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管理公正及其實現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摘要:管理公正要求分配公正,用人公正,權利與義務統一。管理公正有利於激發組織成員的活力,有利於 社會 和諧,是實現管理使命的必要條件,也是反腐倡廉的關鍵所在。管理公正關係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說,管理不公正是最大的不公正。但是, 目前 在管理上依然存在著大量的規則不公正、程序不公正、分配不公正、用人不公正等現象。人們要求社會公正就必然要求管理公正,實現管理公正是 現代 社會人們的一致呼聲。
  關鍵詞:管理公正;公平;權利;義務
  
  一、管理公正的基本要求
  
  (一)管理公正要求管理者堅持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尺度
  「每一個社會的 經濟 關係首先是作為利益表現出來。」[1]「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2]人在管理中的主體地位的重要標誌就是每個組織成員能夠公正地獲得其所應得。在一定的組織範圍內,通過對組織資源公平合理的分配使每一個組織成員得其所應得,是管理公正最基本的內涵。每一個管理組織都是利益合作的體系,管理的主旨在於調整、分配利益關係,而公正是人們利益關係得以協調的準則。堅持公正原則,就要反對任何不勞而獲的行為,保證一切有勞動能力的人付出同等勞動都有同等的勞動報酬。管理公正的實質在於組織內分配的公平、合理。在一個公正合理的社會中,個人在履行了一定的義務之後,應該得到社會的相應的報償和認同,但分配公正是管理領域最為複雜的 問題 ,因個人才能、能力的差異帶來了實質上的分配的不公平。我們說利益是公正的基礎,但這裡的利益是指與集體利益、社會利益相統一的個人利益。分配公正要以有利於集體、社會和他人的生存和 發展 為前提。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尺度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槓桿。
  (二)管理公正要求用人公正
  在當今激烈的競爭中,必須把握住人才這個關鍵。人才也是一種資源——一種最具活力的資源,用人得當就能帶來豐厚回報。從某個角度來說,用人公正也是一種分配公正,因為,用人涉及到資源的配置和使用、涉及到組織成員的提拔、解僱、獎勵和懲罰等方面的問題。因此,用人公正是最大的公正。就我國目前的人事管理現狀來看,不少單位仍存在著任人唯親,用人不當的情況,這必然 影響 到組織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因此,在用人選人等管理工作中,必須通過公平競爭,創造一種競爭氛圍,讓才能和貢獻成為選拔管理人才的客觀標尺,使單位開創新的管理局面。
  (三)要求保證組織成員的基本權利和基本尊嚴
  一個人是否獲得公正,不僅是物質需要得到一定的滿足,更重要的是自己應有的權利和人格價值得以實現。公正管理應當具有體現個人權利公正的形式和 內容 ,要承認個人權利的合理性或者合法性,堅持人身權利與義務的統一。
  (四)要求每個公民都承擔組織和社會義務
  馬克思、恩格斯曾經指出:「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於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都是無所謂的。這個任務是由於你的需要及其與現存世界的聯繫而產生的。」[3]也就是說,生活在一定社會中的人們,總是要對組織、對社會負有一定的職責、使命和任務,承擔一定的道德義務。尤其是管理者由於處於領導的位置上,與被管理者相比,其行為的影響要廣得多、大得多。因此,管理者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和義務觀念,認真履行其責任義務,絕不能把人民賦予的權力視為追求享受的特權。
  
  二、管理公正的實現途徑
  
  (一)制度保障和監督機制
  公正的實現依賴於制度,制度是管理公正的保證。制度約束非常重要, 合理公正的制度和規則有助於公正行為的形成。在一個長期實行平均主義的分配製度、論資排輩的晉升制度的單位里,要想實現分配公正和人事公正是相當困難的。所以,一個單位的規章制度和運行規則越公正合理,人們的行為方式就越趨於合理。從組織管理活動來看,管理制度包括組織的決策、組織制度、人事制度、分配製度、領導制度、監控制度等多方面。要做到制度公正,應該注意制定管理制度的依據,其依據是 法律 和管理的各項原則,包括人本原則、平等原則、整體利益原則、機會均等原則、調劑原則等。這些制度規定了在管理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何種組織行為或個人行為是公正的,為管理行為提供具體的公正準則。在管理實踐中,管理者只要自覺地按規章辦事、依制度行政,便擁有管理公正。
  我們還要牢固樹立依程序行政的觀念,切實重視行政程序的公正。所謂程序公正,就是管理者在職務活動中應嚴格按照法律和制度規定的程序和步驟進行。長期以來,人們談到法治往往容易忽視程序的價值。法學教授卓澤淵指出:「實體的正義是基本的正義,程序的正義是必要的正義。實體正義是起點也是歸宿,程序正義是過程也是保證。」[4]程序決定了法治制度的運作過程規範性和結果的有效性,反映了管理活動的 規律 ,展示了管理制度的權威性,保證了管理公正的實施。應該引導組織成員樹立程序公正的意識,從而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尤其需要管理者確立程序公正觀念,以維護法律制度的嚴肅性。
  管理監控主要是對管理者行為公正性進行監督和調控。監控可以分為內部監控和外部監控兩種。管理者如果能夠通過自我評價或社會評價自覺地改變不公正的行為是最好的調控方式,這種方式要求管理者本身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有正確的公正理念,能自覺或通過提醒,意識到行為的偏差。可是,管理者大多數都是平常的理性人,雖然管理者的職務要求他們有更強的公平正義意識,被管理者期望他們有公平正義意識,但在管理實踐中,管理者並非總是理性的,他們在利益的選擇中有時可能會把個人利益置於組織利益和其它組織成員的利益上,甚至會利用手中的權力謀取私人利益,以致對組織利益或他人利益造成損害。「利益就其本性來說是盲目的,無止境的,片面的,一句話,它具有不法的本能。」[5]因此,實現管理公正既依賴於管理者的道德自律,又依賴於制度以及公眾對他們的監督,如果沒有外部監控,不公正的行為就很難得到糾正。公民參與管理是實現 科學 民主決策,從源頭上減少管理不公的有效途徑。應依法對公民參與管理的內容、方式、途徑作出明確的規定,使公民參與管理法制化和程序化。
  (二)管理者應承擔起公正的責任義務
  儘管一個單位各項規章制度是公正的,但管理者在實際處事中不能做到秉公辦事,那麼管理公正最終還是無法實現。在管理活動中,管理者的公正品德和行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由管理者在組織中的特殊地位所決定的。各級管理者是管理的主體,從管理的總體戰略決策,到管理目標的具體實施,他們都處於主導地位。他們是權力的主體,是各種人際關係的協調者,是組織資源的分配者。管理者能否認真遵循公正原則,能否堅持公正的管理方式,都會對管理公正的實現產生直接的影響。
  管理者增強公正意識,樹立公正觀念並以此作為規範管理行為的準則,對於消除各種管理不公是十分重要的。公正意識是隱藏在權力主體內心深處的道德意識,它來源於對權力行使價值的確認,它驅使權力主體以公正、平等的態度處理各種利益關係,使他們始終嚴格地在按照既定的程序對組織事務的問題做出公正的處理。公正觀念對管理公正的實現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我們知道,由於 歷史 的、階級和環境的差異,曾產生過各種不同的公正觀念,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平均主義公正觀、等級主義公正觀、報復主義公正觀、功利主義公正觀和人道主義公正觀。這幾種公正觀都是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無疑是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管理要求。現代管理的科學公正觀應當是功利主義與人道主義公正觀的結合。我們不能把現代管理拉回到絕對平均主義老路,也不能脫離具體歷史條件去追求絕對的公正。公正是相對的,它承認差別存在。我們應當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還不發達這個實際出發,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