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情境教學法在法治課堂教學中應用

2023年10月18日

- txt下載

道德與法治這門課是從學生的生活出發的,有效的情境創設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但從教學現狀來看,仍有部分教師所創設的情境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嚴重脫離,而且與教材內容沒有適當銜接,難以使學生產生共鳴,漠視了學生的主體體驗和感受。本文主要對情境教學法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一、情境教學法應用的意義
1.從學生的發展角度來說
第一,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創設貼近實際生活的情境、有趣的故事情境等,能夠改變以往枯燥、沉悶的課堂教學,將學生置於具體的情境中,使他們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個人體驗逐漸進入到一個最佳境界。而且這些情境能使學生帶著較高的熱情對新授知識展開自主建構,有利於實現道德與法治知識與學生的「零距離」接觸,逐漸轉變學生以往對該課程的消極情緒,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第二,能夠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通過情境教學法的有效應用,可以讓原本僵化、死板的課堂氛圍變得「活」起來,在輕鬆的氛圍中激發學生內心的正向情緒,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真正成為課堂的「主演」,而不是「觀眾」。
2.從教師能力提升方面來說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通過創設情境向學生呈現具體的教學內容,實現「以境帶動情」,將知識與學生的情感互相結合,以此來增強課堂教學的活躍性和趣味性。這既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所需,也可以實現新課改的目標。在運用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駕馭課堂的能力,充分發揮自身正確引導的作用,扮演好「導演」的角色,為學生提供適時的指導,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3.從教學目標的實現方面來說
情境教學法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著力點,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原有的認知水平來設置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以充分調動學生以往的相關經驗,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利用當堂所學的知識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進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學生在習得知識的同時會獲得相應的技能,進而實現「雙基」目標。此外,運用情境教學法,還可以讓學生產生強烈的道德認知和感悟,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情感,促進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
二、多種情境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1.故事情境創設
通過穿插別具匠心的小故事可以將教材中某些難以理解的知識點變得更加具體,並引起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好奇和關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難度,既能促進學生的深度理解,又能增添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趣味性。因此,教師要以故事情境為載體,逐漸打破傳統的「說理性」教學,將死氣沉沉的知識變得更加有趣,在具體的故事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快學生接受知識的速度。例如,在教學「誠實守信」一課時,教師向學生講述了商鞅變法的故事,讓學生樹立誠信意識。師:大家知道商鞅變法嗎?在春秋戰國時法度比較混亂,誠信缺失,商鞅為了扭轉這個局勢,就下令在都城南門口立一個三丈長的木頭,並且當眾許下諾言,如果有誰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賜十兩黃金。最終有一個人站出來真的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了,商鞅當眾賞賜黃金十兩。商鞅的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了崇高的威信,其變法也在全國推廣開來。這一小故事的引入,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知識的興趣,強化學生的認知。
2.表演情境創設
角色扮演要求學生必須深入了解角色所處的環境,利用當堂課所學的知識來完成表演。這既有利於增強學生內心的學習體驗,也有利於增進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使學生體會到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樂趣,促進他們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要以表演情境為依託,引導學生模擬相關的角色,通過表演增強生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學「關愛他人」一課中的「探究與分享」時,教師先隨機挑選兩名男生分別扮演故事中的小男孩和老大爺,並找一名女生扮演故事中的女士,提前分配好任務。然後教師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表演:小男孩和老大爺高高興興地在公園玩兒,小男孩看到有輛自行車倒了,走上前把自行車扶起來。這時,正好被遠處趕來的女士看到了。女士(抱怨):「你怎麼把我的車子弄倒了?」小男孩(急忙解釋):「不是我弄倒的。」女士(氣憤):「我明明看到你碰了自行車!」老大爺走過來(耐心):「確實不是他弄倒的,他是好心把車扶起來的。」女士(不好意思):「真對不起,我誤會你了。」通過表演,學生增強了情感體驗,也體會到關愛他人的重要性。在這樣的表演情境創設中,學生可以直觀地體會到關愛他人的意義,提升自身的表達能力。
3.問題情境創設
設計問題也是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有效的問題能夠引發學生對某個知識或事件的思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分析逐步探尋到正確的答案,從而讓他們的思維變得越來越活躍。因此,教師要以問題情境為導向,讓學生從這些問題著手,進行更深層的思考,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吸收、理解並內化知識,進而完成當堂的學習任務。在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收穫自信,提高綜合能力。例如,教學「做負責任的人」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懂得什麼是責任,了解該如何做一個負責的人,教師以班級選舉為背景,組織學生了解有關「責任」的相關內容。具體來說,在授課時教師可先藉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相關的背景:即××班要進行班委的改選,教師鼓勵學生自願競選,並告知學生「擔任班委會有更多的機會參與班級管理,為同學服務,使自身的能力得到鍛鍊和提高」。小龍聽了也想試試。思考:小龍選擇的責任是什麼?如果承擔這個責任,小龍可能付出什麼?如果承擔這個責任,會對小龍有什麼幫助?有沒有哪種選擇不需要付出代價?這樣的問題創設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繫,而且學生也比較熟悉,也有話可說。在這樣的問題情境創設中,學生可以輕鬆地理解什麼是責任,如何做一個負責的人。之後,教師再進行舉一反三,讓學生真正成為一個負責的人。
4.辯論情境創設
教師要在準確把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一個恰當的、具有爭議性的主題,並將學生分為正反兩個方面,讓學生結合所學的知識看清楚問題的本質,找出矛盾的焦點在哪裡。然後教師要求學生開展有序的辯論,通過辯論的形式讓學生接受更大的挑戰,即在規定的時間內必須將自己的觀點陳述完畢,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辯論能力。因此,教師要以辯論情境為引領,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風采的空間和機會,讓課堂不再枯燥,逐步提升學生學習的效果。例如,教學「合理利用網絡」一課時,教師就設置了「網絡有利」VS「網絡有弊」這一具有爭議性的辯題,並讓持相同想法的學生結為一組,正反兩方圍繞這個辯題進行辯論。辯論結束後,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讓學生認識到哪些地方做得好需要堅持,哪些地方做得不好需要改進。
三、結語
總之,教師要通過故事情境創設、表演情境創設、問題情境創設、辯論情境創設等多種形式,提高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認知水平,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這樣,既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林玉鳳.核心素養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情境教學[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12).
[2]萬作芳,任海賓.問題情境的類型與設計———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科書為例[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7(11).
作者:繆菁菁 單位:江蘇省常州市鄭陸實驗學校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