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什麼是顱內動脈瘤

2023年11月15日

- txt下載

什麼是顱內動脈瘤


史永鳳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二四醫院   廣西 桂林   541002
顱內動脈瘤被稱為「人體的不定時炸彈」,隨時都有破裂的風險,導致患者出現腦缺血。調查數據顯示,顱內動脈瘤的發病率為2%-7%,年破裂率為0.7%-1%。部分顱內動脈瘤破裂之後,患者甚至來不及去醫院,就會發生猝死,那麼什麼是顱內動脈瘤呢?
一、顱內動脈瘤的分類
顱內動脈瘤並不是顱內的腫瘤,而是顱內血管壁的異常突出。在壓力的影響下,顱內血管壁的局部薄弱點會不斷變大,繼而形成顱內動脈瘤。人體大腦具有前後兩套供血系統,分別是頸內動脈系統和椎基底動脈系統,85%-95%的顱內動脈瘤發生在頸內動脈系統;5%-10%的顱內動脈瘤發生在椎基底動脈系統;目前,顱內動脈瘤主要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囊狀動脈瘤、梭形動脈瘤以及細菌性動脈瘤。首先,囊狀動脈瘤。囊狀動脈瘤也被稱為漿果狀動脈瘤,它從外形上看起來像一個掛在藤蔓上的漿果,是一個充滿血的、圓形的囊,從主幹動脈或者主幹動脈的某個分支上突出來。其次,梭形動脈瘤。梭形動脈瘤往往會讓動脈壁呈現膨脹狀態。最後,細菌性動脈瘤。細菌性動脈瘤是感染某種細菌後形成的。當細菌感染對大腦動脈產生影響時,就會對動脈壁形成削弱作用,繼而形成細菌性動脈瘤。
二、顱內動脈瘤的形成與預防
要想對顱內動脈瘤進行預防,那麼首先要了解顱內動脈瘤的形成原因。就現階段的醫學研究來看,顱內動脈瘤的形成原因還有待進一步明確,但可以肯定的是,顱內動脈瘤的形成與下列幾個因素息息相關:
1.先天性因素
在解剖學上,顱內動脈壁中層的平滑肌較少,缺乏彈力纖維,然而卻承受著非常大的血流量,加之周圍沒有相關的組織支撐,因此在血管的分叉位置以及拐彎位置,會受到強大的衝擊力。在這種情況下,假如顱內動脈存在先天性的發育異常,那麼就非常容易形成顱內動脈瘤。
2.動脈硬化
在中老年人群中,動脈硬化是非常常見的病理性變化。當動脈出現硬化的時候,動脈壁的彈力纖維就會發生斷裂,嚴重時還會消失,導致動脈的營養被大量流失,血管出現閉塞問題,最終發生血管壁變形。在這種情況下,血管承受的壓力不斷增加,導致零形動脈瘤。
3.感染
在身體部位出現感染之後,會通過小栓子的方式在血液中散播,並且停止在腦動脈的終末支或者動脈分叉處。由於感染形成的顱內動脈瘤,其外形往往呈現不規則狀態,在臨床上比較罕見。
在預防顱內動脈瘤的過程中,先天性因素很難被改變,因此人們應從動脈硬化和感染兩個方面採取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一方面,要注意動脈硬化的發生,儘早改變高鹽、高脂、熬夜、不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另一方面,要有效控制感染的進一步發展,在生病的時候,應及時前往醫院進行專業治療,避免感染類疾病對血管造成的不良影響。除此之外,如果患者本身患有高血壓,並且沒有服用降壓藥物,那麼很有可能導致顱內動脈瘤破裂,因此高血壓患者應按時服用降壓藥物。
三、顱內動脈瘤的常見症狀
1.頭痛。患者會出現嚴重的、劇烈的、難以忍受的頭痛,並且伴隨噁心、嘔吐以及頸強直等症狀。
2.缺血性症狀。在顱內動脈瘤未破裂的時候,瘤體可能會對腦血管或者神經形成壓迫,導致部分腦組織供血不足和供氧不足,繼而引發部分腦組織缺血性壞死。在嚴重的情況下,患者可能出現偏盲、肢體癱瘓以及感覺障礙等。
3.全身症狀。患者可能出現體溫升高以及血壓升高,也有可能存在胃腸出血。
4.出血引起神經症狀。出血與動脈瘤的大小、部位以及附近解剖結構之間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繫,會導致患者出現記憶力衰退、無法正常說話、偏癱、大小便失禁以及痴呆等症狀。
四、顱內動脈瘤的風險因素
1.年齡。顱內動脈瘤在任何年齡段都有可能發生,但是在30-60歲最為常見。
2.性別。女性患顱內動脈瘤的可能性高於男性。
3.高血壓。高血壓患者的血管剪切力往往比較高,使得局部動脈壁變得薄弱,繼而形成顱內動脈瘤。對於長期高血壓而言,它會導致動脈粥樣櫻花,降低血管壁的彈性,當血壓波動的時候,動脈血管壁與血液之間的摩擦就會顯著增加,從而引起顱內動脈瘤內部的要變化,可能會引起顱內動脈瘤破裂。
4.吸煙。吸煙會在很大程度上誘發顱內動脈瘤,並且加大顱內動脈瘤的破裂風險。研究數據顯示,與不吸煙人群相比,吸煙人群顱內動脈瘤的發生率高出3.7倍。
5.吸毒。在吸食古柯鹼之後,人體的血壓會明顯升高。如果長期靜脈注射毒品,那麼很有可能會出現感染,導致顱內動脈瘤的發生。
6.便秘。便秘患者在排便的時候,會使用很大的力氣,從而影響顱內的壓力,增加顱內動脈瘤破裂的可能性。
7.大量飲酒。大量飲酒會升高人體血壓,加大顱內動脈瘤的發生率。
8.多囊腎病。多囊腎病不僅會讓腎臟中充滿液體的囊,並且還會讓血液增加,進而引發顱內動脈瘤。
9.基因。具有顱內動脈瘤家族史的人,患有顱內動脈瘤的風險會明顯增加。如果兄弟姐妹、父母或者孩子患有顱內動脈瘤,那麼建議進行顱內動脈瘤篩查。
10.雌激素缺乏。在女性絕經之後,雌激素水平會出現下降,繼而導致組織終的膠原含量下降,可能會形成絕經後女性動脈瘤。
五、顱內動脈瘤破裂的併發症
當顱內動脈瘤發生破裂之後,出血雖然只持續幾秒鐘,但是會對周圍的細胞造成嚴重損壞,並且將人體腦細胞直接殺死,引發顱骨內壓力顯著升高。當顱骨內壓力升高到一定程度之後,大腦的氧氣供應和血液供應就會收到影響,患者很有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失去意識。在嚴重的情況下,患者可能會直接死亡。目前,已知的顱內動脈瘤破裂的併發症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1. 再出血。對於已經發生破裂的顱內動脈瘤而言,它仍然具有再次出血的風險,繼而對腦細胞造成更為嚴重的破壞。
  2. 腦積水。腦積水主要是指大腦內的液體積聚。顱內動脈瘤的破裂經常發生在大腦和覆蓋大腦的薄膜組織之間。在顱內動脈瘤破裂之後,產生的血液會嚴重阻礙大腦的液體循環,從而出現過多的腦脊液。這些過多的腦脊液會對腦組織形成較大的壓力,甚至對腦組織形成破壞。
  3. 腦部血管狹窄。在顱內動脈瘤破裂之後,大腦中的血管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狹窄或者收縮,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血管痙攣」,這會誘發缺血性腦卒中。除此之外,腦部血管狹窄會導致腦細胞的血液流動受到限制,使得腦細胞出現損失和損傷。

4.鈉含量改變。顱內動脈瘤破裂之後,出血會直接影響血液中的鈉離子平衡,對患者的下丘腦產生損傷。如果血液中的鈉離子水平持續下降,那麼還可能引發腦細胞腫脹。在嚴重的情況下,會對腦細胞產生不可逆轉的損傷。
六、顱內動脈瘤的治療
1.開顱手術
開顱手術主要是從腦組織自然間隙分離達到動脈瘤,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動脈瘤夾夾閉瘤頸,將動脈瘤與正常血管進行有效隔離。
2.血管內治療
血管內治療主要是通過橈動脈、股動脈以及頸動脈穿刺插管,將引導管或者遠端通路導管送到病變血管的位置,利用多角度造影以及3D DSA血管成像,以此為基礎制定最佳的手術方案。如果動脈瘤的瘤頸比較窄,那麼可以對微導管進行塑性,然後送到動脈瘤中,進行彈簧圈栓塞。如果動脈瘤的瘤頸比較寬,那麼可以在單支架、雙支架、密網支架、球囊、自膨式動脈瘤瘤內栓塞系統等的輔助下,進行彈簧圈栓塞。
3.復合治療
醫生可以根據顱內動脈瘤患者的實際情況,結合開顱手術與血管內治療的內在優勢,進行復合治療,從而有效降低患者的風險性,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結語:
平時顱內動脈瘤的存在感非常低,很多患者幾乎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但是顱內動脈瘤就像一個氣球一樣,在大腦中不斷變大,直到達到臨界值之後,就會「啪」的爆掉,這是非常危險的。因此大家必須對顱內動脈瘤保持警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果確診為顱內動脈瘤,那麼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並根據實際情況定期複查。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