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高校貧困生心理脫貧干預機制探析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摘要:貧困大學生是一個弱勢群體,他們不僅 經濟 上貧困,而且存在諸多心理問題,由此導致心理貧困。貧困生的健康成長需要物質支持,更需要心理脫貧。本文對貧困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及成因進行了探討,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 教育 ;心理脫貧;教育模式
  
  貧困大學生作為高校中的弱勢群體,近年來呈不斷擴大的趨勢,他們的學習生活狀況已引起高校與社會各方面的高度關注。所謂貧困大學生,是指國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專 科學 生在校期間基本生活費用難以達到學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標準,且無力繳納學費及購置必要的學習用品,
  
  一、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
  
  貧困大學生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的心理特徵。
  1.自卑心理普遍存在
  貧困生存在的最為普遍的心理問題,也是最為突出的心理問題是自卑。貧困生常常有己不如人、抬不起頭的自卑感。自卑是貧困生心理症狀群的核心和關鍵症狀,幾乎所有其他問題都與它相關或由它直接引發的。調查結果表明,有35.1%的貧困生承認貧困使他們常常自卑,72%的貧困生偶爾會自卑。貧窮不僅是生活的困窘的無奈,更讓人體會到的是由於各種物質需要難以得到滿足而帶來的精神上缺乏感、剝奪感以及無助感,自卑心理在所難免。
  2.人際關係比較敏感
  在自卑心理的影響下,貧困生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變得敏感多疑,通過個別談話發現同學之間一句不經意的玩笑,都會深深地刺激他們的心靈,加重他們的自卑感;不願積極主動地與人交往,不願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處境,並不可抑制地抗拒著師生善意的同情,而是把更多的困難和壓力埋藏在內心深處,由於缺乏社會支持,影響了心理健康。
  3.抑鬱比例明顯偏高
  貧困生由於困難的家境,不得不壓抑自己的一些正常需要。正常物質與精神需要得不到滿足,抑鬱就容易產生。通過調查顯示,貧困大學生抑鬱比例明顯偏高,貧困大學生患抑鬱症的比例為14.6%,非貧困生為7.8%。
  4.焦慮情緒時常困擾
  調查結果表明,貧困生與非貧困生的焦慮水平呈現顯著性差異,並且出現焦慮的軀體化症狀。產生焦慮的根本原因是對經濟狀況的擔憂。由於沒有穩定和足夠的經濟保障,許多貧困生尤其是特困生常常會為學費、生活費憂慮,常常挂念家中欠債是否增多,害怕家裡再發生什麼意外,因而憂慮重重,處於焦灼不安又難以排解的等待和適應性憂慮之中。
  
  二、影響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影響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個體 發展 過程中的家庭環境、教育環境、社會環境等因素,也有個體發展過程中自身主觀的因素。
  1.經濟貧困
  經濟貧困應該是導致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直接原因。不同地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城市與 農村 的較大反差以及家庭經濟情況的具體差異等物質生活的貧困導致大學生在校期間情緒的波動、學習不適、人際關係緊張等不健康心理症狀的出現。
  2.文化失范
  每個學生個體成長環境、家庭背景、社會對貧困大學生的消極態度是貧困大學生產生心理貧困的重要原因。貧困生長期處於一種弱勢群體的文化氛圍之中。在這種氛圍中,他們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範和價值觀念。「身世或諱莫如深,或粉飾雕琢」這種文化傳統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部分貧困大學生的心態。
  3.個人心理素質差異以及個體的人格缺陷
  對於同樣的環境和同樣的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形式,這與人的個性心理特徵有關。部分貧困大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內在原因是個人心理素質差異以及個體的人格缺陷造成的。比如認知上的偏差,使其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的貧困現狀原因,沒有認識到貧困對個體發展的正面作用,不能用正確的方式應對貧困,導致自卑、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等情緒。同時,對貧困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諮詢中也發現,不少心理障礙都與人格缺陷有關。
  4.就業壓力
  當前大學生就業實行雙向選擇,自主擇業。就業過程中作為弱勢群體的大部分貧困大學生相對非貧困大學生來說,在有效社會資源的占有量上要小。就業心理壓力就成為貧困大學生產生心理貧困的外在現實誘因。貧困大學生沒有父母可以依賴,自身在風度、言談、氣質等方面也有不足之處,因而面臨的就業壓力更大。
  總之,貧困大學生出現心理危機是綜合因素導致的。所以解決對策也要從綜合考慮,標本兼治。助學貸款、減免學費等經濟援助只起到暫時緩解經濟壓力的作用,解決一時之需,只有進行心理扶貧和心理援助,從解決他們的心理素質入手才是從根本上的援助。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