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傷寒論條文學習心得: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小青龍湯主之

2023年08月05日

- txt下載

最近花了一星期來了解這個條文和文中小青龍湯相關的內容。溫故知新,羅列一下學習心得。
首先來看一下原文:
1、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小青龍湯主之。
2、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小青龍湯主之,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條文理解:
這實際上是兩個條文,是傷寒論中辯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篇的最後二個條文,都是關於小青龍湯證的。這兩個條文是基於不現的條件下講的,前面一個是基於」傷寒表不解「,另一個條文則是基於」傷寒「,實際上傷寒表不解與傷寒本質上都是傷寒,但都講到了」心下有水氣「,都講到了咳,這是小青龍湯證不同情況下的共證。
傷寒表不解,指的是表證還在,如發熱、脈浮,怕冷、身體四肢酸軟且痛等。
心下有水氣,這是主證。這裡是指心臟的下方有水,這個」心下「指胃脘部,因胃在心臟的下面,所以古人稱「胃」為「心下」,水氣則是指積水、痰飲,積液、組織滲出液等,反正是水。為什麼會心下有水氣,顯然是由於傷寒表不解引起的,表不解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發汗而表不解不夠透徹或誤治導致的寒邪去不盡,進而入里。如用有人用麻黃湯因劑量不夠,發汗而表不解,出現心下有水氣,就是由麻黃湯證轉變成小青龍湯證了。因此,心下有水氣是傷寒表證進一步傳入體內的一種表現,是太陽病的一種傳變。顯然,這是表里雙寒的一種症狀了。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往往是身體里虛造成。倪海夏在講到小青龍湯時說到,身體向來虛弱的人得了傷寒往往會出現這種情況。
那麼,寒邪入里會傳到哪裡呢,顯然會傳入陽明、少陽或太陰這三個體層,因為傷寒病,肺(太陰)最易受累,也會多路並進,攻入陽明與少陽層面。因此再往下看條文列出的症狀,會出現咳、嘔、渴、利、噎等就是傳入太陰、陽明、少陽的不同反應。
乾嘔,這是兼證。是寒邪攻入陽明,但未化熱或化不了熱的一個症狀。傷寒後可能會因為發汗藥的刺激,也可能是由於胃陽的抵抗,使身體陽氣會激動裡面的水而出現里水涌動,出現上逆,「乾嘔」是水飲逆於上的一種生理反應,也是體內排水的反應。我們此時如果來幫助身體來去水,那麼乾嘔現象就會消失。所以,出現乾嘔往往心下有水的現象。
發熱而咳,這是表不解就會發熱,里有痰飲充逆於肺他就咳。
或渴。這是或症。這裡會使用人感到不解,明明身體里有水氣,按理說不會渴的,為什麼還會有的人出現渴?根據胡希恕的講解,小青龍湯證的人裡面有水飲一般是不渴的。這裡的渴顯然這是指水循環水代謝不通暢的人,舊的水不去,新的水不吸收,新的水不吸收,全身的組織都缺少水的營養,就會表現出渴的現象。這裡並不是身體里有熱導致。說簡單點就是水不化氣,水停不化氣,喝到裡頭的水無法供給其他需要的地方,不解渴,甚至於消渴。能區分出是因為水氣不化導致的渴還是因為身體有熱導致的渴非常重要,就是因為有的人區分不了,對於表里雙寒證使用了清熱解毒的藥物,結果導致更嚴重的心下有積水。有的人將陽明有渴證的說法全歸於陽明有熱是不妥的。很典型的就是消渴病,明明身體有積水,卻總是渴,就是水無法化氣,無法通過身體種處帶來的渴。
或利。這是或症。就是水在裡頭,小便不走,水谷不別,下利。
或噎,這是或症。這個氣往上撞,再有水,水氣充逆,吃東西咽不下去,噎。
或小便不利,少腹滿。這是或症。因為體內停水,水不化,所以小便不利。如有的人喝了很多水,卻不怎麼小便,並非是膀胱功能強大能忍尿,而是水沒變成小便,還停在心下,在膀胱里蓄著不化。這樣的人少腹一定滿。因為膀胱就在少腹,少腹就小腹。
或喘者。這是或症。這是由於裡頭有痰飲,陽氣抵抗,痰飲都往上來,射布於肺,欲出不出,不出則阻,影響呼吸,所以不但咳而且還要喘。
小青龍湯主之,就是用小青龍湯治這一類的病。
上面提出的關於小青龍湯的另一個條文「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小青龍湯主之,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意思比較簡單,如果有小青龍湯證人的喝了藥,原來很少有口渴現象的,出現了口渴現象,說明寒氣已經去了,病就好了。
小青龍湯方
麻黃三兩 桂枝三兩 細辛三兩 乾薑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三兩,五味子半斤,半夏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2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
方解:
小青龍湯共有中藥八味,是一劑去水方。其中乾薑細辛溫中化飲,蒸騰里水,桂枝解肌,將水氣從里推到體表,麻黃則開表將水氣變汗而出。半夏是用來降逆止嘔,並且能去胸腔水飲。五味子能既止咳斂陰,白芍斂陰,兩者相加防麻黃桂枝發汗過度而陰津不足。整個方子的治水思路就是:利用乾薑、細辛溫陽攪水之功,將寒邪水(痰)飲氣化,通過桂枝打開肌肉腠理通道,把水氣送達體表,通過麻黃找開毛孔,將水氣排出體外。同時,加半夏降逆止嘔,用五味子白芍斂陰止咳,阻止辛溫發表過度而損耗津液,甘草則和諸。
小青龍湯是一劑酸辣湯。湯中麻黃、細辛具有很強的辛味,喝到嘴裡麻麻的,乾薑很辣,五味子酸味很強,所以小青龍湯就像一碗酸辣湯。
注意事項:
1、、北京中醫藥大學陳明教授關於小青龍湯治水的講解中說到「小青龍湯畢竟發散力大,能上耗肺氣,下拔腎根,虛人誤服可致手足厥冷,氣從少腹上沖胸咽,其面翕熱如醉狀(張仲景原話)等副作用。因此,服用本方應中病即止,不可久服。一旦病情緩解,即改用苓桂劑(如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甘草湯等)溫化之,張仲景主張用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湯。也可以使用宋朝《和劑局方》的方子二陳湯(橘紅、半夏、茯苓、炙甘草,與生薑、烏梅同煎),以燥濕化痰、理氣和中善後。」
2、關於劑量問題,著名中醫李可先生在講述小青龍湯治重危急症舉要時講到,方中幾種藥的使用問題:
(1)桂枝用桂枝尖;
(2)半夏用生半夏,凡用生半夏不湯洗,而以等量之鮮生薑同煮,制其辛辣。李可先生積四十八年之親身體驗,無害而有殊效。用治重症妊娠惡阻,小兒老人暴喘欲絕,百日咳,肺心病之兩衰危證,肺纖維化,食道癌之重度梗阻(生半夏130克鮮生薑75克赭石細末120克生附子30克紅參30克乾薑75克吳茱萸30克大棗25枚,加用開道散)等數萬病例之實驗,皆能應手取效,未見一例有害。
(3)使用麻黃峻劑時,可採取「得汗則止,不必盡劑」之法,消息進退。
(4)細辛以遼細辛為佳,藥力雄厚,療效卓著,但副作用是易致人嘔吐,有人主張蜜炙一刻鐘,以減其辛烈之味,可行。凡用細辛劑,對老幼婦兒重症病人,可依照仲景基礎有效劑量,全方按比例迭減至最小量,然後逐日疊加至基礎有效量,以保證療效。適當變通以適應不同病人。
由此可見,小青龍湯是一劑溫陽發表的峻劑,用於表里雙寒,胃以上部分有水氣痰飲問題的解決,但由於其溫陽發表力強,而現代人大多數未病本氣先虛,甚則未病本氣先潰,因此,在使用小青龍湯要適當變通。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