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培養的基本方向與多維路徑

2023年10月29日

- txt下載

[摘要]培養一支基礎紮實、結構合理、思維活躍的高素質師資隊伍是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培養工作應以教學質量提升為落腳點,以學術本位為理念,以學科交融發展為導向。在具體路徑上,要發揮政府重要職能,完善師資隊伍建設保障體系;明確院校主體地位,優化師資隊伍培養體系;重視行業企業作用,開拓師資隊伍建設渠道;調動教師主人翁意識,提高師資隊伍建設效果。
[關鍵詞]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培養體系
[作者簡介]徐金華(1986- ),男,江蘇揚中人,南京旅遊職業學院,助理研究員,碩士。(江蘇  南京  211100)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職教重點課題「高職院校技術技能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B-b/2020/03/31)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20)18-0067-04
在人才市場化、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我國高職教育正面臨著新的挑戰,高職院校之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高職院校想要提升競爭力,需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作為支撐,培養一支基礎紮實、結構合理、思維活躍的高素質師資隊伍是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從現實來看,隨著高職教育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的師資建設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仍有待於進一步優化。基於此,本文將深入探究新形勢下師資隊伍培養的基本方向與多維路徑,以期為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實踐提供借鑑。
一、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培養的基本方向
(一)以教學質量提升為落腳點
高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承擔著重要的職業教育職能;高職院校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負有教書育人的重要責任。「怎樣培養專業人才,培養什麼樣的專業人才」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需要回答的根本問題,因此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培養工作必須立足於這一根本問題。而在高職院校的具體人才培養實踐中,教育教學工作扮演著基礎性角色,因此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培養工作也必須以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為基點,以教學質量提升為最終落腳點。高職院校要充分重視具體的教學工作,營造服務教學工作的良好氛圍,引導教師以教學工作為載體,以個人的能力與魅力來教導和感染學生,從而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二)以學術本位為理念
有學者認為,學術本位是現代大學制度的基本意涵。高職院校雖然有別於一般的研究型大學,更加強調職業性特徵,但也不能忽視學術性特徵,必須遵循學術本位這一現代大學建設的根本邏輯。而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培養工作正是落實學術性要求的重要體現,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應以學術本位為基本理念,切實提高教師的學術能力。當然,這裡的學術能力,不僅僅指科研學術能力,更包括教學學術能力;不僅僅指理論學術能力,更包含實踐學術能力。尤其需要關注的是,將一般的教學活動升華為高層次的學術研究的能力,以及將普通的實踐經驗轉化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的能力等。總之,高職院校要把握好學術能力的深刻內涵與提升要求,明確師資隊伍培養的學術導向標準,確保在教育教學和實踐探索過程中切實形成學術本位理念。
(三)以學科交融發展為導向
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不僅有著普通高校教育性的特點,同時還有技術性、職業性兩大特點。在「網際網路+」背景下,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職業崗位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結構逐步由單一學科向多學科交叉融合轉變。這就對高職院校教師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於此,無論是從教師更好地解決現實教育問題的多元視角審視,還是從滿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多重知識需求的角度出發,都需要高職院校教師不斷提升多學科融合、跨學科發展的能力。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的師資培養工作必須以學科交融發展為基本導向,一方面要努力在不同學科的教師之間優化結構搭配,建立橫跨多學科的教學團隊,構建並完善跨學科的組織交流機制;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導教師關注學科交叉研究,自主進行跨學科能力提升。
二、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培養的多維路徑
(一)發揮政府重要職能,完善師資隊伍建設保障體系
1.健全師資建設政策法律保障體系。第一,加強對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的統籌規劃。目前,中央政府在出台的一系列教育規劃中,已經明確提出教師隊伍建設的工作要求;各地區也結合區域內的高等教育發展情況來指導師資隊伍建設工作,並給予人力資源保障、資金支持等。新形勢下,要整體推進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的競爭力,各級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還應該從當前的實際情況出發,立足於對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的考核結果,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分析,在充分強調教育質量的基礎上,根據各高職院校的具體反饋,對師資隊伍建設工作進行更加科學、合理的統籌規劃。
第二,根據教師職業發展需求改革人事制度。學校教師人事制度是對教師入職、聘任等流程實施管理的依據,主要目的是優化教師隊伍建設,指導學校教師隊伍良性發展。在高職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下,教育主管部門應該針對高職教師的職業發展現狀開展深入的調研工作,以此為依據進一步改革和優化教師人事制度,切實尊重和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同時,要注意引導高職院校聯合企業建立常態化的培訓機制,堅持從實際的教育需求出發,充分考慮到地區差異和教師能力差異,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完善師資隊伍培養的制度建設,真正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發展主動性。
2.完善師資建設經費保障機制。充足的資金保障是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的基礎,建立健全多渠道經費籌措制度是優化財政投入的主要措施。
從當前的形勢來看,我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的經費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政府部門直接給予的財政支持,主要用於專業教師、骨幹教師的職後培訓工作,以及實習教師和青年教師的入職培訓、學習培訓等;二是院校自身籌措的資金,包括企業支持、個人援助等。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的資金來源相對單一,專項經費投入力度也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因此,新形勢下,要優化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培養,必須進一步完善經費投入使用管理體制機制,建立以政府財政支持為主,行業、企業及其他社會力量共同支持的多元化、多渠道經費投入體系。同時,還要加強對中西部教育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專項經費投入,重點保障教師隊伍的培養工作,真正做到專款專用,以經費支持、人員支持的方式來保持教師隊伍規模與實際教學需求間的平衡,確保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
(二)明確院校主體地位,優化師資隊伍培養體系
1.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打造高水平學術團隊。一方面,高職院校應該合理控制教師的數量來源,根據教師的年齡結構、知識水平、專業結構、實踐教學經驗等層次條件以及學生的實際教育需求,明確規定不同教師的比例,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的結構,使有企業工作背景的教師比例不斷增加,打造比例合理的教師團隊,為教學工作提供有效保障。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應建立校級學術委員會,賦予委員會足夠的權利,同時下設院級學術委員會,改善治理評估體系,使學術委員會成為具有公信力和號召力的組織,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及綜合素養進行科學評估,明確教師的學術身份,鼓勵教師積極開展學術研究,打造高水平的學術團隊,促進教學與學術的對話。同時,還可以以學院的名義,聘請行業內的專家學者對專業教師進行深入輔導,並制訂系統性的進修計劃,引導教師將學術成果切實對接到實踐創新中去。
2.豐富教師培訓內容,提高師資能力素質。高職院校應該基於專業知識的理論學習與現代技術的掌握兩個方面來豐富培訓內容。當前高職院校學科設置具有顯著的專業性,教師培訓內容應該打破學科限制,體現一定的學科跨度。
一方面,要強調教師在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培訓。對於從企業中引進、未接受過系統理論教育的技術型教師,需要重點強化教育理論方面的內容培訓;對於從高校畢業後即招入、更多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的教學型教師,需要重點強化理論應用和遷移方面的內容培訓。
另一方面,要突出基於專業群建設實際的相關專業學科內容培訓。高職院校要根據自身專業群建設的實際情況,將相關學科或者交叉學科的內容劃分為必修與選修等不同等級,按照內容等級科學制訂師資綜合素養提升的有效方案,合理安排教師的學習進修時間和具體形式,控制教師選修培訓時間,保障師資培養過程的嚴謹性和科學性。
3..建立動態管理機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師管理也是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考慮到教師管理工作的複雜性,高職院校應該根據動態管理的原則,構建教師動態管理機制,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以教師考核評價為例,高職院校應該建立動態考核評價體系,評價主體要包括專家代表、教師、學生等,具體構成應體現機動性;評價指標應清晰明確,要確保所有教師能得到合理的考核,經過驗證之後不合理的必須及時調整;評價結果要及時有效,要對教師有一定的激勵和約束作用,確保能夠用來指導教師培養工作的開展。
(三)重視行業企業作用,開拓師資隊伍建設渠道
一方面,要充分發揮企業的重要主體作用,為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提供更多的渠道。企業是校企合作雙元主體中的一元,在未來的校企合作過程中,要進一步精準定位企業角色,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讓企業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培養工作中,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為高職教師培養提供更多的渠道,逐步使校企合作共同培養師資隊伍成為一項常態化工作。
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監督指導作用,為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搭建更大的平台。行業組織作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橋樑,能夠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避免由於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導致相關主體利益受損。高職院校要做好師資隊伍培養工作,需要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監督指導作用,並以行業組織為紐帶爭取更多的社會支持,營造更好的環境氛圍,搭建更大的發展平台。只有在政府部門主導,行業企業與學校相互配合支持的模式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工作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四)調動教師積極性,提高師資隊伍建設效果
一方面,高職院校教師是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培養工作的對象,其能否實現專業化成長直接關係到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質量。師資隊伍培養工作是一項系統化、長期性工程,從專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需要教師進行自我調整,不斷提升個人素養,最終成長為一名專家型教師。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教師從自身出發,提高對職業發展的認識,以高度自覺的心態參加職業培訓,提高教師隊伍建設的效率與質量。高職院校教師不僅要立足於職業態度,還應該基於教育觀念和實踐發展來精準定位自身角色,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念,緊跟專業領域的發展前沿,及時更新專業認知。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高職院校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變化和實際需求,注重從實踐環節中提升自身的專業化水平和職業化素養。
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教師是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培養過程的主體,其能否積極參與、自主提升影響到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效果。影響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培養工作的主要因素,除了院校本身的環境條件、所獲取的外部支持以及教師團隊間的相互影響外,教師自身對於工作的能動性也是其中之一。因此,高職院校教師要提高認識,採取有效手段,合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對於學校組織的相關技術指導、培訓活動,不僅要積極參與其中,還要主動與外界形成有效配合;不僅要積極獲取有利經驗,還要為師資隊伍建設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培養工作的開展不僅關係到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提升,還影響到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在高職教育深化改革的新形勢下,教育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應該形成有效配合,進一步保障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的質量;高職院校應該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同努力完善教師培訓與管理機制,打造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高職院校師資水平,為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保駕護航,從而為社會培育出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高亞傑,常青青,劉聰.新時代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6):47-52.
[2]徐君,鄧朝結.高職院校雙師素質專業教師的現狀分析[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18(1):44-47.
[3]錢聞明.優質高職院校建設中師資隊伍核心競爭力的提升[J].教育與職業,2018(17):79-83.
[4]李瑩瑩.人才強校戰略思維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研究——以M職業大學為例[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74-76+79.
[5]梁罡.基於「多維一體」教學評估理念的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路徑研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8(2):44-48.
[6]李春雨.高職院校「14466」師資隊伍建設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4):49-52.
[7]蘇再興.高職院校師資質量診斷與改進研究——以盤錦職業技術學院醫療護理係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18(6):89-91.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