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高師數學創新性課堂教學結構的研究與實踐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方海文 文斌畢 秀芝 李春玲 趙夢迪(佳木斯大學理學院)
基金項目:佳木斯大學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YLA2012-014;佳木斯大學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項目編號xsld2014-039.
高師數學課,根據教學的任務和重點,有各種不同的課堂教學類型,如新授課、練習課、複習課、實驗課、實踐課、考查課等,其中新授課是最主要的常見的類型,下面主要研究高師數學教育類課程新授課的課堂教學結構的改革問題,旨在突出對師範生的自學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教師職業技能的培養與訓練。
一問題的提出
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一般包括:組織教學、複習檢查、講授新知識、鞏固新知識、小結與布置課外作業。縱觀課堂教學現狀,採用這種課堂教學結構,教學指導思想嚴重存在著「重教不重學」的傾向,「講」字領先,「滿堂灌」,無法從「注入式」教學方法中解放出來,教師很難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開展有效教學,嚴重束縛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所以高師數學課堂教學結構的改革勢在必行。課題組針對數學教育概論、中學數學教材分析、中學數學解題研究等教育類課程的教學,通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認為,採用「六段式課堂教學結構」(即:學生試教;自學教材;課堂討論;教師講解;學生講練;課堂小結)能夠提高師範生的教學能力,突出師範性,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突出素質教育,充分體現有效教學,有利於實現高師的培養目標。
二「六段式」課堂教學結構的程序
1 學生試教
這一階段包括組織教學、學生試教、教師講評這三個步驟。組織教學應貫穿於全課的始終。「學生試教」是這一階段的中心任務,每堂課都指定一名同學試教,課前由教師輔導備課,試教內容可以是複習舊知識或基本訓練,試教時間在五分鐘以內。「教師講評」,開始階段老師可以著重從知識、語言、教態、板書這四個方面去簡評,隨著學生試教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漸增加講評項目。通過「試教練習」這種方式可以改變過去學生只會理解題意、解題,不會講解或講解不清楚的狀況,其作用,第一,由學生代替老師進行複習舊知識或進行基本訓練,改變了過去教師問,學生答的方式,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第二,在課前進行「試教練習」為師範生提供了教學實踐的機會與場所,能夠提供他們的心理準備素質,提高其數學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性,提高其教學能力,使他們及早地進入「角色」,縮短職前教育期,加速由「師範生」向「教師」過渡的進程。
2 自學教材
自學教材是新課環節中的基礎階段,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會萌生髮問動機與執果索因心理,能激發學習興趣。該階段包括導入新課、出示自學提綱、學生自學與教師巡視這三個步驟。導入新課要新穎,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裡值得注意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引導學生自學。首先,如何安排學生看書時間,如果他們看書的時間短少,就會走馬觀花、流於形式;如果時間過長,又會拖延課堂時間,所以,可以結合課前預習,輔以課內自學,效果較好。其次,如何出好自學提綱,教師要按照學生認知基礎,遵循量力性原則擬定自學提綱,其問題數量及難易要適度。第三,對自學方法的指導和對差生自學輔導也必須注意。培養自學能力為師範生將來分析與處理教材、備好課、從事教育工作打好基礎。
3 課堂討論
課堂討論即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在自學課本的基本上,緊扣自學提綱,針對重點、難點,關鍵等展開討論,在學生討論這個階段,新課環節進入高潮期,學生的探究活動公開化,思維活動指向於尋求問題的正確結果,具有弄清是非,尋求原因的強烈願望,因此,教師要善於抓住學生討論高潮期的特點,有效地、多層次地組織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多思,多問、多說、多辯,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這一過程對於培養未來的中學教師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教師講解
「講」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怎樣講好一堂課?尤其是對學生已自學又討論過的課,怎樣去講?這時的教師講解,應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這裡的關鍵點就是要講解、講准、講透、講活。第一,要講精。一是要抓住教師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進行講解,講到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二是要按學生的認識規律講解,力求講解簡練、清楚、明白;第二,要講准。教師講解要準確、貼切,做到一絲不苟,準確無誤,不能有「大概」「差不多」的說法,要突出數學的本質部分;第三,要講透。要把知識講清楚,講透徹,不能敷衍了事,淺嘗輒止;第四,要講活。講解要生動,活潑,有趣,把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講出趣味來。此外,教師講課,還應當注意講話聲調高低和速度快慢要適當,語言要準確,優美和富有感染力,這不僅易引起共鳴提高教學效果,而且還可以給未來的教師以良好的示範作用。
5 學生講練
這一階段包括鞏固練習、學生登台試講、教師講評這三個步驟。「練」就是應用,是進一步再消化鞏固而達到熟練的階段。練習中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練習的目的要求準確得當;第二,練習要有計劃地進行,要根據教學的內容和目的的要求,按著循序漸近的原則來設計練習;第三,練習的方式要多樣化;第四,在練習中注意發展學生的智力;第五,注意對練習的檢查和指導,並嚴格要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僅僅實現教師的「教」不是目的,歸宿要落實到學生的「學」和學生的「教」上。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除了前面提到的課前學生有準備試教外,在這個階段還要再給學生一次當堂試講的機會,先讓學生到黑板板演習題,然後再給全班學生講解思考過程和數學方法,最後由教師進行客觀公正的講評,做到既肯定成績又指出不足,提高師範生的教學素質。
6 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是課堂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內容包括重申本節課的重點、難點、關鍵、注意事項,對知識的歸類、整理,在試教、試講、自學、討論中成功與失敗的原因,等等。在方式上可以由老師總結或者由學生總結教師補充的方式等,除此以外,這一階段教師還要布置課外作業,課後預習的內容及要求,安排下一節的學生試教等。
三「六段式」課堂教學結構的理論基礎
1 「六段式」課堂教學結構的哲學基礎
教學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的認識過程,「六段式」課堂教學結構是以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做為它的哲學基礎,這裡具體表現在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第一階段的「學生試教」就把學生推到了主體的地位,而教師的講評體現主導作用;第二階段「自學教材」,教師要編出適當的自學思考題,並進行個別輔導,自學思考題又會激起學生迫切想從課本中找到答案的熱情,於是開始自學;第三步,「課堂討論」,讓學生自學後說出見解,並探索問題解決的方法和依據,教師要對學生的發言把握好方向,關鍵地方要著重點撥;第四步「教師講解」,學生在前面遇到困難和疑惑,需要教師幫助解決,傾聽教師的講解已成為學生的需要,教師此時要有針對性地講解;第五步「學生講練」,此時學生已躍躍欲試,急切地知道自己對新課學習的掌握情況,教師要針對講練情況進行講評;第六階段,課堂小結,此時學生還需要對這節課所學知識、方法進行歸納小結及反思,教師要在學生小結的基礎上,對知識體系、數學思想方法以及學生的困惑進行總結,還要布置下一節的學生試教、預習的內容及課後拓展性的作業等。
2 「六段式」課堂教學結構教學論基礎
「六段式」教學結構由啟發式取代了注入式,關注學生的自主建構,符合現代教學論思想的要求,能促進一個結合,突出一種訓練,體現三個為主,發揮四個作用。第一,促進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有機結合。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並發展創新能力,體現出現代教學論與傳統教學論的根本區別。第二,突出對師範生數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學生試教是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的試教;自學教材可以培養學生閱讀分析教材的能力;課堂討論可以培養他們的數學表達能力;教師講解可以給學生示範作用;學生講練再一次給學生臨場試教機會;課堂小結著重培養他們抽象概括、學習反思等數學素養。第三,體現三個為主。以學生的自學為主,探究為主,講練為主,使「教」為中心轉變成以「學」為中心,達到教與學的最佳結合。第四,發揮四個作用。把教師主導作用,學生主體作用,教材示範作用以及學生間的相互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體現了現代教學論思想。
3 「六段式」課堂教學結構的心理學基礎
科學的教學結構必須符合學生的心理認知規律,以一定的心理學理論作為基礎,這裡主要是遷移規律的運用。學生試教,體現了舊知識的基礎作用,可以促成知識的遷移;自學課本,教師引導學生按照「自學思考題」進行閱讀,這是促成知識遷移的最初步驟;課堂討論,這是促成知識遷移的關鍵一步。學生解答自學思考題的結果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結果正確,這是正遷移發生作用,一種是結果錯誤,這是負遷移發生作用,在討論中讓學生各抒己見,使正遷移得到強化,負遷移得到消除;教師講解,使學生形成對數學知識本質的認識,深化遷移;學生講練,這是檢驗知識遷移程序的重要步驟;課堂小結,這是知識遷移的最後一步,可以促成知識系統化。
總之,以上所述的課堂結構中的六個階段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實際運用時,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不同教材以及不同的教學要求靈活掌握。總之,在高師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六段式」課堂教學結構展開教學,能夠針對師範生的學生特點,實現由「學會」到「會學」再到「會教」的轉變,變講堂為學堂,體現由知識技能、思維方法、探索創造三個方面構成的「三維度」現代教學觀。把教法與學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即體現出數學學科特點,又體現了師範專業特點,在師範院校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可以說這是一條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和科學發展觀,樹立科學的教學觀、質量觀和人才觀,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史寧中.教育與數學教育[M].長春:東北版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6).
[2]邱學華.嘗試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8).
[3]黃金榮,李業平.數學課堂教學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0).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