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路徑研究

2023年10月29日

- txt下載

宋藝文
摘 要:現階段,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育在高校教育中十分重要,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對於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育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技能,使其成為更加適應社會發展的綜合型人才。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於學生本身而言有助於其增強社會競爭力,更加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於高校而言,推動了高校教育的創新性改革,有利於培養出更多高素質創新型的人才;於社會而言,為社會發展輸送和儲備了更多具有實際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推動了社會的快速進步和長遠發展。因此,本文將對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和探討,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培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路徑;教育平台;多元化
中圖分類號:F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06(b)--03
1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1.1 對於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尚處於初級階段,因此不能僅僅依靠高校的改革,同時還需要社會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給予更多的支持,提高重視程度,目前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還缺乏一定專業的指導以及資金的支持,同時相應的制度也尚未完善,這就導致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很多都只是流於形式,並未從根本上得到更好的應用和實踐。
1.2 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階段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
現階段,雖然一些高校開展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方面的課程,但只是作為選修或輔助課程,因此在師資方面,也很難配備專業的指導老師,很多老師的專業素質也參差不齊,往往缺乏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儲備,因此只是通過一些簡單知識的傳授,沒有專業系統的教學,很難讓學生真正地掌握實際有效的技能,同時也不利於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另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需要緊跟時代的發展,跟隨市場經濟發展的潮流,而實際教育中卻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很多老師的創新創業指導能力都有待提高,傳統的教學方式及知識很難適應現代快速發展的經濟模式,學生難以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這些實際問題也對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制約作用。
1.3 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缺乏完整的課程體系
目前,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課程的開設尚處於初級階段,一切還都處於探索和研究階段,因此現階段無法形成完整、成熟的課程體系。一些高校對於創新創業教育相關課程的定位不清,重視程度不夠,這就導致相應的教學體系和模式的創建非常緩慢,與學生專業教育的融合度也較低,同時其開展效果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其他專業的效果,因此也會因「投入多、成效慢」而受到冷落。
1.4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平台建設相對匱乏
雖然目前很多高校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施了相應的舉措,建設了相應的平台,但是在實際的運用和維護中卻缺乏一定的監管與協調。很多平台在運用中雖然有了硬體的建設,但是在實際的操作和優化上卻被忽視了,因此還只是停留在表面層次的建設,並未真正發揮其價值。另外,很多平台的建設需要高校之間、校企之間展開深入的交流合作,不斷進行協調和完善,才能發揮其真正的紐帶作用,而在實際應用中卻沒有很好發揮其作用,這就導致很多平台的功能並沒有得到有效利用。
2 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的具體實踐路徑
2.1 提高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的思想認識
在我國傳統的高校教育中,大部分還是採用應試教育模式,雖然開展了創新創業的課程,但是對其重視程度遠遠不如專業課程或文化知識課程,因此大學生對於創新創業教育的思想認識並不高。深化創新創業教育,無論是對於高校教育體系的改革,還是對於高校大學生綜合競爭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需要把創新創業的理念更好地傳達給學生,讓學生不僅在思想上加以重視,同時還要積極落實到行動上,不斷探索、創新,提高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
2.2 加強對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
對於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需要有專業的教師隊伍做指導。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不僅需要紮實的理論基礎做後盾,同時還要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因此就需要有專業實踐能力和指導經驗的老師來傳授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高校一方面可以培養專業的創新創業教師隊伍,通過各項制度和政策激發教師參與和深造的積極性,另外還可以通過聘請一些社會上高素質的企業導師,為學生開展相應的講座和課程,要結合不同學生的特點以及當前社會經濟的整體環境,構建適應市場競爭的課程體系,同時指導學生拓展創新思維,制定符合實際的創業計劃,讓學生不僅能掌握紮實的理論知識,同時也能掌握適應市場競爭的專業技能。
2.3 開展多元化的課程教學實踐活動
在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通常採用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指導老師應該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模式,創設現場模擬情景,通過結合實踐操作,來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思維,把理論知識更好地應用於實踐,同時對學生給予更多的引導鼓勵,讓學生體會到相應的成果。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除了在課堂教學中加入與實踐相結合的部分,同時還要讓學生真正地去接觸和了解社會,分析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學校可以開展更多社會實踐的項目,整合各項社會資源,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可操作的實踐環境,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得到鍛鍊,發揮其在市場經濟競爭中的各項能力,讓各項專業技能得到有效提升,為未來的發展和能力的培養奠定更牢固的基礎。
2.4 完善和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各項制度
高校對於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長期的堅持和發展。因此,這就需要高校為此建立一個完整的規劃體系,既要不斷優化課程設置、建設各項實踐平台,優選各類創新創業項目,同時還要有完善的制度作為支撐。既要結合學校現有的實際情況,又要考慮到整體市場經濟的發展環境,同時還要學習一些先進的經驗,在此基礎上研究出科學合理的制度作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制度保障,才有利於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持續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結合不同發展階段和不同的實際情況,進行制度的優化,這樣才能保證其合理性和科學性。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需要有制度的支持,同時也需要有文化的引導,因此加強高校創新創業文化的建設是十分有必要的。學校應該加強對創新創業方面的宣傳,同時對於一些優秀的創業團隊和個人要給予積極的鼓勵、技術指導以及資金支持,可以建立相應的激勵制度,例如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專項基金,或設立相關的專項獎學金等。另外,學校也可以開展一些創新創業方面的比賽、活動等,選拔一些優秀的人才;同時還可以開展校企合作,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除了在物質上給予學生相應的支持外,還應該逐步建立專業的指導團隊,通過建立一些幫扶小組或相應社團等,可以對一些有創新創業想法的學生給予技術上的引導和支持,同時對於有突出貢獻的個人及教師可以給予相應地獎勵,這樣就能全面提升高校創新創業的積極性,打造更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和環境,從而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持續發展。
2.5 為學生搭建多元化的創新創業平台
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最終目的還是要應用到實際的市場經濟中,因此加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實踐活動必不可少。高校一方面要結合自身的資源優勢,另一方面要藉助社會資源,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搭建更加多元化的實踐平台。隨著市場經濟中「網際網路+」理念的不斷深入,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也要緊跟時代的發展,以市場經濟環境為依託,為學生打造更多利於實踐的平台。例如高校可以與企業展開相應的合作,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課程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符合市場經濟需求的實踐平台,從而讓學生掌握更多先進的創新理念和創業能力。另外,還可以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學生創業中心等多元化的創業平台,通過各項平台的實踐,幫助學生挖掘創業的敏銳度、強化創新創業思維。同時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還需要學生們不斷互相學習,汲取先進的知識、技能和理念,擴大認知範圍,因此高校可以通過建立一些大學生創業網站、項目交流平台等,讓學生、高校與社會企業之間都能夠交流學習,做到既能引進來,又能走出去,這樣就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信息和方向,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同時對於高校不斷優化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也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2.6 創建人性化的創新創業教育評價指標
在高校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提高其綜合素養,為之後的發展提供更多選擇,實現其自身價值。所以對於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評價就不能僅僅從創業的結果來考核。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在高校中的教育只是其能力培養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所以重點是要從實踐過程出發,結合學生自身能力的提升,來作為衡量標準。在市場經濟競爭中,創業成功不僅與學生自身的能力有關,同時還受到整體的市場環境、經濟發展方向以及整個社會大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所以僅僅以創業是否成功直接評價學生的創業成果,顯然是不科學也不合理的。因此,在創建評價指標的過程中,應該多結合實際情況,採用更加人性化的評價標準。要結合學生不同的基礎、創新創業的項目及不同環節的影響等來綜合評價。另外,要使評價指標更加多樣化,可以通過對比量表、學生的實踐經驗積累、知識、技能掌握情況以及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各項收穫等多個方面,來做出綜合的評判。這樣有利於學生在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實踐的過程以及自身能力的成長,從而幫助學生真正在這一過程中有所收穫,這樣才能實現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真正目的。
3 結語
市場經濟的發展為國家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經濟基礎,也是增強我國綜合實力的重要方面。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正是為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儲備了人才資源,注入了新鮮的力量。現階段,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仍處於初級階段,無論是課程體系、師資力量、平台建設還是相應的制度保障,都需要不斷優化和完善。因此,這就需要高校本身以及社會和政府相關部門都引起重視,針對目前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所面臨的實際困難加以研究和探討,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給予實際有效的支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從而為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參考文獻
肖友平.職業發展視角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9(18):40-43+64.
王馨.大學生創新思想培育與創業能力提升路徑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39(09):150-151.
徐海濤.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現狀問題和培養路徑的研究[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2(03):26-28.
周思寧.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的路徑研究[J].才智,2018(15):114.
周群.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路徑[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5):162.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