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中小學需要更多「工匠型教師」

2023年09月16日

- txt下載

中小學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幹活者」,原本就是匠人。可是受「不做教書匠,要做教育家」的「高大上」口號影響,不少教師忘記了初心,喪失了耐心,迷失了方向,備課照搬參考書或名師教案,「上課滿堂灌,講義滿天飛,考試連軸轉」,面對學困生和問題學生,不但麻木不仁,還避而遠之,應試頑疾久治難愈。
應試教育之所以作祟,其實是教師缺乏對教材、同行、學生和自己的用心研究,尤其缺失對課堂教學和學科習題一絲不苟的打磨態度,也就是喪失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筆者難以忘懷的是80年代初,本區有名望的幾個教師,人們都稱他們為李三角、王代數、楊歷史等,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們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執著地融入學科教學,從教育教學理念的跟進,到課堂肢體語言的斟酌、每句話的說詞、每個眼神的傳遞、每堂課板書的設計、每道例題的挑選、每次作業的布置……幾十年如一日,臻於至善地追求教學品質,盡力減輕學生負擔,以贏得學生的真正青睞和喜歡。
又如筆者所熟悉的某物理特級教師,在高中三年,除了要求學生讀書和實驗、參加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每天只布置1道題,而且對每道題都如痴如醉地反覆改造、加工,精雕細琢,致力以一當十,堅持以習題改革來撬動教學改革,而且每年所帶領的班級高考成績均名列同類學校前茅。
當下社會呼喚教育創新驅動,希冀學校培育教育新動能,這就倒逼教育教學轉型,所以學校亟需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工匠型教師」。
培養「工匠型教師」,需要寬鬆的環境。環境寬鬆,是放大教師個性特長、激發創造力的重要保障。教育部門要具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戰略眼光,從教師職業精神的培養到教育體制的改革,從教師榮譽體系的構建和激勵到學校文化的培育,多管齊下形成合力,為「工匠型教師」的脫穎而出創設優良環境。
一要出台剛性政策。堅決廢除升學率排頭的錯誤做法,真正給學校和教師鬆綁,並引導學校大膽創新教師管理機制,鼓勵教師沉下心來發揚「工匠」精神,堅持走「輕負擔、高質量」的教改之路,對「負擔輕,質量高」的教師,優先評先、考核、晉職和發放績效工資等。
二要遵循教師的成長規律。切忌快速催生,尤其不要採摘沒有成熟的「果子」。否則,教師即使獲得了名師、特級教師等雅號,其「果子」也是苦澀的。
培養「工匠型教師」,需要校長擔當教師發展的「第一責任人」。其實,學校不乏有特長的教師,有些教師教學語言風趣幽默,有些愛好讀書和寫作,有些擅長於班級管理,有些編題解題能力超強,有些愛好動手,有些偏愛樂器,等等,這就需要校長具有發現教師特長的慧眼,研究出適合他們成長的機制。當下教師培訓和考核的「高、大、全」,扼殺了教師的特長,致使師生成了千人一面的應試「棋子」。因此,校長要轉變辦學思想,規範辦學行為,千方百計搭建教師多元化成長的平台,鼓勵他們揚長避短,做更好的自己,激勵他們不斷地超越自己,並為他們做精和做絕自己的特長「保駕護航」。
培養「工匠型教師」,需要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教師打磨一堂堂好課,既能積澱自己的思想,也會促進教學能力的提升。這就需要教師有獨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同時與同伴互幫互學。學校要打造人人發力的教研「動車組」,引導教師積極開展隨性教研,鼓勵他們不拘形式地開展各類活動,讓隨時隨地、面紅耳赤的爭鳴交流成為教研主流文化;要依託網際網路,重視教學資源的整合、開放和共享,推動推門聽課,相互「捉蟲」,敢於揭短、暴露問題,並及時跟進,實實在在地提高課堂「幹活」能力。
培養「工匠型教師」,需要教師有足夠的定力。「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工匠型」教師的成長和成熟路徑雖然很多,但是耐心是必備的心理品質。耐心意味著要守住孤獨,要經得起誘惑,要道法自然,要無為而無不為。所以教師要先喚醒自己的良知和覺悟,堅持不懈地讀書、思考、實踐、跟進和創新,刻苦修煉育人能力,只要教師認準目標,「咬定青山不放鬆」,必定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