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文化建築遺產傳承與創新文化價值分析

2023年10月18日

- txt下載

【摘要「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洛陽自古以來就是「天下之中」,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華夏文明源遠流長,而以洛陽為中心形成的「河洛文化」則是中華文化的核心文化之一,以其具有鮮明文化基因的建築而與之共生。5000多年的歷史文化人們不能親身經歷,但也正是由於這些具有河洛文化烙印的歷史文化建築遺產,才能夠使華夏文明隨著一代代人繼承和傳揚下去。洛陽也正以新的姿態迎接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給人們留下不一樣的城市印記。
【關鍵詞】河洛文化;建築遺產;文化價值
一、河洛文化:歷史悠久的璀璨明珠
古往今來對於河洛地區尚無確定唯一的定義。翻開中國歷史古籍與考古文獻資料,也無對於河洛地區的定義與描述。著名歷史考古專家劉慶柱認為河洛文化不是一般的中國古代區域文化,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區域文化中的「核心區域」文化,屬於中國古代歷史文化中的「根文化」。[1]由此可見河洛文化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不可小覷,而作為河洛文化核心城市的洛陽,歷經幾千年文明歷史的洗禮與沉澱,為後人留下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無不帶著時代的文明印記,近些年來吸引著大量的歷史學家、考古專家等投入到河洛文化的研究之中。河洛文化的研究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已經將近40年,到現在已擁有專門研究機構、大量的學術成果、城市規劃中建築遺產的保護性措施,以及因地制宜的城市文化建設等。在河洛地區的高校率先組織進行專門研究河洛文化的學術機構。2006年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成立,這也是中國地域文化研究中唯一的全國性學術團體。自成立以來,整體學術研究呈穩步上升趨勢,涉及的研究範圍十分廣泛。近十年來,隨著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的不斷推進,對於河洛文化的研究從最初單一的地域定義研究,向多層次、多角度、多學科交叉研究深入發展,不斷拓寬研究的廣度與深度。[2]河洛文化的研究不僅僅是學術上的交流,近年來隨著建築遺產保護理念的轉型和對遺產價值的新認知,對於承載河洛文化的建築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發掘建築遺產的歷史文化價值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2017年,國家文化部頒布《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強調,要全面加強文物保護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洛陽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其建築遺產不可計數,文化遺產的另一價值則是教育傳承價值。作為古城演變至今的新型歷史名城,河洛文化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歷史文化正在影響著中華民族後代。城市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綜合體,是成長於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傳承和發揚的文化精髓,是歷史的演繹與時空的沉積。洛陽市教育局響應國家號召,基於洛陽得天獨厚的地理和人文優勢,洛陽市建立文化教育基地等,並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正常教學之中,這一系列措施正是從政府角度將歷史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創新。
二、建築遺產:承載文脈的厚重歷史
泱泱大國,文明源遠流長,磚瓦之間流露出先祖的文明基因。擁有4000多年建城史的洛陽,以其十三朝古都而聞名於世。河洛文化正是在一座座文化建築遺產之中,歷經千年流轉不斷地傳承下去。洛陽的五大都城遺址聞名遐邇,也擁有著3項6處世界文化遺產以及河洛大鼓等8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盛大的文化主題節日活動: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等。文化遺產的社會價值、歷史價值以及教育價值是不可估量的,然而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與城市的變遷,歷史文化名城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從20世紀初城市化進程不斷地加快,短期快速的增長使得城市中的文化遺產建築的保護工作滯後於城市發展。那麼在城市規劃中,對於城市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座城市的設計反映的是城市的文化屬性,城市設計不僅為居民提供舒適、便捷、健康的物質與精神生活的城市環境,還要考慮城市的文化、文脈、場所等,洛陽市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對文化的保護尤為重視。早在2011年的洛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中,針對歷史文化名城進行了專門的規劃:保護歷史文化的多樣性,延續城市歷史風貌,促進文旅融合,推動歷史名城的價值與社會地位的提升。為進一步的傳承和發揚河洛文化,打造「東方博物館之都」,到2021年1月全市已建有各類博物館102座,博物館的歷史文化資源非常豐富,由此也開設了「用旅遊的方式傳播河洛文化」的全新研學形式,教育與研學相結合,讓學生走出學校,走進生活,真切地感受文化。「東方博物館之都」已成為洛陽嶄新的名片。對歷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時代賦予河洛人的歷史責任。
三、文化傳承:一城一園一書房的承舊立新
黨的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在漫長的發展之中形成的獨一無二的價值觀,堅定文化自信是建設文化強國之根本。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核心文化,河洛地區是中華文明的「根基」地區,洛陽作為核心城市,立足於豐富的文化遺產,致力於打造「東方博物館之都」「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國際人文交往中心」等,以河洛文化傳承與創新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獨有的基因,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過程中,洛陽越來越重視對於城市文化的保護與創新。在城市建設中除了滿足市民的生活和精神需求,更注重人文環境的創設和文化資源的供給。顯而易見,在傳承華夏文明,弘揚傳統文化的道路上,洛陽走在了前列。洛陽——「東方博物館之都」。洛陽悠久的歷史和星羅棋布的考古遺址造就了這座城市豐富的文化遺蹟,為保護珍貴的歷史遺蹟,2020年洛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塑造「東方博物館之都」品牌。洛陽立足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加快構建文化傳承創新體系,塑造了「東方博物館之都」的文化新地標。[3]目前,洛陽的研學旅行已經成為中小學生新的學習途徑,他們走出教室,走進城市歷史,親身感受歷史文化的溫度。洛陽的博物館除了館藏豐富外,還極具洛陽特色,洛陽的博物館不僅在整個城區遍布各地,更是在其範圍內的縣區建立地方博物館。洛陽博物館數量之多、種類之豐富、覆蓋面積之廣泛,為名副其實的「東方博物館之都」。如果說博物館是對河洛文化的保護,那麼由此而推動的中小學生研學基地的建設和研學旅行教育計劃的實施則是對河洛文化的傳承與創新。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研學納入教學計劃,洛陽市響應教育部的號召,目前已開放32家首批研學基地,將研學納入正常教學計劃之中,促進研學旅行和學校課程的有機融合。洛陽——「國家園林城市」。一座城市的建設除了保證市民衣食住行必要的設施外,不可或缺的是涵養身心的人居環境。宋代著名的文學家蘇轍在其《洛陽李氏園池詩記》一文中曾讚嘆洛陽「貴家巨室,苑囿亭觀之盛,實甲天下」。洛陽作為古代帝王將相、文人雅士的久居之地,長久以來便形成了獨特的建築風格——洛陽園林。皇家苑囿規模宏大、建築豪華、工藝精巧、風景秀麗、宏偉壯觀的獨特氣派,隋朝時期的「西苑」為世界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被稱為「天下第一苑」。早在秦漢洛陽已有私家園林,東漢之後,園林逐漸曾多,其中最有名的當屬石崇所建的洛陽金谷園私家園林。石崇結詩社24人,史稱「金谷二十四友」,常遊園中,飲酒賦詩。[4]寺觀園林也遍布洛陽,作為佛教第一寺的白馬寺便坐落在洛陽。但隨著北宋的滅亡,園林也隨之遭到破壞。到今天,洛陽園林雖無往日之輝煌,但古代園林所蘊含具有的濃郁中國傳統文化的意蘊和城市文化與內涵,卻仍然在如今的城市設計中展現出來。如今城市一改舊貌,城市園林棋布星陳,而園林也成了整個城市的精神所在。洛陽除了「中國國花園」「隋唐遺址植物園」等花園型園林,還有「洛陽西苑公園」「洛陽王城公園」等保護性的遺址公園。除此之外,洛陽市建設有大大小小近百座供人休憩遊玩的公園。城市建設不僅是宜居環境的創建,更應注重文化環境的創設,洛陽城市建設一直以來注重文化生態保護與市民的公共文化服務,竭力提供最豐富的文化資源。而傳承城市優秀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也成為城市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標誌。[5]對於學生群體而言,城市公園中的人文環境正好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通過極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公園和富有教育意義的文化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生活。洛陽——「河洛書苑,書香洛陽」。打造「15分鐘閱讀文化圈」自2018年來成為「書香洛陽」的一項重大舉措。截至2020年5月,洛陽市「河洛書苑,城市書房」建成開放已有165座,遍布市區和縣區。在建設風格上,注重與周邊環境、歷史文化遺存等相融合,著力打造突出文化品位和特色的「城市書房」。河洛書苑多設立在人員集中和環境優美的公園附近,讓市民在休閒的同時能夠方便快捷地享受高質量的精神生活。洛陽結合地方特色和深厚歷史文化,建設體系化的閱讀服務平台,面對不同群體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打造獨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圈,使閱讀融入生活,讓文化根植於心。洛陽,一個古今輝映的城市,如今正以百花齊放之態勢讓河洛文化遍布中華大地,讓河洛文化的根深深紮根於華夏大地。
參考文獻:
[1]張傑,張清俐.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根文化」——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慶柱[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01-13.
[2]程新曉.近年來河洛文化研究綜述[J].文化學刊,2019,10.
[3]楊禕.「東方博物館之都」成洛陽新名片[N].光明日報,2020-10-5.
[4]司全勝.河洛古代文學概覽[M].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2007.
[5]單霽翔.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文化建設[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9.
作者:王姣姣 單位:洛陽師範學院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