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中國與金磚國家經貿發展現狀及面臨的挑戰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李繼宏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
2014年7月15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在巴西舉行,會晤以「包容性增長的可持續解決方案」為主題,達成了廣泛的共識,推動了務實合作,發表了《福塔萊薩宣言》。作為新興經濟體的代表,金磚國家經濟總量約占全球的21%,貿易額約占全球的16%,過去10年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高達50%,金磚國家已經成為推動全球經濟恢復和增長的主要貢獻者。分析中國與其餘四個金磚國家經貿發展的現狀、前景、基礎以及面臨的挑戰,並提出對策,對於促進中國與金磚國家的合作,推動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中國與金磚國家經貿發展的現狀與前景
(一)中國與金磚國家經貿發展現狀
近10年來,中國與金磚國家經貿發展迅速,進出口貿易總體呈增長態勢,但也存在波動。2004年,中國對其餘四個金磚國家進出口貿易額為531億美元,2013年達到3096.4億美元,增長了5.8倍。從中國對金磚國家貿易的絕對數來看,除2009年貿易總額是下降的以外,其餘年份都保持了增長的態勢。從增速上看,從2004到2013年,中國與金磚國家進出口貿易額年均增速為21.6%,高於同期中國外貿15.3%的年均增長速度。從金磚國家占中國外貿的比重來看,從2004到2013年10年間,除2009年和2013年所占比重是下降的以外,其餘年份均為增長。2004年中國與金磚國家進出口貿易額占中國外貿進出口額的比重為4.6%,2012年達到近10年來的最高值7.8%,2013年受金磚國家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所占比重向下調整為7.4%。2004到2013年,中國與金磚國家貿易額占中國對外貿易額的平均比重約為6.36%。從具體國別來看,中國與其餘四個金磚國家互為重要的貿易夥伴。金磚國家中的俄羅斯、印度、巴西都曾是中國的十大貿易夥伴國。近3年來,俄羅斯和巴西連續成為中國的十大貿易夥伴國。2009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巴西最大貿易夥伴國,2013年中巴貿易額達902.8億美元,中國是巴西的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2013年中國與俄羅斯、南非進出口總額分別為892.1億美元和651.5億美元,中國已經連續四年成為俄羅斯和南非的最大貿易夥伴國,南非則是中國在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在中印貿易方面,2013-2014財政年度的前9個月,中印貿易額達到495億美元,占印度對外貿易總額的8.7%,中國首次取代印度傳統貿易國阿聯和美國,成為印度最大貿易夥伴國。
(二)中國與金磚國家經貿發展的前景
2012年以來受國際資本流動逆轉等外部因素和自身經濟結構調整等內部因素的共同影響,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國際上質疑金磚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論調此起彼伏。從目前來看,儘管金磚國家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但仍高於全球經濟的平均增長水平,是已開發國家的兩倍。從中長期來看,金磚國家既有發展動力也蘊藏著巨大的潛力。目前,金磚國家間的相互貿易僅占1.5%,合作的潛力還有待進一步挖掘。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18家來自金磚國家,這為金磚國家經貿發展提供了動力源泉。主席在本次金磚會晤上指出,「金磚國家有充裕的勞動力優勢、資源優勢、市場優勢,正在激發出旺盛的經濟活力,在全球價值鏈中向上游攀登的大勢沒有改變,保持世界經濟增長領軍者地位的大勢沒有改變」。渣打銀行的分析報告指出,到2030年,新興經濟體在全球GDP中的比重將從當前的38%升至63%,全球70%的經濟增長將由新興經濟體貢獻。渣打銀行預測,到2030年新興經濟體之間貿易占全球貿易的比重有望上升至40%。中國商務部研究院也認為,隨著「南南合作」的加強和深化,發展中國家對世界貿易的重要性與日俱增。20年前,新興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僅占世界貿易的10%,到2020年新興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將占到世界貿易的1/3。中國發展與金磚國家的經貿合作,符合全球經濟和貿易發展的大趨勢,具有廣闊的前景。
二、中國與金磚國家開展經貿合作的基礎和條件
(一)中國與金磚國家具有共同的利益訴求
金磚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相近,在應對全球經濟和金融挑戰,促進可持續發展,實現包容性增長,維護金融穩定,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等方面具有共同的利益訴求,這成為中國與金磚國家開展經貿合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從2009年6月到2014年7月,金磚國家領導人已經舉行了六次會晤,發表了《三亞宣言》、《德里宣言》、《德班宣言》和《福塔萊薩宣言》,達成了廣泛的共識。金磚國家在經濟、貿易、投資、金融、科技、社會、人文各領域的全面深入合作,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夯實了中國與金磚國家經貿合作的基礎。
(二)資源稟賦差異為中國與金磚國家的經貿合作奠定了基礎
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等金磚國家資源稟賦的差異性,為開展相互之間的經貿合作奠定了基礎。中國勞動力資源豐富,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在工業製成品的生產和出口上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為世界市場提供廉價的工業製成品,被稱為「世界工廠」,但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對能源和自然資源的進口依賴卻越來越強。巴西被稱為「世界原料基地」,農牧業發達,礦產資源豐富,工業體系較完整。俄羅斯被稱為「世界加油站」,油氣資源豐富,原油、石油和天然氣是主要出口商品,但出口結構較為單一。印度被稱為「世界辦公室」,有勞動力資源優勢,石油、礦產資源豐富,並在計算機軟體和信息技術上具有一定的優勢。南非被稱為「非洲門戶」,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油氣礦產出口國。
(三)中國與金磚國家貿易互補性強
中國與金磚國家參與國際分工的基礎不同,經濟發展模式不同,在貿易上具有較強的互補性,為開展貿易創造了有利條件。具體地說,中國參與國際分工的基礎和依託是規模經濟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工業製成品是中國出口金磚國家的主要商品,而與中國形成互補的是,俄羅斯、巴西、南非提供了中國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能源和資源產品。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是以原油、石油、天然氣為代表的初級產品,向俄出口的是機電產品、紡織品等輕工商品。中國從南非進口的主要是金屬礦砂、賤金屬等,出口到南非的主要是機電產品、紡織品等。中國出口巴西的主要商品有機械設備、紡織品以及計算機與通信技術、儀器儀表、光電技術、液晶顯示板、鋼材、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等,而從巴西進口的主要是礦產品、農產品等。印度在勞動密集型產品和資源密集型產品上有一定的優勢,但印度對華出口的商品中礦產品和農產品占據相當比重,而中國對印度出口的產品主要為附加值較高的工業製成品,如機電設備、化工產品等,也存在一定的互補性。
(四)中國與金磚國家間的經貿合作為推動技術進步開闢新途徑
長期以來,已開發國家憑藉技術和資本優勢,牢牢占據高新技術產品和資本密集型產品的壟斷地位。從貿易結構上看,已開發國家從新興經濟體進口的是處於國際產業鏈低端的初級產品和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工業製成品,而向新興經濟體出口的是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品和資本密集型產品。新興經濟體處於國際分工中的不利地位,貿易條件惡化。金磚國家通過與已開發國家貿易獲得技術外溢效應從而推動技術進步的實際效果並不明顯。相反,金磚國家之間經濟發展水平接近,市場需求相仿,中國發展與金磚國家的經貿合作,為實現規模經濟,通過相互學習和借鑑推動技術進步和完成產業結構的升級開闢了新的途徑。
三、中國與金磚國家經貿合作面臨的主要挑戰
(一)中國與金磚國家在工業製成品貿易上將繼續存在摩擦
中國在工業製成品的生產和技術方面領先於印度和巴西等國,中國出口到印度和巴西的是附加值較高的工業製成品,印度、巴西出於對本國工業的保護,頻頻發起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調查。從1992年到2011年的近20年間,印度發起的對華反傾銷調查達149起,占印度反傾銷案件總數的近55%。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後,全球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再加上2012年以來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加劇了中國與金磚國家的貿易摩擦。據統計,2012年以來,印度先後對我國的電子絕緣管、太陽能電池、鋁合金鑄造輪、光伏產業發起反傾銷調查。2012年巴西共發起16起反傾銷調查,其中13起是針對中國產品的。2013年11月,巴西對自中國進口的無縫鋼管、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板、酸式焦磷酸鈉、無色平板玻璃等四項產品同時啟動反傾銷調查。從今後較長一段時間來看,出於對各自利益的保護,中國與金磚國家的貿易摩擦仍將繼續存在。
(二)中國與金磚國家在能源和資源產品的貿易中將爭奪定價權
俄羅斯是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的主要輸出國,巴西和印度是鐵礦石的出要輸出國。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資源約束越來越明顯,對進口資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中國與巴西、俄羅斯等國爭奪資源和能源產品定價權的競爭日趨激烈。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生產企業,該公司生產的鐵礦石近一半是出口到中國的,而中國每年進口的鐵礦石中有20%來自淡水河谷公司。為取得有利的鐵礦石價格,雙方開展了鐵礦石定價權的激烈爭奪。中國與俄羅斯在天然氣貿易上圍繞價格,也開展了曠日持久的談判。為獲得穩定的資源和能源供應渠道,中國加強了對巴西、南非相關行業的直接投資,又引發了巴西和南非對國家經濟安全的擔憂。此外,中國、印度兩個能源消費大國還在全球範圍內展開了爭奪能源的競爭。
(三)中國與金磚國家在推進自由貿易區發展中存在差距性障礙
近年來,自貿區發展方興未艾,截止2013年底,我國正在建設的18個自貿區中已簽署12個自貿協定,正在談判6個自貿協定。2013年,中國已經完成了與印度的區域貿易安排聯合研究。但迄今為止,中國尚未與任何一個金磚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其主要的障礙存在於三個方面,一是中國與金磚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接近,相互競爭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利益衝突在所難免,需要加強合作、協調利益、增進互信。二是中國在工業製成品的生產上具有明顯的優勢,部分金磚國家擔心與中國組建自由貿易區後,來自中國的廉價工業製成品對本國工業造成衝擊。三是金磚國家發展自貿區的戰略定位存在差異。印度實行的是在全球範圍內推進自貿區的戰略,因而在建立自貿區上態度積極,與中國建立自貿區的障礙相對較小;巴西與南非則立足於本地區,追求區域範圍內的利益和影響力最大化;俄羅斯參加經濟一體化進程最晚,並且將建立自貿區重點放在獨立國協的範圍內。巴西、南非、俄羅斯等國對自由貿易區的定位和發展戰略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建立自由貿易區的進程。
(四)中國與金磚國家在拓展國際市場空間上存在利益競爭
中國與其餘四個金磚國家由於經濟發展階段相似,產業發展目標相近,在能源、原材料的進口市場和產品出口市場上存在一定的競爭。從進口來看,中國與印度在進口結構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中國與印度都是能源消費大國,在能源產品的進口上存在競爭。從出口的角度上看,歐盟、美國、日本是中國與金磚國家的主要出口市場,在拓展歐、美、日市場空間上存在競爭。如,中國和印度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上各自具有一定的優勢,服裝、紡織品都是中印的主要出口商品,目標市場都集中在歐、美、日。中國與巴西的製成品以及中國與南非的中等技術產品在拓展國際市場空間方面也存在競爭。
(五)中國與金磚國家在推進國際金融合作上面臨外部阻力
金磚國家開展金融合作面臨的阻力,既有來自於外部的阻力也有來自於金磚國家內部的阻力。在外部,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2010年推動的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因為美國國會的阻撓至今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兩大國際金融機構仍處於歐美已開發國家的主導下。金磚國家在《福塔萊薩宣言》中表達了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方案無法落實的失望和關切。本次金磚國家領導會晤成立的非已開發國家主導的金磚國家開發銀行,與已開發國家主導的國際金融機構必然存在一定的競爭,為了維護其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霸權地位,已開發國家將會對金磚國家推動的國際金融合作設置障礙。在國際金融秩序改革上,金磚國家降低對美元依賴的主張,將衝擊到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霸權地位,也將面臨來自美國的阻力。在金磚國家內部,由於各國的經濟發展程度差異,金融體系發展不平衡,利益衝突以及對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方式存在分歧等原因阻礙了相互間在國際金融領域開展合作。
四、中國發展與金磚國家經貿合作的主要對策
(一)充分利用金磚國家的合作機制,推進金磚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金磚國家已形成以領導人會晤為主渠道,以高級事務代表、外長、財長、央行行長、協調人、常駐多邊機構使節為輔助,以智庫、工商界、發展銀行等各領域務實合作為支撐的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框架。中國應充分利用好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加強各層次的溝通與協調,不斷深化與金磚國家的務實合作,改變目前相對「鬆散」的合作機制,建設更緊密的經濟夥伴關係。《福塔萊薩宣言》建議制定的「金磚國家更緊密經濟夥伴關係框架」及「金磚國家經濟合作戰略」將是下次領導人會晤的重要內容,金磚國家應當抓住機遇,深化更為緊密的合作。可持續發展是金磚國家合作的重要基礎,應當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推進中國與金磚國家的經貿合作,不斷拓寬合作領域,在貿易、投資、金融等多個領域開展全方位的合作,推動實現一體化大市場、金融大流通。
(二)加強協調,推動中國與金磚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的進程
利用金磚國家的合作機制,加強與金磚國家的協調,增進互信,加快推進中國與金磚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的進程,發揮自貿區的正面效應,推動經貿合作。如果中國與金磚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步伐落後,將有可能受到其他國家與金磚國家已經建立的自貿區帶來的排擠效應的不利影響。因此,應當加快與印度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步伐,探討與俄羅斯、巴西、南非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可能性。通過發揮自由貿易區的積極效應,減少貿易摩擦,擴大區域內市場,實現貿易市場的多元化。
(三)重點發展兩類投資,以投資帶動貿易增長
一是對金磚國家能源和自然資源領域的投資。在中國對進口能源和資源依賴不斷加強的情況下,獲得穩定的能源和資源供應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開展對俄羅斯、巴西、南非等金磚國家的能源和自然資源產業的投資活動,一方面可以為我國獲得穩定的能源和自然資源供應,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投資帶動設備的出口,推動貿易的發展。在具體的投資方式上,大力發展合資經營的方式,以減少進入東道國的障礙和降低經營過程中的風險。二是利用金磚國家與我國工業化進程和產業結構的差異,適當向金磚國家轉移邊際產業,開展市場尋求型投資。一方面可以接近目標市場,擴大貿易量,延長產業的生命周期,另一方面還可為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贏得時間和空間。在重點開展上述兩類投資時,還應當注意適當擴大項目規模,充分發揮大項目的關聯和帶動作用。
(四)開展科技與產業合作,優化貿易商品結構
金磚國家在工業化的進程中,各自形成了某些優勢的部門和產業,如印度在造船和無線電傳輸技術、軟體產業具有一定的優勢,南非在運輸設備上有一定的優勢,巴西在支線飛機的製造上具有一定的優勢。中國應當適度加大對金磚國家上述優勢商品的進口,同時增加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減少低端產品的直接出口,實現貿易商品結構的多元化,減少貿易摩擦。加強與金磚國家的科技和產業合作,充分利用俄羅斯的基礎科學優勢、印度的人才和軟體技術優勢、巴西的清潔技術與現代農業優勢、南非的礦產開採技術優勢,並結合我國的製造技術優勢,合作開展產品研發和生產,優化貿易商品結構。
(五)加快「走出去」步伐,積極參與金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目前,印度處於城鎮化的關鍵時期,對於基礎設施建設需求較大;巴西對於鐵路網更新、港口升級、水電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有較大的需求;南非對於基礎設施建設也有較大的投入。據國際金融公司預測,發展中國家每年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入需求將超1萬億美元。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設立將緩解金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缺口,有助於推動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中國在鐵路、公路、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水電項目建設等方面具有一定經驗和優勢,應當抓住機遇,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積極參與金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與金磚國家的經貿合作。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