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也許孩子並不是調皮,而是安全感缺失!

2023年09月09日

- txt下載

  我家孩子2歲6個月,特別黏人,一刻都不能分開,是不是太缺乏安全感了,該怎麼處理?
  專家表示,0-3歲的孩子適當粘人並不是壞事,但過於粘人或完全不粘人就需要警惕:可能是由於孩子出現過多的分離焦慮,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
  哪些行為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幼小的孩子為何會缺乏安全感?
  家長做了什麼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家長應該怎樣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1.暴躁
  安全感缺乏的孩子往往非常暴躁,這主要體現在和小夥伴玩耍的過程中:他們稍不順意就會對身邊的夥伴拳腳相加,很容易和小夥伴產生暴力衝突。如果這個時候有大人勸告,他們會把仇恨轉移在大人身上,但由於知道打不過大人,他們往往會選擇大聲哭鬧。
  2.極度認生
  缺乏安全感所造成的認生是極度認生,比如在有陌生人的時候低著頭,眼睛四處觀望或者不停地擺動小手等一些不自在的舉動。
  3.喜歡吮吸手指
  一般來說,孩子吮吸手指都是想要尋求安慰。當環境讓他們沒有安全感時,他們就會通過吮吸手指的方式來尋求自我安慰。這種行為在3-5歲的孩子中最為常見,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擁有一定的主觀意識,並且會對不同的環境狀況作出反應,但也因為年幼,而不懂得掩飾自己本能的暴露。
  4.粘媽媽
  媽媽是最能夠給孩子安全感的角色,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喜歡整天粘著媽媽。當然,其他親人照顧的時候他們往往也會表現得很乖,但一旦看到媽媽,便會粘著不放。媽媽離開一會兒他們就會變得非常緊張,大哭大鬧,誰都勸不住。
  5.睡覺不踏實
  孩子總是睡覺不踏實,表現為喜歡抱著大人或者經常看自己的身邊有沒有人,基本上就可以判定為孩子缺乏安全感了,因為睡覺是最需要安全感的時候。
  安全感是心理需要中的第一要素,是人格中最基礎、最重要的成分。通俗來講就是一種感覺、一種心理;對孩子而言,就是讓他覺得心裡有底。那麼這種安全的感覺來自於哪裡呢?
  安全感來自於哪裡?
  美國心理學家HarryHarlow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恆河猴代母實驗:給剛出生的小猴子兩個代理媽媽,一個媽媽是鐵絲網+紙盒腦袋+奶瓶;另一個是鐵絲網外裹了一層絨毛布,外加一個猴媽媽樣子的腦袋。當實驗者故意給它一些驚嚇時,它會立刻飛奔到絨毛媽媽身邊尋求保護。而那個鐵絲網奶媽,除了肚子餓的時候不得不去光顧一下,小猴子壓根不搭理它。
  和其他哺乳動物一樣,當嬰兒也不具備照顧和保護自己的能力時,他們非常依賴成人的照顧和保護。因此,嬰兒需要通過哭泣、粘人、尋覓來獲取父母的關注和保護。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安全感的建立是在幼年,特別是一歲之內,這時安全感的建立是從父母,特別是母親那裡獲得的。
  如果父母總是在嬰兒身邊,給予他關注和回應,那麼嬰兒就會感覺到被愛、安全和自信,然後開始探索周圍環境、發展社交技能;如果父母並非如此,嬰兒會感到焦慮,並開始採取從尋找、跟隨到哭鬧、尖叫等一系列行為,試圖找回自己的父母;這樣的行為會持續一陣子,直到嬰兒覺得父母不會再回來了,他就會停止,並陷入難過和絕望。
  所以嬰兒安全感的來源,就是他能否得到父母足夠的陪伴、關注和回應。
  很多人長大後一直在尋找讓他們有安全感的人,其實就是因為內在安全感缺乏,才要尋找嬰兒時期缺失的那個理想化的父母。
  安全感缺乏,會導致孩子膽怯、畏生、敏感、內向而不愛交往、偏激而固執等一系列心理問題的外部表現。如果在嬰兒期得到了比較充分安全感的滿足,那麼到了3-5歲,隨著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孩子會逐漸不再依賴父母、而是依靠自己內心的安全感生活。
  因此,父母的影響特別重要,父母們需要在孩子的幼年小心地呵護孩子的安全感;相反,如果父母有損害孩子身體和心理健康的言行將直接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孩子受到的傷害是來自身心兩方面的。父母損害孩子身體或者心理都會直接給孩子帶來傷害。當孩子的生理需求或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時,都會感到環境的不確定和難以控制,從而缺乏安全感。
  在生理方面,父母的不當行為可能有:
  打孩子、把孩子趕出家門、鎖在外面,遺棄或者弄丟孩子並導致得不到生存保障,穿太熱或穿太少、生病了不管他、家裡的生活設施有問題不去管,以及其它一切讓孩子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滿足的行為都是父母讓孩子身體健康受到損害的不當行為。
  然而,更多的父母則是在心理層面出了問題:
  不能和孩子建立並維持有安全感的親子關係。
  1.打罵孩子、冷暴力、過早讓孩子獨自睡覺、不辭而別、把孩子寄養、離婚又不和孩子說明白等等。這些都會讓孩子擔心自己會被拋棄。
  2.忽視孩子、在孩子表達感受時直接否定他等等,也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重要。
  3.挑剔孩子、羞辱孩子、把孩子跟別人比較、變味地誇獎孩子等等,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差勁。
  4.包辦家裡的所有事務,過於追求完美,而不讓孩子有機會插手,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無能。
  5.夫妻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甚至邊吵邊提孩子的名字,會讓孩子以為是自己的原因導致了父母爭吵,而感到內疚
  6.夫妻任何一方情緒多變,讓孩子受到驚嚇,甚至拿孩子出氣、向孩子求援,把沒安全感的症狀傳染給孩子。
  以上,都能夠讓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可以稱之為讓孩子心理健康受到損害的不當行為。
  怎樣幫孩子建立安全感
  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有被愛的感覺。當然,給予孩子安全感也不是無跡可尋:
  ●不要總是大聲對孩子說話。
  ●不要說媽媽不喜歡你了、大灰狼要把你抓走了這樣的話來嚇唬孩子。
  ●只要在安全範圍內,當孩子對某件事物興趣濃厚時不要輕易打斷他。
  ●在一段時間裡,放下一切去傾聽孩子,了解他的內心真實感受。
  ●如果孩子粘人,就讓他去粘吧,讓他感受到父母足夠的愛意。
  結
  語
  為人父母,我們要盡全力保護孩子健康成長,因此,當孩子受到傷害和驚嚇時,父母要及時出現在身邊,告訴他剛才的危險已經過去了。儘管我們都在努力學習想要成為更好的父母,但是我們仍然會犯錯:面對調皮的孩子,我們有時會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會著急、會發火、會大吼,但這太正常不過了。
  腦神經科學家認為,一味的自責會讓我們充滿壓力,如果總是負荷很重,又怎麼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呢?所以,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首先需要父母給自己一個安全空間,然後把這種安全感傳遞給孩子,陪伴孩子,使其成為一個被愛環繞的孩子。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