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我國大中城市貿易網點布局模式探究

2023年10月04日

- txt下載

內容摘要:公道的貿易網點布局,是建立高效流通系統的基礎和保障。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貿易網點布局模式已越來越不適應新經濟發展的要求,隨著流通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們必須研究和探索大中城市貿易網點布局的新模式。本文從分析目前我國大中城市貿易網點布局的現狀及其局限性進手,根據現代貿易布局理論和現代城市發展的總體趨勢,對我國貿易網點重新布局的方向進行了初步探索,以為我國大中城市的貿易網點布局模式應實現由「向心式」向「離心式」的轉變。  關鍵詞:貿易網點 零售業 商圈理論 布局
  
  零售業是流通領域中的最後一個環節,是實現生產者、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聯繫的橋樑和紐帶。零售網點布局是否公道是保障這一橋樑是否暢通從而整個經濟能否高效運行的關鍵。然而,目前我國很多大中城市的貿易網點布局模式卻仍然延續著建國初期的模式,這種狀況已經很難適應現代城市經濟發展的要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流通體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加進WTO後帶來的一系列衝擊,零售業的發展已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競爭態勢,正經受著一場嚴重的挑戰。為此,我們必須按照流通現代化的要求,對我國大中城市的貿易網點布局重新進行探討。
  就零售業態而言,目前我國大中城市的零售業態主要有百貨店、購物中心、超市、倉儲式商場、專賣(業)店、便利店、無店展銷售、網上銷售、商品批發市場等。自上世紀80年代末起,國外一些跨國零售團體便開始摸索性地進進中國零售市場,90年代這種進進勢頭持續高漲,形成了外商全面搶占中國零售市場的態勢,進進新千年後,各大外商零售團體更是進一步加快了投資我國零售業的步伐。這種情況下,如何從布局模式上對各種零售業態的發展進行有效的規範和引導,對於促進零售業的現代化和零售市場的高效化,從而對於保障經濟、社會、資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大中城市貿易網點布局現狀
  
  長期以來,由於受「重生產輕流通」思想觀念和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流通服務業的發展嚴重滯後,與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有較大差距,現有的貿易網點布局狀況,不適應城市化進程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客觀需要。目前,我國大中城市貿易網點布局的現狀,總體來看,主要有如下特點:
  
  自發性
  我國大中城市的貿易網點布局基本上處於一種自發性的狀態。建國初期,由於受自然經濟的影響,我國城市貿易所經營的商品大多來源於農產品的剩餘物,其商品流通主要局限於由農村向城市的單向流通。這種市場的狹隘性,在客觀上就使得城市貿易網點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進行精心而公道的布局。只要「以其所有,易其所無」便可得到滿足;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固然建立了國營貿易,但也主要是以百貨店為主,以我為中心的「貴族」氣味頗濃,同時又由於受短缺經濟理念的束縛,所以全國各大中城市貿易網點的布局也一直屬於「隨意設置」的局面,很少考慮貿易產業的服務性特徵;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相對過剩經濟條件的出現,買方市場向賣方市場的轉變,使得決策者和經營者雖已逐漸意識到貿易的功能不僅在於滿足消費者對購買商品的需要,而是更應滿足消費者對其服務的需要,但由於傳統經營理念的慣性作用和消費觀念意識難以轉變,貿易企業的行為主要是受短期利益所驅動,貿易網點布局仍基本處於一種自髮狀態。
  
  無序性
  在我國,由於「商圈」理論研究滯後,而且也一直未能引起學術界足夠的重視,其結果,致使貿易網點布局長期缺乏科學依據,主觀性、隨意性和無序性的題目十分突出。就業態布局而言,本來批發業為零售業服務,零售業為消費者服務,這是由不同業態的經濟性質所決定的,但改革開放以來,在原有的批零體系被打破後,很多城市並沒有相應地建立起符合現代流通規律要求的新的批零體系,對流通體系的布局缺乏科學公道的規劃和引導,不僅使批零兩個縱向環節嚴重脫節、失衡,而且也使零售各業態間的布局雜亂無章,各業態的特色彼此在淡化,經營方式、經營理念和目標市場定位在趨同,一切似乎都是在小商品生產方式的無政府狀態中朝著「集貿市場化」的方向加速回回。其次,就貿易的主客體(尤其是客體)布局來看,無序性的題目也十分突出。無論是從貿易客體的使用價值的保存上看,還是從貿易客體的運行時間和流向上看,我國大中城市的貿易主客體布局都顯得無序。
2158
>
  
  滯後性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我國大中城市的規模急劇擴大,城市經濟總量迅速增加,居住、交通、通訊條件日益改善,居民的消費理念不斷更新,消費方式在急劇變革,但與此相對應,貿易網點的布局卻未能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大部分城市還固守著傳統的格式。
  
  無政府狀態
  在我國大中城市,貿易網點布局上私人投資者隨意布局排斥城市總體規劃的現象普遍存在。一方面由於受短期經濟利益的驅動,貿易網點布局難以克服無政府行為,另一方面,對所謂「政績」工程的過度追求,也使貿易網點布局處於一種隨意的狀態。
  
  我國貿易網點布局原則及影響因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有與其相適應的貿易網點布局體系,而我國大中城市目前的貿易網點布局體系仍然是計劃體制下形成的,明顯落後於現實經濟發展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過往的貿易網點布局進行重新的評估,並按照現代大流通的要求,努力探索適合我國城市經濟發展需要的新的貿易網點布局模式。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大中城市的貿易網點布局必須遵循如下兩大原則:
  第一,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原則。這是由於,消費結構和消費標準是隨著經濟發展而不斷發生變化的,消費需求層次不同,對購物的服務要求就會有所不同。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進步,消費者的選擇權在擴大,要求提供的購物服務的內涵在不斷延伸,這種變化在提供新的市場機會的同時,也在增加著市場的不穩定性。所以,選擇什麼樣的經營方式,附加什麼樣的服務內容,體現什麼樣的經營理念,烘托什麼樣的經營文化等,都必須以消費者為中心,以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的全方位需求為出發點。
  第二,經營定位原則。在市場經濟環境里,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有一個市場定位題目。現代市場定位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區域定位,即指企業在什麼地點,選擇什麼區段,才能取得區為上風,並形成中心效應和群體效應;二是規模定位,即在既定的區域,多大的店展規模才能產生最佳效益的題目;三是商品定位和服務對象定位,即指以經營什麼類型、什麼檔次的商品為主,其目標市場定位於哪個階層的消費者;四是經營定位,即指選擇與其目標市場相適應的經營方式的題目。可見,經營定位是市場定位中的重要內容,而市場定位則是全方位的定位,是一個系統工程。
應當指出,在市場上,每年既有很多新的店展誕生,又有眾多店展被淘汰或倒閉,其原因之一就在於其市場定位不當,或經營定位不當所致。
  在對大中城市的貿易網點進行科學公道的布局時,一般應主要考慮如下幾個因素:
  第一、商圈因素。商圈,又稱「貿易圈」或「商勢圈」,是指貿易企業吸引顧客的區域範圍。對企業而言,商圈便是其業務活動的空間,在這一空間範圍內,企業向目標市場即所圈定的消費者提供商品和服務。對消費者而言,商圈則是其能夠方便地實施購物行為的空間範圍。
  一個設定的商圈,從市場勢力範圍這一角度考察,包括點、線、面、流四個方面。點,是指商圈的中心點。又指目標市場區域的中心點;線,是指區域內和區域間縱橫交錯的依存關係,使商圈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面,是指中心點的吸引力的範圍。它是市場區域廣度,表明市場區域的廣泛性及其程度;流,是指市場的動態,或指區域職能的變化和發展的動向。作為企業來說,就是以企業為中心,選擇一定的地域,並在這一地域的市場中,確定自己的經營勢力範圍。店展首先要選擇在適當的地點開業,而要確定適宜的地點,則必須設定自己的勢力範圍即商圈。商圈狀況反映著貿易網點的市場機會和市場潛力的大小。分析商圈主要是分析影響商圈設定的各種因素。包括人口數目與結構的特徵及其發展趨勢和購買潛力,競爭者的經營狀況,區域內的經濟發展遠景及產業多元化程度,區域內的交通、運輸、服務、金融、信用、保險、物業等環境設施的匹配狀況,勞動力市場條件,法律、工商行政治理等制度環境因素,民情風俗以及吸引顧客所特有的公共和文化教育設施狀況等。不過,上述這些都還是傳統意義上的影響商圈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在進行現代貿易網點布局時,還應著重考慮現代都市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狀況、與相鄰地區和相鄰城市商圈的重疊狀況、,信貸消費的可能性、私車的普及程度、居民住宅的環形化發展程度等因素。
  第二、競爭力。與其他產業相比,零售業的規模經濟性相對較弱,其市場集中度的進步主要是通過發展連鎖經營來實現的,其集群效應也主要產生於範圍效應。一般而言,在同一商圈內,隨著經營同類商品的店展的增多,各自的市場份額就會因彼此間的競爭而降低,而且,其相互間的間隔越近其競爭也越激烈。從這方面考慮,經營內容相同的店展應儘可能避免集聚在一起,以求擴大自己的市場半徑,維持自己特有的銷售區域。但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一定數目的同類零售店展相對集中分布則是有利的。因此,在進行零售網點布局時,必須要對經營業態、經營內容、經營範圍等進行科學公道的組合,既要考慮競爭的需要,有要考慮效率和效益的要求。
  第三、商品。經營的商品資源,有一個面寬與面窄的題目,即所謂廣度。經營商品的廣度不同,經營類型亦不同,即使是經營同類商品,由於品種不同,多寡不同,其經營類型也不同。其次,經營的商品還有一個深度的題目。每種商品有品牌、品質、規格、色彩、款式、檔次之分。深度不同,也會使零售店類型呈現不同形態。假如從深度與廣度結合,也會產生不同類型的零售店。例如,廣而深則百貨店,窄而深則是專業店。
  
  構建我國大中城市貿易網點布局的新模式
  
  目前我國大中城市貿易網點的布局模式,基本屬於是以傳統的繁華區或貿易界為中心向外輻射,即同心圓向外擴張的模式。但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進步,交通條件日益改善(尤其是四車的普及),工作與生活在空間上愈來愈相對分離,居民居住愈來愈環形化和邊沿化,為了適應這一趨勢,就要求城市的貿易網點布局必須要有新的思路,確立新的理念,構建新的模式。
  從上述誇大的貿易網點布局原則來看,在對我國大中城市貿易網點進行重新布局時,必須要使經營理念伴隨著消費觀念的變化而變化,客觀地分析我國經濟發展的宏觀與微觀形勢,充分了解消費者的消費願看與消費能力,注重經營者的經濟效應與消費者的消費效應,一定要在尊重現代城市發展規律的條件下,使貿易網點布局與城市的整體規劃和生產力布局協調一致,既要尊重歷史和現實,更要注重未來的需要,突出前瞻性,努力探索和構建我國大中城市貿易網點布局的新模式。為此,我們以為,在對我國大中城市的貿易網點進行重新布局時,應依循如下基本思路:
  根據現代城市的發展規律,應重視貿易網點布局的城市邊沿化趨勢。隨著城市化水平的進步,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會將貿易網點的布局逐步推離城市中心點。人們居住環境的城市邊沿化,要求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越來越多地能在城市的邊沿地帶實現,同時,四通八達的城市交通網,也為貿易網店的城市邊沿化提供了可能性條件,而信貸消費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貿易網點向城市邊沿地帶布局的速度,私車的普及更使城市貿易網點布局的邊沿化和環形化具有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以點帶面」的貿易網點布局形式將取代「點點布局」的形式。應由「以點帶面」的輻射效應代替「點點布局」的聚集效應;由大中城市單一的同心圓式的布局網絡向與「衛星」城市交疊的立體時布局網絡發展;由注重「進貨」的布局模式向注重「消費心理」的布局模式轉變。
  鑑戒國外先進的貿易企業設立網點的經驗,謀求我國大中城市貿易網點的公道布局。近年來,眾多的跨國零售企業紛紛進進我國零售領域,搶灘我國的城市零售市場,這些企業在網點空間布局方面的思路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現代城市貿易網點布局的發展趨勢,我們應當很好地往鑑戒和學習。
  總之,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收進水平的進步,城市貿易網點布局將呈現出由離心式布局(城市邊沿化布局)取代中心式(貿易街或步行街)布局的趨勢,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把貿易網點布局的中心逐步推離城市的中心點。對此,在探索和構建我國大中城市貿易網點布局的新模式時,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