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湖南益陽民間藝術:馬跡塘「故事」

2023年08月07日

- txt下載

馬跡塘的「故事」是桃江的一種民俗文化,至今已有150多年了。馬跡塘「故事」是一種舞台人物造型的高台藝術,一般由小男孩、小女孩扮演。
馬跡塘故事,是指位於資水岸邊馬跡塘鎮的群眾,在正月十五鬧元宵時,由兒童裝扮而表演的一種獨特奇巧的民間曲藝。當地民間有這樣一句話來形容它:「奇事,巧事,馬跡塘故事。」
相傳1853年洪秀全率領包括一部分桃江馬跡塘籍將士在內的太平軍大敗清軍。在歡慶勝利時,有人別出心裁,扎數十台「高台」,以迎「天王」。從此「高台」造型藝術就成為「天京」軍民同樂的一種藝術形式。1864年太平天國失敗,太平軍中的馬跡塘將士將「高台」藝術帶歸故里,從此在馬跡塘生根發芽,並漸漸流傳下來。後來,馬跡塘民間把這種高台藝術演變成了在大街上穿行而過的表演形式,故更名為「故事」。
「故事」其所以巧,奧妙全在一條經過精心鍛制的鋼筋上(即苔心)。「故事」其所以奇,主要是在「出手」上。製作「出手」的藝人要有豐富的知識,科學的頭腦,精湛的技藝,才能使其達到美學、力學、邏輯學的協調統一。如《劉海砍樵》中,劉海手握扦擔出手,胡秀英就站在扦擔尖上。《打銅鑼》中,蔡九哥左手抓著一雙活鴨子出手,林十娘就站在活鴨子背上。總之,不管採用何種道具出手,站在上面的演員要站得合情,立得合理,而且要立意新穎;表演險象叢生,令觀者迷惑不解,回味無窮。
解放後「故事」這朵藝術奇葩,在黨和政府的重視和扶植下,不斷有所發展,群眾中的奇工巧匠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使這種表演藝術更加多姿多彩。
作為一種漢族民俗文化,馬跡塘一帶的民間藝人,運用獨特的手法和技巧,按照劇情的特寫場景,把兩名兒童裝扮成劇中人,照戲劇藝術造型,一高一低地站在一個一平方米的木台上,由四名男子漢抬著進行表演,在鼓樂和鞭炮聲中,雜在鬧元霄的人流里,遊街過市,緩緩行進,遠看像仙女從天而降,飄拂而來,近看則是出精彩的折子戲,加上小演員傳神的眼睛,出色的表演,引得看熱鬧的觀眾,如痴如醉,非要追著跑著,看個明白,弄清究竟。這就是「馬跡塘故事」。
馬跡塘故事,實際上是一種舞台人物造型的高台藝術。高台是一種可移動的立體舞台,民間高台藝術最簡單、最常見的莫過於踩高蹺,高蹺就是一個「高台」。但馬跡塘故事遠不是高蹺這麼簡單,它是將3米多高的鐵軸固定在一個平台上,旁邊用石塊、鐵塊穩定重心,上面用人物造型,編成「許仙游湖」、「牛郎織女」、「唐僧取經」等。演員扮成牛郎、織女等各種人物,立在高高的台上,從大街上穿行而過。「故事」的重點、難點在扎制高台,所以這種「故事」不是講出來的,而是民間藝人用靈巧的雙手、高超的技藝「扎」出來的。
故事的扎法是首先將一預製的「故事」木座放置空坪中,木座是寬1.2米長1.4米高0.85米的木櫃,內放50至60公斤的石塊或鐵塊以穩重心;再將一根長3.5米,經過造型製作的鐵軸插入木座中心加以固定,軸端扎一「抱腰」;然後「上裝」,將軸套入衣服內,安上「出手」。當出發時,便將化妝好的「故事」演員一一抱上木座就位,軸端演員需用綁腿、棉花齊腋窩加以綑紮,再安假腳,或前或後、或左或右、或提或踢,必須自然。上裝時還要注意兩點:一是檢查是否穩當,二是要求保密,不讓外人看上裝。一切停當後,方可出動。四人抬座,四人保鏢,一對保杖,左右保護,確保安全,以防意外。 對於故事扮演選角,十分講究,每台故事通過兩三名五至九歲的男女幼童造型,生動活潑,惟妙惟肖。所選孩童必須健壯、身輕、俊俏、聰明、大膽活潑、具有耐力。由於定點高空,凌空虛步,顯露十分神秘和具鬼斧神工,令人心曠神怡,如遇其境,信以為真。其藝術講究必須與美學、力學、造型互相協調統一。
馬跡塘故事,取材廣泛,內容豐富,一般都以戲劇為藍本,造型扎戲,既有古裝戲,又有現代戲,古裝戲如花鼓戲《劉海砍樵》,湘劇《許仙游湖》,現代戲象京劇《沙家浜》,花鼓戲《補鍋》等。
全國範圍內與故事同類的高台藝術有:南京高台、廣東飄色、山東芯子、浙江抬閣、山西提藍與背藍等。馬跡塘故事在南縣、安化、沅江、益陽、漢壽、常德,乃至省城長沙等曾異地亮相,奇巧技藝,深得人們喜聞樂見。目前有限的信息表明,湖南尚無其他與故事同類的民間藝術形式。
2006年6月,桃花江馬跡塘「故事」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入湖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