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鄉村振興視域下的生態博物館建設

2023年11月15日

- txt下載

鄉村振興視域下的生態博物館建設


張子堯
泰安市文化館
摘要:農業文明是我國傳統社會的基礎,因此我們可以確定,我國的傳統文化一定是根植在鄉土間;根植在田野上;根植在池塘邊的,且鄉村文化一定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鴉片戰爭的爆發,西方人以堅船利炮即開了近代中國的大門,西方化的工業文明迅速在中國傳播開來,導致中國以農業文明為基礎的傳統文化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下文將以鄉村振興為起點,在鄉村振興的視域下,對生態博物館的建設進行分析。
關鍵詞:鄉村振興;視域;建設;生態博物館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用短短的四十年,完成了部分已開發國家早期近一個世紀的發展任務。因此,我國的社會轉型具有相當明顯的「時空壓縮」的特點。由此,中國進入以城市為主導的非均衡的城鎮化發展模式。這也使得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鄉土中國」不斷衰落和城鄉發展不平衡等問題逐漸顯現。黨的十九大提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是必需的,生態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所以,以建設生態博物館的方式,實現鄉村振興是當代中國的重要任務之一。
1.建設生態博物館實現鄉村振興的意義
目前我國鄉村和城市最主要的差別就體現在生存環境上的差異。城市如今高樓林立,基建完善,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各種需要的資源應有盡有,在經歷多年的飛速發展之後,城市的環境治理問題也早就已經提上日程,如北京早在2008年就將霧霾的治理列為城市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不同於城市,目前農村雖然自然資源豐富,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很難進行招商引資,所以經濟水平一直上不去,鄉村基建也一直不完善,對於資源的使用,也很難做到物盡其用,經常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由於城市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生態建設,所以早期城市內的工廠都將廠址改建在周圍郊區或者鄉村,導致鄉村出現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其中包括水污染、大氣污染等問題。所以,鄉村生態文明建設既是鄉村振興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表現[1]。
  1. 建設生態博物館的原因

生態博物館是起源於1960年左右的一種文化遺產的保護形式,它的保護方式是將特定區域內的環境資源進行遺產化和博物館化,實現不改變文化形式一點一滴,在文化的原生地對其進行保護和展示,並且通過文化擁有者自行對其管理,進一步保護文化遺產的原生環境和文化遺產的整體性。與此同時,通過對地方歷史與文化的重新認識,進而對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利用,並且推動文化遺產的重塑與發展。所以,生態博物館不僅僅是一個保護生態文化系統的工程,更是推進鄉村社會發展的工具,是實現「生態文明相統一,人文自然相統一」的理念與方式。由於我國有許多偏遠民族村寨,他們也擁有相當豐富的文化遺產,但是他們的遺產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因此早在二十世紀末至二十一世紀初期間,生態博物館最開始也是主要被用於保護偏遠地區的民族村寨文化,是將其實現「中國化」、「本土化」的實踐。「中國化」、「本土化」的實質就是將生態博物館與當地實際的鄉村文化相結合,促進生態與文化的共同發展。在生態博物館二十多年來的建設過程中,其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以一種特有的但是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道路完成了鄉村文化遺產保護同鄉村經濟發展一併發展的任務,在中國鄉村建設的任務中起到了示範作用。所以,生態博物館不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成為了推進鄉村社會、經濟、教育全面發展,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在當下的鄉村振興中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
  1. 建設生態博物館實現鄉村振興的方式

在中國生態博物館的發展過程中,一直都面臨著外來文化的衝擊,包括當地居民,參與興致不高,文化和遺產保護難度大都是建設生態博物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所以,要進一步建設生態博物館我們還需要通過以下方式:
3.1搭建復合推進機制
生態博物館是一種由公共權力機構和建設地區當地人民統一思想後共同設計、共同修建、共同經營的一種管理工具,相較於傳統博物館,生態博物館是當地居民、政府及其相關工作人員、專家學者、同投資企業共同參與建設的生態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建設生態博物館過程中,由於各方的參與就形成一條生態博物館的核心原則——「社會參與」[2]。因此生態博物館建設需要通過確立社會如何才能長期參與的方式,才可以實現生態博物館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要以制定和完善相應的制度和政策為目標,進一步完善生態博物館所在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疏導當期居民和投資企業之間的關係,通過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引導當地居民加入到生態博物館的建設當中來,提高當地居對生態博物館的建設熱情。
其次,生態博物館的主人一直都是當地居民,也就是當地傳統文化的擁有者,當地居民參與生態博物館建設是支撐生態博物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只有通過相應制度對當地居民的參與進行保障,並通過專家學者的引導,對遺產進行合理民主的管理,生態博物館才能真正發揮其功能,體現其真正價值。
第三,生態博物館的建設必須使其具有專業性和科學性,所以引進專家學者等專業性人才才能使其有保障,專家學者不僅能為生態博物館的運行和可持續發展提出客觀、真實的意見,也可以充當政府、企業、和當地居民之間的調節者。
第四,推進旅遊業的發展既是推進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實現生態博物館宣傳保護當地生態文化的重要途徑。所以以旅遊企業為首的投資企業參與生態博物館的建設,不僅可以給生態博物館建設帶來資金,還可以促進當地的旅遊業發展,帶動經濟發展,提高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3.2提升居民參與熱情,提高居民參與度
生態博物館的核心自然是當地居民,其所持有的文化資源是通過生態博物館實現鄉村振興的活力源泉。所以,生態博物館應將其教育職能充分發揮,大力開展教育培訓活動,以利益和情感做驅動,強化當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提升文化自覺豐富居民參與建設的途徑和手段,讓其參與到生態博物館的運營和決策中來,實現生態博物館的自我管理。此外,一定要讓居民充分享受鄉村發展的成果,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讓其從中獲益,自覺投身到鄉村振興當中。
3.3負責任的建設生態博物館
作為承擔繁榮鄉村經濟,推動鄉村發展的載體,生態博物館是將社區文化遺產資源作為基本,根植於發掘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將文化資源再轉化為經濟資源
和物質財富,為鄉村的經濟發展奠定基礎。由於中國的生態博物館一般的建設於自然資源豐富但經濟欠發達或偏遠地區,所以當地居民提高生活質量的願望那個十分強烈,所以文化旅遊和生態旅遊就將作為當地發展的主要途徑。但是,發展一定離不開開發,所以如何避免在開發中將當地特色文化庸俗化、同質化、模式化就應成為政府和開發商所要解決的問題[3]。推行遺產保護責任制,通過當地居民監督,秉承「保護為主,開發為輔」的原則建設生態博物館,不能丟失掉保護當地特色生態文化的初衷。
結束語:中華文化起源於鄉土,根植於鄉土,所以鄉村振興就不能只注重與當地經濟發展,必須要關注到當地的文化保護與復興。生態博物館作為文化遺產發展與保護的工具,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具有很多實際意義,所以通過推進生態博物館的建設就可以使鄉村文化得到發展與建設,中國鄉村必將振興。
參考文獻:
[1]朱甄子. 鄉村振興戰略視野下農村金融生態體系的構建[J]. 農業經濟, 2019, 391(11):116-117.
[2]潘夢琳. 鄉村振興視野下的社區(生態)博物館本土化研究--從文化保護到地域發展[J]. 小城鎮建設, 2019, 037(001):113-118.
[3]劉海靜. 鄉村振興背景下生態博物館理論的實踐意義探究[J]. 四川水泥, 2020, 000(004):105-105.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