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語境下的會計標準國際化研究論文

2023年10月03日

- txt下載

  受金融危機等因素的影響,世界經濟不景氣導致世界貿易保護主義泛濫,建立區域性的自由貿易區,成為今後相當長時期內各國規避貿易保護主義、擴大對外開放的最有效做法,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是中國進入世界秩序的最好手段。如果市場經濟體制的制度改革是槓桿,自由貿易區是支點,則二者將撬動中國經濟奇蹟的第二春。為此,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強調,「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在推進現有試點基礎上,選擇若干具備條件地方發展自由貿易園(港)區。」
  一、自由貿易區試驗就是對市場經濟制度的探索
  世界體系是客觀存在的,世界秩序和本國的國家利益之間一定會有衝突,這就要求這個每一國家在參與全球化過程中都必須有所妥協。毫無疑問,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就是要建立對市場經濟的信賴,自由貿易區的試驗就是對市場經濟制度的探索。從概念上來分析,自貿區分為兩種。一種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通過談判,實行互利互惠條件對等的優惠政策。包括彼此互免關稅,拆除貿易壁壘,投資優先,地區內部商品流通自由,資金往來自由等等。具體自由到什麼程度,由國家間談判決定。另一種是一國從自己領土中開闢出來的自由開放特定區域,對所有國家和地區開放,而不是只針對簽署自貿協定的國家。比如,上海自由貿易區。此類自貿區面向全球對外開放,資金、商品可以自由往來。上海自貿區一方面被賦予與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等新型國際規則接軌進行試驗的角色,另一方面也成為新一屆中央政府利用國際經濟貿易規則重構倒逼國內體制改革的戰略之舉。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過程中,必須確保讓政府變小變得有效率,讓市場變大變得法制化。市場經濟的實踐證明,沒有充分而有效的會計信息就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市場,資本市場是這樣,商品市場也同樣是這樣。隨著貿易全球化趨勢的發展,要求企業向其他國家的報表使用者提供相關、可靠、可比和全面的會計信息的需要也不斷擴大,特別是要素市場的發展將影響會計準則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市場公認的法則將會有效地維護交易雙方的權利,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的趨勢將使國際會計準則對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產生巨大影響。
  二、會計標準制訂實質是對社會經濟資源配置的政治選擇
  現階段國際會計準則的目標是協調各國差異,確保卓有成效的運行。會計國際化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 是未來財務會計的發展方向,但建立全球性統一的國際會計標準並非易事。會計標準作為一種經濟制度,判斷其是否最優,主要看它的交易成本與制度成本的和是否最低。可各國擁有不同的政治經濟環境、法律體制、文化傳統,在確定製度成本時,所考慮的因素各不相同。因此,會計標準不可避免地向自由貿易區談判一樣成為一種政治結果。現實政治生活也表明,政治活動無規則,一切結果都要取決於政治家和有影響力的集團相互討價還價的結果。事實上,會計標準的制訂,在一定程度上也無法擺脫政治干預的影響。
  從會計標準的國際化方面來看,各國在變革原有標準實施國際會計準則後,面臨的一大難題將是與其他法規、制度的協調問題。會計標準國際化的進程中,必然要帶來對原有會計標準要不要變革、如何變革的選擇。當前只能先在上海自貿區推動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貿易便利、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範的探索試驗,在接軌國際的制度規則、法律規範、政府服務、運作模式等方面進行率先實踐,為我國深化改革開放提供可供借鑑的制度試驗和適合推廣的新模式。可見,會計標準的制訂實質上涉及到一個社會經濟資源的配置問題,如何有效利用全球會計標準這樣的全球性治理機制的有效工具變成一個值得深思的關鍵問題。
  三、會計標準國際化突破口是
  建立完善的國家會計法規體系開放必然要推進內部的改革。體制改革困難不僅僅是中國現象,而是全球性的現象。已開發國家的體制改革也面臨既得利益的阻礙。歐洲、美國、日本、越南、馬來西亞等都面臨改革不動的局面。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國政府都希望通過貿易自由化來克服內部的既得利益,倒逼內部的改革。
  首先,調整與會計國際化中不相容的國內經濟法規,完善國家會計法規體系。從法律制度來看,我國會計規章具有「會計法——基本會計準則——具體會計準則——行業會計制度」的縱向層次性,會計模式側重於政府的監管。應按照國際規範修改《註冊會計師法》,制定我國尚無的法規,進而建立起以《會計法》為核心,以《反傾銷法》、《反補貼法》、《政府採購法》、《產業認證法》、《保護國內產業法》為主體的會計監督管理體系,完善會計工作法律環境,提高會計信息的一致性,使國內經濟貿易活動做到有法可依。
  其次,在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趨勢下,著重增強會計標準的可理解性。會計信息質量有若干特徵,各國對此沒有固定的模式,但共同的目的就是服務於會計目標。各國會計準則制定水平的差異性,導致企業提供會計信息時,必須考慮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可理解性這一會計信息質量特徵在全球化過程中成為重中之重。既然會計是一門商業語言,是用來溝通會計信息的提供者和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工具,就可以考慮採用靈活多樣、通俗易懂的表達方法收到預期效果。例如,對主要會計信息採用圖示法,能直觀有效、簡明扼要地表達會計報告所要體現的核心內容;採用柱式圖能夠形象直觀地看清楚收支的結構關係;提供專業版會計報告的同時,提供簡化會計報告,能幫助大多數非專業的信息使用者準確把握會計報表所承載的信息;提供專業化會計報表,對其中的專業術語加以解釋,確保會計信息對決策的有用性。儘管這些辦法在會計信息披露的完整性上做了讓步,但可以更充分地發揮會計語言的交流功能。
  第三,加強對國內會計實務操作的規範和整頓,增強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再好的會計準則最終要通過會計實務加以體現和落實,會計信息的有用性直接取決於信息的可比性。為了有利於會計信息的橫向可比,各公司要首先按著國內會計標準編制一套統一的基本財務報表。在此基礎上,主動與國際接軌,與其他締約方達成協議,根據開放的具體內容和限制事項,採用國際會計標準來編制第二套財務報表,這套會計標準將更適合其他國家的預期使用者。通過編制兩套會計報表來優化會計標準的執行機制,強化企業提供會計信息的及時性,滿足市場對會計信息的通用需求。
  參考文獻:
  [1] 支慧 , 我國會計國際化進程中的問題研究 [J].《職業》,2012.21
  [2] 江航翔 鄒超 , 會計服務貿易自由化與中國會計市場 [J].《金融會計》,2005.3
  [3] 王天忠,淺析如何正確認識我國的會計國際化問題 [J].《中國商界》,2010.2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