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黃連種植新方法

2023年10月03日

- txt下載

黃連,別名味連,雞爪連。能瀉火、解毒、清熱、燥濕;治溫病熱盛心煩,吐血、衄血、濕熱痞滿嘔惡、痢疾、腸炎、目赤腫痛、口舌生瘡、中耳炎、痛癤瘡瘍、黃水瘡;經臨床觀察證明,對Ⅱ型糖尿病有顯著療效。
一、搭棚
在一般情況下,黃連宜在海拔800-1800米的地區栽培,因其喜陰,所需遮蔭度為60%-80%左右,故應搭棚陰蔽。以前,搭棚用木材,有「一畝(667平方米)黃連三畝地基(的木材)」的說法,這無疑對環境有破壞作用。重慶市石柱縣黃水鎮農業服務培訓中心的科技人員,在總結楓木鄉新屋村農民的栽培經驗之後,申請了免竹木栽培熟土專利技術,並獲國家專利局的批准。在農曆的5、6、7月,用農達、農旺、草甘磷、克無蹤噴洒所選搭棚的地塊,用以除草,在一周之後,即可翻犁土地,然後,按3米×4米的規格,埋水泥樁或塑料樁,人土深約50厘米,地面樁高1.7米左右。樁栽好後,在上面搭鐵絲田號或10號),作檁子,再用小扎絲橫向拉網,最後蓋上遮陽網。獸害多的地方,尚需將棚邊棚欄編好。
二、栽種
1.栽種時期。每年有3個時期可以栽種:第一時期在2-3月雪化後,黃連新葉未長出前,栽後成活率高,移栽後不久即發新葉,長新根,生長良好,入伏後,死苗少,是比較好的栽連時間,群眾稱為「栽老葉子」。第二個時期是在5-6月,此時新葉已經長成,秧苗較大,栽後成活率高,生長亦好,群眾稱為「栽登苗」。但不宜遲過7月,因7月氣溫高,栽後死苗多,脫窩嚴重,生長亦差。第三個時期在9-10月,栽後不久即進入霜期,紮根未穩,就遇冬春冰凍,易受冰凍拔苗,成活率低,在低暖無冰凍地區,才在此時栽種。
2.準備秧苗。栽前從苗床中拔取粗壯的秧苗。拔苗時用右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捏住苗子的小根莖拔起,抖去泥土,放入左手中,根莖放在拇指一面,秧頭放整齊,鬚根理順,不可彎曲,100株捆成一把。拔苗時鬚根多已受損,失去生機,栽後須重生新根,故栽前在距頭部1厘米處,剪去過長的鬚根。如果採用「通杆法」移栽,鬚根應留長一些,約1.2-2厘米。剪鬚根後,用水把秧苗根上的泥土淘洗乾淨,栽時操作方便,根莖易與土壤接觸誘發新根,同時秧苗吸收了水分,栽時秧苗新鮮,栽後容易成活。通常上午扯秧子,下午栽種,最好當天栽完;如未栽完,應攤放在陰濕處,第二天栽前仍須用水浸濕後再栽。
用鉬酸銨1-2∶500千克的水溶液浸根2小時,能促進幼苗髮根,加速長勢;用高錳酸鉀0.5-1∶500千克水溶液浸根2小時,也有加速髮根和生長的作用。
3.栽種方法。秧苗須在陰天或晴天栽種,不可在雨天進行,因為雨天會踩緊畦面,使秧苗糊上泥漿,不易成活。栽種方法有3種:一是栽背刀,用具為專用木柄心形小鐵鏟。栽時右手握鏟,並用大、食、中指兼拿秧苗一把,左手從右手中取1株秧苗,用大、食、中指拿住苗子的上部,隨即將鐵鏟垂直插入土中,深4-6厘米,並向胸前平拉2-3厘米,使成一小穴,把秧苗端正地插入穴中,立刻取出小鏟,推土向前掩好穴口,用鏟背壓緊秧苗。由上至下,邊栽邊退,並隨之弄鬆畦土,弄平腳印。栽苗不宜過淺,一般適齡苗應使葉片以下完全入土,最深不超過6厘米,方易成活,行株距通常為10厘米,正方形栽植,每667平方米可栽5.5-6萬株。二是栽殺刀,即用鐵鏟壓住秧苗鬚根直插入土。這種栽法栽得快,但成活率不及栽背刀高,一般少採用。三是栽通杆,栽時一手拿秧苗,另一手食指壓住根莖,插入土中,食指稍加旋轉,抽出手指,隨即推土掩蓋指孔。此法栽苗較快,成活率也高。
三、管理
1.補苗。栽種後常有程度不同的死苗脫窩,栽後第一、二、三年秧苗每年約有10%左右死亡,應及時進行補苗,一般補苗進行兩次,第一次在當年的秋季,用同齡壯秧進行補苗,帶土移栽更易成活。第二次補苗在第二年雪化以後新葉未發前。在冬季冰凍較大的高山地區,常把頭年秋季栽種的秧苗拱出地面,故在雪化後要詳細查看,將拱出地面的秧苗用手按人土內,仍能成活。發現死亡秧苗應進行補栽。此後若發現缺苗,應選用與栽苗相當的秧苗帶土移栽,使栽後生長一致。
2.除草。因採取了苗前除草,故宜與化學除草相結合,在栽種當年和次年,每年除草4-5次,第三、四年每年3-4次,第五年1次,每次在草有2-3片葉時,用撲草凈250克、西瑪津25-30克、稻田一次凈(永川產)2包(三種藥施用時,只用其中的一種),與20-30千克沙或磷肥混合,在晴天下午或傍晚,以及陰天均勻撒施於667平方米黃連土中(只算廂面凈面積),用竹竿或樹枝掃落入地中。然後,認真觀察,若有沒有除凈的雜草,人工拔除。
3.追肥。栽後2-3日內應施一次追肥,用稀薄豬糞水或菜餅水,也可每667平方米用細碎堆肥或廄肥1000千克左右撤施。這次肥料稱「刀口肥」,能使連苗成活後生長迅速。栽種當年9-10月,第二、三、四、五年春季5月採種後和第二、三、四年秋季9-10月,應各施追肥1次,共8次。春季追肥每667平方米用人畜糞水1000千克和過磷酸鈣20-30千克,與細土或細堆肥拌勻撒施,施後以細竹枝把附在葉片上的肥料掃落。秋季迫肥以農家廄肥為主,兼用火灰、油餅等肥料;肥料應充分腐熟弄細,撤施畦面,厚約1厘米,每次每667平方米用量1500-2000千克;若肥料不足,可用腐殖質土或土雜肥代替一部分。施肥量應逐年增加。乾肥在施用時應從低處向高處撒施,以免肥料滾落成堆或蓋住葉子,在斜坡上部和畦邊易受雨水沖刷處,肥力差,應多施一些。
黃連的根莖向上生長,每年形成莖節,為了提高產量,第二、三、四年秋季追肥後還應培土,在附近收集腐殖質土弄細後撤在畦上。第二、三年撒約1厘米厚,稱為「上花泥」;第四年撤約1.5厘米厚,稱為「上飽泥」。培土須均勻,且不能過厚,否則根莖橋梗長,降低品質。
4.平衡施肥。在追肥上泥的基礎上,廣大連農為了提高產量,還在每一次除草之後施用化學肥料促其生長。經對比試驗,每次每667平方米施用50千克過磷酸鈣和10千克碳銨為最佳比例。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