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中醫治療銀屑病大全

2023年10月18日

- txt下載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紅斑鱗屑性皮膚病。以紅色丘疹或斑塊上覆有多層銀白色鱗屑為臨床特徵。1984年我國普查了城鄉居民574萬餘人,查到患者9582人,患病率為1.56‰,其中城市患者患病率高於農村,高寒地區高於溫暖地區,總的發病率在我國為0.123%。男女老幼皆可發病,但以青壯年為多,男性略多於女性。發病有明顯的季節性,多冬季發病或加劇,夏季自行痊癒或減輕,若病久則無季節之分。男女老幼皆可發病,以青壯年為多見。本病病程長,愈後易復發。銀屑病的發生與遺傳,感染,免疫等因素有關,認為是一種多基因控制的疾病,同時也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導致角質形成細胞的增殖加快,形成多層的銀白色鱗屑。
本病相當於中醫病名國家標準的「白疕」,也屬於「松皮癬」、「乾癬」等病的範疇。中醫認為本病多由內因稟賦血熱之體,生風生燥,肌膚失養而成。初期多夾有風寒或風熱之邪的侵襲,以致毛竅閉塞不通,氣血運行不暢,阻於肌表而生;或濕熱內蘊,外受風濕,內外合邪,痹阻經絡,阻郁肌膚而發;或病久風寒、風熱、濕熱之邪已化,而氣血耗傷,血虛風燥,肌膚失養更為顯露;或因營血不足,生風生燥,經絡阻隔,氣血瘀滯,肌膚失榮而病生;或因肝腎不足,沖任失調,更使營血虧損;少數調治不當,兼感毒邪,熱毒流竄,入於營血,內侵臟腑,造成氣血兩虛的證候。綜上所述,本病因血分伏熱,風邪外客,風熱相搏,發於肌膚,皮色潮紅、起屑;邪郁化火,耗傷陰血,化燥生風,肌膚失養,皮屑乾燥疊起白屑;病久絡脈不宣,氣血凝滯則皮疹增厚,色呈暗紅,日久不消,纏綿難愈。其病位在肌膚,與肝、腎有關;其病性以濕邪、血熱實證為主,部分夾有血虛、陰虛之證。
【辨證用方】
銀屑病的辨證,重在辨別血熱風燥、血虛風燥、瘀滯肌膚、沖任不調、熱毒夾濕、風濕痹阻、熱毒傷陰證。以發病急,皮疹呈點滴狀、錢幣狀的紅斑丘疹,色深紅或鮮紅,篩狀出血點明顯,鱗屑多,瘙癢,常有同形反應,新疹不斷出現,多為血熱風燥證;病程日久,皮損不擴展,或僅有少許新疹出現,疹色不鮮紅,鱗屑乾燥,口乾咽燥,或頭暈眼花,多為血虛風燥證;以病期較長,反覆發作,皮損肥厚,呈錢幣狀、塊狀,少數蠣殼狀,色紫暗,覆蓋較厚乾燥銀白色鱗屑,不易脫落,或伴關節不利,口乾不欲飲,多為郁滯肌膚證;以產後發病,周身皮損呈丘疹與斑片,色鮮紅或淡紅,覆蓋銀白色鱗屑,多為沖任不調證;以發病急驟,迅速泛發大片紅斑,斑上密集針尖至粟粒大小,黃色膿皰,皰壁薄,破後融合成片,結痂與鱗屑相兼附於表面,皮膚皺摺處濕爛膿痂,多為熱毒夾濕證;以皮損呈紅斑,丘疹,上覆銀白色鱗屑,刮後見點狀出血,有時可見膿皰,關節腫脹疼痛,屈伸不利,多見於手指、足趾末節關節,多為風濕痹阻證;發病急驟,全身及面部皮損呈瀰漫性紅斑,觸之灼熱,壓之褪色,鱗屑呈大片脫落,伴高熱煩躁,多為熱毒傷陰證。其治療應根據血熱風燥、血虛風燥、瘀滯肌膚、沖任不調、熱毒夾濕、風濕痹阻、熱毒傷陰證的不同選用針對性的治療方法。由於本病多伴有氣機阻滯,故應在辨證用藥時適當加以活血通絡的藥物。由於發病與年老體弱有關,故在祛邪的同時應適當加以扶正。
⒈ 血熱風燥證
主症:皮損鮮紅,皮疹不斷出現,紅斑增多,颳去鱗屑可見發亮薄膜,點狀出血,有同形反應,伴心煩口渴,大便干,尿黃,舌質紅,舌苔黃或膩,脈弦滑或數。
治法:涼血祛風。
(1)竹葉石膏湯(《傷寒論》)合黃連解毒湯(《外台秘要》)
[組成與用法]竹葉15g,石膏30g,半夏9g,麥門冬15g,人參5g,粳米15g,甘草3g,黃連9g,黃芩6g,黃柏6g,梔子9g。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佐養陰祛風。
[加減應用]若血熱明顯者,可去人參、麥門冬;若濕盛熱輕者,可去黃檗,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利濕之功。
[臨床報道]張鳳娥等用此方治療銀屑病83例。結果總有效率為92.31%,並發現此方能明顯降低患者PASI積分和改善銀屑病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中醫藥學刊,2004,8)
(2)涼血地黃湯(《外科大成》)
[組成與用法]生地12g,當歸10g,赤芍15g,黃連10g,枳殼10g,黃芩8g,槐角10g,地楡10g,荊芥10g,升麻5g,花粉15g,甘草5g。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毒。
[加減應用] 血熱型,加生地黃、白茅根、紫草、牡丹皮、黃芩;血燥型,加雞血藤、生熟地黃、何首烏、麥冬;血瘀型,加桃仁、三棱、莪術、雞血藤,減輕涼血藥劑量。
[臨床報道]夏智波用此方加減治療銀屑病64例,取得滿意療效。(甘肅中醫學院學報,1998,6)
2.血虛風燥證
主症:皮損色淡,部分消退,鱗屑較多,伴口乾,便干,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緩。
治法:養血祛風,滋陰潤燥。
白疕二號方(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雞血藤、生地黃、土茯苓各50g,當歸、丹參、蜂房各25g,麥冬、天冬各15g。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養血潤膚,活血散風。
[加減應用] 進行期紅斑明顯者,加生石膏、知母、皮損肥厚者,加丹參、三棱、莪術;紅斑色淡者,加當歸、何首烏;咽痛者,加玄參、板藍根;瘙癢明顯者,加苦參、白藜蒺;便秘者,加大青葉。
[臨床報道]張志禮採用白疕方治療銀屑病200例,臨床痊癒126例,基本痊癒71例,顯效3例。(中華醫學雜誌,1974,4)
3. 瘀滯肌膚證
主症:皮損肥厚浸潤,顏色暗紅,經久不退,舌質紫暗或見瘀斑、瘀點,脈澀或細緩。
治法:活血化瘀,祛風止癢。
(1)桃紅四物湯(《醫宗金鑒》)
[組成與用法]熟地黃12g,當歸9g,白芍藥9g,川芎6g,桃仁9g,紅花6g。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養血活血。
[加減應用]發於胸脅者,加柴胡、川楝子;發於頭額部者,加白芷、菊花、金銀花;發於肩背部者,加桑枝;發於尾骶及外陰者,加柴胡、枳殼;納差者,加白朮;眠差者,加夜交藤。
[臨床報道]葛明採用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銀屑病38例,療效明顯優於青黛丸對照組20例。(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98,5)
(2)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
[組成與用法]桃仁12g,紅花9g,生地黃9g,川芎5g,赤芍6g,牛膝9g,桔梗5g,當歸9g,柴胡3g,枳殼6g,甘草3g。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加減應用]體質壯實者,加大黃;年老體弱者,加生黃芪、黨參;病變位於頭面者,加白芷、金銀花;位於上肢者,加片薑黃;位於下肢者,加牛膝。
[臨床報道]王得軍採用血府逐瘀湯治療銀屑病15例取得滿意療效。(中華實用中西醫雜誌,2004,15)
4.沖任不調證
主症:皮損發生與經期、妊娠有關,多在經期、妊娠、產前發病或皮損加重,少數經後、產後發病,周身皮損呈丘疹與斑片,色鮮紅或淡紅,覆蓋銀白色鱗屑,伴微癢,心煩口乾,頭暈腰酸,舌質紅或淡紅,苔薄,脈滑數或沉細。
治法:養血調經
二仙湯(經驗方)合四物湯(《局方》)
[組成與用法] 當歸、赤芍、熟地、首烏、仙茅、仙靈脾、女貞子、旱蓮草、菟絲子、徐長卿、知母。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 養血調經,調攝沖任。
[臨床報道] 黎學英用二仙湯治療銀屑病,取得滿意療效。(甘肅中醫,2001,3)
5.熱毒夾濕證
主症:發病急驟,迅速泛發大片紅斑,斑上密集針尖至粟粒大小,黃色膿皰,皰壁薄,破後融合成片,結痂與鱗屑相兼附於表面,皮膚皺摺處濕爛膿痂,伴發熱面赤,心煩口渴,便秘尿黃,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或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
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鑒》)
[組成與用法] 銀花、野菊花、蒲公英、黃芩、梔子、車前子、澤瀉、苡仁、竹葉、土茯苓、生草。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瀉火化濕
[加減應用] 血熱盛者,加紫草、生槐花、黃芩;夾有濕邪,加茵陳、黃柏、薏苡仁;血瘀重,加赤芍、紅花、莪術;風盛癢者,加白蒺藜、烏梢蛇、牛蒡子。
6.風濕痹阻證
主症:皮損呈紅斑,丘疹,上覆銀白色鱗屑,刮後見點狀出血,有時可見膿皰,關節腫脹疼痛,屈伸不利,多見於手指、足趾末節關節,舌淡苔薄白膩,脈弦滑或濡。
治法:活血通絡
獨活寄生湯(《千金要方》)
[組成與用法] 獨活、桑寄生、秦艽、防風、桂枝、威靈仙、當歸、川芎、牛膝、赤芍、雞血藤、土茯苓、生草。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 活血通絡.祛風除濕
[加減應用] 血熱盛者,加紫草、生槐花、黃芩;夾有濕邪者,加茵陳、黃柏、薏苡仁;血瘀重者,加赤芍、紅花、莪術;風盛癢者,加白蒺藜、烏梢蛇、牛蒡子。
7.熱毒傷陰證
主症:發病急驟,全身及面部皮損呈瀰漫性紅斑,觸之灼熱,壓之褪色,鱗屑呈大片脫落,伴高熱煩躁,惡寒,心煩,口渴,便秘溲赤。舌質紅絳,苔薄或無苔或有裂紋,脈滑數或弦數。
治法:清營解毒
清營湯(《溫病條辨》)
[組成與用法] 生石膏、生地、赤芍、丹皮、水牛角片、梔子、知母、黃連、連翹、竹葉、生草。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 清營解毒,涼血養陰
[加減應用]血熱盛者,加紫草、生槐花、黃芩;夾有濕邪,加茵陳、黃柏、薏苡仁;血瘀重,加赤芍、紅花、莪術;風盛癢者,加白蒺藜、烏梢蛇、牛蒡子;皮損頭部患者,加全蠍、川芎、藁本;久病陰血虧虛內燥甚者,加玄參、何首烏、熟地黃、黃芪。
[臨床報道] 劉淑花、畢俊英用清營湯加減治療銀屑病。例為門診病人,男22例,女38例,年齡14~49歲,病程2個月~20年。治療結果:治癒23例,顯效25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80%。起效時間大多在1~2周,最快5d,痊癒時間最快50天(山東中醫雜誌,2002,4)
【辨病用方】
銀屑病的辨病治療,要重視三個環節,一是血熱,二是血燥,三是血瘀。治療過程中應予以涼血、養血、活血。
1.白疕湯(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生地、玄參、赤芍、澤瀉各20g,黃芩、甘草、藿香、蟬蛻、三棱各12g,忍冬藤、澤蘭葉各30g,蒲公英50g,山豆根10g,皂角刺15g。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祛風。
[加減應用]脾虛濕盛者,加薏苡仁、茯苓、扁豆、焦白朮、生山藥、白寇仁;瘙癢者,加地膚子、白癬皮、威靈仙、白蒺藜。
[臨床報道]文建國用白疕湯加減治療銀屑病49例,有效率達93.9%(山東中醫雜誌,2002,4)
2.自擬消銀湯(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生地、當歸、何首烏各12g,雞血藤、白癬皮各20g,丹皮15g,土茯苓、白花蛇舌草、板藍根各30g,山豆根9g,生甘草10g。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祛風。
[加減應用] 血熱風燥丹皮者,加黃連、大黃;血虛風燥者,何首烏加量,加生地;血瘀者,加丹參;挾濕者,加茵陳、龍膽草。
3.桂清湯(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茯苓、桂枝、牡丹皮、桃仁、白芍、黃芩、黃柏、生地、熟地、當歸、川芎各15g,黃連10g,黃芪30g。每日1劑,水煎服。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活血
[加減應用]發熱者,加蒲公英、地丁;高熱者,加安宮牛黃丸。
4.清熱活血湯(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 生地、板藍根各12g,金銀花、白鮮皮、苦參、地膚子各10g。赤芍、蚤體各9g。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
[加減應用] 熱甚,口咽乾燥者,加白沙參、玄參、麥冬;夾濕重者,加土茯苓;瘙癢劇烈者,加全蠍、海桐皮;皮損暗紅,觸之覺硬者,加丹參、莪術;體質虛者,加黨參、當歸、黃芪。
[臨床報道] 王氏自擬清熱活血湯治療尋常型銀屑病64例。隨機分兩組。對照組用復方青黛丸,每天3次,每次1包,1個月為1療程。結果:治療組痊癒23例,顯效20例,有效15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80%。(中醫皮膚病性病學,2000,6)
5.涼血解毒湯(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 生地、土茯苓、蚤體各30g,赤芍、丹皮各12g,白茅根、白鮮皮、半枝蓮、虎杖、白花蛇舌草各15g,甘草、威靈仙各10g。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清熱、涼營、解毒。
[加減應用] 進行期紅斑明顯者,加生石膏、知母;皮損肥厚者,加丹參、三棱、莪術;紅斑色淡者,加當歸、何首烏;咽痛者.加玄參、板藍根;瘙癢明顯者,加苦參、白蒺藜;便秘者加大青葉。
[臨床報道] 劉氏自擬涼血解毒湯治療尋常型銀屑病106例,痊癒60例,顯效29例,有效9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92.5%。平均服藥62劑(中醫皮膚病性病學,2000.6)
6.消銀靈(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 當歸、生地、川芎、赤芍、丹皮、白花蛇舌草、黃芩、白鮮皮、白蒺藜、皂角刺、甘草。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加減應用] 血熱型,加銀花、連翹、土茯苓等;血瘀型,加三棱、莪術、紅花、雞血藤等;血燥型,加首烏、麥冬、天冬、元參等。
[臨床報道] 蘇氏等自擬中藥消銀靈系列治療尋常型銀屑病108例,結果:血熱型27例,臨床痊癒19例,有效8例;血瘀型49例,痊癒25例,有效16例,無效8例;血燥型32例,痊癒15例,有效12例,無效5例。(《中醫皮膚病性病學》)
7.銀屑解毒散(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 槐花3g,大青葉、黃柏、紫草各9g,山豆根、僵蠶各6g,白花蛇5條,丹參12g,甘草2g,加工成細粉,分3g包裝,每日服3次,每次3g,飯後開水沖服。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
[加減應用] 血熱風燥者,重用丹皮,加黃連、大黃;血虛風燥者,重用何首烏、生地;血瘀,加丹參;挾濕,加茵陳、龍膽草。
[臨床報道]蘇氏採用銀屑解毒散治療本病,結果總有效率為98.9%。治療結果表明:多數患者隨著臨床症狀和體徵的改善,血液牯度明顯降低,甲皺微循環狀態顯著改善,近期療效較為滿意,遠期療效較為穩定。個別患者有口乾、頭昏、胸悶、心慌、噁心、便溏等輕微不適,不影響治療,減量後緩解或消失。(《中醫皮膚病性病學》)
【對症用方】
斑塊型銀屑病
(1)頑癬靈濃煎劑(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龜板、鱉甲、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玄參、天冬、連翹。濃煎,每日服用50ml。
[功能主治]潛陽散結。
[臨床報道]楊洪浦等用此方治療斑塊型銀屑病有效率達85%(天津中醫,2000,4)
(2)復方參地湯(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生地30g,丹參30g,烏蛇10g,白蒺藜30g,土茯苓30
g,草河車15g,白花蛇舌草30g,三棱10g,莪術10g,茯苓10g,
甘草6g。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臨床報道] 復方參地湯與迪銀片聯合治療慢性斑塊型銀屑病的療效評價。(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1,1)
2.膿皰型銀屑病
(1)氣血兩清湯(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生石膏、水牛角各60g,白茅根、生地、板藍根、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生槐花各30g,紫草、知母、赤芍、丹皮、六一散、制軍各15g,甘草6g。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滋陰。
[臨床報道]高彥偉用此方內服治療膿皰型銀屑病取得滿意療效。(浙江中醫,1997,4)
(2)桂清湯(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茯苓、桂枝、牡丹皮、桃仁、白芍、黃芩、黃柏、生地、熟地、當歸、川芎各15g,黃連10g,黃芪30g。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活血
[加減應用]發熱者,加蒲公英、地丁;高熱者,加安宮牛黃丸
3.尋常型銀屑病
(1)消疕湯(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生地、丹參、七葉一枝花各15g,丹皮、玄參、虎杖、土茯苓各10g,白茅根30g,甘草6g。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活血。
[加減應用]偏於血熱,加青黛;皮損紫暗,加赤芍、桃仁、紅花以增加活血作用。
[臨床報道]吳曉永用此方治療尋常型銀屑病50例,取得滿意療效。(四川中醫,1998,1)
(2)銀屑方(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生槐花、土茯苓、白鮮皮、雞血藤各20g,丹參、石打穿各10g,赤芍15g,甘草3g。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
[加減應用] 急性期,加生地,水牛角;慢性期,皮膚乾燥者,加歸尾,紅花;皮損較厚者,加烏梢蛇、茜草。
[臨床報道] 周聰和、唐仁斌用銀屑方治療尋常型銀屑病53例。治療結果臨床治癒:皮損完全消退,或僅留幾個不明顯的小塊皮損30例;顯效:皮損消退70%以上者9例;有效:皮損消退30%~70%11例;無效:皮損消退30%,或未被控制反而增重3例,有效率94%。治療時間最短3個療程,最長10個療程。(遼寧中醫雜誌,1994,12)
(3)加味四物湯(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 生地、當歸、川芍、赤芍。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養血調血。
[加減應用] 活動期,加清熱涼血的白花蛇舌草、丹皮、蚤休、黃琴;病情穩定後,加行氣散結的羲術、三棱、黃蔑、牡蠍;兼血癖者,加活血化癖的桃仁、紅花、丹參、雞血藤;兼脾虛者,加健脾益氣的黨參、白朮、獲等、炙草;伴咽痛者,加牛芬子、山豆根、元參、麥冬;伴關節痛者,加秦芙、獨活;月經不調者,加益母草、澤蘭。
[臨床報道] 談善慶加味四物湯治療尋常型銀屑病70例。有效率84.3%,痊癒21.4%。(臨床皮膚科雜誌,1994,1)
4.關節型銀屑病
(1)桂枝芍藥知母湯(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桂枝6g,白芍12g,知母10g,白朮12g,防風10g,桑寄生15g,秦艽10g,青風藤30g,甘草10g。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 寒溫並用,祛邪扶正。
[加減應用] 病在上肢者,加桑枝,病在下肢者,加牛膝;關節疼痛較劇者,加制乳香、沒藥;腫脹明顯者,加防己、蒼朮;關節屈伸不利者,加伸筋草、絡石藤;熱盛者,加生石膏、黃柏;伴腰膝疼痛者,加杜仲、川斷;有月經不調者,加仙茅、仙靈脾各;氣虛者,加黃芪、黨參;血虛者,加當歸、雞血藤。
[臨床報道] 田學文桂枝芍藥知母湯治療關節型銀屑病46例。臨床治癒:關節疼痛、腫脹消失,活動功能正常,實驗室檢查正常,皮損完全消失或消退95%以上者。好轉:關節疼痛、腫脹減輕,活動功能好轉,實驗室檢查有改善,皮損消退50%以上者。未愈:關節疼痛、腫脹及實驗室檢查無變化,皮損消退不足50%者。治療結果:臨床治癒5例,好轉34例,未愈7例。(河南中醫 1996,5)
5.紅皮病型銀屑病
(1)紅皮湯(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生石膏30g,生地30g,知母18g,玄參30g,黃連12g,黃柏12g,金銀花20g,野菊花20g,連翹18g,板藍根24g,蒲公英18g,蚤休18g,僵蠶18g,大青葉15g,生槐花30g,紫草18g,赤芍18g,丹皮12g,丹參15g,雞血藤30g,桃仁l0g,紅花10g,川芎l0g,白茅根30g,青皮l0g,陳皮l0g。每日1劑,水煎內服。15天為1個療程。
[功能主治]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加減應用] 重症者,加蜈蚣;劇癢者,加烏梢蛇肉、蟬衣;心煩者,加梔子、蓮子;皮膚紅腫浸潤者,加土茯苓;面部甚者,加白芷;軀幹甚者,加厚朴;背部甚者,加炒杜仲;上肢甚者,加桂枝;下肢甚者,加牛膝、木瓜。
[臨床報道] 胡仕宏紅皮湯治療紅皮病型銀屑病38例,痊癒36例,顯效1例,好轉1例,總有效率100%。(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1998,12)
(2)清瘟敗毒飲(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 生石膏30g,知母15g,生地20g,丹皮15g,赤芍10g,連翹15g,黃芩l0g,黃連9g,玄參10g,梔子12g,淡竹葉l0g,陳皮l0g,甘草6g,金銀花30g,公英30g,大黃3~6g(後下)。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除煩
[加減應用] 體溫降至正常後去大黃,再服15~20劑,偏血熱型、血癖型和血燥型,分別用清熱法、活血化癖法和養血法繼續治療銀屑病,以白疕I號、II號、III號。(《中醫皮膚病學》)為主,隨症加減。
[臨床報道] 王郁茹清瘟敗毒飲化裁治療急性紅皮病型銀屑病11例,臨床痊癒7例,占63.6%,顯效2例,占18.2%,好轉2例,占18.2%。(中西醫結合實用臨床急救,1995,5)
【外治良方】
(1)三黃洗劑(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大黃 、黃柏 、黃芩 、苦參各等分,共研細末。上藥10~15g 加入蒸餾水100ml、醫用石碳酸1ml。外塗,每日3次。
[功能主治]清熱止癢收斂。
(2)狼毒散(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狼毒、雄黃、大風子、木鱉子各10g,荊芥、防風、苦參、羌活、地膚子、紫草各10g,當歸、川芎、白癬皮各30g。水煎後搽洗患處。適用於各型銀屑病。
[功能主治]祛風止癢,清熱解毒。
[臨床報道]李雪君用此法治療銀屑病57例,臨床治癒43例,好轉12例。(浙江中醫雜誌,1996,2)
(3)消銀油(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蜈蚣5條,烏蛇、烏梅、石榴皮、紅花、三棱、莪術、木香各20g,紫草、黃柏、銀花藤各30g,上藥浸於菜油500g中,2小時後,以文火煎至藥枯,發黃微黑,濾渣後裝瓶備用,外搽皮損處,每日1~2次,擦藥後用手摩擦患處5~10min,使局部微微發熱為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除濕祛風止癢。
[臨床報道] 劉利紅自製消銀油治療銀屑病68例。痊癒13例,占19.12%;顯效32例,占47.06%;有效15例,占22.06%;無效8例,占11.76%。總有效率為88.24%。(《新編中醫皮膚病學》)
(4)加味黃芩膏(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 :黃芩20g,青黛5g,枯礬5g,輕粉3g,凡士林100g,冰片適量。炮製加工:先將黃芩20g煎水濃縮成浸膏,加凡士林100g製成黃芩軟膏,取黃芩軟膏87g,枯礬5g,青黛5g,輕粉3g,冰片適量,共調勻即成。用法:每晚用溫水清洗患處,將藥膏直接塗於皮損處,外用塑料薄膜封包,次日早晨洗去,每天1次,觀察期間不加用其它內服及外用藥。對汞過敏的患者禁用。
[功能主治]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5)黃連膏(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黃連、黃柏、薑黃各9g,當歸15g,生地30g,黃蠟120g,上藥浸入360g香油內,1d後,用文火煎枯黃,濾渣後納入黃蠟收膏,冷後備用,每日1~2次塗患處。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消炎止癢。
[臨床報道] 1994一1995年,臨床治療患者230例,其中男106例,婦124例,年齡2個月至65歲,病程5天至6年。上述病例中,皮炎84例,痊癒69例,有效15例,有效率為100%;濕疹118例,痊癒102例,有效14例,無效2例,有效率為98.3%;銀屑病28『例,痊癒8例,有效12例,無效8例,有效率為71.4%。濕疹、皮炎療程為5一10天,銀屑病療程為10-30天。( 中藥材,1996,12)
(6)鎮銀膏(經驗方)
[組成與用法] 牛黃、磨香、知母、黃連、白醉皮、鮮花椒、青黛、山植、川芍、什草等。製法:除牛黃和寮香粉外,其它幾味藥均用植物油炸至焦黑,濾去藥渣,再加入牛黃、察香粉,然後取油濃縮調成膏狀。
[功能主治]清熱疏風。
【專病成藥】
1.青黛散(《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一部)
[處方組成]青黛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用散6g,溫開水送服,每日2 次。
2.青黛丸(《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一部)
[處方組成] 青籬、貫眾、紫草、蒲公英、馬齒g,烏梅、白鮮皮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祛風止癢。用於進行期銀屑病。
[用法用量] 丸劑:每丸6g,內服,每次6g,每日2次,小兒酌減,30日為1療程。
3. 新癀片(《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
[處方組成]腫節風、三七、牛黃等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口服,1次3片,每日3次,飯後口服或含服。
4.克銀丸(《中成藥使用手冊》,處方來自《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製劑》第六冊。)
[處方組成] 土茯苓、白鮮皮、北豆根、拳參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風止癢
[用法用量] 濃縮大蜜丸,1次2九;濃縮小蜜丸,1次10g。口服,1日2次。重症可以適當加量。
5. 補骨脂注射液(《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製劑》第十七冊)
[處方組成] 補骨脂
[功能主治] 溫腎扶正
[用法用量] 注射劑。肌肉注射,1次2ml,1日1~2次,l0天為1療程,或遵醫囑。
6. 鬱金銀屑片(《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製劑》第十七冊)
[處方組成] 秦九、當歸、石菖蒲、黃柏、香附(酒制)、鬱金(醋制)、蓖術(醋制)、雄黃、馬錢子粉、皂角刺、桃仁、紅花、乳香(酷制)、玄明粉、大黃、土鱉蟲、青籬、木鱉子(去殼砸碎)。
[功能主治] 疏通氣血,軟堅消積,清熱解毒,燥濕殺蟲。
[用法用量] 片劑。口服,1次3~6片,1日2~3次。
7.荊防敗毒丸(《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製劑》第十七冊)
[處方組成] 荊芥、防風、黨參、甘草、桔梗、川芎、薄荷、前胡、柴胡、枳殼、獨活、羌活、土茯苓。
[功能主治] 清熱散風,解毒消腫。
[用法用量] 水丸。口服,1次9g,1日2次。
8 復方青黛丸(處方來自《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製劑》第十二冊)
[處方組成] 青黛、烏梅、蒲公英、紫草、白花、丹參、白鮮皮、建曲、貫眾、土茯苓、馬齒花、萆薢、山楂(焦)、五味子(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斑化被,祛風止癢。
[用法用量] 水丸。口服,1次6g,1日3次。
9 消銀片(本品為1991年批准的三類新藥)
[處方組成] 生地、苦參、金銀花、大青葉、赤芍。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養血潤燥,祛風止癢。
[用法用量] 片劑。口服,1次5—7片,1口3次,1個月為1療程。
10 銀屑沖劑(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製劑)第十冊)
[處方組成] 土茯苓、
[功能主治] 祛風解毒
[用法用量] 沖劑。開水沖服,1次1袋,1日2—3次,或遵醫囑。
【專病單方】
1.硫磺軟膏 用法:取10%硫磺軟膏外搽皮損處,每日3~4次。功用:解毒消斑。主治:靜止期銀屑病。(《顏麵皮膚病中西醫結合診治》)
鮮馬齒莧 用法:洗凈,搗爛成糊狀敷患處,一日2次。功用:清熱解毒化濕。主治:膿皰型銀屑病。(《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
艾葉 用法: 用法:取鮮葉洗凈後,揉軟搽患處,每日1~2次。對膿皰型、厚痂型,均可煎水洗患處,待好轉後改用鮮葉搽(或洗搽結合)厚痴型者,當瘋皮軟化剝去後,用鮮葉搽之,如見血露點,仍可繼續搽,牛皮癬消失後仍堅持搽一段時間,以鞏固療效。功用:清熱解毒涼血。主治:膿皰型、厚痂型銀屑病。(《皮膚病必效單方精粹》)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