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京華煙雲》接受史研究

2023年10月16日 - txt下載
本文是一篇文學論文研究,《京華煙雲》的接受史,是其文學經典地位的確立史。小說出版之初,中外讀者對它的評價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外國讀者將這部小說視為瑰寶,中國讀者則認為這部小說平平無奇。1949 到 1987 年,《京華煙雲》在中國大陸遭到冷藏,卻在中國台灣地區開花結果,不僅有了新的譯本,而且有了改編電視劇,極大促進了小說的接受與傳播。上世紀 90 年代至今,隨著林語堂文學地位的提高,《京華煙雲》確立了現代文學經典的地位,被學者廣泛評議,被讀者熱烈追捧,被影視創作者積極改編。可當經典地位確立之後,對《京華煙雲》的接受是否還能保持百花齊放的狀態,而其跨媒介的傳播與改編究竟是對原著意義的增值還是消解?這將是我們需要繼續觀察並思考的問題。
第 1 章 外熱內冷——Moment in Peking 的初期接受狀態
1.1 洛陽紙貴:Moment in Peking 的海外發行與傳播
Moment in Peking 出版之後,很快便入選“每月讀書會”12 月特別推薦書目,短短半年之間即行銷五萬冊,《時代周刊》評論稱:“《京華煙雲》 很可能是現代中國小說經典之作。”[37]此書陸續被譯為德文、法文、西文、葡文等多國語言在西方世界廣為流傳,至於小說獲得廣大西方讀者青睞的理由,我們可以從以下書評中可見一斑(以下外文書評均為筆者翻譯):
1939 年 12 月,美國 Nation 周刊上登載了 LOUIS B. SALOMON 的題為Chinese Tapestry 的書評,這篇書評充分肯定了 Moment in Peking 全景式展現中國人生活的藝術成就:“百折不撓的林語堂繪製了一張瑰麗多彩、細緻入微的中國人的生活畫卷,這幅畫卷從義和團運動開始至抗日戰爭爆髮結束,用 800頁左右的篇幅將六個緊密聯繫家族(包括他們的僕人)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悲歡離合悉數呈現……沒有哪部描寫中國的英文小說可以像這部小說一樣做到如此全景式的展現以及讓人身臨其境的細節刻畫。”
1940 年 6 月,文史類雜誌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登載了 Earl Cranston對小說 Moment in Peking 的評論,這篇評論雖然篇幅不長,卻較為全面地概括了小說的主要內容、感情基調和道家文化內涵,給予了這部小說高度評價:“這本書將會作為二十世紀中國人民物質和精神雙重朝聖之旅的象徵而永存。”
1943 年,Kathryn Mansell 在文章 Awareness through Reading 中,指出了當時學生普遍對中國和中國文化感興趣的現象,並將 Moment in Peking 作為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向美國青少年讀者推薦。作者還附上了一則美國學生對Moment in Peking 的評論:“我嫉妒中國人的時空觀,我們爭分奪秒地做完一項工作再迅速去做另一項工作,仿佛時間稍縱即逝,而中國人似乎可以忘卻時間,因此他們的生活便會安逸和諧。我們從《京華煙雲》中強烈感受到,也許是中國的古老,造就了中國人一種生命永恆的時空觀。”[40]足以體現小說彰顯的古老中國對美國讀者的強大吸引力。
..............................
1.2 差強人意的漢譯本:《瞬息京華》與《京華煙雲》
1939 年,上海別發洋行(Kelly & Walsh)印發了中國特別授權本 Moment inPeking,將這部小說引進了中國,由於是英文原版,有能力閱讀的中國讀者數量也就較少,且讀者的身份主要是文人學者。
他們對 Moment in Peking 的評價總體較海外更為中肯。由於中國學者較之西方讀者對本書少了一層陌生化的濾鏡,使得中國學者對此書不是一味地誇讚,而是更為客觀、冷靜地去評論這部小說的優點和缺點,1939 年,全增嘏以與女性朋友對話的形式發表了對此書的評論,他在承認自己喜歡這本書的同時也指出了這本書的缺點,還分析了這本書能在西方暢銷的原因,認為全書對於中國的最大意義在於它宣傳抗戰的社會作用。他在評論中說:“老實說,我兩夜不寐地去看這本書,別的小說我是不肯這樣做的。”[47]但也正因為這樣地投入,也發現了作品中“至少半打錯誤”[48],例如林語堂將國民政府的部長等同於古代六部的郎中,事實上應該是尚書,“郎中只是各部的司長罷了”[49];“作者說天壇山在道家神話內是一個神聖之處,其實天壇山即佛教天壇宗之出源地”[50];“作者(林語堂)說一九一五年某醫生以 Insulin 治療糖尿症,其實這藥名在差不多十年後才在醫書上出現”[51]……除了知識上的錯誤外,全增嘏稱:“林語堂這本書在中國人的眼光看來,沒有什麼新奇的貢獻,沒有看過中國小說的西方讀者當然會珍視它,熊式一的王寶釧也是如此,那本書內有許多平凡的劇台技巧,但是英國觀眾卻大大地歡迎他,理由不外乎物以稀為貴罷了。”
1940 年 3 月周黎庵的《關於<瞬息京華>》也對《瞬息京華》(英文版)進行了一個系統的剖析。文章分為“書之略述”“書之評論”“書之價值”“書之錯誤”“書之翻譯”五個部分。在“書之評論”中,周黎庵這樣總體評價林語堂與《瞬息京華》:“正和我們不能以巴金為中國小說別創一格的宗師一樣,林語堂的作品,也不能在中國小說史上開一紀元,顯然地,他既不能在中國小說中別創一種格調,也不能從西洋小說中取來開闢中國新的園地……就我私衷來說,這本書並不能算一部偉大的作品,因為這是林語堂個人主義的產物,而林語堂也不能成為偉大的人物,正和中國文學史上沈三白、屠赤水之流不能稱為偉大一樣。”[53]但同時,周黎庵也承認“(《瞬息京華》)不失為一部佳作。八百餘面的巨製能使讀者破費了三四夜的工夫把它一口氣讀完,不肯中途而廢,這是林語堂的魔力,這種魔力,在中國近代小說家中便是少有。”
...............................
第 2 章 愛屋及烏——林語堂魅力下《京華煙雲》的接受
2.1 作為文化小說:林語堂研究中的《京華煙雲》
改革開放後,研究者開始對曾經被批判的林語堂《論語》時期的散文進行重新評價,同時也對以前關注較少的林語堂生平及其海外著述進行探索挖掘,《京華煙雲》由此重新受到了關注。
首先對《京華煙雲》關注的是林語堂的研究者,他們將《京華煙雲》視為一部文化小說,認為這部小說是林語堂文化思想的載體,是研究林語堂其人的補充資料。1984 年萬平近在詳細介紹林語堂生平的文章《林語堂生活之路——兼評林語堂的<八十自敘>》中,簡要介紹了《京華煙雲》的創作過程、主要內容和出版情況,以此作為林語堂的生平經歷之一,但當時作者未對文本內容有更詳細的闡釋。到了 1987 年 3 月,萬平近在論著《林語堂論》中專辟一章“一部頗為奇特的長篇小說——《京華煙雲》”詳細評介了《京華煙雲》這部小說,目的是說明林語堂的小說成就。(筆者註:根據文章中“鑒於《京華煙雲》這部小說在大陸已不多見”[87],而且作者參考的是 1946 年版的鄭譯本,可以判斷《林語堂論》雖在 87 版《京華煙雲》之後一個月出版,但撰寫時間是在小說出版之前。)文章一反三十年代周黎庵“《瞬息京華》=《紅樓夢》+莊子+其他,莊子是血肉和精神所寄”的論調,作者通過分析小說中的道家代表姚思安、姚木蘭的行為與莊子思想的出入,以及小說中出現多次的夢境描寫,認為小說中處處體現的神秘莫測的宿命思想並非真正的莊子哲學,“如果撥開林語堂在《京華煙雲》中散布的莊子哲學的迷霧,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就不難看出這部小說所提出和試圖解答的仍然是西方資產階級文學和我國‘五四’以來許多新文學作品中常見的人生問題……小說通過許多人物,特別是青年婦女的生活境遇的描繪,實際發出了‘人生啊!人生’的慨嘆。”
..............................
2.2 作為外文小說:Moment in Peking 的漢譯本研究
由於 Moment in Peking 的原著是英文,大多數中國讀者對它的接受只能依靠漢語譯本,因此原著和譯本需要互相成就,原著只有依靠優質的漢譯本才能真正為本土讀者所接受,譯本需要藉助林語堂的光環和原著的文化魅力才能真正流傳後世。事實上,自林語堂 Moment in Peking 出版之日起,中國的作家學者對這部小說的翻譯和對譯本的研究工作就在不斷進行著,除了本文第 2章介紹過的四十年代的若干節譯本、鄭應合譯本,70 年代完成,80 年代在大陸出版的張譯本,這些譯本在出版之初就已經有相關的評論文章出現,指出譯本的優缺點。到了 1991 年,郁達夫之子郁飛翻譯的全譯本《瞬息京華》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至此,現有的 Moment in Peking 漢譯本全部出現。此後,研究者對 Moment in Peking 漢譯本的綜合性評述和譯本的對比分析逐漸豐富並走向完善。
上文說過,1987 年修訂過的張譯本《京華煙雲》一經出版便獲得了學者和普通讀者的熱切關注。此書伴隨著“林語堂熱”的風潮,再加上鄭譯本的沉寂,幾乎成了當時 Moment in Peking 的唯一漢譯本,可謂占盡了天時地利,1989 年,舒啟全發表文章《貌似神合,惟妙惟肖——評張振玉譯<京華煙雲>》對張譯本《京華煙雲》給予了高度評價,毫不吝惜誇獎之詞,認為張振玉拋棄林語堂最初確定的題目“瞬息京華”而選擇“京華煙雲”起到了“畫龍點睛的妙用”,並且列舉了許多文本細節說明張振玉在內容的翻譯上“譯得色調鮮明,形象入微,活靈活現,傳神入化。”[119]1991 年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宮以斯帖的碩士論文《林語堂<京華煙雲>(張譯本)之研究》也認為張譯本是“忠實之翻譯,不朽之詮釋”[120]。
........................
第 3 章 多重演繹——《京華煙雲》的影視化改編............................ 64
3.1 迴腸盪氣的時代悲歌:台灣版的增刪式改編........................ 65
3.2 繁華盡現的京俗長卷:央視版的取材式改編........................ 69
3.3 不倫不類的情感鬧劇:雲視版的重寫式改編........................ 73
第 3 章 多重演繹——《京華煙雲》的影視化改編
3.1 迴腸盪氣的時代悲歌:台灣版的增刪式改編
台灣電視劇在經歷了六七十年代的政治封鎖後於八十年代開始呈現出商品化、類型化的傾向,出現了一系列滿足大眾文化訴求和審美趣味的作品,以言情劇、武俠劇和古裝劇為主要類型[147]。1987 年 11 月 2 日,台灣當局開放島內居民赴大陸探親,打破了兩岸長期以來的隔絕狀態,中國大陸也出台了一系列促進兩岸交流的法規和政策,為之後兩岸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極大便利,台灣版《京華煙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並與兩岸觀眾見面的。
這部電視劇由李英、任建青導演,趙雅芝、歐陽龍、李麗鳳主演,1988 年上映,獲得當年收視率冠軍,次年獲得第二十四屆台灣金鐘獎“最佳戲劇作品”獎,桂姐飾演者李麗鳳獲得“最佳女主角”,趙雅芝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足見觀眾對其的喜愛程度。萬平近評價《京華煙雲》的原著和電視劇是“各有特色的民族正氣之歌”[148]張先瑞在《文藝評論》上發表文章稱:“電視劇《京華煙雲》改編得很好,它對一些人和事的增刪,使故事的線索更加集中,矛盾衝突更加劇烈,人物個性更加鮮明突出,給人的感受也更深切。”[149]由此看來,台灣版《京華煙雲》取得了普通觀眾和專家學者的雙重肯定,這有賴於改編者在進行從文字到影像的轉碼過程中不僅成功還原了原著中的關鍵人物、情節和場景,而且又通過增刪情節突出了原著博大深沉的家國情懷,弱化了原著中濃厚的“對外講中”意味,從而達到了忠實原著與發展創新,精英視角與大眾審美的平衡,上演了一出迴腸盪氣的時代悲歌。
........................
結語
《京華煙雲》自出版至今已有八十餘年的時間,從在西方的備受追捧到回祖國之後的飽受爭議,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無人問津到九十年代躋身現代文學經典行列,其接受命運可謂是跌宕起伏,而它八十餘年來的接受與傳播,不僅是一個輸出作者思想價值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不斷生成新意義的過程。
《京華煙雲》的接受史,是其文學經典地位的確立史。小說出版之初,中外讀者對它的評價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外國讀者將這部小說視為瑰寶,中國讀者則認為這部小說平平無奇。1949 到 1987 年,《京華煙雲》在中國大陸遭到冷藏,卻在中國台灣地區開花結果,不僅有了新的譯本,而且有了改編電視劇,極大促進了小說的接受與傳播。上世紀 90 年代至今,隨著林語堂文學地位的提高,《京華煙雲》確立了現代文學經典的地位,被學者廣泛評議,被讀者熱烈追捧,被影視創作者積極改編。可當經典地位確立之後,對《京華煙雲》的接受是否還能保持百花齊放的狀態,而其跨媒介的傳播與改編究竟是對原著意義的增值還是消解?這將是我們需要繼續觀察並思考的問題。
《京華煙雲》的接受史,還是其藝術風格的闡釋史。八十年來,接受者對這部小說的文本闡釋從最初對道家文化和“紅樓”風格的剖析,到八十年代基於林語堂政治立場的批判口吻,再到今天從文化內涵角度的多維闡釋、從譯本分析角度的跨文化研究,並將其置於比較文學的視野發掘這部小說更為獨特的意義,我們可以看見接受者對小說風格形態的認識越來越趨向多樣和立體。陳文忠說:“藝術風格是個人與時代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的直接體現,接受者對藝術風格的理解和闡釋、提倡和強調,同樣體現了時代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趣味。”[169]《京華煙雲》這部作品之所以能夠常讀常新,不僅在於作品本身所構築的宏偉博大的藝術世界,更是中國社會在這八十年里發生的滄桑巨變、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審美取向發生的變化共同投射到這一部文學作品上的結果。
參考文獻(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