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採購過程滲透稅收管理(1)

2023年10月04日

- txt下載

採購環節納稅籌劃的核心是合法地利用相關稅收政策設計業務過程,實現為企業減輕稅負的目的。繼前兩期探討的「利用稅收政策設計採購方式」和「加強合同管理規避稅收風險」的話題,本期將結合案例具體介紹採購環節的幾種節稅方式。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管理,從國內到國外,每一個成功的企業背後都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機制,管理是公司得以長足發展的手段。從美國微軟、IBM等國際著名企業到中國的海爾,每一家成功企業都有自己的管理體系,大家學習的海爾模式,實際就是學習海爾的管理方式,通過管理使企業得以規範發展,提高競爭能力,逐步走向國際市場,成為國際著名企業是每一家有遠大企圖心的企業的成功路徑。
  目前由於企業都很重視管理,將管理滲透到公司的每個部門。如營銷的管理、採購的管理、員工的管理、財務管理等。甚至對公司的每一項業務都進行了管理,如固定資產的管理、車輛的管理、原材料的管理、費用控制管理等。公司的每一個環節幾乎都存在著管理,不同的管理方式具有不同的目的。如採購的管理主要是為了保證原材料的最低價格,保質、保量按時供應,保證生產部門工作的順利進行。生產的管理是為了保證在最低的成本下,生產出質量最好的產品等等。無論怎樣管理,其目的都是:規範運作、規避風險、做大做強。
  但目前企業最缺乏的一種管理就是稅收管理。前面我們與大家談到:稅怎麼交不是看賬怎麼做,而是看業務怎麼做。業務部門產生稅,財務部門交納稅。只有加強業務過程的稅收管理,才能真正規避稅收風險。因此,業務過程是稅收產生的根源,同時稅收風險也是業務過程產生的。要規避風險只能從設計業務過程入手,任何財務上的避稅手段都會導致偷稅、漏稅。所以,加強業務過程的稅收管理格外重要。
  所謂「稅收管理」就是公司運用管理手段,制定各種制度,對公司的經營過程加以控制,來達到規範納稅行為、規避稅收風險的目的。怎樣加強企業採購過程的稅收管理呢?
  
  定點採購節稅
  
  【案例1】
  
  某公司一司機開車到加油站去加油,拿著發票回來到財務部門報銷。
  財務人員:「你怎麼不取得增值稅發票,而取得一張普通發票呢?取得增值稅發票可以抵扣17%的增值稅,普通發票可不行。」
  司機:「加油站哪有增值稅發票?」
  
  【分析】
  加油站真的沒有增值稅發票嗎?我國稅法明確規定:全國的加油站必須是一般納稅人,不得是小規模納稅人,都有增值稅發票。但是,根據增值稅發票的管理規定,增值稅發票都是由財務部門來管理的。通常,加油站的窗口都不會放著增值稅發票。司機又不可能到加油站加油,再到石油公司財務部門開增值稅發票。這樣就導致司機在窗口加油時就得不到增值稅發票;公司也得不到17%的進項稅抵扣,給公司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企業通過經營賺錢是很不容易的,要付出很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一張發票就能節省17%的稅,為什麼不取得?只能說明缺乏稅收管理。其實解決這一問題非常簡單。
  
  【籌劃】
  方式1:公司可以找一家臨近的加油站與其進行長期合作,將公司所有的車輛都統一到該加油站加油。並要求對方每個月進行一次貨款結算,同時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這樣一來,既可以達到購油的目的,又可以取得增值稅發票,可謂一舉兩得。
  方式2:公司統一到石油公司大批量購買油票並開據增值稅發票。司機持油票到加油站加油,這樣既可取得專用發票,又可以為公司節省17%增值稅。
  
  【案例2】
  某公司辦公室主任到商場購買辦公用品或者勞保用品後將發票送到財務部門報銷。
  財務人員:「為什麼不取得一張增值稅發票?」
  辦公室主任:「我們這次的採購量少,商場不給開增值稅發票。」
  
  【分析】
  事實上,根據稅法規定:銷售額超過180萬元的商業單位,必須要到稅務機關申請一般納稅人並可以取得增值稅發票。一般商場的年銷售額都在180萬元以上,因此,各大商場都有增值稅發票,只不過取得時要比取得普通發票的難度要大一些。其實,公司只需稍作調整就可以節省17%的增值稅。
  
  【籌劃】
  公司制定統一規定:以後該公司的辦公用品等實行統一採購,到指定的商場購買,每月與商場進行一次貨款的結算,並由商場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這樣一來,既可以得到17%的進項稅抵扣,又可以與商場協商,根據購買金額獲得一定的價格優惠。
  從以上兩個簡單案例可以看出,目前內資企業往往只重視經營管理,忽視稅收管理。只知賺錢,不知省錢。沒有稅收管理的經營活動往往賺不到錢。舉個簡單例子:某公司購進10萬元貨物,對外銷售15萬元,公司盈利5萬元。很多業務部門認為,這5萬元是他們為公司賺到的錢,至於將來要從這5萬元中扣除多少交稅就是財務部門的事了。業務部門很少關心做這項業務時取得了怎樣的發票,會對經營的最終結果產生什麼影響。
  這種業務與財務「堅壁清野」的觀念,使我們企業在稅收上蒙受了很大損失。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必須加強公司內部的稅收管理,通過管理來規範業務行為,讓業務部門按照稅法的規定做業務、簽合同,這樣才可以有效減輕公司的稅負。
  別人買材料,我「埋單」?
  
  【案例】
  山東某工程局2004年5月承包了濟南某商場的建設工程,合同標底為2.2億元。根據預算,在施工中需要購買施工材料共計1.8億元。商場財務部門為了少交稅,對整個工程進行了分析:如果商場與工程局簽訂的承包合同為「包工包料」,那麼商場在決算時,應將3%的營業稅計入工程款中付給工程局,商場要承擔這部分稅收,既1.8億元×3%=540萬元。工程局要為商場開具2.2億元的工程發票。
  如果商場與工程局簽訂的承包合同為「包工不包料」,由商場來負責購買施工材料,商場不用將營業稅540萬元付給工程局,工程局也不用給商場開具2.2億元的發票,只需要開2.146億元發票即可,這樣可以少交540萬元的稅,對工程局來說也沒有什麼損失。於是,商場就按照「包工不包料」的方式與工程局簽訂了合同。一切按計劃推進。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