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古風音樂發展潮流的研究現狀

2023年10月03日

- txt下載

當前, 網際網路上流行一種被稱為“古風音樂”的音樂文化形式, 這一音樂文化形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和壯大, 吸引了一大批80後、90後和00後青少年學生。雖然, 對於“古風音樂”尚無統一的定義, 但參考百度百科的解釋, 可以對古風音樂已達成共識的特點概括如下:古風音樂是21世紀新出現的一種音樂風格, 注重旋律的優美, 多採用民族樂器來演奏, 歌詞講求古典雅致、措辭整齊。區別於搖滾等流行樂的金屬質感, 以及古典音樂的歷史厚重感, 古風音樂自有其獨特飄逸的中國式美感, 常在音樂中夾雜念白, 讓人仿佛回到了小說中描寫的古風場景。
一、古風音樂的發展現狀
當下的青年一代, 是以網際網路的數字語言為“母語”的“數字原住民”, 網絡成為他們重要的生存空間, 網絡改變了青年一代的思維方式和日常生活。與惡搞、吐槽、彈幕、網絡語言、小清新等網絡文化現象相比, 網絡古風音樂因其“復古”性而引人注目。
1.古風音樂影響效應的發展歷程
對於當今的網絡社會來說, 古風音樂只是一種網絡音樂文化現象。但是, 對於廣大青少年來說, 夢幻唯美的古風音樂卻令人神往。他們從古韻與通俗元素結合的古風歌曲中, 從線上與線下相互呼應的古風音樂會中, 從快速發展壯大的古風社團中, 接受古風音樂的薰陶, 成為古風音樂的積極受眾和生產者, 形成網際網路上的古風愛好者群體, 即“古風圈”。
2013年國慶節, 在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金陵·秦淮夢古風文化節”通過兩場古風原創音樂會第一次將古風音樂的表演活動空間從網絡平台轉移到現實舞台, 引發流行音樂界乃至文化界對古風音樂的廣泛討論, 並將古風音樂的影響力迅速擴延至全國。2014年, “太古遺風·2014古風十年音樂會”在北京、武漢、西安、寧波和成都五座城市巡演, 形成空前盛況。2015年7月, 在原創音樂網站5sing上, 汐音社眾籌致敬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古風專輯, 以近百萬的募集資金創下5sing的眾籌記錄。2016年1月29日, 一個名為“古風朗誦音樂會《覓得浮生半日閒》”的眾籌項目上線, 用10分鐘的時間獲得了超過12萬元的票房。2016年9月16日, 在北京鳥巢舉行的“心時紀·2016鳥巢大型國風主題演唱會”將古風音樂定位為國風音樂獲得轟動效果。2017年11月26日, 在北京居庸關長城舉行的“祈年紀國風公益主題音樂會”更是以“以歌為祈, 大國風行”為主題, 讓公益事業與國風音樂一道風行全國, 向公益獻禮, 向國風致敬!
2.古風音樂的主要網站和創作團隊
古風音樂網站是致力於古風音樂宣傳和推廣的古風門戶網站, 主要收集並整理網絡古風音樂資源 (原創古風歌曲、古風填詞和翻唱歌曲、古風廣播劇、古風視頻等) , 挖掘和傳承古風文化內涵, 密切關注和探索古風音樂的發展方向和模式。同時, 古風音樂網站還積極推動古風音樂創作團隊、古風音樂人之間的交流。古風音樂網站以古風音樂人和創作團隊訪談、古風音樂作品盤點、發展模式和方向探討、古風音樂播放為基本內容, 一般設置古風專訪、古風作品、古風生活、古風覓影、古風團隊、古風連結等欄目。
目前, 網際網路上從事古風音樂創作的主要組織有墨明棋妙、鸞鳳鳴、千歌未央、漢樂府、滿漢全席、平紗落雁等50多個團隊, 較為有代表的古風音樂歌手有心然、河圖、音頻怪物、H ITA、董貞、小曲兒、柯捷銳、少司命、慕寒、東籬等50多位。這些古風音樂生產者主要分布在全國的一、二、三線城市中, 以業餘創作、演唱或演奏為主, 以網上遠程聯繫方式為團隊組織的主要形式。他們憑著滿腔的熱情和摯愛從事古風音樂的生產、傳播和推廣活動。由於網絡古風圈沒有制度化的門檻設置, 因此, 古風音樂的生產者 (創作者、演唱者、演奏者) 往往從受眾 (聽眾、觀眾) 中產生。2017年8月, 深窗網發布了“2017最紅的古風歌手排行榜”[1]並推介了最受歡迎的前十名古風歌手, 他們每人都有若干自己的代表作和專輯, 對廣大古風音樂愛好者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古風音樂發展潮流的研究現狀
當前, 古風音樂的創作以自發組織和業餘創作為主, 發展還很不成熟, 學界對古風音樂的研究也很少, 主要表現在對古風音樂的概念和價值探討、特徵分析、文化解讀和傳播研究四個方面。
1.古風音樂的概念和價值探討
當前, 由於古風音樂尚無統一的概念, 所以幾乎每一篇探討古風音樂的文獻都會對其基本概念進行分析和歸納。其中, 周顯寶和熊楚月對古風音樂的源流與類型進行了考辨, 但沒有形成確切、清晰的概念, 而是對古風音樂的形成過程進行了跟蹤分析[2]。
此外, 還有少量文獻對古風音樂發展的意義和價值進行了簡單的探討。王愛苹認為古風音樂的發展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回歸與重生[3];李雅欣和歐陽國婷從消費文化i的視角分析了古風歌曲的文化性質, 認為古風歌曲反映了當代的消費者在新視角下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創新但需要在版權保護方面進行規範[4];侯冬意認為古風歌曲是詩、詞、賦等藝術形式的發展, 是一種富有古典美的、雅俗共賞的藝術[5];談夢倩認為古風歌曲是對古典文學母題和藝術的借鑑與發展, 促進了古典文學的傳播與發揚[6,7];王宇晴從新媒體文化產業的視角分析了古風音樂的發展現狀, 認為古風音樂將會形成從國內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產業[8]。
因此, 現有文獻的基本認識是:古風音樂的發展對中華傳統文化和古典音樂藝術的傳承以及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但需要加強版權保護和規範的市場培育。
2.古風音樂的特徵分析
當前, 關於古風音樂特徵研究的文獻也很少, 一般是對歌詞特徵和曲式形態進行簡單的探討。李甜從“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 ii”視角探討了古風歌詞對古典語詞意象、語篇意境、母題要素的加工和創作特徵, 認為古風歌詞的詞作者們有意識地運用了互文性的修辭手法, 以一當十, 以少總多, 喚起讀者潛藏的歷史文化記憶, 創造出深沉豐厚的審美意蘊[9]。靳莎莎對古風音樂在調式、配器、節奏、詞作和旋律方面進行了淺析, 認為古風音樂在詞作方面常使用新體詩、帶有古風韻味的詩詞或古詩的改編歌詞, 在曲作方面多用五聲調式、與詞韻融合的非單一節奏、悠揚委婉的旋律, 在配器方面多用傳統民族樂器, 使作品表現出古色古香的民族文化色彩[10]。歐陽國婷和李雅欣對古風歌詞的藝術特點進行了總結, 認為古風歌詞善於對古詩詞進行引用和化用, 對古典意象進行繼承和創新, 使歌詞產生陌生化審美效果, 通過含混、隱喻等表現手法使歌詞意境朦朧化, 給人留下遐想空間[11]。侯冬意對古風歌曲創作中的不良現象進行了歸納, 認為古風歌曲存在歌詞冗長, 千人一面;只書歷史, 不寫當代;詞藻堆砌, 功力不足;語言晦澀, 難以記唱等缺陷[5]。姚婷婷對古風音樂的曲式形態特徵進行了簡析, 認為古風音樂以五聲民族調式和民樂伴奏為基礎, 採用旋律豐富、節奏規整、速度平緩的曲式形態, 使古風音樂體現出唯美、流暢、婉轉的古韻[12]。姚婷婷對古風歌曲的歌詞特徵進行了淺析與歸納, 認為獨具匠心地古詩詞選用、改編和模仿, 別開生面地古風念白, 內斂含蓄地情緒表達是古風歌詞創作的突出特徵[13]。
綜上所述, 古風歌詞的創作來自古詩詞的引用、改編和模仿, 採用押韻、對仗、隱喻、含蓄、內斂等表現手法, 使歌詞以韻文的形式表現出意境朦朧的審美效果, 喚起受眾潛藏的歷史文化記憶, 留下無限的遐思。古風音樂的曲譜創作以民族五聲調式和民族樂器伴奏為主, 旋律與歌詞意境協調起伏, 節奏按歌詞韻律規整行進。同時, 古風音樂還吸納了傳統的文案、念白等戲曲表現手法, 使古風音樂表現出唯美、雅致、古色古香的格調和魅力。但是, 古風音樂作品存在歌詞冗長、內容空乏、詞藻堆砌、語義含混、難以記唱等缺陷。
3.古風音樂的文化解讀
文化解讀是當前古風音樂研究的重點內容, 研究文獻不多, 但研究的層次相對深入。李雅欣和歐陽國婷認為古風音樂是在受眾欣賞的過程中創造的文化成果, 是一種消費文化[4]。柳梨認為古風音樂的興起是傳統詩詞文化、音樂文化和視覺文化的回歸與延續[14]。周顯寶和熊楚月從文化藝術視角對古風音樂進行了較深入地剖析, 認為古風音樂是草根文化背景與多元審美的追求, 但對作品良莠不齊、盲目崇拜偶像、市場規範欠缺等現象應當引起重視[2]。馬梅和陳秋媛以及劉志昊和姜婷婷從青年亞文化iii視角對古風音樂發展的文化意義進行了探討, 認為古風音樂屬於青年亞文化的一種典型, 其組織化和圈子化傳播不斷壯大引領了一場網絡風潮, 通過與主流文化互相影響促使社會向著多元、包容的方向發展, 形成對文化的補充和添彩[15,16]。孫煒博從文化批判的視角對古風音樂進行了探析, 認為古風音樂具有自覺傳承古典傳統文化藝術的特點, 但存在雷同化、空乏化、原創性不足、遠離當下、受限於網絡、隨意解讀甚至誤讀傳統文化等缺陷[17]。
綜上所述, 古風音樂是一種在草根文化和多元審美追求的驅動下形成的消費文化, 處於青年亞文化的地位。雖然古風音樂具有自覺傳承傳統文化藝術的作用, 但同時也存在作品內容空乏、遠離當下現實、盲目崇拜偶像、市場規範欠缺、隨意解讀甚至誤讀傳統文化的問題。
4.古風音樂的傳播研究
對古風音樂的傳播方式進行研究的文獻非常少。薛冬艷從網絡傳播和現場表演的角度對古風音樂作品及其創作團隊和人員的現狀進行了較深入地考察, 認為古風音樂是中國當代城市文化中的一種小眾音樂文化現象, 對擁有高等知識水平和尖端科技能力的青年一代有重大影響, 也為傳統音樂提供了一個可以借鑑的發展方向, 古典性、民族性與現代性的結合使得古風音樂有可能形成典型的風格甚或流派, 在當代中國音樂領域占據一席之地[18]。溫虹青認為新聞媒體可以擴展古風音樂的影響力和影響範圍, 科學引導創作與發展, 使古風音樂更適合做中國文化的載體, 凸顯中國思想內涵[19]。童鼎陽對古風音樂在現代媒介環境下的生產方式、傳播途徑及其對中國古典文化的傳播效果進行了研究, 認為古風音樂是中國古典文化在現代媒介環境下的表征, 對其受眾群體可以有效地傳播中國古典文化, 但需要引導受眾認識真正的中國古典文化、學習古典文化[20]。
綜上所述, 古風音樂通過網絡擴散、現場表演和新聞媒體傳播對其受眾有重大影響, 可以為傳統音樂發展方向提供借鑑, 凸顯中國思想內涵, 有效地傳播中國古典文化, 但需要引導受眾認識真正的中國古典文化、學習古典文化。
三、結語
當前, 古風音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發展, 現有的研究對古風音樂的基本概念、發展現狀、主要特徵和文化功能進行了跟蹤和初步探析, 為進一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目前的古風音樂正處於自發的無序發展狀態, 無論是創作、發布、傳播的議程設置還是生產、發售、消費的市場規範等環節都需要相關管理跟進。當前更緊要的是隨著古風音樂的進一步發展, 其對青少年古風音樂愛好者的影響作用將日益提升, 尤其是對在校中學生的影響更為嚴重, 因為在校中學生的辨識力和鑑賞力都遠未成熟。因此關於古風音樂的產生與發展緣由和古風音樂對在校中學生的影響方面研究具有非常迫切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深窗網.2017最紅的古風歌手排行榜十大最受歡迎的古風歌手介紹[EB/OL]
[2]周顯寶, 熊楚月.民間文藝復興:草根樂風與多元審美中國網絡古風流行音樂考察與研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 (音樂與表演) , 2016 (1) :101-110.
[3]王愛苹.找尋歌聲中的“完整自我”由古風音樂談自覺民族文化意識的甦醒[J].安陽師範學院學報, 2014 (3) :142-145.
[4]李雅欣, 歐陽國婷.消費文化視角下的古風流行歌曲[J].文學教育 (下) , 2015 (5) :050-051.
[5]侯冬意.試論古風歌曲的起步於現狀及前景[J].文學教育 (上) , 2015 (11) :104-107.
[6]談夢倩.古風歌曲對古典文學母題的借鑑與發展[J].文學教育 (上) , 2017 (6) :089-091.
[7]談夢倩.古風歌曲對古典文學藝術的借鑑與發展[J].文學教育 (上) , 2017 (9) :096-098.
[8]王宇晴.從新媒體文化產業看古風音樂發展現狀[J].文學教育 (上) , 2017 (10) :083-085.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