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活血化瘀類中藥對兔膝骨關節炎關節液中GF

2023年10月16日 - txt下載
本文是一篇醫學論文,醫學論文是科技論文的一個分支學科,是報道自然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創新性工作成果的論說文章,是闡述原始研究結果並公開發表的書面報告。(以上)今天碩博網為大家推薦一篇醫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引言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日益加劇,在老年人中有一種疾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骨關節炎(OA)[1]骨關節炎主要累及一些小關節和全身負重關節,但是膝關節骨關節炎發病率最高[2]膝關節骨關節炎以其以膝關節疼痛、畸形、腫脹為主,最後發展為活動受限,甚至於生活質量受到很嚴重的影響。骨關節炎的病理變化最初開始於軟骨,侵襲完軟骨後又會逐漸侵犯軟骨下骨板及關節囊的滑膜層等周邊組織,發展到最後軟骨細胞和基質均被破壞並出現鈣化、囊變甚至是骨贅廣泛生成[3]。雖然到目前為止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但是在中醫上來說,血瘀證是骨關節炎的主要分型。血瘀證因氣血運行不暢、日久而瘀阻經絡,不通則痛,故關節疼痛,引起血瘀證的因素有氣滯、氣虛、痰凝及血熱等。血瘀證不僅是骨關節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同時也是多種骨科疾病的病理基礎,特別是在痹證以及骨折病。本文針對血瘀證對膝骨關節炎的影響,從而應用活血化瘀法對 OA 中生長因子的影響的研究,對活血化瘀通絡法治 OA 的可行性進行探討。實驗的最終目的是對膝骨關節炎進行早期干預和治療[4]。其中 TGF-β 和 IGF-1 已在實驗及臨床研究中被證實對關節軟骨有一定的保護作用[5-6]。作者通過活血化瘀類中一些在臨床上有代表的三味中藥薑黃、當歸、赤芍對兔膝骨關節炎關節積液中轉換生長因子β及胰島素生長因字-1 含量的影響從而觀察活血化瘀類藥物應用時對關節軟骨的保護作用, 並初步探討其作用機制,為臨床應用生長因子治療骨關節炎提供理論依據。
.........

正文

第一部分:實驗部分

1.設計
隨機對照動物實驗。

2.單位
湖南中醫藥大學動物實驗中心。

3.材料實驗
從 2016 年 1 月 21 日開始到 2016 年 4 月 2 日結束,實驗地點位於湖南中醫藥大學動物實驗中心,飼養環境:20~25℃,濕度 50%~60%。實驗對象由湖南農業大學提供的 48 只純種紐西蘭大白兔,體重(2.5KG 左右)。隨機分為假手術組,中藥組,對照組,模型組,每組各 12 只。活血化瘀類藥物(薑黃、赤芍、當歸三味為代表),藥品由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提供,烏拉糖由北京博奧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中藥的劑量:根據三味藥常用的劑量 10g 左右,本實驗每副中藥每味取 10g。用水煎服製作成含生藥 1000g/L 的提取液。
.........

4.實驗方法

4.1 造模
4.1.1 造模的方法
在“Hulth 造模法”的基礎上製作膝骨關節炎模型。以 20%烏拉糖按 4ml/kg體重下靜脈麻醉。麻醉滿意後,首先對兔手術部位進行脫毛處理,然後經過無菌消毒(碘伏+生理鹽水),將實驗兔固定於手術台上,手術部位取右後腿膝關節,彎曲膝關節(90 度左右),取兔膝關節內側作為手術入路,依次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切開後可見內側副韌帶,之後切斷內側副韌帶,打開關節囊後見半月板,沿著膝關節間隙切除內側半月板,將膝關節輕輕拉開後切斷前交叉韌帶,之後對兔做前抽屜實驗、內側應力實驗驗證諸韌帶完全切除後,逐層縫合切口,術後連續三天一天一次應用青黴素 20 萬單位加生理鹽水臀部肌肉注射。
..........

第三部分:討論.......11
1 中西醫對膝骨關節炎“血瘀”的相關認識.......... 11
1.1 中醫上對膝骨關節炎血瘀證的認識........11
1.2 西醫上“血瘀症”與膝骨關節炎的相關認識..... 12
2 活血化瘀法對膝骨關節炎的 IGF-1 與 TGF-β的相關認識.........12
2.1 IGF-1 在膝骨關節炎發病過程中的作用...........12
2.2 IGF-1 在骨關節炎治療中的應用.....14
3 TGF-β對 OA 的相關作用.........15
3.1 TGF-β對膝骨關節炎軟骨基質的作用......15
3.2 TGF-β對膝骨關節炎軟骨細胞的作用......15
3.3 TGF-β對膝骨關節炎滑膜炎的作用..........16
3.4 TGF-β在膝骨關節炎骨贅形成中的作用...........16
第四部分:結論.......17
第五部分:存在問題與展望.....18

第三部分:討論

1 中西醫對膝骨關節炎“血瘀”的相關認識
1.1 中醫上對膝骨關節炎血瘀證的認識
1.1.1 血瘀證與 OA 發病機制的認識
膝骨關節炎最先被古代醫家歸為 “痹證”和“骨痹”類的範疇,骨關節炎的發病主要因患者年老體弱、肝腎虧虛,四肢關節筋脈失於濡養;加之脾失健運,以致濕邪內停於四肢關節,同時慢性勞損外傷皆可致氣滯血瘀,瘀阻脈絡發為骨痹。中醫體質學研究發現:患者陽虛質、痰濕質、血瘀質最易罹患本病。《黃帝內經》是最早描述在“骨痹”中血瘀證的著作。《素問·痹論》曰: “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表述骨痹有三個致病因素分別是風寒濕。《靈樞·癰疽》指出“寒邪客於經絡之中血泣,血泣則不通”,描述了骨痹與淤血的間接關係。《雜病源流犀燭·諸痹源流》注曰:“痹者,閉也,三氣雜至,壅閉經絡血氣不行,不能隨時祛散,故久而為痹。”說明骨痹的發病與氣血運行不暢有直接關係。總結上述醫家的說法可見:骨痹證開始的致病因素是風、寒、濕邪三邪的入侵肌肉關節,致四肢關節經絡痹阻氣血凝滯而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發而為骨痹。一些中醫大家[7]認為膝骨關節炎與“脾虛”有密切聯繫。因為脾乃後天之本,人體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人體氣血生化乏源,而脾主氣,脾虛則氣虛,氣行則血行,氣虛無以推動血行。膝痹是邪侵關節而致,主要使關節內氣血運行不暢,而瘀血痹阻,中醫講不通則痛,故膝痹痛甚。馮認為骨關節炎的發病機制主要是“腎虛和血瘀”,隨著年齡增長,先天之本-腎日漸虛弱,腎氣虛則精血不足,無以濡養筋骨,發為“骨痹”[8]也有人[9]認為骨關節炎不僅只有腎虛,而且還與“痰瘀”有關,除了腎虛外,痰飲、瘀血作為致病因子和病理產物、兩者與腎虛結合可共同致病、影響膝骨關節炎的發生髮展,並且這三個治病因子甚至可以相互促進並相互轉化。瘀血阻滯則全身氣機不暢,氣機不暢可至津液失暢,日久聚集而發痰濕; 痰濕停滯日久並伴氣機不暢則至經脈失暢。故化痰祛瘀、理氣活血、散寒祛濕等,可治療骨關節炎。發展到如今,對骨關節的證型辨證在學術界上仍存在爭議,然而在對其治療上有一致性,活血化瘀補腎祛濕等方法廣為流傳。中醫上“不通則痛和不榮則痛”,在骨關節炎中的“不通”則為“血瘀”,“不榮”則為“腎虛”而骨關節炎患者最先感覺到的臨床症狀則為疼痛主要是“不通”而致,日久則為“不榮”而痛。所以骨關節炎早期臨床上疼痛症狀的原因主要就是“瘀”。“瘀”對骨關節炎的發生和發展有重大影響,從而早期治療膝骨關節炎運用活血化瘀通絡之法改善膝骨關節炎的症狀實乃明智之舉,運用活血化瘀之法後改善血液循環的同時降低血栓形成,緩解疼痛、活動不適等臨床症狀,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最終的治療目的。
........

結論

本研究觀察到,關節制動法能較好的形成兔膝骨關節炎模型,肉眼及在光鏡及顯微鏡下觀察均可見關節軟骨的顯著變化。活血化瘀類中藥和硫酸氨基葡萄糖可以降低骨關節炎過程中膝關節軟骨破壞程度,適當濃度的TGF-β和IGF- 1可抑制軟骨細胞變性、壞死、凋亡,提示活血化瘀類中藥可能通過調節 IGF-1 與TGF-β的含量實現對關節軟骨的修復作用,從而治療膝骨關節炎。

..........
參考文獻(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