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趙氏小品」語言偏離現象分析

2023年10月04日

- txt下載

  [摘 要] “趙氏小品”已是家喻戶曉,深得人們的喜愛,一個主要原因在於它獨具個性的語言。本文把趙氏小品的經典語言歸為7個大類,從語言偏離方面進行分析,從而揭示“趙氏小品”語言的一大特色偏離是小品成功的一大原因。
  [關鍵詞] 趙氏小品;語言;偏離
小品這一短小精悍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廣大群眾中喜聞樂見,它是一門表演藝術,同時更是一門語言的藝術。不同的小品具有不同的表演藝術特色,更具有不同的語言特色。趙氏小品在中國小品界獨樹一幟,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其原因除了演員高超的演技外,其別具一格的語言更是不可忽視的要素。趙氏小品的語言堪稱魅力無窮,在社會中形成一次次語言流行,從語言學角度分析,主要在於它大量運用了修辭學中的偏離理論,使語言離開人們所習慣的軌道,突破人們慣有的思維模式,能夠產生積極的修辭效果。這種超常規的偏離是一種成功的思路和方法。
中國修辭學界吸收法國新修辭學和比利時列日學派修辭學的成果,引入了零度和偏離兩個概念。所謂零度就是正常、規範、中性的話語修辭狀態;偏離是對零度的局部性的、非系統性的違反狀態。偏離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型。首先根據所達到的修辭效果可分為正偏離和負偏離。好的積極的正面值的偏離叫做正偏離;不好的反面的消極的負面值的偏離叫做負偏離。正偏離是語言的修辭價值所在,是修辭學所關注的對象。其次根據偏離度的大小可分為大偏離和小偏離。大偏離是交際雙方明顯地感覺到了它的出現,由於它的出現也明顯地改變了交際的效果;小偏離是說話和聽話的人,寫作和閱讀的人都不太關心的或者還沒有察覺到的偏離形式。同小偏離相比,修辭學更重視大偏離,把注意力放在能夠引起交際效果重大變化的大偏離上。最後偏離還可分為語言偏離和非語言偏離,語言偏離又可分為語音偏離、語義偏離和語法偏離。本文試圖通過運用語言偏離理論來分析趙氏小品語言的偏離現象,從而揭示趙氏小品如此火爆的原因。
縱觀20年來趙氏小品的語言,我們把它的經典語言分為七類進行分析。

(1)老母豬戴口罩還挺重視這張臉。(《老拜年》)
(2)耗子給貓當三陪賺錢不要命。(《拜年》)
(3)豬也是這麼想的/那驢也是這麼想的。(《功夫》)
(4)這個世界太瘋狂,耗子都給貓當伴娘了!(《功夫》)
(5)雞先笑了。(《公雞下蛋》)
(6)當時這個雞心裡特別矛盾。(《公雞下蛋》)
這組類型的台詞中所表現的事在物理世界中是不會發生的,語言世界同物理世界產生了不一致。詞語之間的搭配不符合事實,是不真實的,不合乎常識的,這是對詞語搭配語義規則的偏離,是讓人能夠完全感覺得到的大偏離。這些話沒有語法毛病,但語義上偏離了常規,老母豬不會戴口罩,耗子不會當三陪、當伴娘,豬和驢不會想,雞不會笑,當然更不會心裡矛盾。這些話如果沒有合理的解釋就是負偏離語言毛病。但這些話在小品特定的故事情境中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釋,“在語用上能夠得到合理的解釋,具有特定的會話意義,有利於表達效果的提高”[1]就轉化為正偏離了。這些話運用超常思維、發散性思維,把人所具有的活動賦予動物身上,使潛性語言顯性化,從而產生了陌生化、新奇感的審美效應。從負偏離到正偏離,由於反差大,具有特別的藝術魅力,這些話令人感到新鮮、搞笑,增強了小品的幽默效果。

(1)你長得就違章了。(《三鞭子》)
(2)我叫不緊張。(《我想有個家》)
(3)哎呀媽呀,這小聲兒挺甜哪,含糖量挺高啊,最起碼四個加號。你就再陪我嘮10塊錢兒的。(《鐘點工》)
(4)兩顆潔白的門牙去年也光榮下崗了。(《昨天今天明天》)[HK]
這些表達都偏離了正常的搭配順序,在平常說話寫作當中一般被歸入語病,但在小品特定的語境中,就變得合乎情理又富有幽默感了。這是對正常語法搭配和語義搭配的偏離。“長得”一般與形容詞搭配,比如:漂亮、好看、俊、丑、美等,不能和動詞性成分搭配,這裡卻運用了動詞,且用“違章”一詞,委婉地表達了“丑”的含義,形象貼切,具有幽默與調侃的趣味,收到了很好的修辭效果。這種別出心裁的改換,人們能夠理解並且更願意接受。“不緊張”顯然是演員為逗樂故意運用的口誤,我叫什麼名,大家都知道“叫”的後邊應該跟什麼內容,沒有人會說叫不緊張,這裡顯然違背了正常的語義搭配規則,但正是這種違反恰到好處地表達了小品人物的心理狀態。“含糖量”修飾“小聲兒”,“嘮嗑”用錢來衡量,“牙”下崗,這些顯然都偏離了日常的表達習慣,但都收到了很好的語用效果。

(1)啊,咱倆原來一個堡子的,父老鄉親、小米飯把你養大,鬍子里長滿故事,想沒想起來?(《拜年》)
(2)崔:“您二老什麼時候結的婚?”
大叔:“我們相約五八”;大媽:“大約在冬季”。(《昨天今天明天》)
(3)啊,白雲,黑土向你道歉,來到你門前,請你睜開眼,看我多可憐。今天的你我怎樣重複昨天的故事,我這張舊船票還能否登上你的破船! (《昨天今天明天》)
(4)那錢兒不是有個罪名叫挖社會主義牆角!是,給我定的罪名就是薅社會主義羊毛。(《昨天今天明天》)
(5)床前明月光,玻璃愛上霜。要是不勤擦,只好自己髒。(《送水工》)
(6)“你好,這裡是借你一眼慧眼防忽悠諮詢熱線。我是資深上當者老范,憑藉多年的上當經驗,對你是否被忽悠做出明確判斷。有人賣拐,請按1;有人賣車,請按2;有人出腦筋急轉彎,請按3;有人賣擔架,直撥110。”(《功夫》)
(7)說來話長啊,記得那是2003年的第一場雪,比2002年來的稍晚一些!(《功夫》)
(8)下自己的蛋,讓別人說去吧!(《公雞下蛋》)
這些話語都模仿了原已存在的句式,或模仿歌詞,或模仿詩句,或模仿名言,或模仿人們熟知的移動服務熱線。像“相約五八”模仿《相約九八》,還有彭麗媛的《父老鄉親》、毛寧的《晚秋》、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李白的詩等等,它們雖然以模仿的形式出現,但在小品製造的新的語境中,就融入了創新,並不會使觀眾感到枯燥、落入俗套,反而使觀眾在感覺到熟悉的同時,又覺得新穎。與平鋪直敘的表達方式比起來,這種仿擬形成一種反差和偏離,在語義表達上讓人意想不到,改變了人們頭腦中早已熟知的語義,讓人們在驚奇的同時又願意接受,能讓觀眾也產生再創造的愉悅感,並且這種表達把小品中人物機智幽默的形象凸現了出來。

(1)我能把正的忽悠斜了,能把蔫的忽悠謔了,能把尖人忽悠囁了,能把小兩口過得挺好,我給他忽悠分別了。今天賣拐,一雙好腿我能給他忽悠瘸了!(《賣拐》)
(2)蝦蟆蜍子上南極根本找不著北,腦血栓練下叉根本劈不開腿,大馬猴穿旗袍根本看不出美,你讓潘長江去吻鄭海霞,根本夠不著嘴。(《拜年》)
(3)因為你兩腳離地了,腿就沒壓力了,病毒就上不去了,聰明的智商又占領高地了。(《賣車》)
(4)咱們那個地方戲團辦成氣功訓練班了,排練場租給小商小販賣貨擺攤了,把我這副科級擠兌靠邊了,整得我一周七天全是禮拜天了。(《老拜年》)
(5)聽說他不當廚師改防忽悠熱線了,竟敢揚言再不上當受騙了,殘酷的現實已直逼我的心理防線了,今天我不賣他點啥,承諾三年的話題就沒法跟觀眾兌現了。(《功夫》)
(6)改革春風吹滿地,中國人民真爭氣;齊心合力跨世紀,一場大水沒咋的。
改革春風吹進門,中國人民都精神;海灣那旮旯挺鬧心,英美合夥欺負人。(《昨天今天明天》)
(7)九***八不得了,糧食大豐收,洪水被趕跑。百姓安居樂業,齊夸黨的領導。尤其人民軍隊,更是天下難找。國外比較亂套,成天鈎心鬥角。今天內閣下台,明天首相被炒。鬧完金融危機,又要彈劾領導。縱觀世界風雲,風景這邊更好!(《昨天今天明天》)
(8)上頓陪、下頓陪,終於陪出胃下垂。先用盅,再用杯,用完小嘴對瓶吹。(《牛大叔提干》)
  (9)收腹,是勒緊小肚;提臀,是把藥箱卡住;斜視,是要看準果樹;這邊加壓,這邊就噴霧。(《紅高粱模特隊》)
(10)霹靂一生震天響,來了小范當鄉長,領導農友鬧革命,哼啊嗯啊嗯嗯哼。(《拜年》)
(11)香港回歸、三峽治水、十五大召開、江主席訪美……(《拜年》)
這種類型的台詞都模仿詩歌的形式押韻,比如(1)中的斜、謔、囁、別屬於“十三轍”中的乜斜轍,(2)中的北、腿、美、嘴屬於灰堆轍,(3)中的地、力、去屬於一七轍,(4)中的班、攤、邊、天和(5)中的線、騙、現都屬於言前轍,這是對日常說話方式的有意偏離。平常沒有人會像朗誦詩歌那樣把話說出來,在小品中,當小品角色用一連串押韻的句子來表達語意,勢必會引起觀眾的注意。臧克家說押韻卻是加強節奏的一種手段,有如鼓點。它可以使詩的音強更加響亮,增加讀者聽覺上的美感。這組台詞中,每句台詞都運用排比的句式並押韻,語言暢達、節奏感強,渲染了氣氛,增強了感染力。
運用襯詞也是趙氏小品語言中的一大特色,這組台詞中很多運用了襯詞“了”。襯詞自身並無意義,只起著協調音節的作用。人們說話一般不會出現每句話都帶“了”的情況,即使有必要說“了”我們也會儘量換用別的表達方式來避免,否則就會使人覺得語言囉嗦、句式單調。每句話都帶“了”的語言現象是一種負偏離現象。負偏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正偏離。小品幽默搞笑的環境為句尾帶“了”的負偏離現象提供了轉化為正偏離的條件,從而使這種語言現象增強了節奏感,說起來上口,並幽默詼諧。這種類型的台詞還注重了押韻字聲調的選擇,儘量使用“同調押韻”,形成“一條龍”,更有助於感情的抒發。

(1)“專機”,就是“拉磚的拖拉機”。(《說事兒》)
(2)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昨天今天明天》)
(3)貓步,就是貓在散步。(《紅高粱模特隊》)
(4)“平鏡”理解為“平靜”,“機動車”理解為“激動”。(《三鞭子》)
(5)你就擱家,整個網,上網唄。 我多年不打魚了,還哪有網呀?那麼多年了。(《鐘點工》)
(6)就是大總統給他戴高帽他都樂啊,戴高樂麼。(《拜年》)
這裡運用了語音偏離,演員藉助“聽文生義”這種方法,對一些自己不熟悉而觀眾熟悉的詞語,用自己熟悉的事物來解釋,與原來的意思發生了巨大偏離,這種解釋必定是出人意料的。這些話語表面上遵從了合作原則,實際上是對合作原則的一種偏離,偏離了人們正常的思維軌道,但細細想來卻又在情理之中。這種偏離是成功的,它因牛頭不對馬嘴而使人覺得滑稽可笑,又能表現小品人物的憨厚樸實。西方的大哲學家柏格森在《笑論滑稽的意義》一書中就曾說過:“當一個表達方式原系用於轉義,而我們硬要把它當作本義來理解時,就得到滑稽效果。也可以這樣說:一旦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一暗喻的具體方面時,它所表達的思想就顯得滑稽了。”①[註:轉引自高勝林《音形趨同語義偏離》,載山西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

(1)距離拉開了,美沒了!天天吃飯啥的也不正經叫我了,打電話還說外語,hello哇,飯已OK了,下來眯西吧!(《昨天今天明天》)
(2)鼓逗貓呢,鼓逗貓呢,鼓逗貓呢!這回咱看著他我就告訴他倒騰狗呢!(《有錢了》)
(3)我告訴你,我們的工作往大了說叫家政服務,往小了說叫鐘點工,在國外叫賽考類激死特(psychologist),翻譯成中文是心理醫生,啥也不懂,傷自尊咧。(《鐘點工》)
(4)無情的病魔正在吞噬著你的大腦健康細胞,一個嶄新的植物人即將誕生。(《賣車》)
(5)你現在就是給我們喝雲南白藥也無法彌補我們心靈上的創傷。(《拜年》)
(6)只聽咔嚓一個響雷,范鄉長誕生了。(《拜年》)
(7)現在是不時興送禮了,都講究用感情溝通。(《拜年》)
(8)你想知道詳情,請登錄白雲飄飄點博客點com。(《公雞下蛋》)
這組類型的台詞把書面語運用到小品台詞這種口語色彩比較強的語言中,創造語體上的偏離。書面語色彩比較強的詞語“家政服務”、“傷自尊”、“病魔”、“吞噬”、“彌補”、“心靈”、“創傷”、“誕生”、“感情溝通”,專業術語“心理醫生”、“植物人”、“博客”,外語“hello”、“ OK”、“眯西”、“鼓逗貓呢”、“ 賽考類激死特”、“com”,流行語“距離產生美”、“登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和地道的方言口語“啥的”、“不正經”、“咱”、“往大了說”、“往小了說”、“咔嚓”、“時興”連用,不同語體風格的詞混雜連用,是對正常使用語體風格的偏離。但這種混雜型語體是靈活和富有創造性的,挖掘了不同語體詞語的語用潛能,話語表達大放異彩,實現了新穎化。從小品表達效果看,趙氏小品中人物往往是普通農民或市井人物,他們使用書面語、專業術語、流行語,使小品人物形象和所使用的語言形成巨大反差,體現了小品中人物誇張幽默的形象,也給小品帶來了新鮮的時代氣息和現代感。

(1)那我有數了,裝經理,現在經理也多,連我們後院老楊頭,養兩隻羊,現在見面都管他叫楊總。(《牛大叔提干》)
(2)完了完了,產房傳喜訊,人家生(升)了。(《拜年》)
這裡運用諧音雙關的修辭方式,創造語音上的偏離效果。(1)中“楊”“羊”藉助小品舞台這一背景形成諧音雙關的修辭方式。單看台詞只有一層語意,無非因現在社會上經理泛濫,也給老楊頭來個時髦稱呼“楊總”,而實際上這個“楊總”是人們聽到的而不是看到的,所以人們在“解碼”活動中就會出現“楊總”“羊總”並存的局面,這個“羊總”是由老楊頭養了兩隻羊得來的。正由於“楊”“羊”同音形成同音雙關,才產生這種幽默效果,如果說“老楊頭養了兩頭牛,管他叫‘楊總’”或“老牛頭養了兩隻羊,管他叫‘羊總’”都不會產生這種效果。(2)中運用“生”“升”諧音,小品中人物機智地把不便直說的話委婉地表達了出來,既避免了尷尬又傳遞了信息,適合當時的情景。結合當時情景,小品也只能運用語音偏離的方式才能把表演延續下去。“從語言美學的角度來看,一個詞或一段話只有在不僅僅傳達詞本身的意義,而且揭示了語境的整體意義以及發話者的角色意義時,這個詞或這段話才有意義”[2]。趙氏小品獨特的語言特色當然不止上面幾種運用偏離的類型,幽默搞笑的話語不勝枚舉,像“誰說我的臉像鞋拔子,我這是典型的豬腰子臉”,“那老太太長得沒你難看,你長得比她難看,她長得沒你難看”,“屋裡憋屈型、沒事兒找抽型、吃飽撐著型”都運用了偏離理論,但不同屬一種類型,這裡就先不細述了。
布萊克說:打破常規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宮。趙氏小品正是運用有悖於常規的語言偏離,造就了獨具個性的語言,奠定了它在小品界的王牌地位。
[參考文獻]
[1] 秦海燕.試論語義偏離現實的類型[J].松遼學刊,2001,(2):73.
[2] 駱小所.語言美學論稿[M].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44.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