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內容與對策探討

2023年10月20日

- txt下載

摘要:良好的校園文化,對於實現文化的基本功能,完成學校特殊使命,促進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助推學校內涵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分析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從三方面闡述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內容,並以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呈現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經驗。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探索思考,以助力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內涵;內容;對策
1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
近年來,高校文化育人和文明校園的創建,掀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一股熱潮。尤其是2020年全國人大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了高校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探索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模式。這使得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成為落實立德樹人和實現高校內涵式發展的重要現實課題。高校校園文化是以社會文化為認知基礎,以高校校園為空間,以師生為主體,在長期的辦學實踐過程中積澱而成的育人條件、歷史傳統、校園氛圍等物質因素和非物質因素的總和。[1]它是高校全體成員共同創造、涵育的一種群體性的文化。它以學校精神文化為核心,主要體現為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環境文化,是一個學校發展理念、辦學特色、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2]高校校園文化作為文化中的一種特殊形態,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徵。一方面,它具有時代局限性,且內部構成上存在非積極的成分,這也體現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它是人們有意識地認識、點化、改造、傳承、創造、發展校園文化的活動、過程、成果等多方面內容的總和,這種活動人為性結果的多樣性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可能性。因此,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就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有計劃、有目的地建設具有時代特點、大學特色、弘揚主旋律的優質校園文化的活動、過程以及成果的總和。
2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與體系
校園文化的內涵不同,內容也有很大區別。根據本文的概念界定,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主要包括四大內容要素、三大體系建設以及成效與特色提煉。(1)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一是理念文化。即突出學校文化的核心理念,主要是高度提煉學校的宗旨使命、目標願景和核心價值,並如何合理利用譬如學校章程、規劃或人才培養方案、校訓、校風、教風、學風及學校精神等文化載體。二是制度文化。即突出學校制度對文化核心理念的固化作用,主要包括學校的管理制度、運行機制、組織保障等方面。三是環境文化。即突出物質環境對學校核心價值理念的外顯於形作用,主要包括物化形態和人文氛圍兩個方面,譬如校園建築、場所、設施、功能區域、文化識別系統的建設情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園核心理念、校訓、校歌、校徽的傳承和踐行情況。四是行為文化。即突出內在價值追求與外在行為的統一,主要包括學校核心價值理念如何滲透到學生行為、教師行為、學校行為三個方面。(2)校園文化建設的三大體系。一是保障體系。即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組織、政策、資金、保障。成立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積極制訂校園文化建設的規章制度,大力籌措專項經費。確保學校文化建設組織領導、機構設置、職責劃分、協同配合、隊伍建設、宣傳教育、監督檢查、考核評價機制等基礎性保障措施健全。二是任務體系。即明確建設目標,建設一支專業隊伍、建設一批文化基礎設施、出台一系列配套制度、開展一系列文化活動、培育一批先進典型、打造一批文化品牌、營造一片文化氛圍。三是工作體系。即將文化創建任務實行條目式分解,責任單位和部門分工落實,各子任務實行項目化運用管理,強化領導責任、資金投入、部門協同、師生協作、社會合力、基層活力和任務落實。(3)校園文化建設的成效與特色。即注重工作成效,實現學校文化在辦學治校、育人化人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依託學校辦學精神塑造共同價值,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全校性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提高師生文明素養,提升校園文明水平,提升校園文化建設知情度、參與度和滿意度。有效實現校園文化的文化認知、價值導向、精神引領、素質培養、教育整合功能;有效實現學校知識生產、整合、應用、傳播人類文化的歷史使命,逐步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3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對策探索
近年來,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以文明校園建設為契機,全面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形成了具有水利風範和校本特色的建設模式。(1)強化頂層設計,夯實校園文化宏觀引領。一是完善保障體系,提升學校軟實力。形成黨委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密切合作的工作局面,做好協同推進的頂層設計和制度保障;學校重視制度文化建設,積極探索建立現代高校管理體系;深入開展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動,管理信息化平台和運行機制進一步健全。二是凸顯內涵建設,提升學校競爭力。把校園文化建設滲透到師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同步推進「第二課堂」建設,構建創新人才培養「新生態」;積極推進「五個思政」建設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以班團建設為基礎,發揮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性和能動性作用。三是營造育人氛圍,提升學校吸引力。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如大學生文化藝術節、體育運動節,「長江工院」道德大講堂、暑期社會實踐、推進書香校園建設,積極推廣高校「易班」建設,「美麗校園」等主題活動,營造了文明校園的濃厚氛圍。四是塑造良好形象,提升學校影響力。勇擔社會責任,育人育才,在校企合作、社會公益、新媒體融合等領域深入推進並積累成果。運用學校門戶網、廣播台、微信公眾號和微博、易班等平台,打造新媒體文化建設陣地集群,促進校園文化更好地傳播和發展。(2)協同整體推進,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四維」互動。實際上,制度、理念、環境、行為四者與文化動態交互作用是複雜且非線性的,文化的產生和變化發展就是他們之間互動的過程。一是以核心理念鑄魂。在60餘年的辦學實踐中凝練出「以水潤德、艱苦奮鬥、樸實無華、樂於奉獻、一往無前」的校園文化核心理念,學校形成了「修德、礪志、精藝、博學」的校訓,形成了愛生樂教、嚴謹創新的教風,形成了勤學善思、精益求精的學風,形成了艱苦樸素、奮鬥不止的的長江工院精神。二是以制度建設聚力。推進依法治校,形成以《章程》為根本、專項制度為支撐、配套實施細則為輔助的完備的現代大學制度體系,並注重製度宣傳教育和執行監督,在全校範圍內形成了尊崇、遵守、捍衛制度的良好氛圍。三是以環境薰陶啟智。學校堅持將辦學特色融入環境建設,教學樓以我國幾大主要江河命名,充分體現了學校因治理長江而生的發展歷程。精心打造了充滿水元素的學校標識系統和一系列富含水利特色的校園景觀。四是以行為養成育人。學校大力弘揚勞動最光榮、勞動最美麗的文化理念,注重學生以水利精神為重心的行為文化養成,積極開展水文化實踐活動,踐行志願精神是培育學生社會責任感,逐步形成了以勞動精神為核心、影響深遠的長江工院行為文化。因而,校園文化建設的四個方面協同整體推進,並且形成「四維」良性互動,確保了文化建設效果的最大化。(3)依託專業建設,發展特色專業文化。依據學校的發展現狀和辦學定位找准專業文化建設的切入點和立足點。
總結
歸納本專業的發展歷程,凝鍊本專業獨有的專業文化,並以此引領專業改革和高質量發展。[3]主要措施有:以課堂教學為基礎,將水文化教育、水利精神傳承貫穿日常教學始末,形成了將育人要求項目化、專業標準將育人過程體系化、課程標準將育人內容具體化的匠人培養計劃。我校水利與電力專業2017年成立「全國水利行業首席技師工作室」,充分發揮「引領、傳承、創新、共享」等功能,通過「四平台一陣地」建設,充分發揮工作室高技能領軍人才帶徒傳技、技術攻關、技藝傳承、技能推廣及弘揚勞模、工匠精神的作用,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此外,開闢第二課堂,提升主題教育實效。比如舉辦了以新時代水利精神為內容、「水利夢、中國夢」為主題的「長江工院」道德大講堂,開展了解校史校情的「開學第一課」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舉辦「水利校友」大講堂,講好水利人的故事等。(4)彰顯水利特色,打造校園文化品牌。藉助「八個依託」,開展系列活動,打造「長江韻」水文化活動品牌。「八個依託」,即依託班團組織,落實「三會兩制一課」,開展全員覆蓋主題教育;依託學校團委,招募組建主題社會實踐團隊,進行水資源保護社會實踐調查;依託青年志願者協會和志願服務團隊,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一系列水資源保護志願服務;依託學生社團組織,進行主題特色宣傳活動;依託一個水文化節,開展水文化系列活動;依託「水利校友」大講堂,講好水利人的故事,尋找身邊的水利精神典型;依託校內外新聞媒體,提升項目影響力;依託以「德育工作考核、共青團工作考核、第二課堂成績單」三項考核為「指揮棒」,把全校師生納入到水利精神傳承的體系中來,助力項目落地落實。並開展了湖泊水質監測、參觀節水科技館、實地調研、巡湖環保、湖泊攝影比賽、節水護水創意影視攝影徵集、環保知識競賽、節水護水諮詢、水利設施維修、專利發明研發與推廣等一系列活動。逐步樹立和塑造了學校文化建設的優質品牌。
參考文獻
[1]余益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實現學校和諧發展[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27).
[2]金良磊.立足學校內涵建設校園文化[J].教書育人,2019(26).
[3]王朋,楊雪.「大文化觀」視域下的大學文化建設與治理論析[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6).
作者:代艷紅 單位: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團委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