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論臨夏州農業經濟發展現狀及對策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論文關鍵詞: 農業 經濟 ;現狀;對策;臨夏
  
  論文摘要:
從推進優勢農產品布局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畜牧業、培育和扶持龍頭企業、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產品 市場 體系建設、強化科技支撐等六個方面進行了分析探討。
  1 臨夏州農業經濟發展現狀
  
  1.1農業生產基礎薄弱,優勢農產品資源開發利用不足
  全州234.49萬畝耕地僅有27%為適合發展立體種植、設施農業及高效經濟作物的川塬農業區。西南部地區適合蠶豆、馬鈴薯、油菜、小麥等喜陰耐濕作物生長。東部地區雖占39%的耕地面積,由於乾旱少雨、投入不足,使農業生產 環境 逐步惡化。但另一方面由於臨夏州地處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交接地帶,動植物資源豐富,優勢農產品包括蠶豆、馬鈴薯、油菜及 藥 材,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如大河家雞蛋皮核桃、和政啤特果、唐汪大桃杏及葵花籽原料及系列產品、北塬花椒以及河州紫斑牡丹系列花卉等一大批在省內外享有盛譽的農副產品,且區域內水資源豐富,污染較小,尤為適宜發展水產品養殖。再者,臨夏作為甘肅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地,長期以來形成了家家飼養牛羊的生活習慣,畜牧業發展具有廣闊的群眾基礎。
  1.2農業結構調整不合理,農業產業化進程緩慢
  農業經濟結構有待進一步調整,畜牧業、林果業、飼草業、花卉業發展相對滯後。相對於種植業而言,畜牧業、林果業、飼草業、花卉業在臨夏州農業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仍然較小,為農民增產增收效果不明顯。
  1.3農業 社會 化服務體系不完善
  由於沒有經費保障,農業系統的工作人員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各級技術服務機構普遍存在有錢養兵、無錢打仗的局面。農技推廣體系不健全,全州124個鄉鎮,只有100個鄉鎮農技服務站,400多名農技工作人員,村級沒有農技服務人員,推廣能力弱,而且鄉鎮農技服務人員也以鄉鎮中心工作為主要任務,農技服務工作薄弱,對服務本身的含義理解不夠,對新技術推廣反應不及時,對產前、產中、產後的服務不能及時到位,等農戶上門求助現象嚴重。
  1.4專業科技人員數量少,素質有待提高
  科研力量薄弱,科技成果不能及時轉化。當前臨夏州農業科研工作卻面臨著科研經費短缺,高素質科研人員較少且有外流現象,研究設施落後老化,新技術引進及吸收消化能力差,科研成果不能及時轉化的滯後局面,這對提高我州農產品科技含量形成了阻礙。
  1.5農民 文化 素質較低,對農業生產新技術的接受和掌握能力差
  據州 教育 系統提供的數據表明:全國 農村 「普九」人數占總 人口 的80%,全省為62%,而我州僅為46%,青壯年文盲高達14%,且新的文盲還在繼續產生。我州農民中接受專門農業專業培訓的人數僅占人口總數的15%,更為不利的是農村中具有較高文化素質的農民正逐漸被農產品加工、服務行業和城市中的第三產業吸收,專門從事農業生產的多為老人或婦女,對新技術的接受和掌握能力差。
  
  2 對策

  
  2.1進一步調整農業結構,推進優勢農產品布局
  在種植業結構調整中,要立足現有的耕地資源,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通過提高地膜糧食種植面積及加大經實驗證明確實,有增產效果的新技術和新品種來提高和鞏固現有糧食生產水平,確保糧食安全。通過積極參照國家農產品生產標準來建立健全我州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組織農產品的生產、加工,確保農產品的質量,提高產品競爭力,有效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
  在種植結構調整布局方面,在北部乾旱半乾旱地區加快發展旱作生態農業,以梯田建設為主,大力推行以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和集雨補灌和灌區節水技術為代表的新型旱作生態農業技術。以馬鈴薯、玉米、花椒種植為主,兼顧養殖發展。北塬地區以優質無公害蔬菜及水果產業化為發展方向。西南部陰濕地區在玉米、蠶豆、油菜等耐陰作物種植的基礎上,優先發展飼草業,為本地區畜牧業的發展提供優質的飼草。同時積極發展畜產品加工產業及清真食品加工產業,以廣臨長廊為代表的川塬地區側重於發展以設施農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農業產業,利用 交通 便利、高效日光溫室密集度高的優勢發展反季節高檔花卉、蔬菜及水果等回報豐厚、市場前景較好的農產品,適時採取促銷策略,促進我州農產品進入國內主流市場,使其成為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2.2大力發展畜牧業
  發展飼草、改良技術等手段,促進畜牧產品產業化程度,應側重於提高草料質量和引進肉質優良、產量突出的優質牛羊肉品種,並優先發展以胚胎移植為代表的生物技術改進提高本地區畜牧產業。通過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的方式加強與國內實力較強的肉製品、乳製品龍頭企業的合作,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和生產清真食品的有利條件,在國家民委對少數 民族 特需產品進行項目資金支持、減免 稅收 的大好機遇的帶動下,發展和壯大我州清真食品產業,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在對中東地區進行充分市場 調查 的基礎上,採取訂單方式為客戶生產所需清真食品,提高畜牧產品的附加值,從而帶動整個地區農民發展養殖業的積極性,促進產業化向更高層次的方向發展,有力的帶動我州農業經濟的發展。
  針對目前龍頭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沒有真正發揮出來的現狀,一要採取科學認定,創新模式,擇優扶持。圍繞清真牛羊肉加工和鮮奶乾酪素系列產品開發,對有基礎、有品牌、有競爭力,能帶動農戶和產業發展企業為龍頭,擇優扶持。二要實施品牌戰略,農產品市場競爭說到底實際就代表農產品質量、價格、衛生、安全、服務、信譽等多種市場競爭元素,可以說擁有了品牌也等於擁有了市場。而品牌的培育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從基地建設、龍頭企業扶持、科技與資金投入、市場 營銷 宣傳等方面通盤考慮,充分對現有優勢品牌進 行政 策傾斜,重點對乳產業的「河州牌」、「斯禾雪域」等乾酪素系列產品、肉牛產業「農莊牛仔」等冷鮮分割牛肉品牌 、肉羊產業的「東鄉手抓」軟包裝保鮮食品等初具規模的品牌進行保護。三是強化對外合作。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知名企業的聯繫合作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和新理念,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增強龍頭企業。
  2.3以發展農產品加 工業 和服務業為重點,大力培育和扶持龍頭企業
  林果業已經成為 林業 建設的主要組成部分和穩定增加農民收入的主導產業。充分利用好國家對西部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優惠政策,挖掘內部潛力,突出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全面推進林業生態和產業兩大體系建設,不斷提升林果產業建設的整體水平和效益。
  在實踐中突出建設重點,擴大基地規模。充分利用現有土地資源和荒山、荒坡、荒溝、地埂和四旁,大力發展市場前景廣闊、富有地方特色的經濟林果,重點抓好花椒、啤特果、沙棘三大主導產業,在基地建設規模、質量效益上取得重大的突破。同時要大力扶持發展紅棗、唐汪大桃杏、薄皮核桃、李廣杏等特色林果產業,使其成為當地穩定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興辦加工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加工是實現林果業增值和提高林產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徑。通過落實優惠政策、加大資金投入、技術創新和擴建改造,提高現有林果產品加工企業的加工能力和產量質量,使其成為帶動林果業發展的龍頭企業。以市場為導向,對外招商引資,內聯個體經營大戶,盤活民間資本等途徑,興辦林果產品加工企業,通過深加工\精加工\增加林果產品的加工附加值,延伸產業鏈條,逐步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和產、加、銷一體化的企業發展格局。 。
  2.4著力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在完善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和推動「公司+合作組織+農戶」、「公司+協會+農戶」等多種經濟組織形式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精心培育農戶自發興辦的各類流通組織,包括農業合作社、農村經紀人、農產品促銷組織,以及農業協會等合作組織,為農戶的分散生產提供信息技術服務,進行市場價格協調與行業 管理 ,建立農產品貿易風險防範機制等。儘快建立農業家庭經營與農民合作相融合的組織體系,提高農戶的組織化、市場化程度,促進農業經營走上企業化、產業化、全球化發展的道路。
  2.5重視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
  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可以說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核心和重中之重。因為農產品的流通和銷售極大地制約著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如果這一環節不發達,生產的許多農產品就無法轉化為商品和貨幣。在美國食品產業體系現在的產值構成中,農業生產占25%,加工占33%,銷售占42%。因此,臨夏州在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結合:一是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要和市場體系建設的結合;二是政府 投資 與民間資本的結合,鼓勵多種經濟成分參與市場建設,而且政府從中要發揮重要作用,制定嚴格的市場規則,規範市場交易活動,引導和促進市場規範有序開展;三是區域市場與區外設立市場窗口(或連建市場)結合;四是市場建設與興辦流通企業相結合,積極發展農產品流通中介組織。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