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資本市場的信息經濟學分析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資本市場是一個典型的信息市場,它不僅是各種信息的「集散地」,而且每時每刻都在生產和製造著新的信息,是 社會 經濟 的「信息源」。然而,從信息經濟學的角度看,資本市場也是信息最不對稱的市場。資本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性主要表現在信息在資本市場的各方參與者之間的分布是不均勻的、不對等的。這種信息的不對稱不僅直接 影響 著資本市場參與者的決策行為和利益差別,還會引起市場交易的不公平,降低資本市場的運行效率,引起市場萎縮甚至市場失敗(market failure)。[1]可見,信息不對稱是 現代 資本市場的核心 問題 之一,也是資本市場監管的著力點。
  
  一、一級市場上發行公司與投資者的信息不對稱:「劣股驅逐良股」
  
  一級市場是證券發行市場,其運作的機理是:股份公司發行股票籌集資金,投資者認購股票提供資金。這裡,投資者是否願意拿出資金的關鍵在於,股票能否給投資者帶來預期收益,投資者對發行公司的了解程度,發行公司能否將自己的優勢和潛力最大限度地展現出來。而這,無疑就是信息的獲取與披露問題。可見,一級市場上的資金交換關係的實質和前提就是信息的交換問題,它客觀上要求發行公司與投資者之間信息必須對稱。
  然而,在現實中,一級市場上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十分突出。發行公司作為信息提供者,掌握著主動權,處於信息優勢地位。迫於強制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除必須披露的基本信息以外,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總是以市場競爭、商業保密等為藉口不披露、少披露或遲披露一些信息,不可能把關於公司經營狀況和具體項目運作情況等詳細信息毫無保留地或毫無扭曲地提供給資本市場。因此,在發行公司和廣大投資者之間必然產生信息不對稱現象,公司內部人與投資者之間對其證券真實價值的評估就存在系統性差異(Leland and Pyle,1977)。而一級市場上發行公司眾多,投資者在信息缺乏的情況下,無法辨別每一種證券的真實價值,因而僅願意按所有證券的平均價格來購買證券。這使得資本市場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檸檬市場」(lemons market)。
  「檸檬市場」是信息經濟學中經常提到的一個概念,它是阿克洛夫(G.Akerlof,1970)在 研究 「舊車市場」時首先提出的。其大體涵義是,在信息不對稱情況下,人們無法獲知所要購買的商品的質量,不知道其真實價值,因此,只能按照同一市場上該類商品的平均質量支付價格來購買。這樣,高質量的商品無法賣出應有的高價,低質量的商品反而賣出高價從中獲取不當收益。結果導致市場的「逆向選擇」,使得高質量的商品退出市場,低質量的商品充斥市場,出現了「劣品驅逐良品」的現象,就像 金融 學中講的「劣幣驅逐良幣」的「格雷欣法則」一樣,這也是信息經濟學中「逆向選擇」概念的由來。
  同樣,證券一級市場上由於發行公司和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也會出現這種「檸檬市場」現象:優質公司由於信息稀缺難以體現其真實價值,只能以低於其真實價值的「平均價」發行證券,而劣質公司的證券卻能以高於其真實價值的「平均價」發行證券。於是,優質公司發行證券的意願大為降低,而劣質公司發行證券的積極性卻很高。結果,優質公司逐漸被劣質公司排擠出資本市場,形成「劣股驅逐良股」的現象。進一步地,由於優質公司的退出,使得投資者的購買意願降低,使得市場「平均價」進一步下調,接著,又有一批次優的公司退出市場。這樣,由於信息的不對稱,不斷 發展 的結果是形成了一種「逆向選擇」的惡性循環:劣股驅逐良股,劣股充斥市場。有學者曾對此作過很好的 分析 ,現將這種現象圖示如下:[2]
  
  圖1信息不對稱給資本市場帶來的不良效應
  
  二、二級市場上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做莊」與「跟莊」
  
  二級市場是證券交易的市場。其存在的宗旨是投資者通過證券的轉讓進行變現和實現收益。在二級市場上,除了發行公司和新股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以外,還存在著投資者相互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二級市場上的投資者種類很多,有法人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有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投資者等,這些投資者之間也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象。
  從信息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洛克(Rock,1986)將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劃分為兩大類:知情交易者(informed trader)和非知情交易者(uninformed trader)。知情交易者是指掌握更多信息的投資者,他們通過種種渠道獲取更多的信息,或者擁有自己的研究機構對市場上既有的信息進行分析和挖掘,提高了信息的質量,總之,他們處於信息優勢地位,可以在證券交易中獲取更大的利益,或者規避不必要的風險。相對應地,非知情交易者是指只掌握很少信息或者處於「無知」狀態的投資者。非知情交易者往往以力量較小的散戶投資者居多,他們在市場上處於信息劣勢,在交易中處於被動的價格接受者的地位,難以規避風險,獲取收益的可能性更小。這樣,由於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直接決定著投資者的交易行為和利益差別。
  在現實的二級市場上,莊家是知情交易者,散戶是非知情交易者。莊家與散戶之間的博弈是二級市場上最常見的一種博弈關係。莊家的特點決定了其策略是主動出擊,即「做莊」,行為方式一般是吸納、拉抬、出貨、套現,完成一輪股票炒作;散戶的特點決定了其策略只能是被動防守,即「跟莊」,行為方式一般是通過技術分析或小道消息觀測莊家的動向,一旦發現某隻股票有莊家進入,就開始跟從,搭莊家的「便車」,完成一輪交易,實現投資收益。[3]
  莊家與散戶之間的博弈實際上不是完全信息靜態博弈,而是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在這一博弈中:(1)莊家往往持有某隻股票的很大份額,可以準確地推算出其他所有散戶的持倉情況,而散戶只能通過技術分析從機率上估計莊家的持倉情況。(2)莊家往往與上市公司有密切的關係,掌握著上市公司的內幕消息,甚至出於共同利益雙方「串謀」,上市公司常常發布有利於莊家的信息。而這一點,散戶是無法企求的。(3)莊家往往收買媒體或股評人士發布虛假但有利於「莊股」的信息或股評,為莊家炒作製造輿論。因此,作為一種直接的利益對抗,在博弈關係中莊家處於有利地位,散戶處於不利地位,雙方往往是「跟莊」與打壓、研究與反研究、利用與反利用的關係。莊家為了對付「跟莊者」,往往採取隱蔽的策略:一種辦法是通過對敲製造虛假成交量,把自己的行動隱蔽在大成交量背後,使跟莊者不能正確判斷莊家的動態;另一種辦法是等待,即建倉後不急於拉抬,用漫長的等待使信心不足的人動搖而離場,使急躁的人堅持不住而出局,使貪心的人為捕捉更快的機會而放棄。當然,對敲和等待都是有成本的,這個成本決定了跟莊者的生存空間。如果跟莊者較少,少到跟莊者所造成的莊家獲利減少比對敲和等待所付出的成本還少,則莊家就會容忍這些跟莊者的存在,否則莊家就會採取措施對付這些跟莊者。從散戶的角度看,「跟莊」是最優策略,但跟莊也要採取一些策略:第一,如果是資金較多的跟莊者,在跟進時一定要分散,儘量隱藏自己的行動,不讓莊家發現以避免招致打擊。第二,要獨立研究,單獨行動,在發現莊股後悄然跟進,不要聲張,否則跟進的人太多則會招致莊家打擊。第三,跟莊決心要大,一旦發現莊股就堅決跟進,堅持下去。因為如果跟莊者決心不大,可以輕易放棄,則莊家的打壓成本低;如果跟莊者決心很大且有耐心,則無限的對敲和等待會使莊家的成本大增,這時可能選擇不打擊,容忍跟莊者存在。當然,如果跟莊者太多嚴重影響到莊家的操作和未來利益時,莊家也可能選擇「撤莊」。可見,資本市場上由於莊家和散戶的信息不對稱,其博弈關係是十分複雜的,也是多變的。博弈的結果一般不是利益均分,而是莊家獲得暴利,少數散戶獲得少部分利潤,大部分散戶虧損。這樣的分析結論與現實資本市場博弈的情形基本一致。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