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都江堰二王廟廟會

2023年08月07日

- txt下載

兩千多年來,李冰父子鑿離堆,開堰建渠為天府之國帶來的福澤一直為世人所崇敬、感激,二王廟從 古至今不但香火鼎盛,而且在歷史上一直既有官方主持的祭典活動,也有老百姓的民間祭祀活動。形成了 以李冰父子為主題人物的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和六月二十六日為中心的廟會活動。
傳說舊曆六月二十四日是二郎生日,後兩日為李冰生日。因此六月二十四日前後。川西受益區人民不 辭艱苦跋涉,扶老攜幼,帶著祭品,來廟祭把,每日多達萬人。《灌縣鄉土志》中說:「每歲插秧畢,蜀 人奉香燭,把李王,絡繹不絕呼。」至今民祭之日,二王廟裡人山人海,香煙繚繞,虔誠之態,令人感動。
每年的這一天,川西壩子的香客們一早就從四面八方向二王廟聚攏,在「廟貌巍峨」的大殿前虔誠地三跪九叩,為李冰神案添燈加油。來參加廟會的多為鄉下中老年信眾,近至都江堰河東、河西,遠至三州九縣。不為別的,只為感謝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澤被川西,造萬世之福,祈求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每年這天,但見大殿內香火繚繞,人頭攢動,大殿外人聲鼎沸,摩肩接踵,以至廟前索橋不堪重負,政府不得不採取臨時關閉索橋的無奈之舉。由此可見都江堰二王廟廟會的盛況。
二王廟
二王廟是紀念中國都江堰的開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的祀廟。二王廟位於都江堰岷江東岸的玉壘山麓。初建於南北朝,現存建築系清代重建。初名崇德祠,宋以後歷代封李冰父子為王,清以後改用今名。
廟內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後人關於治水的格言:深淘灘,低作堰等,被稱為治水三字經。廟內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大殿東側茶樓是一座臨崖懸空的吊腳樓,遊人可在此休息飲茶。後殿右側有畫家張大千、徐悲鴻等人的碑刻。園中植滿各種名貴花木,古木參天,林蔭蔽日,是四川的遊覽觀光勝地。
建築歷史
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東岸的玉壘山麓。初建於東漢,時為紀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朝齊明帝建武年間 (494—498),益州刺吏劉季連遷「望帝祠」於郫縣,改祀李冰父子於此,稱名「崇德廟」,後亦有「江瀆廟」,「李公廟」、「王廟」、「秦太守李公祠」、「真常道院」、「川主廟」、「顯英王廟」、「二王宮」之稱,清乾隆時之《灌縣誌》中稱「二郎廟」,後遂稱之曰「二王廟」。唐、宋、元、明、清、民國年間均有修葺。現存建築多為民國十四年(1925)遭火災焚毀後住持李雲岩募資重建;從樂樓(正山門)起,廟內建築分主殿三重,配殿十六重;主殿二王殿內奉三眼二郎神,配祀木雕楊二郎;老王殿供奉李冰夫婦;老君殿因祀老子,故名,左右配建青龍、白虎兩殿;三官殿中祀天、地、水三官大帝;靈官殿上下層,上祀道教護法神王靈官,下祀太白金星;另有城隍殿、土地殿、玉皇殿、娘娘殿、祈子宮、丁公祠、聖母殿、魁星閣、龍神殿等。該廟占地面積10,2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50餘平方米,規模宏大,布局嚴謹,整個建築布局不受中軸線的束縛,而在縱橫方向上依山就勢,疊落而築,層層樓台,起伏有序,曲折幽深,梯回壁轉,而又主次分明,負山面水,極為幽靜。
二王廟前後殿分別塑李冰及其子二郎像。前殿李冰像身著袍服,正襟危坐,手拿著半裹的絹圖,凝神沉思治水方案;後殿二郎像草履便服,手執鐵鍤,英姿勃勃,充滿青春豪邁激情。二王廟內匾額、對聯、詩文、石碑甚鑫,有清果親王手書「功垂不朽」、光緒帝御筆「功昭蜀道」,以及「恢拓禹功名父子,創開天府古神仙」等,都是對李冰父子治水功績的讚頌。[2]李冰殿後陳列商代古木、明代鐵花瓶、鐵蠟台,以及近代畫家徐悲鴻、張大千、關山月的繪畫碑刻,都有很高的考古和藝術價值。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