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重慶的導遊詞格式怎麼寫

2023年10月15日

- txt下載

重慶的導遊詞怎麼寫?看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範文吧,希望你喜歡哦。
重慶動物園導遊詞
重慶動物園地處重慶西郊,始建於1955年,占地45公頃,是國內中型規模的動物園,園內山巒綿延起伏,自然風光清新綺麗,常有展出動物200餘種,2000餘只(頭)。年接待中外遊客100萬人次。
重慶動物園是中國動物園協會常務理事,世界動物園聯合會成員單位,是大熊貓、小熊貓、華南虎等瀕危動物的保護、繁殖基地。在重慶市政府和市園林局領導的支持下,取得了較大的發展。近幾年,先後新建了羚羊館、大象館、長頸鹿館、熊貓館、猩猩館、瀕禽館、縮景園和綜合性茶園,為了進一步較好以瀕危動物的保護和繁殖,新建的南坪瀕危動物繁殖基地正在建設中。
改革開放以來,重慶動物園加強了國際友好交往,與日本廣島安值動物園、美國西雅圖森林公園和動物園、加拿大多倫多動物園、印度尼西亞野生動物園等保持了長期的合作關係,由這些動物園贈送的長頸鹿、獅尾猴、斑馬、火烈馬、山魁、綠狒狒、大羚羊、猩猩等珍稀各類動物均已在重慶動物園安家落戶,繁衍後代。
重慶動物園自1985年被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以來,五次複查,均保持了省級文明單位的稱號,園長姚敏達1995年被評為全國十佳動物園園長之一。
重慶動物園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就籠舍條件,動物展出的品種,數量,管理水平以及科普教育等方面與國內大型動物園和國外動物園相比差距甚大,而且有越來越大的趨勢。面對這一形勢,我們深信在今後的年月里,在政府的支持和全社會的關注下,加上動物園自身的努力,重慶動物園將有一個新的發展。
芙蓉江漂流導遊詞
芙蓉江漂流位於重慶市武隆縣江口鎮。芙蓉江是長江支流烏江下游最大的支流,古稱洋水,又名盤古河,發源於貴州高原上的綏陽縣,經貴州務川、正安、道真和四川彭水,至重慶武隆縣江口鎮注入烏江,流長226公里,在涪陵境內長36公里,江岸山形奇偉,植物繁茂,動物眾多。懸崖峻峭千仞,絕壁對峙入雲,林海依山疊翠,飛泉四季長流,珍禽異獸比比皆是,野草雜花異彩紛呈。芙蓉江漂流驚險刺激,漂程10多公里,歷時2小時,共經大小險灘10餘口,乘橡皮艇於江中,頓生“有驚無險其樂無窮”之感。江流平緩時,碧水如鏡,綠蔭映染,青山疊翠,游魚可數;浪急時,驚濤拍岸,奔騰咆哮,巨浪擊石,絮飛玉碎。兩岸植被茂盛,飛瀑流泉,猴戲鳥鳴,煞是好看。人在艇中或沉或浮,追波逐浪,酣暢淋漓,盡情飛舟。在線壩有兩根分別高達200餘米的石柱,如筍似劍,直刺藍天,蔚為壯觀。沿岸洞穴遍布,其中最著名的是世界奇觀、國家一級景點芙蓉洞。
芙蓉江為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122.5平方公里。江邊的溫泉溫度宜人,水質優良,對皮膚病、風濕病等有極好的療效,是休閒療養的好去處。江水碧藍,纖塵不染。芙蓉江之魚,味美肉嫩,為地方特產,聲名遠播。附近人文景觀有唐宰相長孫無忌墓、清李進士故里墓岩碑刻、民國時期蔣經國先生督軍舊址、東漢墓葬群等。1996年5月在這裡成功舉辦了芙蓉江國際漂流節。
黃陵廟導遊詞
歡迎各位嘉賓到黃陵廟瀏覽參觀。黃陵廟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古稱“黃牛祠”、“黃牛廟”。建此廟是源於黃牛助禹開江治水,在黃牛岩上留下神像的傳說。在這裡建黃陵廟是因為這裡是“九龍捧聖”之地是。何為“九龍捧聖”呢?就是從黃牛岩下有九條山嶺象九條龍,而龍頭所捧的位置就在大家現在所在的位置。這裡距三峽大壩壩址七公里,下距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5公里。
[山門]
現在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黃陵廟的“山門”,因它外形象“山”字而得名,現存的山門是大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宜昌總鎮羅縉紳重建的。山門上的每一幅吉祥彩畫都有它的特殊意義,正中間下面的那幅藍色的是“雙鳳朝陽”,下面金黃色的是“二龍戲珠”,看到這裡大家一定會想為什麼鳳在上、龍在下呢?那是因為光緒年間是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時期。正中陰刻的“老黃陵廟”的左邊是“南極仙翁倒騎梅花鹿”,右邊是“善才童子降妖龍”這是道教的文件和佛教文化相融全的地方,接下來的那組浮雕是“九仙堂”,正中間那個抱著酒壺獨飲的是“草仙”,兩邊是“八仙過海”的八仙。左邊從最上面那個三角形的圖開始,依次為“國色天香”,下面是“一品清廉”,比喻做人象蓮花一樣潔白、清廉;“壽居耄耋”,祝願人們健康、長壽;小浮雕是“富貴吉祥”;有個黑色圓圈的是“福到口中”,最後的小浮雕是“歡天喜地”。右邊從最上面的三角形彩畫,依次為“鹿鶴逢春”、“四季如春”、“福在梅梢”,小浮雕塑是“人壽吉祥”,有個黑色圓圈的是“麟吐玉書”,最後在浮雕依然是“歡天喜地”。最後請大家看這幅門楹,這是宜昌總鎮羅縉紳親手所題,上聯為“神佑行人布帆無恙”,下聯為“踵成善舉棟宇維新”,這就是說當時來往的過客,文官下轎、武官下馬,都來這裡祭拜禹王,希望禹王保佑他們一路平安;而信善的人們所捐的香火錢使這裡的廟貌得以維新。裡面為大家準備了香火,廣西導遊詞,可供大家祈福用。山門兩邊的鎮水神獸,名為“獬豹”,是非常兇猛的動物,它龍頭(象徵中華民族),鹿角(象徵吉祥),魚身(象徵水性)獅背(象徵勇猛)牛腳(象徵黃牛神)。
[禹王殿]
現在大家跟我在參觀黃陵廟的主體建築---禹王殿,它是國內最大的楠木建築,大家看它丹牆金頂、筒瓦獸脊、飛檐翼角、重檐歇山頂,這是典型的明代建築,它上懸有兩塊珍貴的匾額,下懸的“玄功萬古”是明崇禎辛已年(1641年),崇禎皇帝的叔叔惠王朱常潤所書,上懸的那塊“砥定江瀾”是出自女孩子的手筆,是乾隆14年(1749年乾隆皇帝的女兒“愛新覺羅.琪格”所書。“玄功萬古”也就是功德萬古流芳;“砥定江瀾”就是平治洪水,都頌揚了大禹治水的不朽功勳。現在請大家跟我參觀大禹神像。 這就是大禹扶耒開江治水的大型雕像,這是後世仿製的,以前的雕像被1870年的特大洪水衝到了西壩廟嘴,而當地信善的人們把它打撈起來,在那裡又建了一座黃陵廟,於是大筆一揮加了個“老”,從此,這裡就叫“老黃陵廟”了,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塊青石板就是當時人們朝拜禹王時跪的地方。大自然造出運動形成的三峽奇景,孕育著美妙動人的傳說。相傳遠古時期,從東海竄來12條孽龍,踞入巫山翠屏峰下的水簾洞中。它們經常出洞追逐打鬧,張牙舞爪,上下翻騰,捲來暴風驟雨,激起滔天巨浪,引發山崩地裂,洪水泛濫,當時,月宮中王母的寵女瑤姬,難耐天宮的寂寞,與姐妹悄悄溜出瓊樓玉宇,駕著祥雲遨遊山川,路過三峽,目睹孽龍為非作歹,於是撥下金釵刺死了這12條孽龍。
這群惡龍斃命時,化成峭壁峻岭,堵塞大江流水,致使江水倒灌,瀚沒無數田園。人間頭領舜急忙遣鯀來治理洪水。鯀率百姓築堤堵水,始終未能治住洪水。舜帝再委派其子大禹接任。大禹採用疏浚的辦法開山排水,辛勤勞作,三過家門而不入,精誠之舉感動了瑤姬向大禹傳授無字天書,協助鑿開三峽,使滔天洪水化為清波,奔瀉東海。大禹治水成功的傳說在三峽留下眾多“遺蹟”,瞿塘峽下游南岸,有對錯山、錯開峽,相傳是當年鑿錯了河道留下的。峽江有聳立的鎖龍柱,斬龍台。雲霧繚繞的神女峰,據說是瑤姬懲治惡龍,助禹治水之後,迷戀三峽風光,滯留塵世,化為婷婷玉立的神女峰,為過往船隻引路導航,隨同瑤姬下凡的姐妹們,也一齊化為巫山十二峰。
西陵峽岸金碧輝煌的黃陵廟後,便是那蒼莽的黃牛山。山頂彩雲繚繞,迷幻開關之間,便可見一排白色的石壁上矗立著一位身披黑衣,腰佩戰刀,手牽一頭黃牛的勇士。這就是神奇的黃牛岩。相傳是瑤姬幫助大禹治水時派來的土星,變成一頭雄壯膘悍的黃牛,用堅硬無比的犄角,抵開了12條孽龍化作峻岭的阻擋,開出河道。功成之後,黃牛躍起上峭壁,成為黃牛岩.....
這些傳說增加了三峽的神秘色彩,更誘人前往尋幽攬勝。
這裡不僅有令人目不瑕接的自然景觀,而且有眾多的人文景觀。禹王殿共有楠木柱36根,通高18米,每一根木柱下面都有4個小孔,它是通風防腐用的。這根木柱下面有一塊廟內最小的碑,我們叫它“七寸碑”(碑高七寸),上面寫有“永達萬世,大明萬曆46年”(1618年)字樣,這跟殿頂鎮殿的銀葫蘆上所載的年代是一樣的,這就充分證明禹王殿是1618年建的,大家再看這屋樑上面紅色陰刻的小字,上面也有大明萬曆46年字樣,以及工匠的名單,這邊黑色是字是大清光緒***年,也就是1891年重修禹王殿留下來的。大家再看這柱子上的盤龍,俗稱“天龍”,意為“從天而降”。這殿內最珍貴的是這兩根水文柱,1870年的洪水就淹到這裡,當時的海拔高程是81.16米,流量是10.5萬米每秒,這就為修建葛洲壩工程和三峽大壩提供了相當科學的水文依據,所以說三峽治水的魂就在這裡。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