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杏樹病害研究進展

2023年09月01日

- txt下載

  一、真菌病害:
  真菌有許多類型可以侵染杏樹。雖然已鑑定、分離了一些病害的病原菌,明確了侵染循環及適宜發病的條件,如褐腐病、霉斑穿孔病、褐斑穿孔病、杏瘡痂病、腐爛病、杏疔病、冠腐病、白紋羽病、輪紋菌枝枯病等,但要成功防治,尚有許多問題需進一步研究。
  1.流膠病。杏樹流膠病開始認為只是南半球的病害,次後在美國、義大利、瑞士、法國、前蘇聯及匈牙利等國相繼被發現。報道輪枝孢菌(Verticillansp)、黃萎輪枝孢菌、大麗花輪枝孢菌和蕉孢殼菌都有致病性。由Botryospheriaclothided引起日本杏流膠。甲基托布津能夠有效地抑制菌絲生長、孢子萌發和症狀的發展。在促進病斑間組織的再生且保證樹勢的同時,843康復劑(腐殖酸加其它化學藥物)控制流膠病效果突出。此外,細菌也能引起流膠病。國外強調傷口塗抹殺菌保護劑,用苯並咪唑類藥物進行控制。
  但也有人指出流膠不能只歸因於微生物侵染,因為在無病菌侵染時也形成少量的膠。認為核果類果樹流膠是生理病害,由外因誘發乙烯大量合成,刺激產生過量的細胞壁多糖,導致流膠。高濃度的乙烯利施用到杏、酸櫻桃、李和桃樹上,常造成大量流膠。篩選合適的乙烯合成抑制劑(如AVG、三氯酚和苯甲酸鈉),來減少核果類果樹的流膠是很有希望的。
  2.杏果實斑點病(Fruitspots)。杏果實斑點病在中國、印度等許多國家都有發生。引起甘肅的杏果實斑點病的病原有3種,即嗜果刀孢菌、細交鏈孢菌、黃單孢桿菌屬的甘藍黑腐黃單孢菌桃穿孔致病變種。上述病原物也可導致葉片穿孔病。其中分布最廣、危害最重的是嗜果刀孢菌,主要以菌絲在樹上殘留病葉和地面越冬,次年以孢子從葉片氣孔、果實皮孔侵入。抗病性研究表明,杏葉片氣孔大小、氣孔密度、葉面積大小、葉肉海綿組織細胞稀密度與抗性呈極顯著正相關。此外,許多學者分別進行抗病品種篩選研究,得到了一些免疫、高抗品種。
  3.杏衰退症。該病與疫霉屬真菌危害有關。惡疫霉(Phytophthoracactorum)、丁香疫霉都能引髮根腐、干腐及干潰瘍,導致長勢衰弱,甚至死亡,另外,串孢盤菌屬核果褐腐菌與疫霉屬真菌合併也導致杏衰退。LimT.M.研究用磷酸控制由Phytophthora引起的頸腐和干腐病,在澳大利亞Victoria地區20年生杏樹幹先注射8-10g/株的磷酸,後再接種,則阻止病形成的時間達12個月之久。如果接種後注射,則磷酸能推遲病斑的發展,使之變干而痊癒。
  4.杏葉灼傷病(Leafscorch)。1978年在奧地利首先發現該病,並在1985、1986和1987年流行,經鑑定病原物為,在展葉期之後噴3-5次二噻農、十二烷胍(即多果定,dodine)和代森錳鋅(mancozeb)防治效果很好。對由日規殼屬櫻桃葉枯菌(Gnomoniaerythrostoma)引起的葉灼傷,噴洒十二烷胍和二噻農,可有效地減少短枝和長枝上的受害葉比例。
  5.鏽病。SimeoneA.M.研究杏樹品種的抗病能力,供試95個品種對鏽病菌、桃聚柄鏽菌(Tranzscheliapruni-spinosae)很敏感,其中有52個品種受侵染嚴重,相比這下有7個品種感病性低。研究杏樹抗性表明,Stark、Early、Orange、Chester、Cofane等品種高抗或免疫。ThakurV.S指出芽膨大期和花瓣脫落期用二噻農對控制T.discolor有效。
  6.枝枯病(Dieback)、花腐病、斑點落葉病及其它真菌性病害。據報道杏黃萎輪枝菌枝枯病主要分布於澳洲,大理花輪枝孢菌枝枯病主要分布於美國及法國。用最毒的殼蕉孢屬桃乾枯殼蕉孢菌菌絲或分生孢子懸浮液接種,可引起杏頂梢枯死。整個歐洲除乾熱的地中海沿岩外,都受這種病的危害,發病樹難醫治,只能預防。研究報道枝枯病的病原物主要是Cytospora,AleksanderChernyz等品種表現高抗。殼蕉孢枝枯病全年均可發病,木質部全年均為敏感部分,而韌皮部及形成層僅在7月份以後發病並形成杏樹死梢。對杏枝枯病進行生物防治表明,用Pseudomonasfluorescens、木霉屬菌Trichodermakoningii、果木芽腐鐮孢黴菌Fusariumlateritium及殼小圓孢屬菌Coniothyriumsp.等的一些分離物,可以在培養過程中和枝幹控制其病原物。
  美澳核果褐腐菊(Moniliniafructicola)和核果褐腐菌在加利福尼亞的地區引起花腐及果腐,經研究,所有M.laxa的分離物對苯萊特敏感,而M.fructicola對苯萊特的敏感性在不同地區有所不同。篩選的有效藥劑是0.05%的苯萊、0.1%的fundazol(有效成分為苯萊特)或0.06%的甲基托布津、噴藥時期為芽膨大期、綠芽期、白芽期、40%-50%開花期、80%-100%開花期。若侵染不嚴重,則白芽期和40%-50%開花時處理即可。分別進行了抗病品種篩選研究。
  有關報道交鏈孢霉屬的AlternariaalternataKeissl、A.tenuisNees和A.tenuissimaWiltshir均導致杏樹斑點落葉病,但危害不嚴重。僅A.tenuissima1981年在羅馬尼亞大發生,此菌能危害杏、李、櫻桃、核桃的葉和干,並能危害已成熟的果實。
  白紋羽病(RosellinianecatrixPrillieux)主要分布於日本及匈牙利,對生產造成一定的危害。
  二、病毒及類病毒病害:
  杏樹病毒病及類病毒病害的種類比較多,但鑑定清楚並進行了深入研究的卻很少,是很有挑戰性的研究領域。
  1.洋李痘病毒病(Sharkadisease)。杏樹是核果類果樹中對PPV最敏感的樹種。法國東南部PPV的危害已有將近40年歷史,但由於採取了強有力的預防措施,如消滅傳播中心病源,培育抗病品種,使發病限制在少數植株上。
  品種間對PPV的抗性不同,並且栽培制度和砧木都影響發病。對羅馬尼亞Oradea地區65個品種進行調查,有28個品種受到侵染,侵染株率為6.7%-75%。管理中要注意監測並及時處理髮病株,並採用脫毒苗建園。
  2.杏失綠卷葉病(Apricotchloroticleafroll)。為類菌原體所致,發生在法國、西班牙、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等國。MorvanG.用交叉保護試驗證明用嫁接方法預侵染可以得到保護植株,當再次受到MLO侵染時與對照相比很少發病。MorvanG.早在1984年的研究結果顯示,有些樹發病後自然恢復健康,並且當用MLO接種時仍保持健康。如果取恢復健康的植株上的芽接到感病樹上,則感病樹也獲得抗性。
  LlacerG.用DAPI染色螢光顯微技術,可以研究年周期中MLO在樹體內的移動,結果表明,冬春季節根內和一年生短果枝中檢測到MLO,新梢內的MLO只有到初夏才可以檢測到。研究指出,Valencia地區MLO的傳播栽體很可能是某些種的蚜蟲。
  3.其它病毒、類病毒病害研究現狀。杏失綠病毒綜合症(Apricotchloroticviruscomplex)危害嚴重,導致葉片下垂,失綠,也和流膠有關。有關研究指出,葉蟬蟲口密度與褪綠病有密切關係。杏莖凹陷病(Prunusstempitting)是由番茄圓斑病毒(Tomatoringspotvirus)的某些品系引起的,在美洲和歐洲引起杏及其它核果類果樹病害。
  嫁接的方法進行接種蘋果花葉病類病毒(Applemosaic,ApMV)、李矮化病毒(Prunusdwarf,PDV)和李環斑壞死病毒(Prunusnecroticringspot,PNRSV),結果表明,杏樹上接種PNRSV後無症狀出現,但ApMV使葉片表現為明亮的鉻黃色,PDV使葉片出現失綠紊亂症狀。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