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美譽的農業大省,為發展有機食品產業創造了良好的生態條件。其一,首先看其地理構造,江西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生態大系統,可以阻斷、防止外來污染;而且氣溫地肥、水足林密、山高湖大、污染較輕。其次鄱陽湖相對全國幾大淡水湖是目前唯一沒有多少污染的大湖,幾大山脈毗鄰地區的污染更輕,且有「六山二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俗稱。其二,江西特有的自然環境孕育著極為豐富的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全省森林面積達1062.9萬hm2,活立木蓄積量3.7億m3,森林覆蓋率超過60%,位居全國第二;有高等植物5117種,占全國17%,其中木本植物2000多種;有脊椎動物845種,占全國13.5%,其中華南虎、白鶴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2種,有小天鵝、金貓等二級保護動物67種;全省已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138處,其中國家級保護區5處,省級保護區25處,市、縣級保護區108處;自然保護小區5000多處,區個數在全國排第五位,保護總面積達98.42萬hm2,占全省國土面積的5.9%,基本形成了類型齊全、分布廣泛、具有典型性和國際國內影響力的自然保護區網絡。省級以上森林公園99處,其中國家級39處,總量躍居全國第一,省級60處,總面積達44.11萬hm2。
6江西省發展有機農業的資源優勢
6.1氣候資源
氣候資源是決定農業產量和品質的重要環境因素。江西省農業氣候資源總的特徵是熱量豐富,四季分明,雨水豐富,日照充足。江西省山地丘陵面積占全省土地面積的78%,山區氣候豐富多樣,其特點是山區夏季無高溫危害,有利於種植反季節蔬菜,雨量分布較均勻,有利於亞熱帶作物和林木、花卉生長;冬季山區逆溫層的存在,可使一些高效經濟作物、果樹安全越冬。我省丘陵山區豐富多樣的氣候特徵和土壤條件對農業生產的分層利用、開展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特色食品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
6.2水資源
江西東、南、西三面群山環繞,中間盆地舒緩,北部低洼,湖湫棋布,貫穿江西全境的贛、撫、信、饒、修等五大江河水系彙集於北部,形成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水系,可以阻斷、防止外來污染。全省境內有大小河流2400餘條,據2006年數據顯示,江西水資源量1630.0億m3,占全國水資源的6.4%,人均水資源量為3768.7m3,水資源總量和人均水資源量均居全國第7位。另外,江西境內有全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其水質優良,水域總面積達167萬hm2,占全國內陸水域面積的9.34%,可養殖面積達36萬hm2。江西不僅水資源豐富,而且水質總體良好,據2009年數顯示,我省主要河流水質達標率80.5%,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0多個百分點,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6.3山地資源
江西是以丘陵山地為主的省份,根據江西省森林植被資源遙感調查結果,2010年森林覆蓋率已達63.1%,居全國第二。全省坡度在25°以上的有林地面積為1.3711萬hm2,占坡度在25°以上面積的93.35%,應退耕還林還草面積約為9.12萬hm2。海拔500m以上的中高山區是江西省天然林所在地,對涵養水源、保護生態環境起到重要作用。利用山區夏季溫涼、冬季逆溫層存在的特點,有利於在贛東北、井岡山、九嶺山區和南嶺山區發展有機茶、森林有機蔬菜、林藥、林木花卉等山地經濟產業。
6.4農產品資源
江西農產品資源非常豐富,地方名優特新農產品繁多,如享譽古今的魚米之鄉、中國茶葉之鄉、油茶之鄉、獼猴桃之鄉、白蓮之鄉、蜜桔之鄉、臍橙之鄉、烏雞之鄉等;還有眾多的水禽、珍禽和家禽六畜是食品開發的寶庫,優質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為食品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為將把特色農業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推進綠色(有機)農業產業化發展,為綠色(有機)食品工業列為重點培育的支柱產業創建了一個很好的平台。
7江西省發展有機農業的政策優勢與定位優勢
7.1政策導向優勢
如何把優勢資源變為優勢經濟,江西在為之努力,這也成為江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2001年,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三個基地、一個後花園」的定位。2003年,省委提出「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樹立「生態也是財富」的觀念,提高江西綠色GDP水平。2004年,江西省委、省政府作出「山上辦綠色銀行,山下建優質糧倉,水中興特色產業」的新路,推進江西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的戰略決策。2005年,江西省委、省政府為推進江西的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對農業和農村經濟提出「希望在山,潛力在水,重點在田,後勁在畜,出路在工」的工作方針,明確了進一步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增強工業與農業關聯度的基本思路。2008年,提出了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戰略構想,著眼於保護鄱陽湖「一湖清水」,走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路子,積極探索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的新模式。2009年12月12日國務院正式批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劃》,標誌著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2010年,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省長吳新雄面對記者的提問,曾堅定的回答:「江西發展生態產業是出路,堅定走『綠色崛起』的道路」。這更加堅定了要把第一位的優勢資源轉變為第一位的優勢經濟,振奮了全省人民以之為奮鬥目標的信心。江西省委、省政府「十一五」期間,提出江西將繼續緊緊圍繞建設綠色生態江西、創新創業江西、和諧平安江西,以綠色為切入點,認真研究綠色(有機)食品發展的新思路、新任務、新方法,以著力推進「公司+基地+專家+經濟合作組織+農戶」的生產模式為重點,以質量、效益、安全、生態為目標,通過實施「品種特色化、基地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投入科技化」,以努力實現江西綠色食品既快又好的發展。明確了發展綠色(有機)農業在全省新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建設中重要地位。
7.2定位優勢
7.2.1行業發展思路定位
按省委省政府指出的以「工業化為核心,以大開放為主戰略」的指導思想,以結構調整和食品安全為主線,圍繞適應城市食品多樣化,農村食品商品化,飲食社會化、營養化,傳統食品現代化、綠色化的發展趨勢,把握住體制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三個環節,加大資金投入、技術投入,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大力開發適銷對路和引導消費需求的新產品,通過工業園區和招商引資,使食品工業向集團化、科技化、綠色化的方向實現跨越式發展。
7.2.2發展重點定位
一要鞏固優勢重點產業,繼續抓好釀酒、煙、飲料、罐頭等特色食品,做大做強;二要結合農業結構調整,大力促進農產品精深加工,著重發展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三要結合生態保護,大力發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四要大力開發新產品,加快傳統食品改造步伐。
7.2.3產業戰略聯盟定位
2010年11月,江西省綠色食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創立,系由南昌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江西省近60家食品加工骨幹企業和科研院所組建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戰略聯盟。圍繞江西省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程建設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的綠色食品產業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和江西省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程科技創新團隊的優勢,重點圍繞綠色食品產業發展關鍵共性技術開展攻關,解決綠色食物資源綜合利用的關鍵技術問題,建設一批綠色食品技術創新平台、技術研發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基地,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綠色食品科技創新人才,為江西省綠色(有機)食品產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和引領作用,著力服務於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綠色(有機)食品將是江西食品工業的突出優勢,也是江西21世紀實現綠色崛起的明智選擇。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他各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基本條件,江西發展綠色(有機)農業有自己獨有的優勢,採取有效措施,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產業化經營為載體,結合「綠色江西」品牌的優勢,江西綠色(有機)食品的規模優勢、市場優勢、競爭優勢將會更加突出。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