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視物變形之黃斑孔與小囊腔

2023年09月03日

- txt下載

現代玻切手術的進步顯著提高了特發性黃斑裂孔的解剖癒合率和術後視力恢復,然而術前及術後持續存在的視物變形不可避免地影響了患者的視覺質量。既往研究報道了基於M-CHARTS方法(見圖1)測定的視物變形評分與液性卷邊(fluidcuff)尺寸以及裂孔基底直徑的相關性。本研究則在既往中心凹顯微結構的指標中增加了卷邊內液性囊腔的面積。
研究共納入51例患者(25男、26女)51隻眼,均為單眼患病,排除了玻切手術史及其他眼部病史(輕度屈光不正及輕微白內障可納入),基底直徑超過1000μm的病例也被排除在外。由三位主刀醫生負責完成25G玻切手術,所有患眼均行次全玻璃體切除,經0.025%亮藍染色後剝除內界膜,必要時聯合超乳+人工晶體植入術。詳細的眼部檢查在術前、術後第3個月及第6個月進行。檢查指標包括:最佳矯正視力(logMAR)、視物變形程度(M-CHARTS)以及SD-OCT掃描。其中OCT測量指標包括術前黃斑孔最小直徑,基底直徑,黃斑厚度,外界膜、橢圓體帶、嵌合體帶缺損長度,裂孔邊緣的液性囊腔面積(使用ImageJ程序測量,見圖2);術後中央視網膜厚度,外界膜、橢圓體帶、嵌合體帶缺損長度。
研究結果顯示術後第3個月及第6個月視物變形評分均較術前顯著改善(P值均小於0.0005),但第3個月及第6個月之間並無統計學差異,且術後持續存在視物變形。術前、術後垂直方向的視物變形評分均高於水平方向,但僅術後第3個月時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後視力均顯著提高,但3個月與6個月的視力變化之間無統計學差異。術前76.5%的術眼(39隻眼)存在液性囊腔。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術後垂直、水平及平均視物變形評分僅與液性囊腔面積顯著相關,術後logMAR僅與橢圓體帶缺損長度顯著相關(見表1)。
納入病例的垂直方向評分顯著高於水平方向,平均視物變形評分為術前0.82±0.53、術後0.44±0.36,但幾乎所有病例的視物變形在術後仍持續存在。此前針對視網膜前膜的研究中曾報道,基於M-CHARTS的垂直方向評分與水平方向視網膜變形相關,而水平變形則與垂直改變相關。另外的研究報道,黃斑裂孔患者鼻側視網膜較其他部位更厚,而朝向較厚組織的牽拉力可能更大。因此可推論朝向鼻側的牽拉作用較強,導致視網膜水平改變大於垂直改變,從而使垂直方向的視物變形大於水平方向。另有研究表明在黃斑前膜的病例中,視網膜顯微結構的改變與視物變形相關,因此本研究推測視網膜內囊腔同樣引起的形態學改變可能引起了突觸連接的功能異常、降低了光感受器敏感性,最終導致視物變形。
本研究提示黃斑裂孔液性卷邊邊緣內的囊腔可作為術後視物變形的預後指標。此外,運用M-CHARTS進行評分亦為眼科臨床提供了一種簡單實用的黃斑疾病視物變形量化測定方法。
特發性黃斑裂孔的手術治療已被廣泛接受,並且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閉合率及最佳矯正視力也在不斷提高,然而作為主要症狀之一的視物變形卻很難得到明顯的改善。本研究正是針對其機理進行了初步的探索,並且將其量化後分析能夠判斷手術預後的指標,這對於臨床工作很有意義。當然,研究也存在一些缺陷,對液性囊腔面積的測量採用了5線格柵樣掃描,其掃描精確度略有不足;另外,雖然文章並未說明,但根據數據判斷,所有病例術後裂孔均閉合,因此結論對於裂孔未閉合的病例可能並不適用。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