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騰訊出招了!企業遭受「黑稿」怎麼破?

2023年09月07日

- txt下載

對於網絡造謠、自媒體「黑稿」,以騰訊、阿里巴巴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也越來越深受其害。
4月26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對騰訊訴「千尋生活網」發布不實文章案發出訴訟禁令,裁定該網站經營者北京金明後信息科技公司立刻停止侵權,並刪除在其經營的網站上發布的多篇針對騰訊公司的不實文章。
此前的2017年11月22日,阿里巴巴的律師也發布公開信稱:阿里巴巴在集中的幾天時間內遭到超過五百個賬號操作,9700多篇「黑稿」的群體性攻擊,內容涉及到對公司高管的詆毀。
事實上,這只是越來越多的網絡主體遭受「黑稿」「黑公關」之害的兩個典型案例。對於那些無良自媒體的無端造謠、恣意攻擊,網際網路巨頭們除了發布公開信表示譴責、訴諸法律之外,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如今自媒體「黑稿」「黑公關」盛行的局面?破解這一局面的難點在哪裡?又該如何去破呢?
自媒體緣何成為「黑稿」賴以生存的溫床?
所謂「黑稿」,大多是客戶依據自身需求專門定製的任務稿件,目的在於拔高自身或抹黑競爭對手。「黑稿」的歷史緣來已久,但急速盛行起來卻是在自媒體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時代。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局面,或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在媒體資源需求量越來越大的背景下,自媒體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化解傳統媒體資源不足的局面。現如今,企業之間的商業競爭,已不僅僅局限於產品、服務、業務、管理等層面的競爭,還擴展到了輿論占有、媒體資源等層面的競爭。在傳統媒體資源相對有限的情況下,企業們就需要尋找一些可用的替代媒體資源。這種情況下,種類形式多樣、具備媒體屬性和影響力的自媒體成為首選。而現實同樣表明,一些自媒體的輿論影響力絲毫不輸部分傳統媒體。
另一方面,在自媒體市場極速擴張的同時,其自身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有效監管。相比傳統媒體和主流網絡媒體,自媒體生產的流程有了極大壓縮,采寫發稿甚至可以一次性完成,缺乏多環節的層層審核與把關;自媒體生產的內容,也往往以追逐熱點、打法規政策監管的擦邊球為主,缺乏對於社會責任的充分考量;自媒體的經營模式也往往集采編和經營於一體,甚至不乏依靠采編髮稿換取經營利益的情況。可以說,無論是內容和流程,還是經營與傳播,自媒體都普遍處於缺乏有效監管的狀態。
正是需求方有著龐大的發稿刪稿需求,而作為能扮演提供「服務」角色的自媒體,自然成為越來越多的「黑稿」賴以生存的溫床。
自媒體「黑稿」難破的癥結在哪?
近年來,國家監管部門和一大批網際網路巨頭也持續對自媒體「黑稿」亂象紛紛亮劍,試圖清朗網絡空間,重塑公平競爭的商業環境,但卻收效甚微。那麼,破解這個難題的癥結究竟在哪裡?
首要的一個難點在於,如何判定一篇文章是否屬於「黑稿」範疇。那些顛倒是非、憑空捏造的事實性錯誤「黑稿」,自然很容易被識別出來,並可及時採取措施進行干預。難點在於越來越多的高級「黑稿」。那些「黑稿」在文字技術層面無可挑剔,擁有翔實的事實依據,充分的論據,完美的論證,一切都似乎彰顯著文章的合情合理;但事實上卻是一篇徹頭徹尾的負面稿。對於這種稿件如何能迅速準確地予以認定並進行干預?有法律從業人士就曾無奈地指出,即便能斷定某些自媒體文章「動機不純」,但只要保證有限的知情人守口如瓶,即使法官也很難判定這些文章是主觀上的黑稿。無法判定「黑稿」也就難以追究發布者、傳播者的責任。
另一個難點在於,如何有效斬斷自媒體「黑稿」「黑公關」的產業鏈利益鏈。有業內人士披露,一些帶有不良商業目的的企業和個人,通過撰寫「黑稿」、發布網絡謠言、僱傭水軍等方式,達到抹黑競爭對手的目的,自己從中牟利,已形成了一條黑色產業鏈。相比宣傳性的軟文,發「黑稿」、謠言稿的風險最大,但也收益更高,依據自媒體賬號影響力的不同,一篇「黑稿」的價格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在利益的驅使下,發黑稿、謠言稿成為了很多自媒體「盈利」的重要來源。更關鍵的是,這條產業鏈、利益鏈相當隱蔽,且上下游分工明確,要想徹底斬斷,難度非常之大。
對症下藥,探求自媒體「黑稿」的破解之道
破解自媒體「黑稿」難題,基本的還是要堅持他律與自律二者的有機結合,在搭建並不斷完善懲治自媒體「黑稿」亂象的法律法規體系的同時,注重充分利用全社會各方力量,實現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共治共享。
他律層面,應積極探索適用於網際網路領域的新型管理模式,對自媒體「黑稿」的產業鏈利益鏈中的關鍵環節實施有效監管。可嘗試構建一套適用於自媒體領域的信用評價體系,向全社會公開信用評級指標以及監管反饋方式,對於那些不斷發生虛假宣傳、出現「黑稿」行為、遭遇訴訟的自媒體,下調其信用評級,直至取消其運營資格。針對自媒體「黑稿」利益高昂的現狀,可通過不斷完善懲罰性賠償制度,提高其違法違規行為的成本。
自律層面,除了自媒體本身要潔身自好之外,更重要的是作為「黑稿」客戶的網際網路企業應摒棄利用「黑稿」進行不正當競爭的傳統思維,通過強化企業間的信息分享、法律支持和共同行動建立起一套聯動機制,共同推動商業生態的誠信透明建設。2017年7月,包括京東、美團等多家網際網路企業聯合發布《反商業詆毀自律公約》,邁出了聯合打擊商業詆毀,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網際網路健康發展的重要一步。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