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問題與研究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摘要:當前我國廣大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不是提高勞動生產率,而是要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提高產品中的技術含量。並以市場為導向,按照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要求,積極地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總之,適者生存,中小企業只有走創新之路,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也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 科技創新
  引 言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進入了持續增長的良性發展時期。從產業組織結構的角度來看,推動這一經濟增長的主角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國有大企業,而是包括鄉鎮企業在內的中小企業。據統計,截止2002年,我國共有中小企業約2930萬個,占全部註冊企業總數的99%;中小企業的總產值、銷售收入、實現利稅分別占全部企業總量的60%、60%和40%;其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占我國GDP近50%,出口總額的60%也是有中小企業提供的。但是,我國中小企業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日漸暴露出各種問題:創新資金不足、技術裝備水平落後、科技人員嚴重不足、政策環境不優越等,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最突出的因素。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問題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
  
  一、技術創新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上個世紀以來,由於世界範圍內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使得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知識和智力資源的占有、配置、生產和運用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依託。世界各國尤其是已開發國家的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企業結構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新興產業特別是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促使傳統產業不斷發生變革,新產品層出不窮,高科技產品在社會生產中所占比重日益提高。為了迎接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為了適應新的競爭環境和競爭規則,各個國家都在加緊確定和調整發展戰略,其重點就是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為主要指標的核心競爭力。
  面對這種新的全球經濟形勢,我國的經濟結構,包括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企業結構等必然也要加快,進行戰略性的調整。1999年1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明確指出,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這對我國企業來說,這既是一個重大的機遇,又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特別是對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來說,更是一個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如果能抓住這個機遇進行創新和改革,企業發展就能上一個新的台階;否則將被無情地淘汰。
  世界著名企業管理學家,美國華盛頓大學資源教授W.費爾德萊發表評論指出,任何企業離開現代科學知識,很難承認它是一個創造社會財富的實體。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產品競爭力為目的的企業,技術創新活動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個企業缺乏創新的技術,其勞動生產率越高,產品可能積壓越多,虧損越嚴重。因此,當前我過廣大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不是提高勞動生產率,而是要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提高產品中的技術含量。並以市場為導向,按照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要求,積極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總之,適者生存,中小企業只有走創新之路,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也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二、我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現狀和問題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從事技術創新的積極性有了很大的程度的提高,技術創新活動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有資料顯示,改革開放以來,約65%的專利是中小企業發明的,75%以上的技術創新由中小企業完成,80%以上的新產品由中小企業開發。但從總體上來看,我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水平仍然不高,無論從創新意識、創新能力還是從創新投入、創新成果及創新效益來看,都還處於較低的水平。研究開發投入、科技人員比例等指標不僅遠低於已開發國家水平,也低於國內大型企業的水平。
  目前,制約我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進一步發展的障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技術人才短缺
   技術人才是現代企業最寶貴的資源,在技術創新飛速發展的今天,科技人才的作用尤為重要。但中小企業中缺乏技術人才是世界各國都極為普遍的現象。
  我國中小企業的從業人員主要來自農村剩餘勞動力和城鎮新增勞動力,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大部分人缺乏工作所需的技能訓練。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不僅數量不足,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也相對較低。而且,更為嚴重的是,迄今為止,大部分中小企業對於各類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仍然缺乏吸引力,與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和大型國有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在人才競爭上仍然明顯處於劣勢。
  根據2003年7月~9月對浙江省200對家企業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如下:
   企業技術發展中遇到的主要困難
  排序 技術發展的主要困難樣本數 比例(%)
  1缺乏技術人才 9357.9
  2缺乏資金 3019.0
  3技術信息、市場信息不足159.1
  4設備落後 127.4
  5政府政策限制 5 3.3
  6其他 5 3.3
  (摘自《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二)、資金短缺
  資金短缺常常是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主要障礙。從外部融資環境來看,無論是直接融資還是間接融資,中小企業都感到困難重重,主要原因有:
   1.資金獲取來源過於單一,融資渠道越來越少
  由於直接融資方式對資金使用者要求較高,限制較多,而且我國資本市場也沒有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融資安排,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障礙大,從而轉向間接融資方面。據國家信息中心的調查結果,有65.7%的中小企業資金來源主要依賴各種金融機構。但目前,隨著金融體制的改革,銀行向大型化、城市化發展,適合於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越來越少。
   2.銀行信貸政策偏重於大企業
  隨著國有銀行的逐步向商業銀行過渡,為降低不良的資產比例、加強與實力雄厚的外資銀行競爭,各銀行紛紛推出各自的信貸政策。當前銀行信貸主要向個人貸款和建設項目集中,對工業貸款減少。且在對工業貸款的份額中,90%的新增貸款投向數量不足5%的AA級大型企業。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銀行普遍認為大多數是流動資金貸款,規模小且分散,工作量大,融資服務成本高且收益少,加上信用擔保機制及其體系的不健全,因此,當前銀行的信貸政策並沒有向中小企業傾向。
(三)、信息資源短缺
   外部信息是企業認識技術和市場機會的重要基礎。大企業一般較易獲得圖書館和信息機構的服務,信息渠道也較多。中小企業由於資金不足、人才不足,搜集外部信息的廣泛性、準確性和及時性較差,導致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信息來源主要依靠企業內部的集思廣義和各種建議,往往不能有效地抓住機會。
  三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