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淺談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研究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論文關鍵詞] 農業 循環 經濟 意義 模式
  [論文摘要]
在 社會 主義 新 農村 進程中,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探索我國變革傳統的農業經濟增長與發展模式,是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文章主要概述了農業循環經濟的內涵,列舉了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對我國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文章最後提出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幾點建議。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 歷史 任務,同時也明確指出:「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 環境 友好型社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 管理 民主 」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中,應以循環經濟來探索我國變革傳統的農業經濟增長與發展模式,走可持續農業的發展道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1]所以,研究如何把循環經濟的理念應用於新農村建設中去便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一、認識農業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recycling economy)一詞,是由美國 經濟學 家K.波爾丁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主要指在人、自然環境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從直觀上來講,循環經濟就是把上一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料變為下一生產過程的原料(生產要素),使一系列相互聯繫的生產過程實現環狀式的有機組合,變成幾乎無廢料的生產。這是一種能夠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最大限度地提升資源利用率的經濟增長模式。
  循環經濟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傳統經濟運行方式是一種由「資源→產品→廢棄物→污染排放」所構成的物質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發展模式。它是建立在資源、環境無償供給和保障的前提下,依靠高強度地開採和低效率地消耗自然資源,同時持續不斷地排放廢棄物,破壞生態環境,來達到經濟的數量型增長,即呈現出「高開採、高投入、低利用和高排放」的(「三高一低」)特徵, 這意味著創造的財富越多,消耗的資源就越多,產生的廢棄物也就越多,不僅制約了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且給人類帶來深重的災難,如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
  循環經濟倡導一種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理念和模式,旨在生產和生活的全過程講求資源的節約和有效利用,以減少資源的投入,實現廢棄物的減量化;對生產和消費產生的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體現回收再使用和循環利用的原則,達到廢棄物的資源化;對不能循環再生的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使其不對環境產生污染。用「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產品」的環狀反饋式循環理念重構經濟運行過程,其表現為「兩低兩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環率,使物質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儘可能小的程度,是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經濟發展模式。
  農業循環經濟是把循環經濟理論和技術方法應用於農業生產,在農業生產過程和產品周期中,可持續利用農業資源,並能減少資源的投入及廢物的產生和排放,最終實現農業經濟效益、農業生態和農村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農業循環經濟可以科學地安排不同生物質在系統內部的循環、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農業環境條件,以儘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產品。
  
  二、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積極意義
  1.提高資源利用率,節約社會資源
  農業以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自然環境直接參與農業生產過程。農業生產者如果只追求效益而並不考慮環境代價,就會致使一些有機物資源不能充分開發利用。農業循環經濟的本質就是以生物鏈之間的作用來循環利用各種資源,所以就能做到資源的充分利用。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