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心理疏導五步手法_心理疏導技術

2023年07月28日

- txt下載

  聯繫我們心理疏導五步手法_心理疏導技術
  如下圖所示,聆聽、區分、提問、反映和引導,是心理疏導的五步手法。通常在聆聽到對方信息後,首先要區分出對方是「心態性問題」還是「技術性問題」,如果屬於技術性問題,不能避而不談,應當予以恰當的解決問題路徑的引導;倘若疏導者本身對該問題領域不熟悉,也要引導對方到合適地方予以解決。
  對於心態性的問題,則應當通過提問引發深入探討,並在進一步區分之後,把心理真相反映給對方,讓對方可以觀察到自己,並願意做出新的嘗試。疏導者根據實際情況給予恰當的技術引導,支持個體自我調節和改善發展。這是心理疏導最基本的工作路徑。
  
心理疏導五步手法_心理疏導技術 心理疏導 第1張

  成為一名優秀的心理疏導者,就要讓五步技巧成為你的「本能」。心理疏導者的五步技巧是心理疏導技術中最基本的組成元素。在疏導過程中,我們需要將這些技巧綜合發揮運用,融會貫通。五步技巧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1. 聆聽
  「聆聽」是心理疏導能力中最基本的一環。所有個體的信息、資料,疏導者都是通過聆聽搜集來的。如何可以聽得更多、聽得更全,聽到個體真實的狀態。這個真實的狀態,包括對方的「錯誤認知」、「思維模式」、「自我概念」和「偏見」等,它們隱藏在當事人言行舉止的後面,在心理疏導術語中,稱為「真相」。心理疏導工作者要透過對方的行為舉止和言論觀點,看到後面的真相,並且能夠把真相呈現給當事人觀察。聆聽,是疏導技巧中的第一個。
  1.1 聆聽的目的
  聽明白事情,即個體在情感上或者發展中所糾結的事情。對事情的來龍去脈聽清楚了之後,有利於做出準確的區分。該事情是技術性問題占多呢還是心態性問題占多。一般情況下,沒有純粹的技術性問題,同時在技術性問題的背後還藏著心態性問題。在聽明白事情的過程中,還要聽出事情背後的真相。
  唐太宗曾經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他是在諫議大夫魏徵去世的時候哭著說這番話的。唐太宗在歷史上被譽為一代明君,他開明聰睿,從善如流;而魏徵則剛正不阿,敢於直言規諫,兩人之間可謂高山流水,相得益彰,成就了恢弘盛世的「貞觀之治」。
  古代的君主能夠「以人為鏡」,今天的人們更應該用別人來做自己的鏡子。韓非子說:「古之人目短於自見,故以鏡觀面。」人的長處是對身邊的事情和人能夠洞察入微,對別人的行為可以做到明察秋毫,卻唯獨難看見自己的容貌和心態,必須以銅為鏡正衣冠,以人為鏡知得失。心理疏導者就是對方的一面鏡子,把對方的行為和心態真實地反映出來。
  所以,聆聽一是聽明白事情,二是指「代個體去聽」。代替個體去捕捉未曾察覺或忽略的有效信息,支持個體自我察覺。就像雷達反饋一樣,讓個體了解自己所處的境況。為有效心理疏導作好鋪墊。
  1.2 聆聽時的態度
  鏡子只會告訴人們的形象是什麼樣,而不會告訴人們究竟該保持什麼樣的形象、應該穿什麼衣服。也就是說,鏡子是客觀地反映真相,不會有自己的判斷。同樣,心理疏導者要放下自己的價值觀、信念和情緒,真實地反映出對方的狀況。
  心理疏導者如果不將「自己」放下,就會給對方錯誤的反映。「鄒忌諷齊王納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戰國策·齊策一》記載:城北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齊相鄒忌問妻子、侍妾和客人:「我跟徐公誰美?」他們都說:「徐公不如您美。」幾天後,徐公來訪。鄒忌仔細端詳他,自以為不如;再照鏡子看自己,更感差得很遠。鄒忌很感慨:「我妻子說我美,是偏愛我;侍妾說我美,是怕著我;客人說我美,是想有求於我!」鄒忌有自知之明,從而領悟到一個被偏愛者、敬畏者、有求者包圍的人,可能因聽不到真話而導致完全錯誤的判斷。他用切身的體會勸諫齊威王,終於使齊威王聽從。
  如果心理疏導者本身沒有「空」,沒有「歸零」,就會像鄒忌的妻子、侍妾和客人一樣,不能客觀地反映對方的真實狀態,這樣不僅幫助不到對方,還會為對方蒙上更厚的迷霧。領導者因為員工的表現不好而情緒煩躁,或者對員工心存憤怒,就會受自己情緒的影響而變得主觀,心理疏導過程就無法有效完成。所以,聆聽者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1)忘我。放下自己的情緒和身體狀況干擾,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
  (2)專注和求知。全神貫注於個體,「聽」在當下,全面接收個體傳遞的信息。
  (3)坦誠開放、拋開批判。不會因為與自身的取向差異而排斥、抗拒。否則,可能會讓個體鼓足勇氣打開的心門關上。影響疏導有效進行。
  1.3 聆聽些什麼?
  作為心理疏導者,我們的聆聽,關注的不是表面的答案、信息,我們關注更多的是個體的心聲,是那些沒有講出來的埋藏在心底的聲音。其主要有:
  (1)動機,即出發點。
  (2)信念,即已經形成的認知,它是埋在內心深處的「指揮棒」。信念決定行為,行為決定成果。信念對於一個人,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聆聽信念是關鍵。
  (3)情緒,情緒中蘊藏著很多信息。而且,需要優先處理。處理好了情緒,才可以進入下一步。否則,容易引起抗拒。這樣心理疏導就會受阻。處理好情緒的關鍵,是耐心,耐心的背後是接納。老子說:靜為躁君。個體有情緒時,平靜地接納,是重點。
  同時,要聽出對方敘述事情的內容,要關注到這些事情同時是我們觀察當事人所在結構其他變數的機會。當一個妻子在控訴她丈夫的不負責任表現時,這些丈夫的行為表現部分是事實,也有部分可能是妻子的演繹。心理疏導者一方面要關注到這位妻子的演繹(這是觀察真相的窗口)的同時,也在收集關於她丈夫的信息。系統思維需要我們盡最大努力不要忽視信息,個體說出來的事實和演繹,對看到真相同樣重要。
  疏導者要能夠聆聽到,首先要鍛鍊自己聽的能力。因為「聆聽」是從「聽」發展來的。沒有紮實的「聽」的能力,就不會有好的「聆聽」。因此,我們需要先鍛鍊好自己「聽」的基本功。只有我們能夠「聽」到更多,我們才能「聆聽」出背後的真實信息。
  1.4 聆聽的鍛鍊
  當我們不斷提升自己聽的能力,能夠減少干擾,聽到越來越多的時候,根據我們聽到的關於個體的綜合的信息,我們就可以逐漸聆聽到個體的心聲了。因此只憑說的內容,我們是無法洞察個體的真正心聲,只有我們在聽的時候得到更多的信息,我們才可以聆聽到個體的心聲。
  注意:即使心理疏導者認真聆聽,聽到的個體心聲(動機、信念、情緒等)嚴格來說也是心理疏導者的一種判斷,因此不要把聆聽到的東西死認為真理,我們還要將聆聽到的與個體求證。心理疏導技術的磨練,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更準確地做出判斷。
  2. 區分
  「區分」是體現心理疏導者價值很重要的一環,心理疏導者不僅要能夠區分到個體認知當中的盲點,還要有效反映,讓個體接收到這個區分,從而看到自己的盲點。
  2.1 什麼是區分?
  我們都知道心理疏導者是在認知的層面來疏導個體的,怎麼更好地理解這句話呢?其實就是說,我們是在個體認知的層面上幫個體作區分。使得個體在認知上發生變化,從自我的信念上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與多面性,讓鬱結在內心的能量釋放出來。例如,如何區分「同情」與「關心」呢?這是兩個很容易混淆的概念,我們都知道他們之間是不完全相同的,但僅僅是隱隱知道是不夠的。因為很容易在具體的生活中,我們就將自己的表現混淆了。我們必須要清晰地區分出來。當我們深入地去看,我們就會把握到,原來兩者的區分點在於:「同情」是將自己擺的位置比對方高,因為強者才會同情弱者,所以是基於對方的情況決定的;而「關心」則是將自己擺得和對方平等的位置,因為不論對方的情景如何,我們都可以平等地關懷對方。這就是心理疏導中的區分,它是一種專業能力。
  2.2 區分什麼?
  從某種程度上講,心理疏導的過程就是一個區分的過程。我們通過聆聽接收信息,通過區分處理信息,通過提問調試方向,通過反映區分出來的真相幫助個體提高對自己的了解,幫助個體清晰自己的認知,幫助個體看見自己身處的人生位置,開拓個體的信念範圍,支持個體的自我成長。
  首先是最初級的區分——區分對方是技術性問題,還是心態性問題,如果是技術性問題,就直接予以引導,而不用進入心理疏導環節。一般情況下,做疏導的時候,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去區分:
  第一,要善於區分聆聽到的「事實、真相、演繹」。
  事實——真實發生的事件本身,比如,狼來了的故事中,小孩兩次說謊。第三次又說狼來了。
  真相——事實背後的真正原因,比如,第三次真的狼來了。小孩沒說謊。人們看到的往往是事實,卻不一定是真相。美國攻占伊拉克,經過電視轉播,世界上各地的人都知道了戰爭,人們看到的是美國發動戰爭,並且攻占了伊拉克這個事實。美國攻打伊拉克的真相是什麼呢?有很多人分析、評論,以為自己知道真相,其實,他們分析評論的只是一種演繹,是根據他們的經驗總結出來的演繹,是在事實基礎上推導而得的演繹。真正的真相,恐怕只有當事人才最清楚。
  演繹——人們選擇的看待事實的特定角度或邏輯,比如,小孩第三次說狼來了,人們認為「一定跟前兩次一樣,也是在說謊」。
  我們可以再看看「關心」「同情」這個例子。假如個體的真實表現是「同情」,而個體卻混淆了,以為自己正「關心」對方。我們從第二個角度入手就不難發現,個體的目標應該是想對方更好、更順利;但現在卻渴望通過行為,體現自身的優越感、別人的認同、羨慕(障礙、成果在這裡看不出來)。
  第二,還要善於區分出個體的主觀訴求和真實需求之間的差異。通常情況下,個體嘴上說的要求,是限於他自己的認知局限而提出的訴求,那還只是他的表象,心理疏導者要看到這個表象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課程案例」中小曹渴望獲得婚姻幸福,她寄希望於丈夫能夠有所改變;但是她沒有意識到真正的障礙是什麼。只有通過區分,讓小曹看到了障礙是什麼,她的訴求才有了滿足的可能。
  2.3 怎樣讓個體認可心理疏導者的區分?
  僅僅是心理疏導者區分到了個體的盲點還是不夠的,心理疏導者必須有效地讓個體也認可這個區分,個體才會認識到自己的認知誤區,進而遷善自己。因此,心理疏導者作出區分的技巧同樣重要。心理疏導者自己區分到了,但沒有辦法讓個體接收到,等於沒有區分。
  心理疏導者作出區分的常見形式有:
  ——運用問題;
  ——直接指出;
  ——通過反映;
  ——通過比喻。
  這些形式都可以有效地作出區分。其中最簡單、最容易掌握的就是「直接指出」。直接將心理疏導者區分到的信息,平直地描述出來就可以。這是初學者最容易上手的一種形式。隨著我們不斷實踐和積累,其他形式的靈活運用,可以增加心理疏導者語言的豐富性;增強心理疏導者的衝擊力、感染力。持之以恆地不斷鍛鍊,可以令我們更加生活化、更加自然也更加精準有效地作出區分,從而幫助個體收到更大的啟示。
  【附:區分案例】
  案主主訴:
  我公公婆婆在嘉定鄉下有兩套房子,我婆婆跟我們根本說也沒說,就自己賣掉了。我公公本來在虹口這裡還有套房子,我老公、小叔子的戶口全在裡面;當時小叔子要結婚了,作為婚房,要爸爸和哥哥把戶口遷出,否則女方不肯;老公要把戶口遷到我家,考慮未來房子產權,我沒同意。結果,我曉也不曉得,他們就把我公公和我老公的戶口遷到了嘉定。房子就變成小叔子的產權了,現在他又把房子賣掉了,買了新的面積好大的房子。問你,我們對賣掉的房子可以財產申訴哇?
  我老公就是這樣,明明父母向著小的,還說是因為我不會做人;是的呀,他們小的一對門檻多精呀,倆親家很熱絡的,我婆婆不參與的,我公公總和「小的」母親、阿姨什麼一直出去旅遊、玩啊啥的。說難聽點,到底有啥關係,誰曉得?
  我老公說今年要到嘉定我婆婆那裡聚會,叫我這次也要去;還說婆婆那裡還有一套房子,是否願意給我們,那得看我的表現。什麼表現啊?我還沒決定去,我十年不去了。我女兒說幾個舅舅全家也都到的,總歸去的好。我婆婆當初是不喜歡我這個媳婦的,他們還騙我,我老公高度近視,可以說是有殘疾吧……後來還是我家裡人幫忙想辦法給他在遠洋公司找了工作。他就一直住在我們家的。家裡什麼事都是我做主,我幹家務,我操持這個家。他倒好,只知道做他的孝順兒子。我婆婆一直講這個大兒子孝順的,卻什麼都不給。你說說看,我應該去哇啦?
  區分「事實與演繹」:
  老公的戶口遷到了嘉定。(事實)
  房子就變成小叔子的產權了。 (事實)
  父母向著小的,小的一對門檻多精啊……(事實)
  到底有啥關係,誰曉得?(演繹)
  我婆婆當初是不喜歡我這個媳婦的。(演繹 / 事實)
  他們還騙我。(演繹)
  我老公高度近視。(事實)(www.guayunfan.com)
  家裡什麼事都是我做主,我幹家務,我操持這個家。(事實)
  疏導中區分「真相」(否定自己的害怕、面對和愧疚感!):
  咨:如果去的話,你怕她(婆婆)什麼呢?
  訪:怕?我怕她什麼?我不用怕的。
  咨:那麼,你是欠她什麼嗎?
  訪:欠她?我欠她什麼,她又沒給過我什麼。我欠她什麼?
  咨:你把人家的孝順兒子擄走了,變成了只聽你一個人的話,你還說你沒欠她什麼?
  訪:(愣住,然後笑了)哪裡喲,他要是全聽我的倒好了,哈哈……
  3. 提問
  「提問」是幫助心理疏導者更有方向地去聆聽的一個工具。從這裡開始,心理疏導者在互動過程中,不再是在形式上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可以更直接地捕捉信息。好的問題對心理疏導過程的幫助是決定性的。善問適當的問題是心理疏導者的重要能力。
  3.1 提問的作用
  問是有技巧的。《禮記·學記》說:「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於提問題的人,就像砍伐堅硬的木頭,先從容易的地方開始,而把堅硬的節疤留在後面,時間久了,那些節疤也就脫落分解了。不善於提問的人則與此相反。
  聆聽是有方向性的,提問讓這種方向更為集中,能夠幫助疏導者更有效地聆聽。當一個人說「我很累」,聽到的是他講累這個事實,那究竟他為什麼而累,究竟他是不是真累,唯有通過不斷發現才能得知。提問是反饋區分的一種形式,幫助疏導者進行有效區分。
  需要留意的是,有的時候心理疏導的問題,是給個體直接反映出心理疏導者作出的區分,而有的時候心理疏導的問題可以幫助個體自己作出區分。
  3.2 清晰自己為什麼問
  初學心理疏導者,很多時候誤用「提問」的這個能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心理疏導者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問。有的時候僅僅是為了問而問,一味只是問,或者想通過問題寄希望於個體自己發覺答案;甚至把問題作為一種「遮羞布」,在自己沒有方向,不知道怎麼繼續心理疏導的時候,硬「憋」些問題出來,以遮掩和拖延。作為心理疏導者要對自己問的每一個問題的出發點有清晰的了解:
  資料性——搜集資料,拿取信息,多用於心理疏導者的開始階段。
  選擇性——提供取向給個體選擇,縮小範圍更明確。
  引導性——引發個體看某些特定的方向。
  測試性——檢測個體的真實狀態。
  可能性——啟發個體看不同的角度、突破局限。
  宣言性——拿取個體的下一步的行動與成果,多用於行動計劃。
  挑戰性——衝擊個體的信念,支持其遷善,多用於心態遷善。
  初學提問經常遇到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弄不清是否真的想問。如果有以下情況,則不要問:
  只是想告訴對方你的想法,但包裝成問題。有句歌詞「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這個就是包裝成問題的想法——這只是在表達自己的抱怨、委屈。
  你心裡已經有答案,期望對方回答出你的答案。——你可以有答案,但放下你的期望,把注意的焦點放在對方身上。
  你對對方會回答什麼根本不關心,老想著自己手裡的「牌」(你的預判),試圖讓對方能回答出可以讓你出牌的答案。——是先有答案再有牌,對方的答案才是問題的最大價值。所以,還是要關注對方,而非自己。
  
心理疏導五步手法_心理疏導技術 心理疏導 第2張

  特別要留意的是在我們提問的時候,我們自己要警醒自身的價值取向可能影響我們對事件本身已經產生個人的好惡選擇。這些個人的態度取向會令我們無法保持中立,將自己的問題流於批判指責的方向,而這對心理疏導過程來說是致命的。所以,在問的時候,我們要讓自己問啟發性的問題而非批判性的問題。
  鑒於這樣的因素,我們還要避免某些形式的問題會因為個體自身的原因產生干擾,所以我們提醒每一位心理疏導者,慎用「為什麼……」開始的問題。因為這樣的問題形式,即使您是啟發性的出發點,也容易令個體產生心理疏導者在指責、心理疏導者不滿等誤解。我們建議您將「為什麼……」改為「什麼原因……」,來消除這些不必要的干擾。
  3.3 以下技巧可以幫助心理疏導者有效提問
  ——精簡;
  ——每次問一條問題;
  ——問完後停止說話;
  ——留意對方的反應;
  ——聆聽對方的反映;
  ——提問有關連性的問題。
  正確運用提問的方式。作為心理疏導者提問,其中一個重要的能力就是知道在恰當的時候選擇恰當的形式來問,從而令自己的問題對個體來說更有效。在獲取信息、搜集資料等目的下,我們選擇問開放性的問題,這樣我們才能夠獲取更多、更詳盡的資料;而在我們挑戰、衝擊個體的固有信念,支持其勇於改變的時候,封閉性問題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
  開放性問題——沒有給定答案範圍,個體可以回答任何可能性的問題形式是開放性問題。例如:你對這件事怎麼看?
  封閉性問題——個體只能在給定的範圍內回答的問題是封閉性問題。例如,你對這件事是否滿意?
  4. 反映
  「反映」這個能力的運用是對心理疏導者的一個挑戰。是收取疏導成果的開始,經由反映之後,引導的過程就是指引個體去到達收穫的彼岸。「反映」就像它的漢字組成一樣,包括「反饋」和「映照」兩層含義。
  「反饋」是指在前面「聆聽——區分——提問——聆聽」的過程中,疏導對象的真相已經自然浮現,疏導者把對象的真相攤在桌面上讓他觀察自己的真相。可以讓當事人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己,看到自己的問題之所在,並看到自我改善的起點和方向。
  「映照」是指在「聆聽——區分——提問——聆聽」的過程中,疏導對象的真相已近在眼前,卻隔著一層偽裝的面紗,疏導者一把掀掉面紗,讓真相赫然呈現,使得被疏導者幡然醒悟,收到類似佛教禪宗「頓悟」的效果,相當於心理技巧中的「面質」。
  映照當頭棒喝,印象深刻;反饋平靜安寧,看得分明。映照通常用在過程中,最後的成果往往在反饋中鞏固。
  4.1 為何要反映?
  我們經常說心理疏導者就像一面鏡子。而心理疏導者做鏡子的最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敢於即時給出個體當下的真實狀態,這個過程的目的是:
  第一,幫助個體看到自身盲點。
  第二,反映現狀,幫助個體清晰了解自己的現狀。
  第三,幫助個體認識需要學習及自我改善的地方。
  4.2 有效反映的關鍵
  也許有不少心理疏導者都曾經有這樣的體會,明明自己告訴對方其「不足」的地方,但對方卻不接受,還很生氣、很抗拒,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樣處理這樣的關係,所以搞得自己都不敢向對方「反映」。倘若我們不把對方的「弱點」當成「弱點」,而是當成「特點」,那麼我們告訴對方的就不會是「不足之處」,而是「特點」(實際上它就是特點),對方通常不會生氣和抗拒。可以這樣說,反映的第二層意思是顯示對方的特點。
  有鑒於此,疏導者能否給對方以有效的反映,關鍵在於心理疏導者能否隨時把握心理疏導者自身的焦點,大部分初學者在運用反映的時候遭遇障礙的根源幾乎都在這裡:
  正確的焦點應該是在對象身上(我貢獻我對你的體驗);錯誤的焦點則變成焦點在自己身上(證明我是對的)。實際上,當處於這樣情況的時候,疏導根本還沒到「反映」的環節,應該還在前面繞圈子呢!正是因為這樣,所以,疏導者把自己繞進去了,出不來,急於做無效的反映,可以說是疏導者在「試圖解救自己」。當疏導者發現「反映」無效時,我們就要馬上檢視自己「在做什麼」,看看是否自身的焦點正出現問題,然後馬上回來。
  當焦點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我們通常會按照自己的習慣來「疏導」別人,以下這些情況是不同的人焦點在自己身上時的習慣性「錯誤」:評判、討好、鼓動、煽情、分析、規勸、轉移、教導、調停。它們的共性是「不作區分,看不到被疏導者的心理真相」。所以,不到收穫季節不要去採摘,未作區分,不要反映。
  另外,心理疏導者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很重要。「反映」本身並沒有固定的句式或言辭。我們在做反映的時候,可以直接說出現況,也可以運用比喻的形式。作為心理疏導者要加強自身積累,豐富自己的語言,為自己的心理疏導過程增加細膩性和準確性。除了注意語言上面避免僵化的固定模式外,在給出反映的時候我們還要以真誠而直接的態度來進行。
  5. 引導
  反映出真相之後,個體通常會有不同的表現。有人會很激動——哈,我知道我自己了!也有人會迷茫——那我應該怎麼改變呢?不管激動還是迷茫,都需要確認一個新的起點和方向。原本個體的生命情感是「昨天、今天和明天」一路順承走過來、走下去的。從這一刻開始,他的生命情感發生變化,人生道路開始轉向。起步之初,心理疏導者要協助他看見腳下的道路從哪裡開始、轉向哪邊。這個環節叫做引導,是一個收穫心理疏導成果的終結行為。完成了引導,這一段心理疏導宣告結束。
  引導既要「對事」,又要「對人」。
  「對事不對人」那就不是心理疏導,顯然是錯誤的——不過也不要太擔心,如果收穫的季節你只能做到「對事不對人」,說明你實際上是做了一場專向領域的諮詢服務,而不是心理疏導。
  「對人不對事」看起來是做了心理疏導,但也是不完整的——因為,雖然人變了,他的事情自然也會發生變化,但是,普通個體通常沒有這麼巨大的心理能量去面對結構動力的挑戰。他們的「人的變化」也必須在經歷實踐中得以實現。他們需要嘗試新的與人互動(即應對和處理事情)的方式。所以,心理疏導者要引導個體「讓事情因為我而開始有不一樣的發生和發展」。
  首先,對於桌面上的關於事件的技術性問題,疏導者不能不聞不問,應當給予明確引導意見;碰到自身不熟悉的,應當給予明確轉介意見。比如「課程案例」中小張「對自己工作續聘的擔憂」問題,疏導者可以引導小張主動與公司領導坦言相告自己的困難和需求,獲得公司領導的諒解——因為這是公司領導期望他做,而小張從來沒有做過的(通常所謂的「服軟」,而小張的性格中存在看似不服軟,其實是對自己不滿意的掩飾);同時可以主張自己的合法權益。但是,對於勞動合同法,心理疏導者自己不熟悉,就應該轉介,告訴他可以去找什麼人或什麼部門或查詢什麼文件來獲得正確應對的辦法。
  深入下去,就是對於已經攤在桌面上的事件背後的人的真相問題,疏導者要引導其「適應」和「成長」的路線,並且要提醒,一路上可能會遇到的來自系統中其他變量的「應力作用」——他們可能會不適應你的改變,並可能把你拉回本來的行為模式中。這需要對象有所覺知並主動應對。比如「課程案例」中,當小張擔負起更多家庭責任,在具體家務行動中有所表現的時候,媽媽可能不適應,她會自覺不自覺地干預,並搶在小張前面解決事情,甚至可能表現出對媳婦小曹的不滿和指責。這樣,他們家裡會出現新的矛盾焦點。所以,心理疏導者要引導小張如何建立和媽媽的互動關係——小張必須同步和媽媽坦言相告自己的主觀願望:是我要做的,不是要我做的,並且可以邀請媽媽教他幾手做飯燒菜的技能,在這種互動中,媽媽不擔心並且也會有新的成就感——這樣,他們家庭系統會隨著小張的改變而相應發生改善。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