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地方文化產業融資問題及對策

2023年10月20日

- txt下載

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陝西文化資源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更是為陝西省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近年來,陝西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12.5%。2018年,陝西省文化及相關產業市場主體總數達到9.4萬戶,同比增長58.59%,其中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62.7億元,同比增長23.2%。然而,陝西作為文化大省,目前卻不是文化強省,文化產業產值仍難與其豐厚的文化資源相匹配。我國文化產業主要脫胎於文化體制改革,相對於其他領域起步晚基礎弱,加上自身的一些特殊性,傳統金融產品和服務難以與其有效匹配。陝西省地處西北,金融業發展滯後於東部及南部地區,文化金融服務落後、創新不足等問題更加突出,嚴重阻礙了陝西文化的「產業化」和「走出去」。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的關鍵時期,要實現文化產業的提質增效,必須進一步優化金融結構、推進金融創新,全面提升金融服務文化產業的效率。[1]本文基於文化產業自身的特徵,分析當前陝西省文化產業融資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而探討如何通過加強金融支持與創新,來實現陝西省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文獻綜述
關於金融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支持作用,國內學者花建較早提出,推動文化產業發展需將金融引入。[2]王認真運用空間計量法分析發現,文化產業增加值與金融發展水平在省域之間存在顯著空間依賴性。[3]然而更多研究表明,我國金融發展對文化產業的支持效果並不理想。岳正坤等研究了中國文化產業與風險投資之間的關係,發現風險投資波動短期內會引起文化產業小幅波動,但長期來看二者之間並未形成良好的均衡關係。[4]熊正德等研究發現,我國文化產業的金融支持以銀行信貸為主,股票市場並未充分發揮作用,且東西部地區存在較大差異。[5]顧江等基於中國2003-2016年省級面板數據進行實證檢驗,發現金融錯配對文化產業全要素生產率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6]關於如何提升金融對文化產業的支持效果,學者們通常從文化企業、金融體系和政府政策等方面尋找原因和對策:從文化企業角度,應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使其符合資本市場的要求;從金融體系角度,要拓寬中小文化企業融資渠道,將無形資產和金融機構創造性地組合,推動金融產品服務創新來適應文化產業需求;[7]從政府政策角度,要通過政府主導市場,構建中介發達、風險可控、富於創新的多元多層次文化產業金融支持體系,[8]建立銀行、政府、擔保、保險、評估、產權交易所等多方機構的協同配合機制。[9]關於陝西省文化產業發展的融資問題,陳濤從文化產業自身、金融機構創新、融資環境等方面探討了金融支持陝西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困難,從「文化體制改革、金融產品創新、拓寬融資渠道、中介體系建設」四個方面提出相關建議。[10]王偉結合陝西省省情,圍繞陝西文化產業發展戰略,探索符合本地區特點的文化金融創新模式,研究提出了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策略,建議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產業融資體系。[11]侯英認為,陝西省文化產業融資主要面臨融資信息不對稱、融資項目價值評估難、融資抵(質)押物少等困難。[12]徐煥章等認為,陝西小微文化企業的融資難題主要包括「小微企業的不規範性、融資渠道單一、缺乏構思新穎的投資項目」,並提出「強化資源整合、推出多種融資產品、豐富文化產業融資方式、發揮『一帶一路』帶動作用」等建議。[13]
陝西省文化產業融資存在的問題
文化產業的特殊性和我國金融體系的設計,決定了其在融資過程中必然面臨金融排斥。[14]基於文化產業自身經營目標、核心價值、資產特徵和市場結構等特徵,並結合當前省情,陝西省文化產業融資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文化產業必須兼顧社會效益,導致其融資難
總書記指出,文化產業具有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雙重屬性,必須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陝西省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極為豐富,以「秦嶺保護與綠水青山、周秦漢唐盛世雄風、延安與照金革命精神、關中民俗文化、交大西遷精神」等為關鍵詞,陝西文化無不展示著中華文明的歷史發展脈絡,傳遞著中華文明的文化自信。因此,陝西文化產業具有極其鮮明的精神文明屬性特徵,在文化資源的產業化過程中尤其要注重社會效益。這就要求其金融服務不能「惟利是圖」,單純的商業金融往往難以滿足陝西文化產業的發展需求,需要加大對文化產業和金融機構的政策引導和財政支持力度。
2、文化產業以創意為核心價值,導致其融資難
文化產業又被稱為「創意產業」,強調「內容為王」,文化創意是其核心競爭力。由於內容與創意具有較強的主觀性,主觀方面的價值考量導致文化產業具有傳統行業不可比擬的高風險性——文化產品市場風險大,文化產業投資風險大。同時,對文化項目的盈利能力以及對文化企業的信用分析又與製造業等傳統產業不同,往往難以通過產品市場調研或者財務報表數據得到可靠的預期和估計。正因為文化產業的主觀性特徵導致其風險較大且難以準確評估,因此就要求必須進一步加強金融體系的風險識別和控制能力,並完善對文化產業投融資的風險分擔及補償機制。
3、文化產業以輕資產為主,導致其融資難
陝西省地處內陸西北,金融發展尤其是直接融資與東部沿海地區還有很大差距,這導致陝西文化產業融資方式單一、融資渠道有限、金融創新不足。目前陝西省文化產業融資大多來自銀行貸款,實現上市融資的企業主體不多(其中上市2家,新三板掛牌13家),產業基金、債券發行、資產證券化等融資方式的體量也較少。而在最主要的銀行貸款融資方式中,由於文化企業缺乏相應的可抵押資產,資產價值難以評估,這與金融機構貸款強調的抵押質押完全相悖,因此銀行通常不願意貸款給文化企業。文化產業「輕資產」的固有特徵,以及區域金融發展和金融創新的不足,導致陝西省文化產業融資困難重重。
4、文化產業以中小微企業為主體,導致其融資難
文化企業多以中小企業甚至小微企業為主要組織形式,呈現靈活化、個體化、小型化的特點,「大量的小企業,少量的大企業」是文化產業的普遍市場結構。截至2018年底,陝西全省共有各類文化產業市場主體93810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僅有1299個,占比不到1.5%,可見中小微企業構成了陝西省文化產業的主體。對於輕資產的文化企業而言,通常多是大型的或者以國有資本為背景的文化企業能夠從銀行獲得貸款,對於大量的中小微企業或者民營企業,融資問題則是難上加難。這就要求金融體系必須主動進行自我調整,針對文化產業的金融需求進行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並且應具備一定的普惠性特徵,適當地向小微企業傾斜。
陝西省文化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對策
文化產業的金融支持是多方行為的綜合結果,文化企業、金融機構、市場中介和政府部門分別作為資金需求方、資金供給方、中介服務方和政策引導方,共同形成「四位一體」的文化產業金融支持系統。要加強對文化產業的金融支持與創新,必須從文化產業、金融體系、中介服務和政府政策四個方面綜合著手。
1、文化企業要增強自身競爭力,創造融資條件
第一,增強文化創意與創新能力。文化產業作為人力密集、知識密集型產業,其核心競爭力來源於創意和創新,主要體現在文化產品的獨特性、創新性、優異性和先進性上。陝西歷史文化資源豐富,但由於創意不足,諸多資源沉睡於地下或者靜態陳列在博物館中,無法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目前這方面比較成功的典範包括,陝旅集團出品的臨潼華清池「長恨歌」歌舞演出,陝文投集團打造的照金文化小鎮等,但還遠遠不夠。文化企業應加強創意與創新能力,積極挖掘陝西文化內涵,開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產品,通過多樣化服務和多元化經營模式建立起核心競爭力,促進陝西文化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換。第二,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當前陝西文化產業市場結構以中小微企業為主體,與大型企業相比,往往規模小、年限短,各方面制度不夠健全,無論是銀行貸款、發行債券還是上市融資都面臨諸多條件限制。文化企業應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按照規定建立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體系和公司治理結構,主動適應金融機構和資本市場的要求,為自身融資積極創造有利條件。
2、金融機構要加強供給側改革,匹配文化企業融資需求
第一,加強文化產品創新。面對金融資源供給與文化企業需求之間存在的差距,當地金融機構要更加重視文化產業,積極開發與文化產業特徵相匹配的產品。例如針對文化企業的輕資產特徵,可加大智慧財產權在抵押融資中的比重;對於具有穩定現金流的企業,可利用其應收賬款設置抵押;對於資金需求量較大的企業,可設計銀團貸款、組合貸款等產品來分散信貸壓力。第二,加強金融機構創新。可借鑑東部發達地區例如杭州市的發展經驗,鼓勵陝西省銀行類金融機構成立文化金融事業部、文化專營支行、文化創意服務團隊等。由於文化產業的特殊性,這些專營機構應適當淡化傳統財務分析,而更加重視文化企業的業務模式、市場前景等綜合因素,並且享有在信貸資源、審批授權、風險容忍、績效考核等方面的政策傾斜。第三,加強融資模式創新。針對陝西省文化產業「以省屬大型國企為龍頭、小微民營企業為主體」的市場結構,應積極探索供應鏈融資模式。可選擇若干大型文化企業作為核心企業,將其上下游緊密關聯企業納入供應鏈中,引導核心企業為上下游擔保融資、併購重組融資等,將上下游企業融資需求嫁接到核心企業。另外,針對文化產業有形資產不足的問題,也可積極探索資產證券化模式,其融資效率通常要高於銀行抵押貸款。
3、加強市場中介服務與信息平台建設,促進文化與金融對接
第一,加強文化資產產權交易體系建設。「文化產業融資難」很大程度上源於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市場中介平台能夠克服二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促進金融資本與文化資本的融合。要進一步發揮西部產權交易所、陝西文化產權交易所等交易平台的市場服務功能,不斷完善交易制度、規範交易流程,積極進行信息共享與信息披露,明晰文化資產的產權歸屬,增強文化資產的流通能力。第二,加強文化資產價值評估體系建設。無論是文化資產的交易流通還是貸款抵押,都離不開對其價值進行準確評估。評估機構要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及時根據市場變化,針對企業品牌價值、著作權價值、影視劇價值等展開多種評估業務。此外應通過政策引導,鼓勵更多具備文化資產價值評估能力和資格的機構走向市場,通過行業內部競爭不斷提高評估效率。第三,加強文化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建設。面對大量成立年限較短、財務體系尚不健全的小微文化企業,單一的金融機構往往不願意花費較大的成本、承擔較大的風險去對其進行信貸審查與貸款發放,為此需要專門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平台去做這件事情。目前陝西省已成立陝西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可以此中心為依託建立文化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完成對文化企業的資信評估與徵信工作,為文化企業與各類金融機構提供一個信息交流與業務對接平台。
4、發揮政府的引導帶動作用,提高財政資金投入效率
第一,轉變財政投入對文化產業的扶持方式。隨著財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當前財政投入的功能已從「出資」逐漸轉變為「引資」。要從單純的項目投資向綜合融資模式發展,以財政資金為起動,引導信貸資金、社會資金以及外資的共同參與,提高文化企業持續融資的能力。在具體方式上,除直接投資外還可以綜合運用投資補助、貼息、轉貸等形式,通過少量的直接投資,吸引更多的非公有資本來參加文化項目的建設。第二,注重支持社會效益較大的文化項目和企業。文化產業體現著社會意識形態和人文情懷,在具備經濟屬性的同時兼備社會屬性,因此政府的資金引導必不可少。以政府為主導的產業投資基金和專項補助資金,要重視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要符合國家發展文化事業的指導方向,為符合國家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項目提供補貼,例如2019年由陝文投集團與中央電視台聯合出品的三農主題電視劇《黃土高天》等。同時,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對符合國家文化建設方向的文化企業加大授信規模。第三,建立文化企業融資的風險補償機制。針對文化產業的高風險特徵,可利用財政資金建立風險補償資金池或者設立擔保基金,直接補償金融機構面向文化產業的業務風險,二戰後日本為支持本國文化創意(動漫)產業發展曾採取這樣的措施。此外,還可通過貸款份額入股、委託貸款等方式對各類擔保機構提供支持,或者對符合條件的擔保機構為中小文化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的,按照年擔保額的部分比例給予擔保補助,從而為文化企業貸款提供間接擔保服務。
參考文獻
[1]徐鵬程.文化產業與金融供給側改革[J].管理世界,2016(08):16-22:16-22.
[2]花建.文化產業競爭力的內涵、結構和戰略重點[J].北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2):9-16.
[3]王認真.中國省域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空間影響分析[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5(1):3-11.
[4]岳正坤,石璋銘.文化產業發展與風險資本投資的互動關係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2(11):79-85.
[5]熊正德,李蘭,廖然.金融支持對文化產業發展的影響[J].湖南社會科學,2014(5):116-120.
[6]顧江,車樹林.金融錯配對文化產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研究[J].江蘇社會科學,2018(01):58-66.
[7]侯英.文化產業金融支持體系創新研究[J].經濟問題,2016(03):80-85.
[8]魏鵬舉.新常態下中國文化產業金融支持體系的學理探討[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6(04):20-25.
[9]王珍軍.關於加快發展文化金融的實踐與思考[J].北京金融評論,2013(01):9-16.
[10]陳濤.金融支持陝西文化產業發展研究[J].西部金融,2010(07):80-81.
[11]王偉.金融支持陝西文化產業研究[J].西部金融,2015(01):4-8.
[12]侯英.陝西省文化產業金融支持發展現狀與問題分析[J].社會科學進展,2018,(1).
[13]徐煥章,范晨輝,李立凡.陝西省小微文化產業與金融融合的研究[J].西安工程大學學報,2019,33(3):345-350.
[14]陳孝明,田豐.金融排斥、產融結合與文化產業融資機制創新研究[J].學術論壇,2015(3):136-141.
作者:孫婷 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經濟金融學院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