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論新媒體藝術的誕生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楊 華
(山東藝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000)
【摘 要】在經歷早期未來主義、達達主義和20世紀60年代觀念藝術等主張的醞釀階段後, 新媒體藝術由產生於20世紀60至70年代的偶發藝術、以及激浪派藝術推波助瀾,伴隨著計算機技術、錄像技術的成熟,終於應運而生。本文通過對偶發藝術、激浪派藝術、計算機圖形藝術和錄像藝術的分析,揭示新媒體藝術的誕生成因。
關鍵詞 新媒體藝術;誕生;偶發藝術;激浪派;技術
1 偶發藝術
偶發藝術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是波普藝術的一個分支。主要是指在特定的環境中,以表現偶然發生或即興發揮的事件為手段,以自發的無具體情節和戲劇性事件為表現方式,讓藝術變成一個環境的營造。顯然這是要讓藝術更加不像藝術,但是卻更加接近生活的本質,偶發藝術使得藝術家與參觀者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密切。
美國是最先出現這種偶發藝術形式的國家,代表人物為約翰·凱奇(John Cage)和他的學生艾倫·卡普洛(Allan Kaprow)。
1952年,約翰·凱奇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黑山學院,舉辦了一次包括音樂、美術、舞蹈和戲劇等於一體的實驗性活動,這個實驗性活動被他簡單且直接的命名為「事件」。凱奇邀請了一些觀眾,讓他們坐在一個空間內,觀看樂器演奏,詩歌朗誦,舞蹈歌唱,演講授課的等等許多表演。這些表演活動不但同時進行,還時不時進入觀眾中表演。對於這樣一個亂鬨哄的場面,凱奇說他是想由此來調動人的一切感官來進入生活,提醒人們生活就是一個複雜的綜合體,無時不在我們身邊發生,消失,再發生,它不像其他藝術那樣只展示某一面,而是全方位、立體的展示給我們。凱奇認為,如果要讓藝術等同於生活,就應該像生活那樣給人提供多樣的信息。凱奇的這次實驗性活動在當時是一個相當前衛的嘗試,他對藝術等同於生活的表達比任何人走的都要遠。
1959年,艾倫·卡普洛(Allan Kaprow)用偶發(Happening)一詞來描述這種藝術創作狀態。他說:我們必須全身心的沉醉於我們周圍的空間和物體,甚至是我們的身體,衣服,房間,城市。因為繪畫不能滿足我們的其它感官,我們應該動用眼睛、耳朵、鼻子、嘴、手等一切感官。我們周圍一切東西都可以拿來做新的藝術,比如椅子、磚塊、燈具、臉盆、煙灰缸、鞋子等等一切。這些物體不僅會向我們展示我們置身的世界是怎樣被我們忽略了,還會揭示出其中的問題和故事。艾倫·卡普洛認為環境藝術只是用物來環繞人,而偶發藝術要人在環境中活動,人參與了作品就更加完整,也就最大程度的接近了生活。由單個作品擴大到整個環境的做法又被艾倫·卡普洛向前推進了一步。卡普洛的第一個偶發藝術作品是:帶了一幫人跑到朋友的農莊,爬到雞舍上面大喊,把一些樹枝在農場裡拖來拖去。作了這次嘗試以後,艾倫·卡普洛在紐約的一個畫廊展示了題為「6個部分中的18個偶發事件」的偶發藝術作品。他將畫廊分割成3個空間,每個空間又被分割成兩部分,每部分都會有3次活動,這些活動包括發音、朗讀、樂器演奏、作畫、行走等等。這些活動無任何意義,也沒有什麼聯繫,她們只是日常中經常發生的事情。艾倫·卡普洛該件作品的目的是要闡釋藝術等同於生活這一概念。
偶發藝術不同於傳統戲劇觀念的藝術形式,它具有如下特點:第一,偶然性。即指表演者偶然發生的,或者說是所有參與表演的人在表演中隨意產生的。不是藝術家事先安排、設計好的,也沒有連貫的情節和故事,是真正偶然發生的狀態。第二,組合性。在藝術家所設計的時空環境里,是既有聲響、光亮、影像和行為,又有實物、色彩、文字等綜合內容,它們共同構成一個特定環境中人的行為過程的藝術。
2 激浪派藝術
激浪派藝術與達達主義提倡的藝術思想相仿,激浪派藝術強調藝術應該與生活相融合,強調藝術的表現形式不應受到限制,強調事物的本質與藝術之間的關係,攻擊現代高雅藝術的嚴肅性,鼓勵做自己的審美,打破藝術與非藝術之間的界限,貶低傳統市場為導向的藝術世界,放棄必要的、排他的和充滿個性的東西。激浪派要把反權威、反規律、反理性、反常規,作為一個永久的主題在藝術中保持下來。激浪派影響到的藝術類型比較廣泛,如視覺藝術、音樂、文學、舞蹈、戲劇、電影、建築設計等等。
1952年,約翰·凱奇做了一次類似偶發的表演,這也是他一生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4分33秒」。約翰·凱奇請來一位著名的鋼琴演奏家上台,並在鋼琴前坐下來準備演奏,音樂作品共三個樂章,總長度4分33秒,但是樂譜上沒有任何音符,唯一標明的要求就是「沉默」(Tacet)。觀眾們坐在台下安靜地等待著,1分鐘過去了,鋼琴演奏家並沒有開始演奏;2分鐘過去了,鋼琴演奏家的手亦然沒有放在琴鍵上的意思;3分鐘過去了,人們開始騷動起來,左顧右盼,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時間一直到了4分33秒,鋼琴演奏家站起來說:「感謝各位的欣賞,剛才我已經演奏完了《4分33秒》。」其實,《4分33秒》的意思是想讓觀眾認真聆聽現場的寂靜,體會在寂靜之中由現場環境發出的一切聲響。這也代表了約翰·凱奇一個重要的音樂哲學觀點:音樂的最基本元素不是演奏,而是聆聽。同時,也表達了約翰·凱奇是一個佛教禪學者的思想。
1960年,激浪派的倡導人和開創者麥素納斯(George Maciunas)創辦了一本綜合性的文化雜誌——「激浪派」(Fluxus),並且他還在歐美以及日本組織相關的音樂會和藝術巡迴演出等,宣傳和介紹先鋒派的藝術活動以及新的藝術思潮。自此,激浪派藝術就在與音樂相關的活動中誕生了。
激浪派藝術與達達藝術不同的是:激浪派成員在積極的推動跨學科、跨領域的融合,結合新的媒體及科技進行藝術的表現。其中的重要人物有美籍韓裔藝術家白南准(Nam June Paik)(1932年-2006年)。他於1963年在德國的帕納斯(Parnass)畫廊,舉行了史上第一個使用電視為藝術作品的展覽,名為《音樂的展覽會——電子電視》(Exposition of Music-Electronic TVat)的作品。該作品是在電視機的上面擺放著一個大磁鐵,利用磁鐵干擾正在播放的電視畫面,使圖像產生扭曲變形。他的另一件作品《電影禪》(1962年—1964年),同樣是一件典型的激浪派藝術作品,該作品在紐約運河街道上的馬修納斯閣樓展出。作品實際上是一個電影螢幕和一架豎起來的鋼琴,以及一個低音提琴的裝置。該裝置所播放的影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除了一片空白之外什麼都沒有。白南準的這種電影藝術幾乎成為了後來全部激浪派影片的範例。
激浪派藝術家彼得·摩爾(Peter Moore)的錄像作品《面部音樂的消失》,使用高速攝影機記錄的是一位婦女的嘴的動作,在笑與非笑間表現出來的無數自然表情,在放映的時間上影片延長為原來的十倍。此外,藝術家鹽見允枝子(Mieko Shiomi)用特寫鏡頭拍攝小野洋子(Yoko Ono)的一個微笑,片長為八秒,當以慢動作播放時,影片被拉長為11分鐘。喬治·馬休納斯的作品《10英尺》,則完全是由10 英尺清楚的標示組成的影片。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從1963年開始拍攝電影,作品有《100個湯廚蕃茄罐頭》、《賈姬》、《吻》等。1963創作的《睡眠》這部作品,描寫的是演員約翰吉奧諾(John Giorno)在一架固定好的照像機前睡六個小時的場景,作品的目的是讓觀眾混淆真實的時間與電影中的時間。
激浪派藝術繼承了達達主義和試驗音樂,並且延伸至錄像和電影,在媒體藝術的發展過程中成為重要的一環。
3 計算機圖形藝術
自從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問世至今,僅僅幾十年的時間,計算機型號不斷被升級換代,以日新月異的速度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科技的進步帶動了經濟、文化和藝術的發展,在計算機技術的推動下,設計藝術有了更為廣闊的創作空間和更加豐富的創作內容,無論在服裝設計、建築設計、工業設計、產品設計還是廣告設計等等各個領域,計算機的融入增加了其新的生命力。
最早的計算機圖形藝術,出現在1968年倫敦的計算機美術作品巡迴展覽上,展覽歷經歐洲各國,最後在美國的紐約閉幕。從此,計算機圖形藝術(Computer Graphic,簡稱CG)也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從設計藝術中分離出來,開創了藝術設計領域的新天地,並不斷完善細化和發展開來。與此同時,各類媒體也慢慢與藝術有了結合,媒體種類的不同導致出現了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如:數碼圖形藝術、數碼影像藝術、網絡藝術、虛擬藝術以及混種藝術等等。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個人電腦成為人們手中的主要工具,掌握了可攜式攝影、錄像設備的藝術家開始將這一媒體用於藝術領域。也可以說,最早的新媒體藝術是伴隨著攝影、錄像的出現而逐漸開始的。
4 錄像藝術
20世紀中期,伴隨著錄像和錄像裝置的出現,錄像藝術開始活躍於藝術舞台。在數位技術出現之前,錄像藝術一般是普遍採用模擬信號裝置進行加工或放映的影像藝術。
在20世紀70年代,錄像藝術的開拓者瓦蘇卡斯(Vasulkas)創作了許多揭示錄像藝術內在功能的藝術作品。在數字錄像技術出現後,瓦蘇卡斯便開始注重影像的隨機性。到了20世紀80年代,錄像藝術發展極為活躍,藝術家的錄像作品頻頻在各種國際藝術大展上亮相,成為與架上藝術、裝置藝術並駕齊驅的主要藝術形式。尤其是藝術作品融入「互動」的特性,更使得該藝術形式迸發出奪目光彩。20世紀90年代以後,世界各大藝術館不斷舉辦專門的錄像藝術展覽,各地的藝術機構也定期舉辦錄像藝術節,大大推動了錄像藝術的傳播和交流,也為新媒體藝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錄像藝術的開創者有很多,下面介紹其中的幾位:比爾·維奧拉(Bill Viola)、愛德·埃姆什威勒(Ed Emshwill)、馬克·渥林格(Mark Wallinger)和吉莉安·韋英(Gillian Wearing)。
比爾·維奧拉(Bill Viola)1951 出生在美國紐約。維奧拉從1972年開始,先後創作了超過150件的各類媒體藝術作品,其中許多作品已經被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博物館收藏。2002年,維奧拉完成了他最為期待的作品——《白天行進》,這是一個由五部分組成的高清晰數碼錄像藝術品。30多年來,比爾·維奧拉始終致力於通過錄像的手段,來研究和探索人類自身看不見的精神世界,如記憶與聯想、睡夢與情感世界、生與死都是他所要表現的主題。
愛德·埃姆什威勒(Ed Emshwill),他創作了許多實驗電影、紀錄片、多媒體和錄像裝置作品。《太陽石》(Sunstone)是他在1979年完成的第一部數字計算機動畫作品。1989年他完成了作品《藍牆》(The Blue Wall),該作品是一個互動的可供觀眾參與的錄像裝置。參與者可以在螢幕上看到由自己所處的位置決定的復合空間,有時在前面,有時在中間,有時在背景中不斷變化的這麼一個場景。
馬克·渥林格(Mark Wallinger),1959年出生於英國艾塞克斯郡切格威爾。「皇家愛斯科」是全世界最為著名和高級的賽馬活動之一,該盛會以皇家的盛大氣勢和文化傳統而聞名於世。1994年,渥林格創作了「皇家愛斯科賽馬場」(Royal Ascot)這個錄像裝置藝術作品。馬克·渥林格連續拍攝了好幾屆「皇家愛斯科」皇室隊伍遊行時的場景,並且英國女王在每屆盛會的時候都會坐在馬車裡面,邊行進邊向看台的觀眾們招手示意,最後渥林格將這些多次拍攝的錄像用四台顯示器在同一時間進行播放。這是一種將同一地點的不同時間,以及同一人物參與發生的故事,放在之後的某一個時間進行播放的錄像方式。作者拍攝該作品的目的就是揭露皇室高度儀式化的表面,以及皇室機械化的姿態。這件錄像裝置作品被安置在四個航空箱上在英國當代藝術展上展出,四台顯示器也是排成一個隊列,作為對皇室隊列的極致藝術化的一個諷刺。
1996年,英國藝術家吉莉安·韋英(Gillian Wearing)創作了錄像作品——60分鐘的沉默(60 Minutes Silence)。吉莉安·韋英一直對個人與集體概念的作品很感興趣,而這一次合作的關係延伸到了一群警察中。26個警官被要求站或坐擺好姿勢,並保持這個姿勢一個小時。看來他們好像是為了一張集體合影而保持這種固定的姿勢的,剛開始的時候畫面似乎是凝固的,他們紋絲不動,但是隨著時間的延長,走近一些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原來這些警察還在輕微的動,時間再長些這些警察動的幅度更大了。韋英認為,這是受到了早期攝影原理的影響,那時候的攝影對象都必須保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靜止才能使影像能成功得到捕捉。但是隨著時間的延長,這種緊張且一動不動的姿勢開始慢慢發生變化。各種輕微的動作便開始出現,像擦鼻子、雙手交叉、眨眼、晃動、撥弄和調整頭盔等等,顯示出這個靜止的集體形象開始瓦解,拍攝還沒有結束,甚至就有人忍受不住陸續離開了現場。事實上,當人們經歷身體的耐性考驗的時候,他們所承受的不適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加。每一位成員左顧右盼,每個人的大腦考慮著不同的問題,這些都在他們自己和觀眾之間建立了一種獨特的溝通過程。警官們試圖保持靜止不動,但身體的緊張與疲勞,會在這一個小時中,隨著時間的慢慢增加而漸漸增強。雖然警官們穿的是制服,接受過各種規範和紀律的訓練,但也是很難將這種被約束的姿勢保持到最後。事實上,吉莉安·韋英希望通過這樣的約束,把警官置身在一種不舒服的狀態中,賦予觀眾成為一個偷窺者的機會,從而實現了角色的反串。直到60分鐘的短片拍攝結束以後,藝術家才告訴剩下的人可以放鬆了。吉莉安·韋英1963年出生於英國伯明罕。吉莉安·韋英的作品多是展示對日常生活中那些交互更迭著的悲喜經歷的多元理解。利用紀錄性攝影、電影和電視技術,通過對情景的微妙處理,來構建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憂慮,言語和行為。
自從進入信息時代以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變得更為重要。在此背景下,新興的數字媒體被作為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更被人們所關注並參與到其中。各種媒體藝術如影像裝置藝術、數字藝術、多媒體藝術、互動網絡藝術、虛擬現實藝術等等逐漸發展壯大起來,並且給觀眾帶來很多與傳統藝術不同的感受,才最終有了目前說的新媒體藝術。
除了以上的幾位錄像藝術家,還有國際公認的現代藝術大師——白南准,他既是影像藝術之父,又是錄像藝術大師、激浪派藝術大師和媒體藝術家。他的作品將藝術、媒體、技術、流行文化和先鋒派藝術結合在一起,深刻影響著當代藝術。
5 新媒體藝術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新媒體藝術在西方國家的發展可謂方興未艾,而其在中國的發展大約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到了90年代中期,新媒體藝術從原始模仿國外的錄像藝術的過程中慢慢成為一個新的分支,並且一直在不斷探索新的藝術語言、嘗試各種手法的應用。進入21世紀,也就是近幾年,通過社會各界以及國內外藝術界的領軍人物的不懈努力,新媒體藝術在中國得到了不斷地完善和壯大。從2003年開始,在北京和上海舉辦的國際性的新媒體藝術展覽及論壇幾乎每年都有,國內許多藝術院校也陸續成立了新媒體藝術系或者相關專業,培養了一批中國早期的新媒體藝術工作者。萬事開頭難,就我國的教育行業來說,近幾年雖然許多院校相繼開設了新媒體藝術專業,但是大多開設的課程不是很完善,有的只是電腦輔助設計,動畫和一些DV影像等而已。因此,我國的新媒體藝術教學體系,尚需要一個相對長時間的發展`的過程才能夠逐漸成熟。對此,相關從業人員及研究者,除認清現狀以外,還需有持之以恆的決心及加倍的研究投入,如此,我國起步相對較晚的新媒體藝術才能加快進程,甚至迎頭趕上。
[責任編輯:楊玉潔]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